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卷·2019届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 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B.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Br的产率 C.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 D. 反应物总键能低于生成物总键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B.加入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对HBr的产率无影响;C.从图示分析出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故C错误;D.反应物总键能高于生成物总键能。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2. 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一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 ) A. ﹣332 B. +130 C. +332 D. ﹣l3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①C(s)+H2O(g)═CO(g)+H2(g)△H=akJ•mol-1, ②2C(s)+O2(g)═2CO(g)△H=-220kJ•mol-1 ①×2-②得:2H2O(g)═O2(g)+2H2(g)△H=(2a+220)kJ•mol-1, 4×462-496-2×436=2a+220,解得a=+130,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化学键键能之间的关系。 ............... 3. 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原理反应: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Zn电极是负极 B. Ag2O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D.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A. 反应中锌失去电子,Zn电极是负极,A正确;B. Ag2O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C. 电解质溶液显碱性,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C正确;D. 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水,且产生氢氧化锌,氢氧根浓度增大,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升高,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掌握原电池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答题时注意已知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 4. 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保护法 B. 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C. 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D. 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用于铁表面镀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答案】C 【解析】当开关置于M处时,此装置为原电池,锌比铁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铁是正极,负极锌溶解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外电路传到正极保护了铁,这种铁的防护方法在电化学上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所以A不正确。 当开关置于N处时,此装置为电解池,碳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作阳极,铁电极作阴极被保护起来,此法称为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B不正确。 当开关置于M处时,此装置为原电池,铁比铜活泼,铁作负极失去电子,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铜,溶液中铜离子在正极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铜附着在铜表面,所以铜棒质量增加,C正确。 当开关置于N处时,此装置为电镀池,阳极铜失电子变为铜离子进入溶液,溶液中铜离子在阴极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铜镀到铁棒表面,因为阴阳两极得失电子守恒,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D错了。 点睛:电解池与原电池的最大区别是电解池有外接电源。在原电池中,一般是较活泼金属作负极,有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电解池中,先分析阳极材料,如果是惰性电极,则阳极上是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如果阳极为活泼电极,则阳极金属会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5. 图中X为电源,Y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斑向d端扩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滤纸上c点附近会变红色 B. Cu电极质量减小,Pt电极质量增大 C. Z中溶液的pH先减小,后增大 D. 溶液中的SO42﹣向Cu电极定向移动 【答案】C 【解析】紫红色斑即MnO4-向d端扩散,根据阴离子向阳极移动的原理,可知d端为阳极,即b为正极,a为负极,c为阴极,NaCl溶液中H+放电,产生OH-,c点附近会变红色,A正确;电解硫酸铜溶液时,Pt为阳极,溶液中的OH-放电:4OH--4e-=O2↑+2H2O,Cu为阴极,溶液中的Cu2+得电子,生成铜,总反应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Pt电极附近生成H+,则SO42-向Pt电极移动,B、D不正确。随着电解的进行,Z中溶液变为硫酸溶液,再电解则为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pH减小,C不正确。 6. H2O2是一种常用绿色氧化剂,工业上利用电解法制备H2O2的装置如图所示,初始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为负极 B. 通入空气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 C. 电解一段时间后,左侧溶液pH降低 D. 若生成17g双氧水,则有1molH+从左侧向右侧迁移 【答案】C 【解析】由题给信息氧气在阴极还原转化为H2O2和稀碱的混合物,则b为负极,a为正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O2+2e-+2H2O=H2O2+2OH-,A、通入氧气在阴极还原得到H2O2 ,元素化合价降低,则a为正极,A错误;B、通入空气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e-+2H2O=H2O2+2OH-,B错误;C、左侧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水和氧气,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故左侧溶液pH降低,C正确;D、根据电极反应O2+2e-+2H2O=H2O2+2OH-,若生成17g双氧水,转移1mol电子,有1molNa+从左侧向右侧迁移,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得电子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正负极、阴阳极,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相关计算,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是否存在交换膜以及是否是熔融的电解质等。 7. 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 ZnC2O4在离子交换膜右侧生成 C. 正极反应式为:Zn﹣2e﹣═Zn2+ D. 标准状况下,当11.2 L CO2参与反应时,转移0.5mol电子 【答案】D 【解析】A、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制备ZnC2O4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通入二氧化碳的电极是阴极,即Pb是阴极,和电源的负极相连,A错误;B、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C2O42-,在阳极上,金属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从阳极移向阴极,所以ZnC2O4在交换膜左侧生成,B错误;C、Zn是阳极不是正极,金属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反应式为:Zn-2e-=Zn2+,C错误;D、电解的总反应为:2CO2+Zn ZnC2O4,2mol二氧化碳反应伴随2mol电子转移,当通入标况下的11.2 L CO2时,转移0.5 mol电子,D正确,答案选D。 8.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NH3)=0.1 mol/(L•min) B. v(NH3)=0.2 mol/(L•min) C. v(H2)=0.3 mol/(L•min) D. v(H2)=0.4 mol/(L•min)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方程式N2+3H22NH3可知如果都用氢气表示反应速率,分别是[mol/(L•min)]0.15、0.3、0.3、0.4,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选项D,答案选D。 点睛: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需要注意的是换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9. 