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思想的充沛,可以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这说明 A. 思想是世界本原和前进力量之源 B. 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C.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升华 D. 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哲学的作用,说明思想对于时代发展非常重要,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B项符合题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A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哲学的作用,不强调哲学的产生,C项与题意不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下列选项与漫画《立即表态》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A.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A 【解析】 【详解】 漫画《立即表态》反映了迷信权威,不实事求是的主观主义思想,A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同;B项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与题意不符;C项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与题意所含哲理不完全相同;D项体现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如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3.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④→② B. ②→③→④ C. ③→②→④ D. 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按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演进顺序,应选③→②→④,故本题答案选择C。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在于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法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劳动人民的利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①②排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在于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5.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朱熹认为“‘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即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所以“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项观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唯心主义及其基本形态 6.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由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主动、深远持久的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①项与题意不符;文化对人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主动的,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文化代表和反映着城市的特质品位和形象风格,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要用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用文化生活打造城市气质。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的依据是 ①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 ②培育人文精神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 ③经济社会发展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基础 ④城市建筑是展现地域风情的重要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文化离不开物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城市建筑是展现地域风情的重要载体,④适合题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滋养涵育人,①适合题意;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②错误,排除;本题强调文化的作用,③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8.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说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②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这是强调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在经济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崛起、文化消费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④适合题意;①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9.《“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要求,各级文化馆(站)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这是基于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②发展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③选项不是题目的原因所在。④选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题目中,我国在十三五期间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这是基于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发展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故①②选项入选。选A。 10.(题文)近年来,相声、快板等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增加了受众接触曲艺的途径和方式,使日渐衰落的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魅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传播方式的创新比内容的创新更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 ③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是传统曲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重要办法 ④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②选项错误,传播方式的创新与内容的创新同样的重要。④选项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题目中,相声、快板等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使日渐衰落的传统曲艺焕发了新的魅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这给启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是传统曲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重要办法;故①③入选。选C。 11.我国地名文化历史悠久。比如武汉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等地名,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是因为这些老地名 ①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精神需求对接 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色,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④营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是因为这些老地名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能够与当代人生活及精神需求对接,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给子孙后代以精神熏陶,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①②项符合题意;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必须保护好、传承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是因为这些老地名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不是因为这些老地名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③错误;这些老地名并没有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④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以名录方式确立,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2.从孔子学院的设立到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从《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非洲到《印象马六甲》大型实景演出首次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假如让你写一篇有关此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标题是 A. 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化逐步趋向统一 B. 文化传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 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D.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为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我们应该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主动传播中华文化。故比较合适的标题是D项;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可能趋向统一,A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渐入佳境,并未体现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B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中华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精神,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不强调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C项不是合适的标题;正确选项为D。 【点睛】 文化传播我们应该如何做?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3.2017年7月,重庆市公布首批“重庆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此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 ①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传播交流 ④保持民族特色,使之成为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重庆市公布首批“重庆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此举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不断提升特色村寨的品质,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能积极展现传统文化魅力,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赛品牌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①②适合题意;本题并不是文化产业发展,排除③;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14.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于2017年秋季学期出现在浙江全省小学的五年级课堂上。其中的“中医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于中医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会深刻影响学生成长 ④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中医药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中医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①④项说法正确;中华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项说法错误;中医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15.(题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渗透在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③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 ④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优越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中的优越感说法错误,排除;①②是强调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16.近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聚焦我国正在遗失的方言、工匠、地名、民间艺术、职业等七个领域。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以“广播纪录片”的形式雕刻文化印记。这一节目的推出有助于 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②奏响主旋律,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提高听众辨别能力,区分先进与落后文化 ④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系列节目的推出有助于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助于唤醒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①④项符合题意;该系列节目的播出主要是宣传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并不涉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的内容,也不存在识别落后文化的问题,②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显示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认识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处理二者关系:第一,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第二,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17.在山河破碎,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像刘胡兰这样的少年英雄的诞生有其时代特殊性,但少年英雄们身上无私忘我、舍身为国优秀品质纵然穿越千载仍历久弥新。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都是下一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这是因为英雄品质 ①在不同时代环境下会有不同要求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基础 ④能够转化为民族前行强大动力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英雄品质在不同时代环境下各有不同要求不是它是下一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的原因,①不选;英雄品质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②正确;英雄品质并不是维系人民共同生活的基础,③不选;英雄品质能够转化为民族前行的强大动力,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A。 