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第03课+解题锦囊-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第03课+解题锦囊-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第03课+解题锦囊 ‎【解题锦囊】‎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立足文本内容,善于触类旁通,主要有以下解题技巧:‎ 一、弄清概念含义。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概念的内容又叫做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概念的适用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概念是用有实在意义的词或短语来表达的。因而对概念性词语的考查要注意区分是考查对概念本质特征的理解还是考查对概念外部特点的阐释。‎ 二、了解概念特点。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概念的内涵,揭示概念所代表的事物的特点,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关键因素。题干表达一般是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因为概念的定义一般只有一个。信息也一般集中在文中某一个段落或层次,有比较具体的解释说明。如上面试题要求对“价值”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外部特征是概念的条件、表现、作用等。有时涉及的信息也往往分散在原文的不同段落或层次。‎ 三、分析概念语境。要会分析概念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理解概念,以求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正确含义。理解对整个句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有特定意义的重要词语。‎ 四、把握概念性质。论述类文章阅读中概念的理解主要有:(1)学术概念:大多是文章主要说明或论证的对象。要把握概念的本质内容,找出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的区别,对照辨析。(2)多义词:词语的意义在上下文中体现,具有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把握上下文的内容,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根据语境分析、推断。(3)指代的内容:词语指代有两种形式:指示或非指示代词的指代。词语的指代内容可能是词或句子、语段。指示代词含义的理解,可从上文或下文中寻找,代入所在句子,分析、推断;非指示代词的指示内容,要确定指代区间,分析、把握。‎ 五、辨析概念正误。(1)选项的表述是否偏离概念的内涵。(2)选项是否脱离具体语境,衔接是否失当。(3)选项的表述是否篡改文意,张冠李戴。(4)对概念外延的限制是否得当。(5)是否改变叙述主体,偷梁换柱。“词不离句”,其解题思路为:审好题干,明确题意;搜索信息区间,联系所在语句;结合上下语境,领悟概念含义;注意指代词语,明确对象、范围;比照分析,多角度推测。‎ ‎ 六、识破错误干扰。命题常用干招数巧及其识破方法:(1)曲解文意:故意对原文语句作貌似合理实则错误的理解。比如,2010年高考江西卷第7题B项: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原文: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罗马的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比对分析:罗马人喜欢观看血腥表演目的不是“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理解错误。(2)无中生有:文章中本无此意,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比如,2010年高考四川卷第6题D项:“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原文:清朝出现的“京裱”与“苏裱” 并称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裱工精佳。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比对分析:选项中“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平”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3)颠倒错位:命题者把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颠倒顺序后造成的错误,如时间顺序、原因和结果、条件和结果、主要和次要矛盾颠倒等等。比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第9题C项: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原文:越是在这个复制的时代,独特的个性就越显得重要。而个性的极致是与尺度的臻于极致互为表里的。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不容乐观,众多的生命样式都仿佛在一个模子里铸成,更令人忧虑的是人们对此每每视而不见。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了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比对分析:原文是说在这个复制的时代,似乎什么都可以复制。并不是因为复制器官,因此说是一个“复制的时代”。这是强加因果,或因果错位。(4)改变范围: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或夸大其词,故意夸大某方面的内容,如对优点、作用、前景的评价;或故意缩小,人为地对某些内容往小处说。比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第第6题C项: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原文: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比对分析:据原意,两种文化交流可以有多种途径和话语,而选项把“变形的话语”当成“唯一”的,故意夸大,有点绝对化。(5)张冠李戴:将本属于甲事物的特性、用途等“移植”到乙事物,让人产生错觉。比如,2010年高考湖南卷第14题D项: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比对分析:原文只是对“高情感”向往,“强竞争”只是产生高情感的原因之一,错把原因当对象。(6)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表数量多少、范围大小、程度轻重、频率高低的词语。比如,2010年高考天津卷第6题D 项:传统德育关注的是人在人类社会中的生存状态,而生态德育关注的是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原文:生态德育从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德行这三重生态的视界重新定位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态体验视界中深度领悟生存实践的关系。它试图把长久以来无法解释和无法确认的人类自身、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行为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的认识与处理,纳入德育视野,以一个崭新的思路去培养一种具有更高人类品性的新人。比对分析:从原文可知,生态德育关注的范围很广,不只是仅仅关注“人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选项是以偏概全。‎ ‎【真题演示】‎ 一、(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圣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约束”。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符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用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金箍儿”。金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金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金箍儿”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18.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来佛的掌心”象征着孙悟空无法逃脱的社会规范;“紧箍儿”象征着孙悟空心 甘情愿接受的社会规范;“八十一难”象征着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的障碍。 ‎ 如何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养成精心审题、明确方向的读题习惯。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致命陷进,准确审题、明晰答题方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2)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重要概念的含义”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3)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4)学会摘录原文、组织答案的答题方法。针对涉及“重要概念”的主观题,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5)学会分段概括、分点列举的答题方法。“重要概念”的属性与内涵往往分散于文章各个段落,这就需要一段一段地搜寻、概括,然后分点列举,形成条理清楚的答案。‎ 二、(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6.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 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 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 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 与以往古风不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考查对“古 体诗”这个概念含义的理解。A项,“逐渐走向衰微”的表述为无中生有。B项,“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为强加因果。文章说:“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前后没有因果关系。C项,“更似绝句律诗”在文章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三、(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急急忙忙 把它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绝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 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 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 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的时候,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 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比如有偏重“道德自觉”‎ 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 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 教,关注生命永恒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 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更广泛 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 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 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 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它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还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 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和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 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 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用一句理论的话讲就是要“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对经典的看法很简单,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 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 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 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 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答案】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