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6.10 盐城市龙冈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运用题(每题3分,共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     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连日来,如此    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      。 ‎ ‎  A、恶贯满盈   虚张声势  弹冠相庆 ‎ B、危言危行  大张旗鼓  弹冠相庆 ‎ C、危言危行  虚张声势  拍手称快 ‎ D、恶贯满盈  大张旗鼓  拍手称快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形容杀人魔王周克华,显然是不合适的,于是可以排除B、C项。“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贬义词。“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形容此次追捕行动规模大,应该用“大张旗鼓”。“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形容百姓的态度,应该用“拍手称快”。‎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 ‎ ‎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段文字是一个寓言故事,选取的四句话是诗人对宙斯的赞美。按照一般惯有的逻辑是先看到后听到,之后由看到和听到的发展为心灵的感应。如此就可以排出正确的语序为A项。‎ ‎3、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①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②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 ③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A、①拟人 ②对比 ③比喻 ④拟人 ‎ B、①借代 ②夸张 ③借代 ④对比 ‎ ‎ C、①对比 ②夸张 ③借代 ④拟人 ‎ D、①比喻 ②借代 ③比喻 ④对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①“老”“白发多”运用了拟人手法;②“去岁”与“今年”形成对比;③“樊笼”比喻官场,比喻的修辞;④“送”“动”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动作,拟人的手法。‎ ‎4、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A项,“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D项,“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项,“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是敬辞错用。B项,“赐教”,敬辞,表示给予指教。‎ ‎5、 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社会达尔文主义说,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但150年前,达尔文就说过生物不仅有竞争,还有互助的一面。因此,“弱肉强食”这个词极不精确,歪曲了演化过程的性质。自然选择意味着能帮助适应环境的基因会拥有更多的拷贝,但它不是演化的唯一规律。自然界的演化,除了以适应为中心的自然选择的许多不同形式和过程外,还有其他机制,包括中性演化和性选择等。自然选择并不意味着我把你杀了,我就生存了,不是这个意思,更不能把它一般化。‎ A、自然选择有许多机制,如适应性演化、中性演化、性选择演化等。‎ B、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既有竞争的一面,也有互助的一面。‎ C、我们不应该持有“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生物演化论观点。‎ D、自然选择虽然不是强者生存,但还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段文字是对“弱肉强食”的自然进化的不同看法。也就是所文段内容反对自然选择“弱肉强食”论。D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说法仍然属于“弱肉强食”的观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晁错传 ‎①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②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 ‎(节选自《汉书》) ‎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 ‎ B、迁为御史大夫   迁:升任 ‎ C、吴、楚七国俱反    反:反叛 ‎ D、吴、楚相遗书     遗:遗失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 B、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其皆出于此乎? ‎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 )‎ A、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9、翻译句子(10分)‎ ‎(1)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以御之。(3分)‎ ‎ ‎ ‎(2)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3分)‎ ‎ ‎ ‎(3)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4分)‎ ‎ ‎ ‎【答案】6.D 7.A 8.C ‎9.(1)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 ‎(2)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 ‎(3)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 ‎【解析】6.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实词含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D项“吴、楚相遗书”的大意理解是“吴、楚送来书信”,可见“遗”的含义是“送”。‎ ‎7.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示目的;B项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C项前一个“其”是代词,指代吴、楚七国,后一个“其”,是副词,表示推断语气;D项前一个“且”是而且、况且,另一个“且”是尚且。‎ ‎8.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依据文本内容,“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可见这个举措并没有成功,反而激起了叛乱,自身也遭到了杀害。‎ ‎9.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先确定考点,之后在补充省略成分和调整语序的基础上串联成句。本题涉及的得分点有:(1)“是时”那时候;“寇”动词,骚扰;“发兵”派兵。(2)“而”转折连词,却、然而;“去”离开。(3)“内、外”名词做状语,在朝廷之内,在朝廷之外;“杜”杜绝、堵塞;“窃为”私下认为。‎ ‎【备注】晁错是颍川人,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皇帝看重他,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屡次骚扰边境,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汉文帝很赏识他。