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合格考学情调研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下列关于自由水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良好的溶剂 B. 主要能源物质 C. 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D.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A ‎【解析】‎ 作为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自由水的功能之一,A正确;水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B错误;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不是以自由水为骨架,C错误;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对于不同形式的水的功能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脂质是组成细胞结构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胆固醇 C. 脱氧核苷酸 D. 丙酮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详解】血红蛋白属于一种蛋白质,A错误;胆固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B正确;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之一,C错误;丙酮酸是葡萄糖分解的产物,D错误。‎ ‎3.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 A. 蔗糖,麦芽糖 B. 葡萄糖,核糖 C. 纤维素,葡萄糖 D. 乳糖,蔗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糖类由C、H、O组成,是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包括: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详解】A、.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A正确;‎ BC、葡萄糖是单糖,BC错误;‎ D、乳糖是动物特有的糖,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合物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糖类的分类,并且能够区分记忆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糖和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糖。‎ ‎4.下列各种蛋白质的功能,正确的组合是(   )‎ A. 抗体——组成生物体结构 B. 血红蛋白——调节 C. 胰岛素——运输 D. 唾液淀粉酶——催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抗体的功能是免疫功能,A错误;‎ B、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运输功能,B错误;‎ C、胰岛素的功能是催化功能,C错误;‎ D、唾液淀粉酶的功能是催化功能,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和RNA都含有磷酸基团 B.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 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 D. U是RNA特有的碱基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T、G、C),RNA的组成成分是核糖、磷酸、含氮碱基(A、U、G、C);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详解】A、由分析可知,DNA和RNA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磷酸,A正确;‎ B、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C正确;‎ D、由分析可知,DNA中特有的碱基是T,RNA中特有的碱基是U,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核酸的分类、分布及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异同点,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识记。‎ ‎6. 组成血红蛋白、纤维素、DNA的单体分别是( )‎ A. 葡萄糖、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B. 氨基酸、脱氧核苷酸、葡萄糖 C. 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 氨基酸、葡萄糖、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1)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2)纤维素属于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3)DNA属于核酸,其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D正确。A、B、C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大分子单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A.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B. 细胞的多样性 C.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D. 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性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未揭示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A错误;‎ B、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B错误;‎ 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未揭示二者的区别,C错误;‎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未说明细胞的多样性。‎ ‎8.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结构①是内质网 B. 结构②是中心体 C. 结构③是线粒体 D. 结构④是核糖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结构①~④依次表示高尔基体、中心体、线粒体和核糖体。‎ ‎【详解】A、结构①是高尔基体,A错误;‎ B、结构②是中心体,B正确;‎ C、结构③是线粒体,C正确;‎ D、结构④是核糖体,D正确。‎ 故选A。‎ ‎9.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的结构特点是 A. 没有细胞壁 B. 没有核糖体 C. 没有核膜 D. 没有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 ‎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含有细胞壁,A错误;‎ B、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含有核糖体,B错误;‎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不含核膜,C正确;‎ D、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含有细胞膜,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0.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 蛋白质和 DNA B. DNA 和 RNA C. 蛋白质和 RNA D. DNA 和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 ‎【详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染色体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对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组成成分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1.图中“●”表示出入细胞的物质,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详解】据图分析,载体蛋白分子会与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改变形状,把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一侧转运至低浓度一侧,将分子或离子释放后,载体蛋白又恢复至原来的形状,这种转运称为协助扩散。‎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能列表比较三者;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2.在2018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获得金牌。比赛过程中,为运动员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是 A. ATP B. 葡萄糖 C. 脂肪 D. D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ATP是生物体内直接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生物体内由于有各种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同时又有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因此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A正确;‎ B、蛋白质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不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 C、脂肪是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不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 D、DNA属于细胞遗传物质,不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的能源物质,识记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作用,扣住关键词“直接”答题。‎ ‎13. 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事实说明( )‎ A. 酶具有专一性 B. 酶具有多样性 C. 酶具有高效性 D. 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不能说明BCD,选A。‎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专一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4.北方秋季,银杏、黄栌、红枫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娆。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 A. 叶黄素 B. 叶绿素 C. 花青素 D. 胡萝卜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银杏、黄栌、红枫等树种叶片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其它色素。