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师说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1.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2. 把握韩愈所确立的“师”的概念、择师标准、从师之道及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3. 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 联系社会背景,探究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意义及在今天的借鉴作用。 师 说 学习目标 重点 1. 了解 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韩愈及其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掌握 、积累实“师”“传”“从”“道”、 虚词“之” “其” “而”“乎” “所以” 的意义和用法。能够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 学习掌握并借鉴本文的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难点 课前预习 一、扫除生字 庸( yōnɡ ) 嗟( jiē ) 乎 句读( dòu ) 谀 ( yú ) 欤 ( yú ) 苌 ( chánɡ ) 弘 师 襄( xiānɡ ) 老聃 ( dān ) 郯 ( tán ) 子 蟠( pán ) 经传 ( zhuà n ) 贻 ( yí )之 二、阅读思考 1. 怎样理解“师”和“师道”? 2. 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作品简介 韩愈( 768— 824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因最后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卒谥“文”,故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提倡“文以明道”,提出“惟陈言之务去”“词必己出”“物不平则鸣”的主张,对当时和后世有深远影响。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写作 背景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而写的 。 门第 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士族的子弟凭尊贵的门第可以做官,因而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耻学于师”的心理 。 韩愈 在写作 《 师说 》 时,正担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作者当时官职卑微,而跟他学习的约八百名学生,大多是文武官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或拥有爵位者。韩愈亲见士大夫子弟耻于向官阶不高的老师学习,对封建阶级上层“士大夫之族”的恶劣风气深恶痛绝,于是,借赠送李蟠文章,写了 《 师说 》 。 知识卡片 议论 性文体 ——“ 说” “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就是“谈谈”的意思。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 马说 》《 爱莲说 》《 捕蛇者说 》 都属于此类文体。 “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这里的“师”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的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而非狭义上的老师。 古文运动 唐 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为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最先由韩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及对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传统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 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也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 课文探究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 答案 : 本文的论点就是首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它针对时弊鲜明地提出观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 2. 本文从理论上对中心论点作初步论证,是怎样展开的? 答案 : 本文的初步论证即是文章的第一段,可分为五层。第一层: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层:为“师”下定义,从正面概论老师的职能,其中,“传道”是目的,“受业”是手段,“解惑”是核心。第三层:紧扣老师职能中的“解惑”任务,从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层:扣住老师职能中的“传道”目的,证明传道者就是老师,从正面提出择师标准。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 ——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3. 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答案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应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在作者看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还远远不能视为老师的主要职责,其主要职责应是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难释疑。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把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承担起来,只教书而不育人的老师不是一个真正的老师。韩愈的这个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4. 针对时弊,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答案 : ① 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区分圣愚的关键所在; ② 把为子择师和自身“耻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③ 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5. 以孔子为例进行论述,有何效果? 答案 : 以孔子不耻下问为例证,使上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的论述有了典型依据,而且与士大夫的“群聚而笑之”形成对比,接着又引用孔子的话,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圣人无常师”的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 6. 本文论述后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一结论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 : 结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一结论既是对前面的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 这一思想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显示了韩愈过人的胆识。 知识梳理 1.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 古今 异 义 : 古之 学者 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今之 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大家;许多人) 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对儿童、少年 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是故弟子 不必 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3. 一 词多 义 : 师者,所以 传 道受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 传 也久矣 (动词,流传) 凭君 传 语报平安 (动词,传送,转达) 又诈为诏书,以奸 传 朱安世 (动词,传讯,逮捕) 传 不习乎 (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传 师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老师) 吾 师 道也 (动词,学习) 或 师 焉,或不焉 (动词,跟从老师学习) 齐 师 伐我 (名词,军队) 前事不忘,后事之 师 (名词,学习的榜样) 师 师 道 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 生乎 吾前,其闻 道 也固先乎吾 (名词,道理) 策之不以其 道 (名词,正确方法) 得 道 者多助,失 道 者寡助 (名词,道义)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 道 (名词,理想) 从郦山下, 道 芷阳间行 (动词,取道) 道 古 之 学者必有师 (结构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 之 者 (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择师而教 之 (代词,他) 师道 之 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六艺经传皆通习 之 (音节助词,不译) 之 其皆出 于 此乎 (介词,从) 于 其身也 (介词,对,对于) 学 于 余 / 而耻学 于 师 (介词,向) 师不必贤 于 弟子 (介词,比) 不拘 于 时 (介词,被) 于 其 生乎吾前, 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 ) 惑而 不从师, 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那些) 古之圣人, 其 出人也远矣 (代词,他们) 夫庸知 其 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他的) 其 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推测,大概) 则 三人行, 则 必有我师 (连词,表顺承,就 ) 位卑 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 (连词,“则 …… 则 ……” 并用,有 加强对比的作用)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连词,表转折,却) 今 则 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连词,表假设,假如,如果) 美 则 美矣,而未大也 (连词,表让步,相当于“倒是”) 此 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副词,用于加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4. 词类活用: ⑴名词的活用 吾从而 师 之 / 孔子 师 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师) 吾 师 道也 (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用作动词,从师) 其 下 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君子不 齿 (名词用作动词,并列、排列) ⑵形容词 的活用 而 耻 学 于师 / 不 耻 相 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耻) 是故 圣 益 圣, 愚 益 愚 (形容词用作名词,圣,圣人;愚,愚人 ) 小 学 而 大 遗 (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小的方面;大 ,大 的方面) 位卑则足 羞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羞耻) 5. 