语文卷·2017届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2016-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2016-12)

静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级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卷)‎ 语 文(新考纲)‎ 考查时间:150分钟 考查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宗族是一个由以父系先祖为敬奉对象的父系世系成员构成的聚居集团,这是宗族的名词含义;宗族还另有一个动词含义,即宗族内各等级之间在祭祀等内部事务上的承认、尊敬、支配、管辖和服从。宗族并非中国独有,它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但就“宗族”的制度(即形成系统性规范)形态而言,却从来没有在任何地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中,达到过如同中国汉族宗族制度那样完整、严密的程度。中国汉族的宗族制度,的确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不仅历史上如此,现代也同样如此。对于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汉族)来说,“宗族”既是一个可以藉此理解自己祖先生活方式、内容及意义的重要话题和途径,也是一个为当下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圈子提供注解、要求及理由的历史文化资源。国外的宗族大多已经成了文献上的遗迹和博物馆的藏品,而在中国,宗族虽然一度沉寂并退出公众视野,却从没有消亡。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居住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宗族的发展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但是,强调以上事实,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某一时段的中国社会整体特征归纳为“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中国社会中存在“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但“中国社会”本身却不是“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即使在宗族、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对人们的政治、婚姻、礼仪、文化生活发生了重要影响的周代,其社会的基本特征也不能这样归纳,因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宗族的包容范围和宗法的实施范围从来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宗族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实体,就在于有了世系、聚居和服从的保证。但是同为一族之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之间分出这种权利、义务等级,并心甘情愿地认可?只有也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在一个特定的政治制度下,比如在王国维所说确立了“立子立嫡”“世卿世禄”的周代,这一“任天而不参以人”的世系距离,就构成了一部分权力中枢成员获得某类政治身份的前提,就导致了周代“宗法”的形成——有了凭借着世系关系而获得的政治身份,就有了封地、采邑,有了奴婢、隶人,有了经济保证和全部社会地位。而这一性质的政治制度一旦发生变化,宗族内“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就不再能成为相关族人获取或失去一部分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宗族的世系关系就要回归宗族本身。虽然某些概念如“别子”“继别”“大宗”“小宗”等还会被人们继续使用,但它们原有的历史内涵已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所指”与“能指”已被重新“洗牌”。这就是宗族、宗法两者关系的大致形态。‎ ‎ (摘编自钱杭《“类型学”视野下的宗族制度研究》)‎ ‎1.关于“宗族”,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宗族的含义一方面指以父系先祖为敬奉对象的父系世系成员构成的聚居集团,另一方面指宗族内各等级之间在祭祀等内部事务上的一些规定。‎ B.虽然宗族制度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但是宗族并非中国独有,它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各地。‎ C.宗族中的一部分权力中枢成员,凭借着世系关系而获得政治身份,有了封地、采邑,有了奴婢、隶人,有了经济保证和全部社会地位。‎ D.政治制度发生变化,使宗族内“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不再能成为相关族人获取或失去社会公共资源的前提。‎ ‎2.关于“宗族”的形成与发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宗族在国外大多已经成了文献上的遗迹和博物馆的藏品,而在中国,宗族虽然一度沉寂并退出公众视野,却从没有消亡。‎ B.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居住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宗族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C.