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学2020届高三9月调研政治试题
丁沟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9月调研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宣布,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陈光标空气罐头”( ) A. 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 不是商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C. 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D. 不是商品,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 【答案】A 【解析】 【详解】A: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凡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陈光标空气罐头” 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A符合题意。 BD:“陈光标空气罐头” 是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BD错误。 C:“陈光标空气罐头” 是商品,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C错误。 故选A。 2.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起,就具有的基本职能是 ①价值尺度②世界货币③储藏手段④流通手段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货币职能。①④: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①④正确。 ②③: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储藏手段是货币的其他职能,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通过网络直播记录渔民生活、展示海鲜吃法已成为某地售卖海鲜的新途径。市民小张在观看视频直播后通过平台购买了300元的海鲜。在这一过程中 A. 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B. 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C. 商品的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D. 货币的本质属性发生了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本题考查货币职能。B:市民小张在观看视频直播后通过平台购买了300元的海鲜,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B符合题意。 A: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职能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 C: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转化为价值,C错误。 D:在这一过程中货币的本质属性并未发生改变,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1)含义: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也具有价值 (3)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4)货币单位:人民币、美元、欧元的单位是“元”,英镑的单位是“镑”。(货币名称≠货币单位) 流通手段(1)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又称购买手段职能。 (2)原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3)特点: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公式: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2.货币的其他职能。 (1)贮藏手段:货币被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一种职能。货币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2)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3)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超出国内市场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 4.货币能在市场上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下列选项能体现货币这一职能的是 ①小明花费2000元高价购得某款绝版胶片 ②小明在夜市看到标价3000元的吊坠 ③某商贩服装要价500元/件 ④某商贩主动交纳税款40000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货币职能。①:小明花费2000元高价购得某款绝版胶片,这里的2000元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货币能在市场上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小明在夜市看到标价3000元的吊坠,这里的3000元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某商贩的服装要价500元/件,这里的500元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③符合题意。 ④:某商贩主动交纳税款40000元,这里的4000元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价值尺度: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通常是标价问题,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支付手段:随着赊销赊购而出现,通常用来还债,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5.如果上一年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下一年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只有200元。若其他条件不变,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A. 提高了43% B. 提高了50% C. 降低了50% D. 降低了43%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A: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题中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则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设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则300÷(1+x)=200,解得x=0.5,即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而不是提高了43%,A错误。 B:根据上述计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B正确。 C:根据上述计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而不是降低了50%,C错误。 D:根据上述计算,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而不是D. 降低了43%,D错误。 故本题选B。 6.受美联储暂停加息、短期资本流入等因素影响,2019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呈现如下表所示变化。 时间 汇率中间价(人民币/100美元) 2018年12月31日 687.55 2019年3月20日 671.01 不考虑其他因素,汇率变动对我国居民生活和商品出口的影响是 ①出境旅游费用不断下降,中国居民赴境外旅游热情持续高涨 ②出境旅游费用不断上升,中国居民赴境外旅游热情逐渐减退 ③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④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上升,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①②:根据表2中汇率中间价的变化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等数额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美元,出境旅游费用下降,①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 ③④: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上升,不利于发挥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③错误,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2019年3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263,较前交易日下跌122个基点:4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又下调33个基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汇率走势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增加我国居民出境旅游,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②扩大我国对美国投资规模,加快“走出去”步伐 ③提升我国外汇准备的国际购买力,同时吸引外商投资 ④扩大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①: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又下调,意味着人民币贬值,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①错误。 ②: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又下调,意味着人民币贬值,这样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②错误。 ③: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又下调,意味着人民币贬值,外汇储备升值,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这样有利于提升我国外汇准备的国际购买力,同时吸引外商投资,③正确。 ④: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又下调,意味着人民币贬值,相应地外币升值,这样有利于扩大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导致出口导向型 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有利于出国旅游或到国外留学;有利于提高外债偿还能力;外汇储备贬值。 8.下列是某电脑厂生产出现的三种情况:一、该厂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二、该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三、该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厂生产一台电脑的价值变化依次是 A. 降低、降低、不变 B. 不变、不变、不变 C. 提高、不变、降低 D. 降低、不变、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A: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价值量降低;该厂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价值量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价值量不变,因此上述三种情况下,该厂生产一台电脑的价值变化降低、降低、不变,A正确。 B:三种情况下,价值量的变化情况都是错误的,B错误。 C:三种情况下,价值量的变化情况都是错误的,C错误。 D:三种情况下,第一种、第二种情况价值量的变化情况都是错误的,D错误。 故本题选A。 9.