文言句式: ⑴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者, …… 也”表示判断)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也”表示判断)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非 …… 也”表示否定判断) ⑵被动句 不拘于时 (介词“于”表示被动) ⑶状语后置句 而耻学于师 (介宾短语“于师”作“学”的状语,即“而耻于师学” )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宾短语“于弟子”作“贤”的状语,即“师不必于弟子贤”) ⑷ 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即“不知句读,不解惑”,两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⑸固定句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庸 …… 乎”表示反问,意思是“哪用得着 …… 呢”) 内容 小结 主题归纳 《 师说 》 着重阐明了从师学道的必要性和应有的态度, 提出老师 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选择老师应以“道”为根本,“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师生关系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观念。 深入 探究 怎样理解文中的“师”和 “师道” ?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师”不是指在学校教书的老师。文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是指给社会上的学者以及做官的人当老师,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师”。当时的士大夫之流是反对这样的老师的,认为敢于做这样的老师的人是狂人。 文章对“师道”提出新的见解,打破了封建传统的师道观念。文章开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结尾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论述当中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这些构成了韩愈“师道”的内涵,这种“师道”不仅在文章中首尾呼应,而且贯串全篇。虽然在提法上有“必有师”“无常师”“行古道”,但脉络是清晰贯通的,行文是富于变化的 。 2. 《 师说 》 在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陋习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进步的思想,也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 :① 突破了一般人对老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老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② 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学道,唯“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 。 ③ 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局限性 :作者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所论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士大夫之族”本就应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高明,这表现了他的阶级局限性。他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之书”“习其句读”,也是片面的。 3. 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 多种论证方法灵活运用。 对比论证。对“耻学于师”的时弊,文章连续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气,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作者举出孔子从师的例子,并引述了孔子的言论来进一步阐明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 运用对偶句、顶真句。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磅礴、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对偶句式和顶真句式上。这些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增强了表现力 。 ③ 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在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时,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各不相同。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语气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责备)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反讽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课堂训练 1. 下列 加色词 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C 解析:① 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②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耻。③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师。④ 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⑤ 齿:名词用作动词,并列、排列。⑥ 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⑦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 为师。 ① 吾 师 道也 ② 而 耻 学于师 ③ 孔子 师 郯子 ④ 小 学而 大 遗 ⑤ 君子不 齿 ⑥ 是故 圣 益圣, 愚 益愚 ⑦ 吾从而 师 之 A.①⑤/②③⑦/④⑥ B.①③/②⑦/④⑥/⑤ C.①⑤/②/③⑦/④⑥ D.①⑤/②⑦/③/ ④⑥ 2. 下列句中 加色的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答案: D 解析: A. 副词,竟 / 连词,于是。 B. 连词,表转折 / 连词,表顺承。 C. 副词,大概 / 代词,他。 D.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 今其智 乃 反不能及 / 乃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B. 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 位卑 则 足羞 C. 其 皆出于此乎 / 余嘉 其 能行古道 D. 师道 之 不复,可知矣 / 夫庸知其年 之 先后生于吾乎 3. 下列 加色词语 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 古之 学者 必有师 ② 师者,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B. ① 吾 从而 师之 ② 师 不必 贤于弟子 C. ① 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② 今之 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 ① 闻道有 先后 ,术业有专攻 ② 非吾 所谓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答案: D 解析: D 项,“先后”,指先和后,古今义相同。“所谓”,指所说的,古今义相同。 A 项,“学者”,今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指求学的人。“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表结果的连词,古指“用来 …… 的、 …… 的凭借”。 B 项,“从而”,今用作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在古代汉语中“从而”是两个词,“从”是动词,跟从,“而”是连词,并且。“不必”,今义是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为不一定。 C 项,“小学”,今义指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古义是小的方面学习。“众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古义为一般人。 4. 名句 默写。 ( 1 )韩愈 《 师说 》 中阐述择师的标准的句子 是“ , 。” ( 2 )韩愈 《 师说 》 中 “ , ”的 观点与荀子 《 劝学 》 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相近。 ( 3 ) 《 师说 》 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 弟子 ”的原因是 “ , ”。 ( 4 )韩愈在 《 师说 》 中用 “ , ”批评 一些人学习分不清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 道之所存 师 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 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 业有专攻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课后 作业 1. 解释下列句子中 加色的 词。 ( 1 )是故 无 贵无贱 无 : ( 2 )六艺经传皆 通 习之 通 : ( 3 )生乎吾前,其 闻 道也固先乎吾 闻 : ( 4 )作 《 师说 》 以 贻 之 贻 : 无论, 不分 普遍 知道,懂得 赠送 2. 翻译 下面的句子。 ( 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吾 未见其明也 。 ( 2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 一方面)不明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知句读的要从师,有疑问解不开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 。 (以 )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3. 阅读 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题目。 劝学 (节选) 学者 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 ,则 天下理 【 注 】 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 王未 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 名号显 矣,德行彰矣。 故 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 苟可 ,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 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 选自 《 吕氏春秋 》 ) 【 注 】 理:治,特指政治清明安定。 ⑴解释句中 加色的 词语 。 ①学者师达而有 材 材: 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右则右 重 重: _________________ ③德行 彰 矣 彰: __________________ 通“才”,才能 受到尊重 彰明 ⑵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②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①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②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解析:①教:施行教诲。争:争着,力求获得或达到,这里可译为“计较”或“看重”。②疾:急速、迅猛、敏捷,这里可译为“努力”。未之尝有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尝有之也”。 ⑶从选文的论述看,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圣人呢? ①拜通达而又有才能的人做老师,不计较他们出身的贵贱、贫富;②努力跟从老师学习,接受理义。 解析:由开头至“此生于得圣人”可以概括出第一个要点,从选文最后一句可以概括出第二个要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