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8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 1 - 2019 学年度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 42~47 题为选考题,其 它题为必考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 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 目涂黑。 第Ⅰ卷 一、单选题 24.西周时期官吏主要由贵族充任,各有封邑、禄田,无俸禄。春秋末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 战国逐渐形成以粮食等实物为俸禄的制度。俸禄制度的出现说明 A.官僚品级制已逐渐形成 B.士阶层受到诸侯重视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25.《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 丧死无憾也。”由此可知,孟子主张 A.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 B.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 C.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 D.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 26.表中为不同文献关于秦始皇逝世、秦二世继位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推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 者,而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 司马迁《史记》 - 2 - “秦王赵正(即嬴政)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 (冯)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 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西汉竹简《赵正 书》 “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扶苏之不立,盖决于 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胡亥独幸从……始皇在位,不为不久, 而迄未建储,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 吕思勉《秦汉史》 A.李斯和赵高对胡亥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B.公子扶苏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 C.秦始皇猝亡是胡亥得以继位的重要原因 D.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生前认可 27.《大清律例》载,“若有将兑换现银票存该铺钱文侵蚀,或托故借人银两闭门逃走者,立 将铺户拘拿押追。逾期不归,杖一百、徙三年。”此规定主要反映了清朝 A.法律带有野蛮色彩 B.已经出现钱庄票号 C.仍然推行抑商政策 D.重视规范商业行为 28.“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 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 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 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29.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不同程度的讲过,他们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 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特别是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 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 C.肯定中国传统文化 D.无力实现民众的思想解放 30.20 世纪初,上海《良友》画报中女性读书成为重要题材,其中《女子读天演论》是典型的 代表作,画报中女子气质娴静,手握书卷,这幅作品呈现了书的名字——《天演论》,却不 是《女诫》或《列女传》等女学教材。这种情况最能说明 A.新式学堂教育发展迅速 B.上海成为女性解放的中心 C.维新思潮成为时代主流 D.民族危机冲击着传统观念 31.1935 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 年 7 月又对粮食资源、 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 - 3 - 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 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B.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32.1935 年 12 月,毛泽东在陕北作了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报告批评 了党内那种否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错误观点,指出现阶段依然是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论断 A.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传承与发展 B.确立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 C.意味着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 D.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3.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 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不符,这就足以使买受人获得提起相关诉讼的诉因。该规定 A.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B.注重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C.适应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需要 D.表明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34.19 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 生则学习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B.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35.爵士乐是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 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 说明 A.反种族歧视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主题 B.美国文化代表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C.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时代性和群众性的特征 D.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爵士乐的传播 第Ⅱ卷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秦汉以来,地主阶级带有明显强权掠夺性的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沦 为佃农,并与佃农形成了一种主从、良贱的关系。到明清时期,更多的土地兼并以经济手 段实现,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最有利的出路即购田买地。同时宋元以来贬抑佃 农地位的法律条文已被废除。在土地经营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使用雇工经营的现象,然 - 4 - 而,由于雇工经营存在着“亏本折利,不数年家资荡尽”的情形,多数地主仍选择了租佃 方式。明清时期地租形式也开始了向定额租的全面转化,在这种关系下,“田中事,田主 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佃农也有了一定的承退佃自由。