‎ ‎【详解】由分析可知,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其它色素。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阻,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萝卜素则会表现出来,因此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叶绿素。‎ 故选B。‎ ‎【点睛】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作用:‎ 色素种类 颜色 含量 定性滤纸条上显现的色素层析图谱 吸收光谱 主要功能 化学性质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最少 ‎①橙黄色 蓝紫光 吸收、传递光能 ‎①四种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中; ②叶绿素的化学性质没有类胡萝卜素稳定,其合成易受温度、光照和Mg等的影响 叶黄素 黄色 较多 ‎②黄色 吸收、传递光能 叶 绿 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多 ‎③蓝绿色 蓝紫光 红橙光 少数吸收、转化光能; 大多数吸收、传递光能 叶绿素b 黄绿色 较少 ‎④黄绿色 吸收、传递光能 ‎15.雾霾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强度减弱 B. 土壤肥力下降 C. 吸收CO2过多 D. 吸收水分过多 ‎【答案】A ‎【解析】‎ 雾霾会遮挡阳光,导致光照强度减弱,进而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项均错误。‎ ‎16.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 A. H2O B. CO2 C. 酒精 D. 乳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为兼性厌氧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详解】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所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二氧化碳,B正确。‎ ‎1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 粮食储藏前晒干,有利于降低细胞的呼吸速率 B. 水培植物时经常换水,可防止根系酒精积累 C. 阴雨天蔬菜大棚通风降温,有利于提高产量 D. 乳酸菌发酵时通入氧气,可提高乳酸含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粮食晒干后,其自由水的含量降低,有利于降低细胞的呼吸速率,A正确;‎ B、水培植物时经常换水,可防止根系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 C、阴雨天蔬菜大棚通过通风降温,降低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产量,C正确;‎ D、乳酸菌为厌氧型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D。‎ ‎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与基因无关 B. 衰老细胞内含水量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C.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使细胞类型增加 D. 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 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是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具有过程积极意义。‎ 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导致细胞不正常的分裂。‎ ‎【详解】A、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的发育具有过程积极意义,A错误;‎ B、衰老细胞内含水量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B正确;‎ C、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种类增加,C正确;‎ D、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所以更容易扩散,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识记各个生理过程的主要特征。‎ ‎19.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用“化疗”的办法来治疗,其实质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那么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 A 分裂前期 B. 分裂中期 C. 分裂后期 D. 分裂间期 ‎【答案】D ‎【解析】‎ 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所以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 ‎【考点】DNA复制的时间 ‎20. 在细胞周期内,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楚,所以一般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所以C正确。A、B、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1.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的名称是 ( )‎ A. 精原细胞 B. 卵原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依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判断出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再依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获得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2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提纯的 S 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DNA 和 DNA 酶,分别加入到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如图所示)。经培养后检测,会出现 S 型细菌的是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C、D三个培养皿内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R型细菌都不会发生转化,因此只有R型细菌;A培养皿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部分R型细菌发生转化,所以会出现S型细菌,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题关键是明确遗传物质是DNA,并且有S型细菌转化的试管中仍存在R型细菌。‎ ‎23. 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是染色体的唯一成分 B. 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 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断 D. 三者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故A错误;‎ B、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故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C正确;‎ D、染色体的化学本质是DNA和蛋白质,因此结构单位有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tRNA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 图示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注:各选项 氨基酸括号中的内容为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 A. 精氨酸(CGG) B. 丙氨酸(GCG)‎ C. 精氨酸(CGC) D. 脯氨酸(CCG)‎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解tRNA上一侧3个碱基,即反密码子是CGC,mRNA上密码子和tRNA上反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 ‎【详解】氨基酸的种类由密码子决定的,所以反密码是CGC,则密码子是GCG,编码丙氨酸。‎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互补配对,明确氨基酸是由密码子决定。‎ ‎25.下图表示遗传学“中心法则”的内容,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相关过程,在人体正常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图中①以DNA为模板合成DNA,表示DNA的自我复制过程;②以DNA为模板合成RNA,表示转录过程;③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表示翻译过程,④以RNA为模板合成RNA,表示RNA的自我复制。‎ ‎【详解】正常人体细胞内发生只有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不能进行RNA复制,所以在人体正常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④.‎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学“中心法则”的内容,解题关键是分析图示相关过程的内容,抓住题干关键句“人体正常细胞”,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正常人体细胞中可以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26.两只白羊交配,其子代有白羊和黑羊两种表现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 显性遗传 B. 隐性遗传 C. 性状分离 D. 相对性状 ‎【答案】C ‎【解析】‎ ‎【详解】两只白羊交配,其子代有白羊和黑羊两种表现型,这种不仅出现了亲本类型的性状,还出现了非亲本类型的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故选C。‎ ‎27.下列关于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叙述中,哪项有错误 A. 表现型是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而基因型是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B. 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C. 基因型相同,则表现型一定相同 D. 