自去年以来,天然气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天燃气价格上涨影响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一般来讲,需求与价格成反向变化,天然气价格上涨,居民用气量会减少,同时,天然气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图①④表示的都是价格上涨,居民用气量减少,但图④与图①相比,图④表示的需求弹性小,图①表示的需求弹性大,故④正确,①排除。 ②③:就供应热能来讲,天然气与电磁炉是互为替代品,天然气价格上涨,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会减少,在电磁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电磁炉的需求会增加,而图②表示的是电磁炉价格不变,其需求量减少,图表示的是电磁炉价格不变,其需求量增加,故③正确,②排除。 故本题选D。 10.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量,甲、乙两商品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由此可见:( ) ①甲、乙互为替代品 ②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呈正相关 ③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呈负相关 ④甲、乙互为互补品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③④:从甲、乙两商品之间存在的图示关系可知,甲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说明甲、乙互为互补品,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呈负相关,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互为替代品是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图中显示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呈负相关而非正相关,①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1.一些企业为了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实行互补品战略。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饮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项属于实施互补品战略,与题意相符;汽油与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不属于实施互补品战略,②项与题意不符;玉米与小麦是互为替代品,④项不属于实施互补品战略;正确选项为B。 【点睛】替代品是功能相近或相同的商品,比如火车和飞机,猪肉和牛肉,互为替代品其中一个价钱上涨,消费者就会对这个商品的需求下降,对另一个的需求上涨。互补品是指组合在一起才能实现某功能的商品,比如球拍和乒乓球,汽油和汽车,互补品中的一个商品的价格上涨不仅使消费者对其的需求下降,对其互补品的需求也会下降。 12.我国当前实施的新农合和新医保,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状况,使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变成消费能力。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直接原因是 A.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 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C. 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D. 消费与人们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直接原因是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进而影响到了当前的消费水平,C项正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A项说法正确但这不是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直接原因,排除;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联系,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 1.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国家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2.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因此国家要发挥财政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3.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人们收入差距扩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4.物价水平影响消费。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5.消费心理影响消费。消费者要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3.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这一效应在消费行为中的表现为 A.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B.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D.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消费心理的知识。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材料没体现,A与题意无关;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材料没涉及到,B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体现的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C符合题意;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强调的是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材料没体现,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C。 14.扬州市某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等。这一举措 ①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 ②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 ③拓宽了居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扬州市某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只需要将垃圾分类打包,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等,这一举措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这一举措有利于垃圾分类,但不能减少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①错误;这一举措与民主监督无关,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C。 15.时下,在很多大城市出现了“酷抠族”。“酷抠族”是指拥有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他们精打细算,摒弃奢侈消费;他们关注打折信息、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剩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对“酷抠族”的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 A. 是抑制消费的行为 B. 是超前消费的行为 C. 是求异的消费行为 D. 是求实的消费行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酷抠族”虽有较高收入,但却喜欢精打细算,摒弃奢侈消费,购买特价商品、打包吃剩饭菜、与人拼车出行……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有利于节约资源、理性消费,体现了求实的消费心理,是求实的消费行为,D正确。抑制消费是过度紧缩消费,使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A不符合题意。超前消费是指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而题干中“酷抠族”的做法既不是超前消费,也不是抑制消费,而是适度消费、理性消费,B不选。材料没体现求异的消费行为,C不选。故本题选D。 16.NONO族是英文“NO” 双重否定形式。“NONO”一词来自于加拿大出版的一本畅销书《拒绝名牌》,书中通过对名牌崇拜的批判,对奢华铺张的讽刺,为身处高消费社会的人群敲响了警钟。NONO族启示我们应 A. 艰苦奋斗紧缩消费 B. 避免盲从超前消费 C. 批判品牌崇尚自然 D. 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答案】D 【解析】 【详解】NONO族通过对名牌崇拜的批判,对奢华铺张的讽刺,为身处高消费社会的人群敲响了警钟,NONO族启示我们应量入为出,理性消费,D正确且符合题意;A错误,错在“紧缩消费”;B错误,错在“超前消费”;崇尚自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故本题答案选D。 17.2019年3月14日-17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举办,4K、5G等一大批高科技产品纷纷亮相,这将给消费升级带来蓬勃动力。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消费对经济发展有基础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在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4K、5G等一大批高科技产品纷纷亮相,这将给消费升级带来蓬勃动力。这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生产决定消费,不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②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强调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不体现消费对经济发展有基础性作用,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例如,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到看电视的乐趣。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没有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足不出户、快捷方便的网络教育,就没有网络医疗、网络购物。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普遍需求。 1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非公有制经济 B. 国有经济 C. 生产资料公有制 D. 集体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合题意,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不合题意,国有经济是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C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不合题意,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 故选C。 19.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各行各业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 ③公有资产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中占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④: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中占优势,而不是公有资产在各行各业中占优势,①错误,④正确。