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9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7-12)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高二 科目:语文 座位号 一、 基础选择题(1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佛山黄岐龙母诞近日在黄岐龙母庙拉开帷幕,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海外乡亲来到现场,万人空巷,争睹龙母祭典。‎ B.作为一名初学棋艺的“菜鸟”,张震同学总是十输八九,因为他目无全牛,无法做到“走一步,看三招”。‎ C.近些年来,随着反腐的深入推进,一些“老虎”、“苍蝇”陆续被绳之以法,正气上升,歪风收敛,民众额手称庆。‎ D.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的人格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女排再夺时隔12年后的奥运冠军。‎ B.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C. 听了张老师的“数学之美和数学的无处不在”的讲座后,同学们都感到收获很大,学习数学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D. 周五下午,校学生会成员围绕“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会,会上大家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2分)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技盖至此乎 B.骑皆伏曰 C.罔薜荔兮为帷 D.田父绐曰:“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乃中《经首》之会 ②与其骑会为三处 B.①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C.①若非吾故人乎 ②吾为若德 D.①项王军壁垓下 ②家徒四壁 ‎6.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技经肯綮之未尝 B.夫晋,何厌之有 C.我何渡为 D.籍独不愧于心乎 ‎7.下面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监,下辖“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均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 ‎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因为科举制度比较公平且机会相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 ‎ 科举制度除外,还有门荫和流外入流两种入仕渠道,门荫即晚辈承接前辈职务。流外入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员通过考验,升职为品官。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为主流,后来唐太宗大力推广学府,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加强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盛唐时期,东亚多国遣送其贵族子弟来唐入学,又将儒家文化传授国外。 ‎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办学校,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始设于唐朝。‎ B.国子监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建制完整,通过各种官职的设置,进行政务或教学工作。‎ C.国子监的学生称为生徒,都来自贵族和官宦人家,“六学”根据其家中官位的高低进行招收。‎ D.“六学”教学内容依对象而设,向地位高的生徒传授儒家经典著作,向地位低的教授实用学问。‎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 A.唐朝科举制度进入了逐渐完备期,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其时间安排、针对人群各有不同。 B.生徒中的“通五经者”,除“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外,比他人还要多学《孝经》《论语》。 C.“常举”的应考举子有保送的生徒、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两个来源,人才发展渠道多样化。 D.谚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明经科”考试录取比“进士科”录取容易得多。‎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门荫”和“流外人流”是科举制度外的两种入仕途径,在唐初,曾为入仕的主要途径。 B.科举制度之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是因为它能使才华出众的平民得以晋身。 C.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最终取代了传统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消除了传统土族的特权。 D.唐代教育的普及,不仅对唐代社会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也有较大的影响。‎ 一、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 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跌荡自放,不守士节,然材猛过人。‎ 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 , 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 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陛下果召夷简还,自大名入秉朝政,于兹三年,不更一事。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书闻,帝不之罪,议者喜其謇切。‎ 知庆州。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沔日:“乘危伐丧,非中国体。”