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表现型是生物的性状表现,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综合调节共同共同控制的,即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A、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性状,而基因型是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A正确;‎ B、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基因型是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B正确;‎ C、基因型相同,如果环境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C错误;‎ D、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考生要明确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识记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8.现有基因型为Dd的豌豆植株若干,其花药经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这些幼苗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Dd的豌豆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子为D和d,比例为1:1,取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基因型分别为D和d,比例也是1:1。‎ ‎【详解】根据分析,基因型为Dd的豌豆植株,可以产生两种配子D和d其比例为1:1,所以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植株基因型分别为D和d,比例也是1: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单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分析清楚花药离体培养是培养的配子是解题的关键。‎ ‎29.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中,不可能表示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对于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A错误; 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母亲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B错误; C、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儿生病,父亲一定患病,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人类红绿色盲遗传,C正确; D、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D错误。 故选C。‎ ‎30.某同学拟调查人类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最适合的调查对象是 A. 该病患者的家系 B. 学校中的男同学 C. 老年人群 D. 随机选择的人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而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适宜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详解】在该病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适宜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A错误;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而不应该在学校中的男同学中调查,B错误;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而不应该在老年人群中调查,C错误;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明确调查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而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进行。‎ ‎31.长期接触X射线的人,其后代遗传病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他的生殖细胞容易发生 (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分离 C. 基因互换 D. 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 X射线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因此长期接触到X射线的人,他的后代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这个人的生殖细胞很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故选D。‎ ‎32. 有关下图所示的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 图示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C. 图示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D. 图示过程表示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图示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A正确;‎ B、图示变异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正确;‎ C、图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但是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正确;‎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D错误.‎ 故选D.‎ ‎33.如图是科研人员培育矮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涉及的育种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 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3/16‎ D. 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获得新品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包含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 B、过程③由单倍体得到二倍体,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B正确;‎ C、过程④由DdTt得到ddT_,其中ddTT占1/16,ddTt占2/16,则矮秆抗病植株(ddT_)中纯合子(ddTT)占1/3,C错误;‎ D、过程④只能得到ddT_,既存在纯合子,也存在杂合子,因此需要通过连续自交淘汰杂合子,获得新品种(ddTT),D正确。‎ 故选C。‎ ‎3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B.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选择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A错误;‎ B、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B正确;‎ C、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即可正确答题。‎ ‎35.下列关于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艾弗里——DNA的半保留复制 B. 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D.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A ‎【解析】‎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C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D正确。‎ ‎3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操作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A.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要用清水洗去浮色后再观察 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要先等量混合均匀再加人 D. 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适宜的实验材料分别有甘蔗、花生油、土豆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B液的浓度不同,因此斐林试剂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 B、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后再观察,B错误;‎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要先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C正确;‎ D、甘蔗含有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来检测还原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检测脂肪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7.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为了进一步观察其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可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 A.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B. 清水 C.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D. 质量浓度为0.3 mg/L的蔗糖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会使细胞死亡,A错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再滴加清水,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最终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B正确;酒精能使细胞死亡,C错误;质量浓度为0.3mg/L的蔗糖溶液可以是正常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原因,明确要使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复原必须将之放到浓度较低的溶液如清水中。‎ ‎38.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95%乙醇提取③研磨中加入了CaCO3‎ ‎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应选取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石英砂和碳酸钙,其中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是溶解色素,石英砂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详解】未加石英砂,导致研磨不充分,使色素的提取量减少,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①正确;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②正确;研磨中加入了CaCO3,保护了叶绿素,不会使得提取的滤液绿色过浅,③错误;放置数天的菠菜叶叶片发黄,叶绿素含量减少,提取量也会减少,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④正确。