有了世系、聚居和服从的保证,宗族才成为一个实体。与先祖远近不同的世系距离,使同为一族之人心甘情愿地认可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等级。 ‎ D.宗族的世系关系回归宗族本身时,“别子”“大宗”等概念原有的历史内涵已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其“所指”与“能指”已被重新“洗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任何地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在“宗族”的制度形态方面达到过如同中国汉族宗族制度那样完整、严密的程度。‎ B.今天的中国人,可以借助“宗族”理解自己祖先的生活方式、内容及意义;同时“宗族”也是中国人的一个重要的人脉资源。‎ C.虽然中国社会中存在“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但不能把某一时段的中国社会整体特征归纳为“宗族社会”或“宗法社会”。‎ D.现在过春节时,同一家族的人们还按辈分串门拜年,还一起上坟祭奠,说明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大一部分人头脑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吴孟超:“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 ‎ 李秀婷 李珺 ‎ 50多年前,吴孟超选择进军肝胆外科时,国内这一学科还是一片空白。如今,他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尽管已是九旬高龄,他仍坚守手术台,每周都要安排一两台手术。2013年,他甚至为自己的女儿做了肝癌细胞切除手术。他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向肝脏外科进军连闯“禁区”‎ 肝脏血管密集,纵横交错,手术中极易引发大出血。50多年前,肝脏手术在国内被视为生命禁区。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肝癌患者占了世界患者数量的一半左右,而当时肝癌手术的成功率却是零。‎ 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以后,吴孟超在老师、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的建议下,选择了当时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的肝胆外科,接连闯过了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 ‎1959年4月,吴孟超小组制成了中国第一具能满足科研需要的肝脏腐蚀标本,中国医生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肝脏内的血管分布;他创立“五叶四段”新理论,提出肝脏解剖在外科临床上分为“五叶四段”最为实用;为解决肝脏手术临床的出血难题,他尝试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 ‎1960年3月1日,他在常温下主刀完成了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闯入了“禁区”;1963年,他成功地实施了中肝叶切除术,突破了“禁区中的禁区”;1975年,他成功地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公斤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明了捆扎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使外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率达到100%。‎ ‎“光靠开刀解决不了肝癌的问题,基础研究非常重要。”作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分外注重基础研究,力排众议,扩大了实验室规模,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研究所。正是这种远见卓识,使他“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 从医60多年来,吴孟超为14000多名肝胆癌症患者做过肝脏手术,从未放下过手中的手术刀。他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为国内外培养了超过1000名肝胆外科人才。‎ 吴孟超平时态度温和,但一站在手术台上自然就会流露出一种威严,握紧手术刀的双手有力又坚定。他动情地说:“我现在90多岁了,攻克肝癌,在我这辈子大概还实现不了,所以我需要培养更多人才,把这个平台铺好,让以后的人继续往前走。”‎ 对待肿瘤“快、准、狠”对待病人“慢、拙、仁”‎ 吴孟超的同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曾说,“吴氏刀法”对待肿瘤“快、准、狠”,对病人则是“慢、拙、仁”。吴孟超在病人中的口碑极好,除了精湛的手术技术,还因为他对待病人总是如春风般温暖。‎ ‎“你是哪里人,家里有几口人?”面对千里迢迢前来求医的病人,他总是会先跟病人聊聊家常,让病人消除紧张的情绪。冬天的时候,他会先把手捂热,再去触碰病人的腹部做检查;他还坚持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给病人用便宜的药,减少重复检查。‎ 护士程月娥说,吴老问诊很仔细,往往看一个病人要问上半个多小时。由他负责过的病人,总会被吴老不经意的小细节所感动:检查时顺手拉上屏风,检查完后顺手掖好被角,并弯腰将鞋子摆放好。‎ ‎2005年,吴孟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参评时,上级派人来考核,他原定的手术需取消。