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对日:“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日:“南事诚如沔所料。”又迁观文殿学士、知并州。而谏官吴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纵无检,守杭及并所为不法,乃徙寿州。‎ 诏按其迹,而使者奏:“在杭州,沔爱许明所藏郭虔晖画鹰图,明不以献。初,明父祷水仙大王庙生明,故幼名‘大王儿’。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在并州,私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市卖纱、绢、药物。官庭列大梃,或以暴怒击诉事者,尝剔取盗足后筋,断之。”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 ‎1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B.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C.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D.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1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分) ‎ A.字,又称表字,旧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 B.中堂,为唐、宋时中书省政事堂之简称,因宰相办公于此而成宰相之别名。今多指悬于客厅的一种书、画形式。 C.‎ 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护佑农耕。古时以农为本,“本固则邦宁”,君主设坛祭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代称。 D.学士,即求学之士或饱学之士,入朝多为顾问秘书之臣。唐、宋时设翰林学士之职,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 ‎1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孙沔敢于直谏。曾上书指斥宰相吕夷简推荐平庸之人担任宰相,孙沔也因此被贬谪。 B.孙沔不趁人之危。元昊去世,众人主张乘机攻打,但孙沔认为这样做有失国家体统。 C.孙沔假公济私。他在并州任职期间,私下役使官吏士卒,买卖物品,从中牟取私利。 D.孙沔性情残暴。暴怒时在公堂之上痛殴前来诉事的人;更有甚者,对盗贼使用酷刑。‎ ‎1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3分)‎ ‎(2)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3分)‎ (一) 古代诗词阅读(7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暄风迟日春光闹 谢逸(宋代)‎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①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注】①李白曾在《襄阳歌》中写道:“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重酿未滤的酒)。” ‎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本词为春闺怨词。一开始词人用浓墨重彩,描绘出一幅春日冶游图景。“暄风”,即春风;迟日”,即春日。“暄、迟”二字,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 B.“春光闹” 化用北宋初期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 C.“葡萄水绿”是指河的两岸葡萄青藤满架,倒映在水中,把水都染绿了。‎ D.“黛浅”眉间浅浅的黛色,意味着残妆未整,“花影”由廊外移入“廊腰”,可见女主人公花下对月独酌已久。而喝闷酒最易醉人,看她已不胜酒力,面泛红潮了。如此复杂的心绪,如此难状之情景,词人笔下表达得竟是如此轻灵。‎ E.上阕写春游所见所闻,由“暄风迟日”写到“青山啼子规”,时间由白天推移到晚上。‎ ‎(2)这首词上阕写景很有特色,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3分) ‎ (一)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形容杨贵妃一笑倾城,使得唐玄宗后宫之中的其他妃子都黯然失色的句子是: , 。‎ ‎(2)屈原《湘夫人》中描写秋风萧瑟、秋叶飘飘、湖波涌起景象,烘托湘君思念湘夫人之惆怅情感的诗句是: , 。‎ ‎(3)杜甫《蜀相》中表现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的诗句是: , 。‎ ‎(4)陆游《书愤》中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家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9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20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包森、王福山习武工。学习期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了“国剧会社”。‎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薄,在他人眼里,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成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的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势力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然拥有偌大一份家业,但张伯驹在生活上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了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狷狂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海外。张伯驹对此甚为痛惜,所以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4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被绑匪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 宁死魔窟,绝不许变卖家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字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一生,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他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士张伯驹》) ‎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 A.