因此,能够使得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是①②④,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特别是色素提取实验中各种化学药剂的作用的理解,进而合理分析各选项。‎ ‎39.下列有关“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后细胞仍保持活性 B. 观察发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 C. 可使用龙胆紫溶液进行染色 D. 临时装片制作的顺序是: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为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溶液,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离)→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解离的目的是用解离液(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解离后细胞已死亡,A错误;观察发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错误;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染成深色,C 正确;临时装片制作的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0.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实验中,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O2‎ B. 甲组进行无氧呼吸,乙组进行有氧呼吸 C. 甲组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组不变浑浊 D. 乙组B瓶中会产生酒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组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乙组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甲组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都能使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乙组酵母菌进行的是无氧呼吸,因此B瓶中会产生酒精,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会区别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明确两者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但是产生量不同,不能根据石灰水是否浑浊进行区分,但是可以通过石灰水的浑浊度进行区分。‎ 二、非选择题 ‎41.图1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简图、请据图画答:‎ ‎(1)图1中②所示细胞器的名称是_____‎ ‎(2)图1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填序号)中。‎ ‎(3)图1中结构①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质和_____‎ ‎(4)图2中过程甲、乙发生的场所在图1的_______(填序号)中,d代表的物质是_____.‎ ‎【答案】 (1). 液泡 (2). ⑤ (3). 蛋白质 (4). ⑥ (5). O2(氧气)‎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细胞膜,②为液泡,③为细胞质基质,④为线粒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叶绿体。‎ 图2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乙是叶绿体基质,丙是细胞质基质,丁是线粒体;a是NADPH,b是ATP,c是二氧化碳,d是氧气。‎ ‎【详解】(1)图1中②为液泡。‎ ‎(2)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⑤中。‎ ‎(3)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4)甲乙发生的光合作用的,发生在叶绿体⑥中,d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提供给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d是O2。‎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和细胞呼吸过程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掌握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场所,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2. 如图所示为细胞核DNA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甲、乙表示物质,‎ ‎ ①、②和③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过程①所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_____酶。‎ ‎(2)过程②是______,过程③需要的模板甲是_____‎ ‎(3) 已知甲的部分序列为·AUG GUC…, 则合成甲时作为模板的DNA单链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_____ 核糖体在甲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填“向左”或“向右”)。‎ ‎【答案】 (1). DNA聚合 (2). 转录 (3). mRNA(信使RNA) (4). …TACCAC… (5). 向右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甲是mRNA,乙是肽链。‎ ‎【详解】(1)过程①是DNA的复制,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解开螺旋,并且脱氧核苷酸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 ‎(2)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翻译是以甲mRNA为模板。‎ ‎(3)mRNA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所以如果甲的序列是AUG GUC,则DNA的模板链序列为TACCAG,根据图示翻译过程中氨基酸的连接顺序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向右。‎ ‎【点睛】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识记各个过程的基本内容。‎ ‎43.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Y、y控制,茎色由基因R、r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实验亲 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 红花紫茎 红花绿茎 白花紫茎 白花绿茎 一 白花紫茎x红花紫茎 ‎3/8‎ ‎1/8‎ ‎3/8‎ ‎1/8.‎ 二 白花紫茎x白花绿茎 ‎1/8‎ ‎1/8‎ ‎3/8‎ ‎3/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対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实验一中,亲本红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实验二中,子代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若将实验一中的子代白花绿茎与实验二中的子代白花绿茎杂交,则杂交后代中出现红花绿茎的概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1). 红花 (2). 基因自由组合 (3). yyRr (4). 1/3 (5). 1/6‎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表格内容:根据实验二中P白花×白花→白花:红花=3:1可知,白花为显性,红花为隐性;实验一中P紫茎×紫茎→紫茎:绿茎=3:1可在,紫茎为显性,绿茎为隐性。‎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花色中显性性状为白花,红花为隐性性状,由于子代出现了3:3:1:1的比例,所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分析红花为隐性,基因型是yy,紫茎为显性,后代出现了3:1的比例,说明紫茎基因型是Rr,所以亲本红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 ‎(3)实验二中,子代白花:红花=3:1,说明亲代白花基因型是Yy和Yy,绿茎:紫茎=1:1,说明亲代的基因型是Rr和rr,因此亲代植株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杂交子代白花绿茎的基因型Y_rr有两种基因型YYrr和Yyrr比例为1:2,所以纯合子的比例为1/3;‎ 实验一中的子代白花绿茎与实验二中的子代白花绿茎杂交,实验一的子一代的白花植株基因型是Yy,实验二中白花植株基因型1/3YY,2/3Yy所以出现红花的比例为2/3×1/4=1/6,绿茎全为rr,所以杂交后代中出现红花绿茎的概率为1/6.‎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推测显隐性关系及亲本基因型、遵循的遗传规律,在结合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答。‎ ‎4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所用各种溶液的量相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量筒Ⅰ、Ⅱ收集到水的体积代表__________的体积,实验中过氧化氢酶能降低反应的___________,从而使反应速度加快。‎ ‎(2)装置乙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因是____‎ ‎(3)该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答案】 (1). O2(氧气) (2). 活化能 (3). 不能 (4). 过氧化氢不稳定,温度影响其分解速度(或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 (5). 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或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作用下比在FeCl3作用下分解更快)‎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1)由于FeCl3和肝脏研磨液中含有H2O2酶,可以促进H2O2水解产生O2,将瓶中的水压至量筒中,所以量筒Ⅰ、Ⅱ收集到水的体积代表O2的体积,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反应速度加快。‎ ‎(2)由于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3)本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过氧化氢酶酶具有高效性。‎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酶的特性、分析实验目的获取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能力,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易错点(2)题中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