但吴孟超却坚持不能推迟手术,只因病人是一位穷苦的病重农民,来上海住院的钱都是村里一点一点地凑起来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 吴老有20字“养生口诀”——心态平衡,脑子常用,手脚常动,管住嘴巴,定期体检。他保持平和心态,平淡面对各种殊荣和各种烦恼,一心投入医学研究中,把每天查房、定期门诊和为患者做手术看做是身体锻炼。‎ ‎“我觉得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可以指导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做得好的话,能够得到病人的尊重,那是其他职业很难体会到的一种感觉。”吴孟超说得很实在。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子女也都学医。‎ ‎“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吴孟超白眉微动,慈祥地笑着说。‎ ‎ (2015年12月17日《南方日报》)‎ 相关链接:‎ ‎①吴孟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马来西亚归侨,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百度百科”词条“吴孟超”)‎ ‎②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颁奖词)‎ ‎4.吴孟超是如何“实现了从一名外科医生向一位科学大家的跃升”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 ‎5.吴孟超说:“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医患关系,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4分)‎ 苦梅 ‎ 马卫 ‎     苦梅又叫乌梅,个小,肉少,汁酸。如果不是没有吃的,孩子们是不会去吃苦梅的。一个姑娘却偏偏取了这么个名儿,不过也难怪,山区农村生活苦嘛。苦梅一出生,就和饥饿结伴,要不是后来包产到户,苦梅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    苦梅二十岁的时候,成了新媳妇儿,‎ ‎    “新媳妇儿,憨憨人儿,不说话儿,给糖走人儿。”儿歌嘛,小孩子嘴甜,诳糖吃。到了夜深人静,客人们离开,苦梅才发现,进新房的怎么不是先前相亲的那位男人呢?‎ ‎    男人一脸的木讷,呆呆地站着,半天才嗫嚅出来,以前相亲的,是他表哥;自已丑,所以找表哥代替。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何况,男人家拿了钱,给家里砌了砖房,让哥娶上了嫂子。拿妈的话说就是——长得帅,能吃么?‎ ‎    男人没有啥手艺,除了干地里的活,干不了其它。可是粮食价格低,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赚不到啥钱。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孩子也读小学了,家里仍然一贫如洗。‎ ‎    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 ‎    男人却安于现状,不缺吃不缺穿,还要求啥呢?可是经不住苦梅天天纠缠,最后男人让步了,苦梅和她的表姐进城,一个去给人帮厨,一个当超市营业员。‎ ‎    苦梅在超市,极认真。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 苦梅的勤奋和本分,换来了一个领班的岗位。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当上了领班,工资竟然是营业员的倍数,而且轻松多了。所以,苦梅工作更加认真。‎ ‎    苦梅出事,是在一个周末。‎ ‎    那天,她在商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有一位叫巧芋的营业员偷吃话梅。如果偷吃几个,谁也不会发现,商品有一定的损耗率。但是规定是死的,营业员绝不能吃和拿商场的商品。一旦发现,轻则扣工资,补损失;重则开除,或送派出所。‎ ‎    苦梅没有当场揭露巧芋,女人家谁不爱面子呢?‎ ‎    把巧芋叫到办公室,给她倒上水,才说了自己看到的事。没想到,巧芋一百二十个不承认。她说:提奸捉双,拿贼拿赃。你既然看到了我偷吃话梅,为啥不当场拿住?现在,你是污蔑我!我和你没完。‎ ‎    苦梅没想到好心没有好报,气得粗气红脸:这次就算了,如果我再拿住了你,你走人!‎ ‎    苦梅只能这样说了。她知道,这些营业员,差不多全是乡下来的,拿着低薪,还要养家糊口,难呢。只要巧芋改了,这事就算了。‎ 苦梅和表姐合住的出租屋,表姐回来一般要一点左右。那晚,苦梅值晚班,回家时快十一点了,还在夜摊上吃了碗米粉。就在苦梅开门的时候,突然蹿出一位蒙面男人,把她踹倒在地,给她几拳,几脚,嘴上说:臭婆娘,懂事点,不要管得太宽。这次放过你,要是你再多嘴,把你脸划了!苦梅虽然来自农村,有一把力气,可是相对于男人,那是蚍蜉撼树。‎ ‎    蒙面人走了,半天苦梅才起来,回到屋内,见腿上身上的瘀痕,忍不住哭了起来。不用想,这事肯定是巧芋干的,听说,她一人在城里,常和些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所以,巧芋特别好打扮,身上也不差钱,上班极不认真。‎ ‎    表姐回来的时候,见苦梅这副样子,问了半天,苦梅才嘟咙出来。‎ ‎   ‎ ‎ 苦梅并不怕巧芋,是怕巧芋勾搭上的野男人。为了安全,苦梅辞职了,经理挽留她,她坚决回家。孩子见她回来,高兴地溜到她怀里,就不离开。老公见她回来,嘿嘿直乐。‎ ‎    伤不重,养了一周,就复了原。‎ ‎    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活,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    苦梅开了村里第一家超市,当然不能和城里的比,不过两间屋大,主卖副食和生活必用品。不用请人,自己和老公亲自干。货自己去进,晚上做台帐。‎ ‎    乡里人虽然计较价钱,但绝不会偷东西。一个月下来,挣的比她在城里打工还多一倍。‎ ‎    苦梅家渐渐富了,有了彩电,有了冰箱,还给老公买了摩托,进货也方便。