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民国时张伯驹痛惜国宝流失,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尽管后来债台高筑甚至生命堪虞仍坚守所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C.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学戏,进步很快;后来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会社”,他在京剧方面造诣很高。‎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也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张伯驹“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的?请归纳概括并作简要分析。(4分) ‎ ‎(3)“趣味”“品格”是造就“一代名士”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请结合传主的人生经历,从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5分) ‎ 一、 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渔人在捕鱼,一只鸢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鸢鸟。鸢鸟不论飞东还是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鸢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    ‎ 鸢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我带着这条鱼,恐惧烦恼;现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1. B ‎【解析】A项“万人空巷”,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符合语境。B项“目无全牛”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不合语境。C项“额手称庆”,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庆幸,褒义。符合语境。D项“危言危行”,说正直之言,行正直之事。符合语境。‎ 2. 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再夺”放在“时隔12年”后;B项表意不明,有歧义,“部分”福利院还是“部分”孤儿;D项句式杂糅,“围绕……主题”或“以……为主题”。‎ ‎3.C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A项,承蒙:是敬辞,表示心怀感激地接受。B项,高足: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 ‎4.D 5.C 6.D 7.D ‎8.C 9.B 10.C ‎ ‎【解析】第8题C项以偏概全。原文表述生徒除来自贵族和官宦人家外,还有来自庶民阶层的。第9题B项曲解原意。原文表述是“通三经者”“通五经者”都要学习《孝经》、《论语》。第10题C项程度加深。“彻底消除”有误,应为“削弱”。 ‎ ‎11.B 12.A 13.A ‎【解析】11题“沔即捕按明僭称王”,不能拆分;“断一臂自讼”,不宜拆分。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12题“古代的女子有名无字”错,古代女子许嫁,及笄而字。13题“孙沔也因此被贬谪”错,皇上并没有治孙沔的罪。‎ ‎14.(1)以姑息纵容为安定,以逃避批评为明智。即使用完南山的竹子(制成的竹简),也不能够写完他的罪过啊。‎ ‎(2)奏章送达,就将(孙沔)降为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因为失察获罪,全部被贬。‎ ‎【参考译文】‎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补(正式担任)赵州司理参军。性格放纵狂妄,不遵守士节礼义,但是才能与凶猛的性格超过一般人。‎ 当时宰相吕夷简上书自求罢免,仁宗下诏书褒奖,没有答应(他)。孙沔上书说:“‎ 自从吕夷简当宰相,废黜罢免说忠言走正道的人,等到他以使相的身份去镇守许昌时,就推荐王随、陈尧叟代替自己担任宰相。(王随、陈尧叟)才干平庸却担负重任,(他们)的谋略与议事不和,在中堂之上忿怒相争,被百官取笑,(导致)政事被搁置荒废。又用张士逊担任宰相,士逊原本就缺乏远见,以致于对待国事懒散、懈怠。吕夷简之所以不推举贤能的人来为国家做长远的打算,只推荐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巩固自己地位的计策,是想让陛下知道宰相的位子非他不可,希望再次想到他而征召任用他。陛下果真召令夷简回来,自吕夷简(吕夷简曾在大名为官,在此代指吕夷简)执掌朝政,到如今已经三年,没有更改一事。把姑息纵容当作安定的(手段),把逃避批评当作明智(的举动)。即使用完南山的竹子(制成的竹简),也不能够写完他的罪过啊。”看过奏章后,皇上帝没有加罪于他,议论者喜欢他的正直恳切。‎ 掌管庆州。元昊死后,将领们想乘着这个机会,大举消灭元昊的国家。孙沔说:“乘人之危攻打有丧事的国家,有失中国的体统。” 调任秦州,当时侬智高反叛,孙沔入朝觐见,皇帝用秦州的事务鼓励他。孙沔回答说:“我虽然年纪大了,然而秦州的事不用陛下担忧,陛下应当以岭南为忧。我观察到岭南贼寇的势力正嚣张,官军早晚会有打败仗的消息上奏。”第二天,奏报蒋偕战死,皇帝对执政大臣说:“岭南的事确实如孙沔所预料的那样。”又升任(孙沔)为观文殿学士、执掌并州。但是谏官吴及、御史沈起上奏孙沔荒淫放纵不加检点,主管杭州与并州时所做的事不符合法度,于是将(孙沔)调至寿州。‎ 皇帝下诏令审查他的行迹,使者上奏:“在杭州,孙沔喜爱许明所收藏的《鹰图》,许明不愿意献(给他)。当初,许明的父亲在水仙大王庙祈祷才生了许明,因此小时候叫‘大王儿’。孙沔立即以僭越称王的罪名抓捕了许明,拿走了《鹰图》,并将许明刺字发配。等到孙沔罢去后,许明到提点刑狱处,断一条胳膊为自己诉讼,才得以释放。在并州,孙沔私自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买卖纱、绢、药物。在公堂之上摆放大棒,有时因为暴怒而痛殴前来诉事的人,曾经剔取盗贼的脚后筋,将其弄断。”‎ 奏章送达,就将(孙沔)降为宁国节度副使,监司(负有监察责任的官吏)也因为失察获罪,全部被贬。