已知:X(g)+2Y(g)⇌3Z(g)△H=﹣a KJ•mo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 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 D. 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D 【解析】A.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故A正确;B.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多少不再发生变化,所以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B正确;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反应过程中消耗X的物质的量达到1mol,则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故C正确;D. 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和正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不正确。故选D。 10. 某温度下,一反应平衡常数K=.恒容时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温,逆反应速率减小 B. 加压,H2浓度减小 C. 增加H2,K减小 D.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O2+H2CO+H2O,则A.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A错误;B.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浓度增大,B错误;C.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系,增加H2,K不变,C错误;D. 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正确,答案选D。 11.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浓度为0.8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x+y<z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 C的体积分数降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压缩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A的浓度为1mol·L-1,但现在小于1mol·L-1,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x+y>z,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因为是压缩容积的体积,则B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故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勒夏特列原理等知识。 12. 一定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的N2(g)和3molH2(g)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NH3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时间(min) 0 t1 t2 t3 NH3的物质的量(mol) 0 0.2 0.3 0.3 A. 0~t1min内,v(NH3)=mol•L﹣1•min﹣1 B. 升高温度,可使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故平衡逆移 C. N2(g)+3H2(g)⇌2NH3(g)的活化能小于2NH3(g)⇌N2(g)+3H2(g)的活化能 D. t3时再加入1mol的N2(g)和3molH2(g),反应达新平衡时,c(N2)>0.85mol•L﹣1 【答案】C 【解析】A.0〜t1min,v(NH3)==mol·L-1·min-1,故A正确;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B错误;C.N2(g)+3H2(g) 2NH3(g)是放热反应,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D.1mol的N2(g)和3molH2(g),反应达新平衡时,NH3(g)的变化量为0.3mol,则N2的变化量为0.15mol,平衡时c(N2)=0.85mol·L-1,再加入1mol的N2(g)和3molH2 (g),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反应达新平衡时,c(N2)>0.85mol·L-1,故D正确;答案为B。 13.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H2(g)+I2(g)⇌2HI(g)△H<0,现有三个相同的1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 H2和1mol I2(g),在Ⅱ中充入2molHI(g),在Ⅲ中充入2mol H2和2mol I2(g),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 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 容器Ⅰ中的气体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 D. 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容器Ⅰ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容器Ⅱ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小,是0.因此开始时正反应速率不相同,故A错误;B.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但是由于反应是在恒容绝热的环境中进行,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Ⅰ、Ⅲ中温度不等,二者的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相同,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容器的温度升高,由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而容器Ⅱ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容器Ⅰ中的I2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高,所以混合气体的颜色比容器Ⅱ中的气体颜色深,故C正确;D.在温度不变时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与从逆反应方向开始,物质的转化率的和为1,由于反应恒容绝热,所以容器Ⅰ中H2的转化率比恒温时小,容器Ⅱ中HI的转化率也比恒温是小,因此二者之和小于1,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 14. 一定温度下,1molX和n molY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 Z(g)+M(s),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a 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1molM,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用X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1a)mol•(L•min)﹣1 C. 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X,U(正)增大,U(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D. 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D 【解析】 15. 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点达到平衡状态 B. b点与a点相比,c(NO2)、c(N2O4)均减小 C. d点:v(正)<v(逆) D. 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增大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把握浓度、颜色及透光率的关系、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象与平衡移动原理的结合。 16.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反应:A2(g)+3B2(g)⇌2AB3(g)的平衡状态的影响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a>b>c B. 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关系:c>b>a D. 达到平衡时,A2转化率的大小关系:a>b>c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象可知,a、b、c各点中B的起始物质的量依次增大,则反应物的浓度依次增大,反应速率依次增大,A错误;B、若T2>T1,由图象可知温度升高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C、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多,C正确;D、根据图象可知,a、b、c各点中B的起始物质的量依次增大,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增大一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则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a<b<c,D错误;答案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52分) 17. 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根据如图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1mol N2(g)和3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2.2kJ,原因是______;若加入催化剂,△H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N2H4可视为NH3分子中的H被﹣NH2取代的产物.