至于田和地,只种谷子、蔬菜,剩的种树。‎ ‎    她家没有种其它树,只种苦梅。人们不太理解,苦梅也不解释。乡下人都知道,苦梅味酸、涩、平,敛肺、润肠、生津、解酒,良药呢。村里人常来讨用,苦梅一概白送,尤其那些爱喝醉酒的男人们,她们嘴上还要占便宜:苦梅,吃你呢!‎ ‎    苦梅的脸上,全是笑。嘴上说:吃我?酸死人!‎ ‎6.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长得帅,能吃么?”是苦梅的母亲在苦梅婚前对她的告诫,这说明她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但她为了儿子,只能委屈女儿。‎ B.男人诚实,只会干地里的活,没有其它手艺,又安于现状,这一形象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C.巧芋不守本分,在城里经常和不三不四的男人鬼混。她在超市偷吃话梅被苦梅提醒后,指使野男人去殴打苦梅.警告苦梅少管闲事。‎ D.本文使用第三人称展开文章的叙述,故事娓娓道来,对情节的描述客观真实,好像读者就是故事发生发展的见证人,更易引起共鸣。‎ E.文章结尾,苦梅说“吃我?酸死人!”使用夸张的手法,意在强调自己种的乌梅未到成熟季节,果实的酸度比较高,又酸又涩,非常难吃。‎ ‎7.文中主人公苦梅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简要分析。(4分)‎ ‎8.小说题目是“苦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它的妙处。(5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35分)‎ ‎(一)文言文阅读部分(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受业同里邹元标,与父廷谏同举万历三十一年乡试。父子自相镞砺,布衣徒步赴公车。明年,邦华成进士,授泾县知县,有异政。‎ 四十一年,福王之藩已有期,忽传旨庄田务足四万顷。廷臣相顾愕眙,计田数必不足,则期将复更,然无敢抗言争之者。邦华首疏谏,延臣乃相继争,期得毋易。巡视银库,上祛弊十事,宦官不便,格不行。巡按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 命归其事于有司,别遣中官吕贵录成遗赀。贵嗾①奸民纪光诡称机户②,诣阙保留贵代成督造。邦华极论二人交关作奸罪。邦华三疏争,皆不报。‎ 四十四年引疾归。时群小力排东林,指邹元标为党魁。邦华与元标同里,相师友,又性好别黑白。或劝其委蛇,邦华曰:“宁为偏枯之学问,不作反覆之小人。”闻者益嫉之。明年以年例出为山东参议。其父廷谏时为南京刑部郎中,亦罢归。邦华乃辞疾不赴。‎ 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四年夏抵京,阉党大哗,谓枢辅孙承宗以万寿节入觐,将清君侧之恶,邦华实召之。乃遽勒承宗还镇,邦华引疾去。明年秋,阉党劾削其官。‎ 崇祯二年春,命加兵部尚书。京营故有占役、虚冒之弊。占役者,其人为诸将所役。虚冒者,无其人,诸将及勋戚、奄寺、豪强以苍头冒选壮丁,月支厚饷。邦华核还占役万,清虚冒千。三大营军十余万,半老弱。故事,军缺听告补,率由贿得。邦华必亲校,非年壮力强者不录,自是军鲜冒滥。 ‎ 十五年冬,掌南京都察院事,俄代刘宗周为左都御史。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陷山西。邦华密疏请帝固守京师,仿永乐朝故事,太子监国南都③。帝曰:“国君死社稷,正也,朕志定矣。”遂罢邦华策不议。未几,贼逼都城,率诸御史登城,群阉拒之不得上。十八日,外城陷,走宿文信国④祠。明日,内城亦陷,乃三揖信国曰:“邦华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遂投缳而绝。赠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 ‎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五三》,有改动)‎ 注:①嗾(sǒu):唆使。②机户:以纺织为业的民户。③南都:南京。④文信国:文天祥。‎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 B.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 C.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 D.天启元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毕/自严巡抚天津/邦华至极/力振饬/津门军遂为诸镇冠 ‎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乡试,明、清两代乡试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的称为“举人”, 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B.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指入京应试的举人或代指举人进京应试。‎ C.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的君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D.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如汉武帝谥“武”,王安石谥“文”。‎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邦华跟从同乡邹元标学习,和父亲一起考中举人后,两人又一同徒步进京参加会试,又同中进士。‎ B.福王到封地的时间因为皇帝要求给他的封地必须达到四万顷而面临变数,李邦华率先反对,最终才将福王到封地的时间确定下来。‎ C.李自成义军逼近京城时,李邦华想带御史们登城参战,被宦官阻拦。京城外城失守后,李邦华到文天祥的祠堂里过夜,第二天自杀。‎ D.本文主要表现了李邦华刚正不阿的品行、卓越的政治才能以及忠君爱国的情怀,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明朝宦官专权的乱象。