‎ ‎15. (1)C,E ‎【解析】C项“葡萄水绿”乃以酒喻水,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将春水比作葡萄美酒,则暗示着游春者为大好春光陶醉,不徒形容水色可爱。E项 “青山啼子规”也应是白天游玩时所闻。‎ ‎(2)①拟人,词人用“闹”赋予春光以人的性情,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生机活力;②比喻,用葡萄的紫绿比喻春水,形象地写出了春水的碧绿、动人;③动静结合,春风、春光、春水、春草为静,子规啼叫是动,动静结合,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 ‎16. (1)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2)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3)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4)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17. (1)B,C ‎【解析】A选项逻辑错误。“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与“深厚的文学底蕴”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再说自幼也不可能有“深厚的文学底蕴”;D选项不够准确,是“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E选项的“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错,这里范围扩大,尽是表现其品质。故选BC。‎ ‎(2)①底蕴深厚.自幼记忆力和领悟力非凡,国学基础扎实.②多才多艺.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③‎ 狂狷洒脱,淡泊名利.厌弃世俗、远离政治,家资丰厚却对生意却没有兴趣.④倾家收藏,却甘于奉献.变卖家产或借贷收藏古字画,最后捐给国家.⑤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生性豁达乐观,恬退隐忍.即便失去了户口、工作,依然不改其乐 ‎【解析】“一代名士”是全文的线索。全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表现这点:做事方面、做人方面、成就方面。做事方面: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做人方面:狂狷洒脱,特立独行。成就方面:是集众多艺术与一身的文化名人。‎ ‎(3)示例一:“趣味”是造就“一代名士”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①张伯驹喜读诗书,学养深厚,能醉心于诗词、字画,热爱京剧与收藏等高雅艺术,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②张伯驹远离功名利禄,不为流俗所动,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③高雅的趣味引导他追求有格调、有理想、有意义的生活,并为此锲而不舍,克服障碍,进而实现人生境界的突破,最终成长为一代文化名士.我们也应该学习张伯驹的有趣味,自觉摈弃世俗,才能有所成就. 示例二:“品格”是造就“一代名士”张伯驹不可或缺的条件.①张伯驹喜读诗书,学养深厚,能醉心高雅艺术,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②张伯驹生活在政治家族,却与政治势力保持距离.家资丰厚却淡泊名利,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③狂狷洒脱,不为流俗所动,坚守自己的品格操守,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士”.只有有“品格”的人才能专注于高雅艺术,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进而实现人生境界的突破.‎ ‎18.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所给材料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 鸢鸟因为叼着一条鱼,而被一群乌鸦紧追,它无处可逃,疲累不堪;第二层意思,叼在嘴里的那条鱼掉下来之后,乌鸦不再追它,鸢鸟感到了轻松与平静。这两层意思之间,构成明显的对比关系,意在启示人们——当我们得到“物质”方面利益的时候,可能因此而身心疲劳,甚至痛苦不堪;当我们丢弃“物质”方面利益的时候,可能获得心灵的轻松平静。据此,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①“得与失”的辩证分析;②懂得舍弃,方可收获;③放弃物质利益,拥有内心轻松等 ‎【参考例文】‎ 松开双手,拥抱世界 世界太大,当你握紧双手拼命去抓时,怎么也无法将它纳入手中,但只要轻轻松开双手,你就会拥有释然与平静。拳头握得太紧时,不妨轻轻松开。有时放下,不失为另一种得到。    ‎ 太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放开双手。犹记儿时捕蝶,那翩跹轻快的生灵飞舞田间,便惹人一心只想扑上前去,谁知抓住了,弱小的生命在掌上指尖竭力挣扎,顿失美感。不明就里的孩子看不到飞舞的彩蝶,只着急大哭。一旁的母亲会贴近孩子的耳朵,轻轻告诉他:“孩子,该放手时,就放开吧。”孩子松开双手,蝶优雅地振翅轻飞,孩子笑了,仅仅是松开双手,便收获了最美的风景。    ‎ 松开双手,将握紧的名利放下。如果追逐太多,便如翼上系了黄金,再难驰骋蓝天,再难鸟瞰世界。倘若不懂得这一层智慧,便永远无法解读陶渊明东篱之下悠然种菊的真意;永远也无法理解梭罗在瓦尔登湖旁优雅诗意地栖居的惬意;永远也无法体会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淡泊宁静。他们真正放下了该放下的世俗名利。多少人一生只为攥紧它们,而错失了人生最原始的快乐,殊不知那用尽一生追逐的名利实在有限,而像陶渊明那样或许只稍松开双手,便拥有一生的桃花源。    ‎ 松开双手,将欲望与贪婪放下。阿尔卑斯山的狒狒警觉聪明,常人根本难以捕获,但当地人却有妙计,在不大不小的仅容下手伸入的石洞里放上狒狒最爱的食物。当狒狒将手伸进洞里想掏出食物时,攥紧的拳头怎么也不能拔出洞口。不愿松开轻易得来的食物,却无奈洞口太窄,急得它们直叫。这时,猎人们便收到了收获的讯号,从远处赶来。与其说狒狒是丧命于猎人,不如说其是丧命于自身的贪婪。若是放下食物,只需稍稍松开双手,岂能丧命?人也如此。有时太难放下,终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 想起林语堂先生在《风声鹤唳》中的一句话:“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之人与之不争。”何须将世间一切都拼命抓在手中紧紧攥住?像是燥热的太阳,鼓动着阳光想要吞噬地球,却永远也照不到地球的另一边。    ‎ 不妨像那些路上的朝圣者一样,轻轻张开双手,便将世界都纳入怀中。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