发射卫星时以N2H4(g)为燃料、NO2为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N2和H2O(g). 已知:N2(g)+2O2(g)═2NO2(g)△H1=+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2=﹣534kJ•mol﹣1 则1mol N2H4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2(g)+3H2(g)⇌2NH3(g)△H=﹣92.2kJ/mol (2). 小于 (3).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无法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4). 不变 (5). N2H4(g)+NO2(g)=N2(g)+2H2O(g)△H=﹣567.85 kJ•mol﹣1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生成1mol氨气放出46.1kJ热量,所以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N2(g)+3H2(g)2NH3(g)△H=-92.2kJ/mol;(2)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无法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将1mol N2(g)和3mol H2(g)放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2kJ;(3)已知: ①N2(g)+2O2(g)=2NO2(g)△H1=+67.7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H2=﹣534kJ•mol﹣1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1/2即得到1mol N2H4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O2(g)=3/2N2(g)+2H2O(g)△H=﹣567.85 kJ•mol﹣1。 18.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若通直流电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中X电极为直流电源的_____极. (2)pH变化:A:_____,B:_____,C: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通电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 (标准状况下) 气体,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4)若A中KCl足量且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答案】 (1). 负 (2). 增大 (3). 减小 (4). 不变 (5). 0.025mol/L (6). 13 【解析】(1)由铜电极的质量增加可知发生Ag++e-=Ag,则Cu电极为阴极,Ag为阳极,Y为正极,可知X为电源的负极;(2)A中电解氯化钾得到氢氧化钾溶液,pH增大,B中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C中阴极反应为Ag++e-=Ag,阳极反应为Ag-e-=Ag+,溶液浓度不变,则pH不变;(3)C中阴极反应为Ag++e-=Ag,n(Ag)=2.16g÷108g/mol=0.02mol,则转移的电子为0.02mol,B中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则转移0.02mol电子生成氧气为0.005mol,其体积为0.005mol×22.4L/mol=0.112L=112mL,则在阴极也生成112mL气体,由2H++2e-=H2↑,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该反应转移的电子为0.01mol,则Cu2++2e-=Cu中转移0.01mol电子,所以Cu2+ 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通电前c(CuSO4)=0.005mol÷0.2L=0.025 mol•L-1;(4)由A中发生2KCl+2H2O2KOH+H2↑+Cl2↑~2e-,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0.02mol电子时生成0.02molKO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c(OH-)=0.02mol÷0.2L=0.1mol•L-1,溶液pH=13。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明确Cu电极的质量增加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并明确发生的电极反应及电子守恒即可解答,注意计算时电子守恒的应用。 19. 在一定温度下将3mol CO2和2mol H2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2(g)+H2(g)⇌CO(g)+H2O(g)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 (2)已知在7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6,则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2=_____,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3=_____. (3)已知在1 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为1.0,则该反应为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c(CO2)=c(CO) C.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5)在1 000℃下,某时刻CO2的物质的量为2.0mol,则此时v(正)_____v(逆)(填“>”、“=”或“<”). 【答案】 (1). K= (2). 1.67 (3). 0.77 (4). 吸热 (5). C (6). > 【解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c(CO)×c(H2O)/c(CO2)×c(H2);(2)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K2=c(CO2)×c(H2)/c(CO)c(H2O);K2=1/K1=1/0.6=1.67;反应1/2CO2(g)+1/2H2(g)1/2CO(g)+1/2H2O(g)的平衡常数K3==0.77;(3)在1 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为1.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4)A .该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变,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压强始终不变,则不能根据压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c(CO2)=c(CO),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所以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生成a mol CO2的同时消耗a mol H2,说明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答案选C;(5)根据方程式可知 CO2(g)+H2(g)CO(g)+H2O(g) 起始浓度(mol/L) 1.5 1 0 0 反应浓度(mol/L) 0.5 0.5 0.5 0.5 某时刻浓度(mol/L)1 0.5 0.5 0.5 浓度商=0.5×0.5/1×0.5=0.5<1,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v(正)>v(逆)。 20. 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图1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k(正)=0.006s﹣1,k(逆)=0.002s﹣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则△H_____0(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t2温度下,图2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____;温度t1_____t2(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判断理由是_____. 【答案】 (1). 3 (2). 小于 (3). B (4). (5). 小于 (6). 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1)根据v(正)=k(正)c(顺),k(正)=0.006s-1 ,则v(正)=0.006c(顺),v(逆)=k(逆)c(反),k(逆)=0.002s-1,则v(逆)=0.002c(反),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0.006c(顺)=0.002c(反),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 =3,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小于Ea(逆),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小于0,故答案为:3; 小于; (2)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则符合条件的曲线是B,设顺式异构体的起始浓度为x,则可逆反应左右物质的系数相等,均为1,则平衡时,顺式异构体为0.3想,反式异构体为0.7x,所以平衡常数K2==,因为K1>K2,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温度t2>t1,故答案为:B;;小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平衡常数的意义以及应用,解答时注意体会图象的涵义,为解答该题的重要突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