‎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命归其事于有司,别遣中官吕贵录成遗赀。 (5分)‎ ‎(2)邦华密疏请帝固守京师,仿永乐朝故事,太子监国南都。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部分(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11分)‎ 岁暮归南山① ‎ ‎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 ①该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 ‎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③青阳:指春日。‎ ‎13.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首联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 ‎ B.颔联中“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 ‎ C.本诗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 ‎ D.尾联“催”“逼”二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 ‎ E.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在辗转反复、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表达了一腔怨悱之情。‎ ‎14.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一诗时说:“结句意境深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全对得5分,错一处扣一分)‎ ‎(1)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自己四处漂泊,形单影只的凄凉处境。‎ ‎(2)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茫茫江水,浩瀚无际,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 ‎(3)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金兵数次南侵,造成扬州城一片废墟,令人厌谈战事。‎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①张海迪在两会上指出,《慈善法》审议通过后,既能让人们认识到捐赠的意义,又能使全国上下出现激浊扬清的清明景象。‎ ‎②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思维与潮流,这一代人过惯了太平盛世的舒适日子,要求他们效法先民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的干劲,既苛求,也不切实际。‎ ‎③对他这样一个思想有些固执的人,家长并没用把自己的思想认识强加于他,让他接受,而是逐渐地循循善诱,启发自觉。‎ ‎④“女当家”在选房一事上大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便销售顾问再如何地巧舌如簧,她们仍会坚守自己的选房法则。‎ ‎⑤晋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习以为常,有了寒食一节。‎ ‎⑥在这个城市疏离大自然、对农作物极其陌生的年代,重过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粮食的意义,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当代人来说,特别是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①③⑤‎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有的接待宴会,剩菜倒掉一半;有的会议庆典,住星级酒店……这些公款浪费行为不仅败坏社会风气,更是消磨个人进取意识。‎ B.曼谷城区屋顶出现的绿色的“补丁”,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带来别样风景,而这些城市菜地的功能已开始引发学界的关注。‎ C.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成为家长和社会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一切围绕以分数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饱受有识之士的诟病。‎ D.自“中国青少年防灾减灾素质提升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广大青少年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多数学者认为琮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内圆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 ‎① 因首先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 ‎② 其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距今约5300-4000年左右 ‎③ 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土,有不下百件之多 ‎④ 玉琮是中国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带有神秘色彩的礼器 ‎⑤ 对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测不下二十多种 ‎⑥《周礼》认为它是在礼仪活动中用来祭祀地神 A.