18.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题目中,《朗读者》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文化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故②③入选。①选项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④选项错误,其表述与题意无关。选A。 19.2017年9月7日,北京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将鼓励和引导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内部文化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支持民办机构兴办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意见》的实施 ①能够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②是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③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④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鼓励和引导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内部文化设施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支持民办机构兴办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这是国家重视文化事业建设,将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④适合题意;①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0.2017年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媒体市场的担忧:“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好蔬菜的人却在减少。”针对此现象,政府应该 ①严格管理,引导媒体以社会效益为经营导向 ②加强市场监督,打击部分媒体的违规炒作行为 ③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提供优质新闻产品 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种粮”媒体的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对于材料中的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加强新闻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保障“种粮”媒体的利益,要加强市场监督,打击媒体违规炒作行为,②④项符合题意;针对材料中的现象,政府应该加强对媒体的监管,而企业以营利为目的,①项说法错误; 政府只进行宏观调控,不直接提供产品,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应全面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21.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有句名言: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与这一论断相一致的是 A.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B. 德者,才之帅也 C. 注重理论学习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D. 才者,德之资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主要是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B适合题意;A是强调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不适合题意;C、D是强调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不适合题意,排除。 【点睛】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同步的,也不可相互替代。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着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就会提高,反之亦然。 22.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成功“刷屏”,观众直呼“每一帧都美到想歌唱祖国”。该纪录片以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为创作出发点,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纯航拍镜头、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这启示文化工作者应该 ①在实践中锐意创新,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 ②主动引领文化体制改革方向,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④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成功“刷屏",是因为该片以普通观众的观看需求为创作出发点,以空中飞行线路为线索,以纯航拍镜头、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既熟悉又充满新鲜感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启示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实践中锐意创新,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①③ 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体制改革方向,②项错误;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B。 23.2017年的6月14日是第14个世界献血者日。2017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我能做什么”很多人明白无偿献血的意义,但却不愿意自己和家人去献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献血知识,对献血存在恐惧和担忧。这启示我们 ①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用所学知识造福人类 ③追求更高道德目标,重在行动和落实 ④用价值观凝聚共识,消除价值选择的冲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很多人明白无偿献血的意义,但自己和家人却不愿意去献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献血知识,对献血存在恐惧和担忧。这启示我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重在行动。故①③入选。②选项错误,题目启示我们英国加强科学文化修养。④选项“消除价值选择的冲突”的表述错误,排除。选C。 24.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正确表达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影响的传导顺序的是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 ①→③→④→② B. ④→①→③→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①→② 【答案】A 【解析】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所以在传导顺序中,第一位的应是反映随经济发展,文化也发展起来,比较之下,只有①反映了这一点,故要把①放在首位,据此可排除B项与D项;在A项与C项的比较中,主要是②与③的先后顺序不同,②说的是文化生产力地位越来越突出,③说的是文化的发展,那么逻辑顺序应是随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故③应在②前,A项正确,排除C。 【点睛】传导性试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25.“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 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摒弃一切外来文化 B. 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 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 既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既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D正确且符合题意;A错误,错在“摒弃一切外来文化”;B C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26.下表是S村乡村文化旅游的宣传页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S村的文化旅游措施为我国乡村旅游文化创新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①立足实践,面向广大消费者需求,设计合理的文化旅游产品。(2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乡村生活文化,包装成适应现代人需要的旅游体验项目。(2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国外先进的旅游业发展经验。(2分)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促进旅游文化的不断创新。(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化创新的知识进行考查,题目要求说明S村的文化旅游措施为我国乡村旅游文化创新带来哪些启示,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中S村的措施来提出如何促进乡村旅游文化创新。S村让游客亲自参与田园劳动,体验田园生活,因此体现了立足于社会实践的知识,因此对应的建议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即立足实践,面向广大消费者需求,设计合理的文化旅游产品;S村让游客感受传统的乡土民俗等,意在表明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对应的建议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乡村生活文化,包装成适应现代人需要的旅游体验项目;S村设置了英式农场夏令营,意在表明借鉴外来文化的作用,因此对应的建议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国外先进的旅游业发展经验;S村让游客感受老乡情谊,意在表明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因此对应的建议是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促进旅游文化的不断创新。 考点:文化创新 27.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7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全体公民不仅是绿水青山的享有者,更是建设者,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的合理性。 【答案】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境的文化氛围。③文化塑造人生。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详解】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的合理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全体公民不仅是绿水青山的享有者,更是建设者,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可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说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从而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境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睛】 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是什么? (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4、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什么?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启发: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5、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28.近年来,某市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各种争优创先文明活动,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科博会,在展示本市科技成果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大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围绕宜居城市和教育城市两大主题,不断提升该市的知名度;开展“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稿,全市掀起了一场共建美丽城市的热潮;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 结合材料中某市的做法,谈谈我们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 形态的指导地位.“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在创建活动中,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利用科博会,促进了文化创新.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调动了群众广泛参与.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大了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 【解析】 本题以某市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开展“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中某市的做法,谈谈我们应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生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对材料的该市的具体的做法要进行充分解读,从其做法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然后充分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作答。故本题考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等角度依次展开即可。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传承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得益于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戏曲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吸收了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西方观众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时,注意更多的是极富表现力的中国式演绎方法。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传达出的中国美学精髓,吸引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答案】(1)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戏曲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 年兴盛史、传承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基本特征。戏曲以自身的独特形式与丰富内容,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戏曲不同的剧种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皆有戏曲,表明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为体现类试题,我们要先通过审读设问,联系教材知识即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具体表现,然后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到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契合的内容。第(2)问要求考生要熟知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方面各自的内涵,然后结合材料予以解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