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晁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让晁错任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你当权处理政务,侵害剥夺诸侯利益,疏远人家骨肉之情,招致许多责难怨恨,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 后来过了十几天,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袁盎:“如今吴、楚谋反,依你的意见怎么办?”袁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袁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如今贼臣晁错擅权贬谪诸侯,削夺他们的土地,因此才反叛,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只有斩杀晁错,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借诛讨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南宋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词的上片如何表现愁?请简要赏析。(4分)‎ ‎ ‎ ‎ ‎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 ‎ ‎ ‎ ‎(3)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 ‎ ‎ ‎ ‎ ‎【答案】9.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暮江千顷”,千顷大江,又值黄昏,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或:“无处”一句,写离愁满江,竟连飞鸿立足栖息的地方都没有,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或:上片最后两句写暮色苍茫,唯有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营造了灰暗沉重的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惆怅心情。而词人倚着阑干,借酒浇愁,愁怀难遣)或:以乐景衬哀情。上片前四句写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突然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②使用比喻(夸张)来写愁。上片以“万斛”之江水喻愁,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10.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②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的悲慨。③离别故土的愁绪以及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④欲归隐田园之心情。‎ ‎【解析】略 ‎【备注】词的上片,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愁思,悲壮而沉郁。起首两句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除了实写景物,点明时间外,同时还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的感慨。“胭脂”两句,是发问的内容,以此暗写愁怀。“放眼”句,补出上文见芙蓉时己在江边。“无处”句,再次极言愁之多,强化愁情。下片,词人着重刻画报国与归田的心理矛盾。“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承接上片意脉,由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萍踪浪迹,漂泊不定;接着,由此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表达退隐心情。这几句真实反映了词人遭受了人生的种种挫折,抱负未得施展,理想不能实现,从而憔悴失意,无可奈何的苦衷。‎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①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② ?总是离人泪。‎ ‎ ③ 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 ‎ ④ 举世皆浊我独清, 。‎ ‎ ⑤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 ‎ ⑥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 ‎ ⑦ 水至清则无鱼, 。‎ ‎ ⑧ 言必信, 。‎ ‎【答案】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②晓来谁染霜林醉 ③疏林不做美 ④众人皆醉我独醒 ⑤厥有国语 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⑦人至察则无徒 ⑧行必果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训练要求学生能对古代名篇进行准确记忆,并且正确表达。其中包括字形的正确书写。本题要特别注意的是“僮、厥有、倜傥、无徒”。‎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乡村的瓦         ‎ 冯杰 ‎①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②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③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④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 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⑤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 ⑥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⑦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⑧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 ⑨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 ⑩“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2、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 ‎ ‎ ‎ ‎13、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 ‎ ‎ ‎ ‎1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6分)‎ ‎ ‎ ‎ ‎ ‎15、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6分)‎ ‎ ‎ ‎【答案】12.“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13.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14.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15.“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要关注句子使用的修辞和通过句中作者表露的情感。本文中的这句话,“瓦是童年的底片”暗喻的修辞,把“瓦”比喻成照相机的底片,照下了自己的童年往事,也就是说瓦记录了农村生活、故乡情结。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瓦的赞美和喜爱。