③④⑥①②⑤  B.⑥③①②⑤④  C. ③⑥④②①⑤ D.⑥①③②⑤④‎ ‎19.下列诗句中与右边漫画最匹配的一项是(3分)‎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下列不属于品评书法的一项是(3分)‎ A.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 骨如秋鹰。‎ B.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C.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D.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_________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② _________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诗句)_________  ”的奇效。‎ ‎【注】③处需要填写相关诗句。‎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姗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如果,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A(B.应为“中国汉族的宗族制度”;C.应为“在周代”;D.应为“失去一部分社会公共资源”)‎ ‎2.A(“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无中生有)‎ ‎3.B(“重要的人脉资源”错,应为“历史文化资源”)‎ ‎4.(6分)①技术攻关。吴孟超接连闯过肝脏手术的多个禁区,制作肝脏标本,完成“常温下无血切肝法”等实验,取得手术技术方面一个又一个成功。从医60多年来为14000多名癌症患者做过手术。②创建理论。在工作中认识到“光靠开刀解决不了肝癌问题,基础研究非常重要”,确立“五叶四段”肝脏解剖新理论;后组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外科研究所,建立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③培养人才。虽然亲自坚守手术台,但深感个人的力量有限,人生短暂,他说我这辈子大概实现不了了,所以我要培养更多人才吧,这个平台铺好,让以后的人继续前走。他为国内外培养1000多肝胆外科人才。(一点一分,一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从“外科医生”到“科学大家”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是质的飞跃离不开量的积累,技术层层公关,禁区各个突破,这些是他成为“科学大家”的实践基础。但是成为“大家”,必然体现在他更高层次的追求及异于普通“外科医生”的远见上:从文中信息可知,进行理论研究、对后辈人才的培养都是他远见卓识的体现。答题时可从以上三点概括分析作答。‎ ‎5.(6分)赞同。①医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吴老毕生从事肝胆外科手术,一心投入医学研究之中,手术技术精湛,连破技术难关,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肝胆之父”。②医生天职就是治病救人,他想病人之想,急病人之急,对待病人“慢、拙、仁”,将心比心,和蔼可亲,的确做到了“以心灵温暖心灵”,总是像春天般温暖,赢得好口碑。③“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不知疲倦的老马把病人一个个驮过河。”颁奖词十分贴切评价了吴老爱岗敬业的高尚品格。④反观当下,医患矛盾不断,在职业道德上要更多关心病人,不乱做检查,的确值得大家反思。一方面作为医生要业务上精益求精,职业道德高,不推销医药,不索要红包。另一方面患者也要尊敬医生,听从安排,积极配合治疗,不起哄闹事,一起努力建立新型医患关系。(观点1分,结合材料3分,结合现实2分)‎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虽然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理论上说考生可以赞同或者不赞同,但是综合全文对吴孟超的介绍来看,出题者有明确的答题指向,考生应赞同这个观点,若不赞成则违背了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答题时抓住这句话里的关键词:“医学”“心灵”“温暖”。可结合吴孟超的事迹分别从这三个方面阐述,并可适当结合当下实际。‎ ‎6.、(1)选D给3分,选C给2分,选A给1分。选B、 E不给分。(A项的“母亲早就知道苦梅的丈夫长得丑”于文无据,但这样说也有道理,所以给1分。B项的“与妻子苦梅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 不准确。其一,二人形象并不相反,所以不是对比;其二,小说情节没有明显地体现苦梅的“勇于开拓、心灵手巧”。E项苦梅的话,其实只是她对醉酒男人调笑之语的巧妙堵截。)‎ ‎7.①工作认真、勤奋、本分:别人忙里偷闲玩手机,她没有。别人喜欢小喇叭广播,讲奇闻怪事,苦梅不知道。苦梅就像个机器人,陀螺似地转,特别热心给人介绍商品,帮老人购物。苦梅是个闲不住的人等。‎ ‎②工作细心负责任:在巡视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巧芋偷吃话梅。‎ ‎③处理问题讲策略:没有当面揭穿巧芋,而是把她带到办公室处理事件。‎ ‎④心地善良有同情心:面对巧芋的不认账,考虑到她养家糊口的艰难,没有追究。‎ ‎⑤有经济头脑:苦梅对老公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辈子也致不了富。她明白一个道理:要得富,开店铺。‎ ‎(每点1分,共4分。答四点,意思对即可。)‎ ‎8.①它一语双关,既指乌梅,又指名叫“苦梅”的姑娘,两者相得益彰。