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②正确。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0.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力度,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集中。这种调整有利于 ①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国有资产质的提高 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国有经济的相关知识。 ①②:国家加大了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力度,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集中,这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①②正确。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③错误。 ④:在我国,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起主导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1.2018年9月,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非公有制经济 A.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 C.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D.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A: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说法错误。 B: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非公有制经济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B符合题意。 C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都不是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2.2019年4月16日,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由材料可知该公司 ①全部资本必须被分为等额股份 ②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③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④股东会为公司的权力机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资本必须被分为等额股份,①正确;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②错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③正确;股东大会为公司的权力机构,④错误。故选A。 【点睛】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最主要的区别:是否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公司机构:股东会和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总经营和助手是公司的执行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权责明确、互相制衡、法人治理、科学管理,激发公司的活力。 23.小王与朋友共同出资设立了A公司,其中小王出资额为10万元人民币。三个月后,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小王以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自己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老张。一年后,A公司因经营不善依法破产。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①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 ②A公司资本须划分为等额的股份 ③A公司无须向社会公开财务信息 ④老张对A公司的债务清偿责任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题中信息“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可判断A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故选项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故选项②说法错误,但与题意要求相符;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信息无须向社会公开,故选项③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老张以12万元的价格从小刘处获得10万元的股权,因此在公司破产时,老张对公司债务承担的实际清偿款为12万元,故选项④说法错误,但与题意要求相符;故本题选C。 【点睛】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24.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①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权 ②劳动者应把签订的劳动合同作为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条件 ③企业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确保工人工资逐年增长 ④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权;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①④正确。 ②: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前提,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②错误。 ③:工人的工资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企业并不能确保工人工资逐年增长,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5.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已正式实施,其最大亮点在于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将同工同酬写入《劳动合同法》 ①是坚持公平原则的体现 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③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④是国家通过再分配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已正式实施,其最大亮点在于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将同工同酬写入《劳动合同法》是坚持公平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积极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②说法错误。 ④:将同工同酬写入《劳动合同法》为初次分配提供了法律中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A前提: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 B重要保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保证。 C途径: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26.某商业银行发行两款理财产品如下表所示,张老师当前有闲置资金8万元,打算全部购买B理财产品。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该理财收入与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所属的分配方式相同 ②选择B产品,主要是因为其收益率和安全性均优于A产品 ③该产品到期后其收益应有(80000×4.30%×273÷365)元 ④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直接目的为经济社会建设筹集资金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张老师购买理财产品后的收入与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所属的分配方式相同,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①符合题意。 ②:选择B产品,主要是因为其收益率优于A产品,而不是安全性优于A产品,②错误。 ③:本金为80000元,利息率为4.30%,期限为273÷365.因此,根据利息计算公式,该产品到期后其收益应有(80000×4.30%×273÷365)元,③符合题意。 ④: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而不是为经济社会建设筹集资金,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7.某年6月10日至6月19日,财政部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其中3年期的票面利率为3.85%。一年按360天计算,利息计算见下表: 时间 利息结算 不满6个月 不计利息 满6个月不满24个月 扣除180天利息 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 扣除90天利息 居民小王购买该期国债10万元,持有国债时间是两年半,其本息约为: A. 108662元 B. 109625元 C. 111550元 D. 111863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债券本息的计算。居民小王购买该期国债10万元,持有国债时间是两年半,即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其本息约为100000+100000×2.5×3.85%-100000×0.25×3.85%=108662,A正确;BCD均计算错误。故选A。 28.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为了使资产保值增值,我们必须学习相应的理财知识。下列关于投资理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银行存款利率提高意味着居民的实际收益必然增加 ②持有公司债券意味着成为公司的股东,每年可享受分红 ③股票投资收益来自于企业利润和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④保险具有互助特征,可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存款利息、股票收益、债券含义、保险特点。①: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并不意味着居民的实际收益必然增加,①错误。 ②:持有公司债券意味着成为公司的债权人,持有公司股票才成为公司的股东,②错误。 ③:股票投资收益包括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③正确。 ④保险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可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下降,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9.2019年6月2日,长春市遭遇“50年一遇”暴雨,强降雨导致许多私家车被淹后损坏。一些购买了涉水险和车损险的车主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金。由此可知购买这类保险( ) ①能够降低投保人承担的风险损失 ②是为了实现投资资金的保值增值 ③是居民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选择 ④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一些购买了涉水险和车损险的车主能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理赔”,说明买这类保险能够降低投保人承担的风险损失,是居民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选择,①③正确。 ②: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不会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②错误。 ④:材料中的保险属于财产保险,是以投保人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的,④错误。 故选本题选B。 【点睛】商业保险: (1)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以营利为目的保险形式。商业保险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2)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30.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典型的判断型选择题,解答的方法主要有条件排除法、概念判断法、事实判断法等。解答本题主要采用事实判断法,阅读题肢可知,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不一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因为还要看企业的性质,如果不是公有制企业就不能是按劳分配,据此判断可以排除①。同时,在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也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据此判断排除②。③④选项表述正确,选D。 【点睛】判断型选择题,亦称正误型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该题型一般要求学生选出正确的或者错误的题肢,设问一般表述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不成立的)”,设问的指向词有“是”“属于”“是正确的”“正确的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的”等,题肢阐述的可能是不同的知识点,也可能是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方面。本题为典型的判断型选择题,解答的方法主要有条件排除法、概念判断法、事实判断法等。 31.某家庭有甲、乙两个劳动力,去年该家庭承包的土地以每年1万元的价格转包给私营农业企业经营。当年甲在该企业打工,年收入2万元:乙在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奖金年收入4万元,并获专利技术转让费0.5万元。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收入为 A. 3.5万元 B. 2.5万元 C. 1.5万元 D. 7.5万元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材料内容,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收入为土地转包1万元、甲在该企业打工收入2万元、专利技术转让费0.5万元,总共3.5万元,A说法正确。 BCD: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收入为3.5万元,BCD均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2.2019年五一前后,湖北、广东、上海、辽宁、内蒙古等多地明确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上之前落地省份,已有近20省份出台技术工人增收方案。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日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 坚持和完善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B. 彰显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 C. 有利于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 D. 通过工资改革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各省相继出台技术工人增收方案。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日工资、年薪制等分配形式,这是让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不涉及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A与材料不匹配,但符合题意要求。 BCD: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通过工资改革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彰显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BCD均与材料内容匹配,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为什么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33.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提高5%左右。以下对该举措认识正确的是 A. 政府强化行政手段,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B. 政府履行再分配的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 C. 国家调节初次收入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D. 我国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居民收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举措。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属于经济手段,A 错误;调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属于国家在再分配领域调节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B正确;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属于初次分配,C错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初次分配,材料反映的是再分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一看分配的领域: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主要是企业,再次分配主要是国家。三看分配的手段: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进行。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34.材料一 曾几何时,方便面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朋友”。统计显示,2011年之前,方便面销量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3年销量创下462亿包的记录。但从2013年后,方便面的销量持续下滑,到2016年跌至385亿包,跌幅达16.7%。 材料二 与此同时,外卖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仅2018年,市场规模就达2430亿元。外卖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的便捷,也暴露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外卖食品卫生问题频发、传统餐饮业经营难度加大、外卖小哥遭遇职业歧视、一次性餐盒带来污染和浪费等,促进外卖行业良性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图中画出能反映方便面和外卖之间关系的曲线(用D表示),并说明理由。(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图) (2)从企业和个人角度,说明如何促进外卖行业良性发展。 【答案】(1)作图:见下图 原因:方便面和外卖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满足人们相近的消费需求,外卖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方便面市场规模缩小,即二者呈负相关。 (2)①餐饮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诚信经营,注重外卖食品质量,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 ②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提高职业素质; ③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方便面的销量持续下滑和外卖市场的展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要求考生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图中画出能反映方便面和外卖之间关系的曲线(用D表示),并说明理由。(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图) 本题属于作图题并说明理由,考生解答本题可调动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影响的知识,从方便面和外卖互为替代品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外卖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方便面市场规模缩小,即二者呈负相关,并在图中画出能反映方便面和外卖之间关系的曲线(用D表示)。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企业和个人角度,说明如何促进外卖行业良性发展。 本题知识范围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从企业和个人角度,说明如何促进外卖行业良性发展,属于措施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分别从企业、劳动者和消费者等主体的角度来回答:从企业角度可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树立良好信誉和形象来分析说明;从劳动者角度可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来分析说明;从消费者角度可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来分析说明。 【点睛】解答建议、措施类主观题,一是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熟记教材中提到的相关知识;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总结材料中提到的成功做法,找到材料中提到的存在问题,根据问题分别对不同主体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三是主体发散法。回答时必须把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注意多角度思考。 35.材料一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民营经济是指除了国有及国有控股、集体经济、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经济组织。 材料二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这被民营企业家形容为“三座大山”(如图)。 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北京的“答卷”是:设立政府主导的300亿元科技创新母基金,推动创新技术资源向民营经济开放共享,引导技术驱动型企业布局高精尖产业;在基础设施、教育养老等领域推出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包”,不断压缩市区两级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大幅降低民营企业开办的环节、时间和成本;加大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支持条件具备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专项债券筹集资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北京“答卷”是如何帮助民营经济排忧解难的。 