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 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实验班)上学期第三 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 20 世纪的不 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 60 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 《共同纲领》封面 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30 周年庆典 2.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 求国家的统一。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连战“和平之旅” D.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一系列关于民事法律、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 论以及一批经济方面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涉外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进 行立法和修订。这说明我国 A. 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B. 实现了依法治国 C. 完成了拨乱反正 D. 实现了有法可依 4.“偷有理、抢无罪,革命的强盗精神万万岁!”“踢开党委闹革命”这些口号反映的 本质问题是 A. 中国出现严重内乱 B. 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C. 阶级斗争十分激烈 D. 个人崇拜思想难以根除 5.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 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 C.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D.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6.建国之初,我国形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文革”中没有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7.“列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使他的党作好了 1917 年第二阶段革命的准备——布尔 什维克夺取政权。“体现”上述理论的”文献是 A. 《四月提纲》 B. 《和平法令》 C. 《土地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8.1979 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 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A.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9.在马克思墓碑上刻着一句著名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 题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在 19 世纪 70 年代的典型表现为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第一国际的成立 C.巴黎公社运动 D.俄国十月革命 10.“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A.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11.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是因为他们 A.善于进行理论研究 B.善于吸收前人思想的精华 C.积极参加工人运动 D.把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12.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 题是 A.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 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 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13.毛泽东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 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描述的是哪一理论 的实践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新民主主义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14.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15.1927 年《上海民众国庆纪 念大会宣言》中指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 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 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这主要肯定了辛亥革命 A. 推翻了满洲统治光复汉人江山 B. 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6.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钓鱼台早在 1373 年即由杨栽所发现,并远在 15 世纪初,明朝 时所著《顺风相送》一书中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而此后日本著名的海防论者林 子平在 1785 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基于事实,将钓鱼台列屿明确标明属中国领 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在明代的文献中就可以找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依据 B.在近代以前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成为中日双方的共识 C.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在明代就有了争议 D.材料中的文献可作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之一 17.在中国古代,“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科举制最终取代了“以德取才”和“综合衡 才”的荐举制,这是由于 A. 官员品德与治理能力无关 B. 科举制利于提高社会文化水平 C. 科举制有考察德行的功能 D. 人治社会荐举制主观因素突出 18.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通过购买.缴获、自造拥有了更多的新式武器,在太仓、昆 山、苏州等地曾出现仿制洋枪的工场。之后,《资政新篇》还呼吁学习科学技术的 “堂堂正正之技”。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顽强抵御外来侵略者 C. 曾开展近代化的探索 D. 确立了对外开放原则 19.1883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义官常任, 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 A. 使政府体制相对稳定 B. 打破了两党轮流执政定制 C. 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 D. 扩大了政府文职官员权力 20.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 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 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 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证明了英国工业品品质十分优秀 B. 说明了战后鸦片贸易急剧扩大 C. 解释了英法对华发动战争的原因 D. 反映了英镑成为国际主要货币 21.在北京时间 2007 年 5 月 7 日凌晨 2 时左右公布的法国总统选举中,萨科奇以 53%的 支持率赢得大选,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总 统产生的途径是 A. 众议院选举 B. 参议院选举 C. 选民直接选举 D. 参众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22.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 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23.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 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相等 24.有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 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 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A. 巩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B. 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C. 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 主要是维护平民利益 25.雄辩术在希腊教育中享有比较高的地位。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共演讲是从政 的必要条件,即使在公共演讲丧失了政治功能后,雄辩术仍然受人崇敬,端庄优雅的 演讲本身最终变成了一种崇敬的目标,无论演讲者说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与否,这种情 景客观上 A.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 B. 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 C. 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 D. 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50 分)。 26.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 110 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 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 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 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新中国 60 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 30 年的 民主 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 30 年我们在民主政治 方面取 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 30 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 30 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 取得的。 没有前 30 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 30 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 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9 年) 材料三“一国两制”构想中的战略原则是:争取港、澳、台地区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主权之内,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国两制”构想 中的策略原则是:在统一的国家内部,实行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 式、意识形态等,允许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损害祖国的统一、民族的 团结和振兴,都允许存在。 ——王淑强《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 30 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 开放后 30 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实施“一国两制”构想的政治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历史意义。 27.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就欧洲所有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 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警察,都为神圣地驱除这个幽灵而联合起来了。” 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段话。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幽灵在不断地奏出一曲曲 凯歌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的严峻考验。尽管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它 仍然在探索中继续发展。 材料二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 19 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了。但 1848 年欧洲革命和 1871 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 1848 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 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 1895 年恩格斯又写 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 明,,。 材料三 请回答: (1)巴黎公社失败中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材料二中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 么? (2)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 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3)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浴血奋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和惨痛的教训。这一 切对于我们走现代化道路有什么启迪? 28. (13 分)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 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 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的时候,江两岸 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他们以冷漠的、十分平静的神情观看自己的朝廷与外夷 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一场表演,当挂青龙黄旗的官船被击沉、清军纷纷跳水时,两岸 居民竟然发出象看马戏看到精彩处的嘘嘘声。英军统帅巴夏里目击此景,十分疑惑不 解。然后问其买办何以至此,买办曰: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牟世安《鸦片战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光荣革命”后至 19 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 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民众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概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后 果。分析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9.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 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 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 ——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 材料二 19 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 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 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 年,总理衙门正式成 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 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 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 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 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 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外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外交产生的原 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做简要 评价。 参考答案 1.C 2.B 3.A 4.B 5.C 6.C 7.A 8.D 9.C 10.B 11.D 12.C 13.A 14.B 15.D 16.C 17.D 18.C 19.A 20.C 21.D 22.A 23.B 24.C 25.A 26.(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 (2)“基本的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增量”:通过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 辱与共”的方针以及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进一步完善三 大基本制度;修订宪法,并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 民主政治法律化、制度化;通过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 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3)前提:一个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中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意义:有利于祖 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符合中华民族利益;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 问题提供新的范例。 27.(1)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1 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2 没有接管法 兰西银行,3 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4 也没有乘胜追击。 恩格斯考察历史问题的着眼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3)20 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了一定发展,这为十月革命的发生奠定了物 质基础。 俄国是政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决定了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 的环节,从而使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 (4)①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②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他国经验。 28.(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 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 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2)态度:鸦片战争之前,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国人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加之专制政府的腐败,国人民族意识淡薄。后果:鸦片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 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巨大的破坏,独立自主的发展进程 中断。五口通商,降低关税都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原因: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战争 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实 力雄厚,武器先进,且蓄谋已久。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 本主义。 29.(1)内容: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礼藩外交。 原因:地处东亚大陆,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科技和经济 长期领先世界,统治者盲目自大。 (2)变化:①观念上:逐步西化,接受国际外交准则; ②制度上: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 ③范围上:逐渐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与世界接轨。 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逐渐树立平等的外交观;外交的转型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 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