‎ ‎②隐喻人物个性。苦梅味酸、涩、平,可隐喻主人公人生的不幸,而其敛肺、润肠、生津、解酒,可隐喻主人公善良的品格。‎ ‎③暗示小说主题:人即使命运不好,也不能失去善良和真诚,而要努力去改变现状。‎ ‎④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以“苦梅”为题,能让人产生了解内容的欲望:何为苦梅?苦梅与人物与主题有何关系?(每点2分,共5分。答三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9.C ‎10.D(“褒扬”应为“褒贬”)‎ ‎11.A(“又同中进士”错,原文只说“邦华成进士”)‎ ‎12.(1)朝廷命令把他的事务交回给官府来办,另外派遣了中官吕贵来收取刘成的遗产。(5分。归其事:把他的事务交回;别:另外;录:收取;遗赀:遗产;补出主语“朝廷”或“皇帝”;各1分)‎ ‎(2)邦华秘密上书请求皇帝坚守京师,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京监督国事。(5分。疏:上书;固守:坚守;仿:仿照;故事:旧例;“太子监国南都”使动用法;各1分)‎ 参考译文 李邦华,字孟暗,吉水人。早年跟随同乡邹元标学习,与父亲李廷谏共同考中万历三十一年乡试举人。父子两人互相激励,身穿布衣步行到京城参加会试。第二年,邦华考中进士。任泾县知县,政绩优异。‎ 四十一年,福王到自己封地就任的时间已经决定,神宗忽然传下圣旨要求给福王的庄田务必达到四万顷。廷臣吃惊地互相看着,估计田数一定不足,那么福王到封地就任的时间将要更改了,但是没有人敢于抗言争论。李邦华首先上书进谏,廷臣于是相继起来争论,福王到藩地去的时间才不用改变。李邦华巡视银库,上书祛除弊端的十条办法,宦官认为对自己不利,被阻止没有实行。后来李邦华去巡视浙江,织造中官刘成死了,朝廷命令把他的事务交回给官府来办,另外派遣了中官吕贵来收取刘成的遗产。吕贵教唆一名坏人纪光假称机户,到京城请求留下吕贵,让他接替刘成督办织造。李邦华上书极力讲述他们两个人互相勾结弄虚作假的罪恶。李邦华三次上书争论,神宗都没有答复。‎ 四十四年,李邦华称病回乡。当时一群小人都在竭力排挤东林党人,把邹元标指为东林党魁。邦华与元标是同乡,相互之间是师友关系,他的脾气又喜欢辨别是非。有人劝他做人要圆滑一些,李邦华说:“我宁做陈旧的学问,也不做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些人听说后更加恨他了。第二年,根据年限规定把李邦华调出做山东参议。他的父亲李廷谏当时任南京刑部郎中,也被罢官回家了。李邦华于是就推辞生病,没有去赴任。‎ 天启元年四月,朝廷提升他为右佥都御史,让他去接替毕自严做天津巡抚。李邦华到任后极力加以整顿,使津门军成了各镇的表率。四年夏天李邦华抵达京师,阉党大吵大闹,说枢辅孙承宗在万寿节来朝见皇上时将要清除皇上身边的坏人,实际上是邦华让他来的。熹宗皇帝立刻勒令承宗返回驻地,李邦华自己请病假回去了。第二年秋天,阉党弹劾并削除了邦华的官籍。‎ 崇祯二年春,命李邦华加任兵部尚书。京营原来就有占役、虚冒的弊端。占役就是士兵为各将领服劳役。虚冒就是部队没有这么个人,诸将及勋戚、宦官、豪强以自家的仆人冒充军队中的壮丁,每个月支取一份厚饷。李邦华加以清查,收回了占役士兵一万人,清理虚冒一千人。三大营兵力十多万人,有一半是老弱之人。按照惯例,京营部队名额短缺时允许报加,这些老弱之人大都是通过贿赂进来的。邦华对各营士兵都亲自加以考试,不是年轻力强的一概不录用,从此京营中很少有随便充数的士兵了。‎ 十五年冬季,李邦华掌管南京都察院的事务,不久接替刘宗周当了左都御史。十七年二月,李自成攻下了山西。李邦华秘密上书请求皇帝坚守京师,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京监督国事。皇帝说:“国君为国家而死是本分,朕的主意已经定了。”于是拒绝考虑李邦华的办法。不久,贼寇兵临都城,李邦华带着御史们想登城参战,一群宦官挡住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去。十八日,外城失守,邦华跑到文信国的祠堂里过夜。第二天,内城也失守了,李邦华于是对着信国的木像作了三个揖说:“李邦华死于国难,请跟随先生到九泉去吧!”接着他上吊自杀了。追赠李邦华为太保、吏部尚书,谥号忠文。‎ ‎13. (5分)AD(解析:A“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不再上书的坚决意志”错误,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D.“表达出诗人不遇明主白发早生的愤慨和激愤”错误,是表现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14. (6分)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紧扣“意境”,描述意境,2分)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指出手法,2分)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极有韵致。(紧扣“深妙”,分析意境的含意与作用,2分) ‎ ‎15. (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6.C解析:① 句,“激浊扬清”指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该词只能充当谓语,不能充当定语,用在此处也不合语境,故错。②句,“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用在此处正确。③句,“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次序地引导别人进行学习。这与前面的“逐渐地”在语意上重复。④句,“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出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多含贬义)。⑤句,“习以为常”常做某件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就觉得很平常了。此处可改为“相沿成俗”。⑥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用在此处正确。