【答案】(1)原因: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民营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①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完善创新生态,有利于促使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形成创新发展的优势。②政府完善政策机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放宽市场准入,有利于构建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使民营经济在平等竞争中发展壮大。 ③政府运用财政与税收政策调节资源配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专项债券融资,有利于化解企业融资渠道窄、成本高的难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民营企业的发展为话题设置情景材料,从《经济生活》模块设置问题,考查学生非公有制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本题侧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所以本题从设问范围上考查《经济生活》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从题型看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考生结合材料并调动和运用课本相关知识可知,非公有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在支撑我国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创新、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北京“答卷”是如何帮助民营经济排忧解难的。本题从设问范围上考查《经济生活》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从题型看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考生可先梳理北京市政府的做法,然后谈谈这些做法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针对“型的火山,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品牌认可度有待提高”,北京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完善创新生态,有利于促使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针对“市场的冰山,市场准入限制多,遭遇不公平待遇”,北京市政府完善政策机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放宽市场准入,有利于构建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使民营经济在平等竞争中发展壮大;针对“融资的高山,融资遇到障碍,存在制约再投资能力”,北京市政府运用财政与税收政策调节资源配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专项债券融资,有利于化解企业融资渠道窄、成本高的难题。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增速的放缓、减税政策持续特别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多省份继续下调2018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9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扣稳健的货币新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加效;要加大基础设置补短板的力度,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要完善制度、守住底线,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瞄准就业、社保、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民生痛点,扎扎实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o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下调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我国经济收入增速放缓,是财政收入放缓的根本原因。②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导致税收减少,财政收入减少。 (2)作用: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保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财政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缩小收入差距,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扣稳健的货币新政策以及多省份继续下调2018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为材料载体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作用的知识。 【详解】(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下调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以及材料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属于如何做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财政的作用,因此考生可以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点睛】全面分析财政的作用: ①从财政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角度看: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这一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人民生活等财政的作用。 ②财政在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国家可以通过财政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③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财政在促进公平的基础上,又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④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看:正确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看,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标志;从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关系看,有利于我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⑤从分配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收入分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某校高一学生关于收入分配展开了探究活动。 材料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附近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助力农村“脱贫攻坚”顺利开展。 (1)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分配。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将会产生下列积极影响: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④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请将其合理的传导途径正确排序。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引人关注。未来经济政策方面会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是从量到质的巨变,也是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收入分配是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之一,未来将更加注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 (2)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3)乡村旅游改变农村面貌,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动能。请你为更好推动乡村旅游提两条具体建议。 【答案】(1)按生产要素(或土地要素)分配。排序:④③① (2)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③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3)乡村客栈建设和质量提升、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路面硬化、路灯安装、环境绿化、宽带入户等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三权分置”和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我国的分配方式、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是“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什么分配,并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产生的积极影响的合理的传导途径进行正确排序”。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在回答“户流转土地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什么分配”这一问题时,结合我国的分配方式方面的知识可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回答“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产生的积极影响的合理的传导途径进行正确排序”这一问题时,可根据已写出的排在第一位的“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推导出排在第二位的是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因此,“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应该排在第三位,城乡差距缩小,有助于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排在第三位,可见,正确的排序应为④③①。 (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设问是“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从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回答即可。 (3)本题具有开放性。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设问是“请你为更好推动乡村旅游提两条具体建议”。其次分析该材料和实际,围绕“推动乡村旅游”这一主旨,从不同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如:乡村客栈建设和质量提升、厕所革命、污水处理、路面硬化、路灯安装、环境绿化、宽带入户等等。 【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试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精析材料,把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阅读全部材料,并带着问题研究材料,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