‎ ‎1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求回答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的内容。首先要确定文本中涉及的主要段落,即3—5段。之后具体找到诸如“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瓦有对称之美”“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等典型概括瓦的特点的文字。‎ ‎14.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本文写瓦松,涉及到了它的名称来历和药用价值,还写到了它出现在梦里的情形。前者为实写,后者为虚写。作者写瓦松,写瓦松治好了自己儿时的疟疾,印证了前文提到的“瓦是生活的底片”的说法,由瓦松想到了外祖母,想到了故乡。瓦松里饱含了作者的思念。‎ ‎15.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文本中,作者安排了一个情景,那就是一片瓦迷路的情景。这片瓦“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这直接导致了它迷路了,它被迫离开了本来生活的农村,但又被城市拒绝抛弃,它失去了自身的价值,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命运自然让人联想到的是那些属于农村的农村人离开了祖辈生活的土地而感到的惶惑。提醒现代人要保持自己的美好品质。‎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延续诗词的文脉 胡妍妍 ‎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通”和“化”。中华民族文脉绵延,我们于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的辩证。反叛的、变革的、创新的一派,实际上并未脱离传统的静水流深的给养,反过来,它的反叛、变革与创新又被巨大的传统所吸纳、包容,成为传统的新质。一部中华诗词史,几乎就是这样不断裹挟着前进的历史,千江有水千江月,它不因变迁而耗损,却能从一切创造性的变革中增益光辉。‎ ‎②这样的一条诗词文脉,对用汉语写作的人来说,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文学艺术从来不只是外在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赋予,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从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到暮年的“却道天凉好个秋”,古典诗词曾经内化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随人生境遇而远近隐显,有时像是亲切、顺手的乡物家什,张口即来,有时又像是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磁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它清晰地让你看到自己迢递以系的传统。‎ ‎③延续诗词的文脉,除却孜孜不倦的训诂考据,靠的就是这样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朱自清先生说:“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己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己的情感。因为诗里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着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己和替人着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只该是这个意思。”‎ ‎④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此间的世界。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你得能举一反三,能同情同理,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16、第二段“乡物家什”“文化磁场”分别体现了古典诗词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 ‎ ‎ ‎ ‎17、请简要概括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 ‎ ‎ ‎ ‎18、根据文意,简要分析文末画线句子的内涵。(6分)‎ ‎ ‎ ‎ ‎ ‎【答案】16.“乡物家什”体现了古典诗词日常日用的特点。“文化磁场”体现了古典诗词具有隐秘的文化感召力的特点。‎ ‎17.首先,指出延续诗词的文脉靠的是日常亲切可感的阅读;接着,表达了对诗意正在生活中失落的忧思;最后,引述朱自清的话说明读诗对人情感的有益影响。‎ ‎18.“心灵上的脂肪”比喻现代人情感浮华欲望过多。“古典的清瘦的风”比喻古典诗词,作者呼吁现代人借助古典诗词来节制情感,延续文脉。‎ ‎【解析】16.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乡物家什”“文化磁场”分别体现了古典诗词的不同的特点。“乡物家什”强调了诗词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实际存在,是可以随手拈来的日常用品。是诗词的日常性。“文化磁场”有吸引力,强调了诗词对中国人的文化感召力。是诗词的历史性。‎ ‎17.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第三段的论述层次分为三层,首先表明“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是延续诗词文脉的主要途径”;其次指出口耳相传的诗词失落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的事实。最后引用朱自清的话,论证了诗词在生活中的意义。‎ ‎18.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鉴赏句子要注意句子使用的修辞和句子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本句“心灵上的脂肪”显然是比喻,喻体是脂肪,现代人的心灵上覆盖了脂肪,因此没有心思去领会古典诗词的美。可见,本体应该是现代人生活的浮躁心理和过多的欲望。“古典的清瘦的风”自然就是指古典诗词了。如此综合而言,不难理解作者写这句话的意思是要现代人减少欲望而接受古典诗词带来的轻盈灵动的美。‎ 七、作文(70分) ‎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枭(猫头鹰)遇到了鸠,鸠说:“您将到哪里去?”枭说:“我将向东迁徙。”鸠说:“为什么呢?”枭说:“乡里人都厌恶我的叫声,所以我将向东迁徙。”鸠说:“您能够改变叫声,就可以了。如果您不能够改变叫声,即使向东迁徙,那里的人们还是会厌恶您的。”‎ 你同意鸠的意见吗?人是应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还是应该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呢?请以“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则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是否同意鸠的意见,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材料审题上已经没有障碍,因为材料已经为学生指示明了,人是应该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还是应该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学生可以从中选择其一来写议论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如鲁迅的弃医从文,用自己的笔唤醒无数沉睡的中国人。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如苏秦辗转六国,终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