‎ ‎17.B(A.语序不当,“不仅”后的内容与“更是”后的内容对调。C.“围绕以分数为中心” 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知识和能力得到……普及”。)‎ ‎18.C(③⑥是对良渚文化的说明。④由“良渚文化”过渡到玉琮。②用玉琮出土数量转入功用。①⑤谈玉琮的功用,与结尾相接。)‎ ‎19C 20D ‎21.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语言连贯能力的把握。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在论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并且要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做出全面的讲解,最后说达到的效果,联系学过的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蕴含得瑟哲理就可做出解答。‎ ‎22. ‎ ‎【例文】‎ 热爱,为成功助力 这世界上行业有千万种,我们之中有人爱着什么,却做着另一种自己不太喜欢的事业;有人放弃自己不爱的工作,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人只为自己热爱的那曾经做过的每一份事业并为之奋斗,于上三者,我最欣赏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打破常规创造业绩的荆青。因为他用热爱,为自己的成功助力。‎ 看过荆青的热爱,有两个字闪过我的脑海——“偏执”‎ ‎。什么是偏执?偏执就是那种为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懈努力的执念,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一种可贵品质。诺奖大家无一不偏执,商业大咖无一不偏执,甚至可以说,希特勒当年也一定是偏执的,只不过是他偏执到了害人害己的事情上了。国内博士出国学习了一段时间,毅然放弃了科研,他说“诺奖大家的偏执是可怕的”。马云是偏执的,即使多少次被拒绝还是坚持;乔布斯是偏执的,就是一个小小铃声的不清脆,也会被他退回去修改几个月;鲁迅是偏执的,多少碰壁,多少暗杀,他坚持到最后。可见偏执对于真正的成功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偏执,往往只是源于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热爱。甚至热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因此获得成功。‎ 这种热爱,促使荆青走出仕途“笼子”的局限,成就了一番事业。于苏珊,虽然她能力出众,在华尔街多么出人头地,可她从心底往外可能不是幸福的,而我想,以她的能力,如果当时真的走了音乐之路,也将是数一数二吧。但是,人们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物质第一,意识第二,这一点苏珊还是理性的。但不能说苏珊不热爱这份工作,否则人才济济的美国证券界,不乏风云人物,她如何成功呢?爱有多种原因和形式,不能最爱,当做业余爱好不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吗?‎ 世事无常,许多人不得不像苏珊那样,从事自己不太热爱的专业,甚至淡泊为“一蓑烟雨任平生”。但王杰干一行爱一行,成为了转型的方向,当然这是一种出路,但要真正的成功,选准方向和专心必不可少。诺基亚在最初是涉猎了许多行业的公司,但一直做不大,后来他们老总对除通讯业以外的所有行业都予以清除。留下通讯业在后来则成为王牌。近年由于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就剩下了卖情怀,惨遭淘汰。据说他们的CEO是一个搞文学的。我们强调做事要专心,而王杰在干每一行时都爱每一行,也无可厚非。‎ 我还是最欣赏荆青。因为爱,所以爱。工作事业需要激情和动力,我愿意像荆青一样,做自己热爱的事业,迸发出无限的热情,为成功助力。‎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作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定要注意所给任务。因为你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试题要求的写作任务。明确而直接的任务(因为用的是问句)就是——你更认同哪个人的观点?此外,如果你有能力的话,要在作文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文字中能够清晰展现的就是“权衡和选择”,至于“思考”,只要你写了这篇作文就思考了嘛。“选择”实际上在回答第一个任务“你认同/你更……”时就可以算是做到了这一点。“权衡”,我想这是作文中需要重点表现的,要把三个人的看法进行比较,指出差异。材料中有三个:苏珊、荆青和王杰,每个各说了一句话。重点应该在这三句话里(因为这三句话之外的内容也是重要的)。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他们三人多是在表达对工作(职位……)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之间的关系认识。立意时,一定要紧扣材料任务要求及提示,例如这则材料作文,考生要从这三个人中选择一个更欣赏的人,也就是“谁更有风采”‎ ‎,那么就需要比较、辨析,而且实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是写作的关键。多维度地比较论证说理比如从贡献、价值、意义、社会需求度等角度进行比较论证。这样的题型,往往作文材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则,就更需要比较说理论证。写作的重点是说明选择的原则、理由,在强烈的对比中,鲜明的阐述自己的论点,凸显自己的观点。立意时,要注意立意内容要与选择的人相一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