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 权属复杂化的“一田二(多)主”现象广泛出现。取得佃权的农户可以将土地转租他人,地 主不得干涉佃权转让。 ——摘编自耿元骊《帝制时代中国土地制度研究》 材料二 英国自中世纪开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为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原属于地 产权人的土地发展权,开始逐步受到政府的管控。1922 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令》, 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地发展权部分地控制在手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造成优质农地大量流失,而且危害了农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土地所有 权的绝对性、独占性与土地利用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英国于 1947 年颁布《城 乡规划法》,开始实行全面的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所谓土地发展权国有化是指一切私有 土地将来的发展权(亦即土地变更使用类别之权)移转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独占,私有土地 仍然保持私有。英国设立土地发展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对土地开发进行有效控制的机 制。该法实施后,英国开发土地速度减缓,极大防范了对城市郊区土地的蚕食,对土地发 展权制度的建立,丰富了土地权利体系内容,推进了土地权利体系法制建设,解决了传统 上土地所有权的独占性与土地功能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但是土地发展权国有化导致了土地 交易的地下化,土地隐形市场活跃。原私有土地所有权人在失去土地发展权的同时没有得 到任何补偿,保护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土地开发商因此增加了负担,无形中提高了土地市 价,土地发展权国有化使土地市场发生闭销,阻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1952 年,保守党执 政后,废止了这一制度。 ——摘编自刘国臻《论英国土地发展权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土地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 化的主要原因。(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土地发展权国有化确立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其 影响。(13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记(节选) 1929 年,法国向英美大量兑换黄金,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 1941 年 12 月,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 - 5 - 发言权和投票权的大小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1942 年初,提出《联合国家宣言》,重申战后重建国际经济秩序; 1944 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 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1944 年 7 月,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5 年 12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47 年 10 月,美、中等 23 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 出所拟论题,逻辑清晰)(12 分) 45.(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即位之初,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引起物价上涨;地方上交中央的 贡赋“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富商大贾常常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元封元 年(前 l10 年),汉武帝采纳桑弘羊的建议,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由中央统一在郡国 设置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输送;又置 平准官于京师,总管全国均输官运到京师的物资财货,除去开支用度外,其余由国家经营, “贵则卖之,贱则买之”,调剂物价。此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政策的作用。(9 分) 46.(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2 年的那次战争,可以说中国处于 1:3 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 的是印度,但事实的实质是中国击败了当时的两大世界军事强国美、苏。然而,此时中国 的领导人却做出了快速回撤的决定,而且是沿着过去的实际控制线再后退 20 公里。另外, 中国方面还遣返了包括 1名少将旅长在内 3450 名印度战俘,以及归还缴获的武器装备。 西方国家对此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对东方这个“怪物”有了新的认知。 现在看得很清楚了,中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印度:我们争的是 国家的尊严,是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和维护。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对此役给予了充分肯定, 并预言这一仗至少可以确保中印边界 10 年稳定。 ——摘编自《一场不十分公平的较量:美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62 年中印战争的背景。(8 分) - 6 -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打赢了战争之后做出“快速回撤”决定的 战略意义。(7 分) 47.(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晋)陈寿修《三国志》,以魏为正统,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 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 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氏从刘家手中取得天 下,故刘裕对曹氏心存怨恨。刘义庆为叔父刘裕所爱,著《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多有贬 损,曹操父子争甄、曹操假谲、“七步诗”、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唐初,太宗李世民对曹 操评价较高,称他“若无多疑猜人之性,几为完人也”。北宋中后期,贬曹的风气渐盛。 以蜀为正统的观念在南宋逐步得到认可和强化,曹操的奸臣形象也基本定型。明、清时期 曹操的奸臣形象已成定论。加之,《三国演义》的广泛流布,曹操父子的历史形象渐渐被 奸臣化的艺术形象所取代。近代以降,胡适、鲁迅、郭沫若、翦伯赞等纷纷为曹操“平反”, 试图还原其真实的历史形象。但时至今日,人们对曹操形象的接受仍然掺杂着艺术的因素。 ——摘编自宋战利《曹操历史形象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世对曹操的评价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曹操的正面影响。(9分) 高三历史答案 - 7 - 选择题:24.C 25.A 26.C 27.D 28.D 29.B 30.D 31.B 32.D 33.B 34.D 35.C 主观题: 41.(1)变化: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为主;封建宗法关系减弱(或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 弱);地租形式发生变化;雇佣经济得到发展;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6分) 原因:商品货币经济的扩大;租佃契约关系的发展;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的矛盾加剧。 (6 分) (2)背景:英国政府对土地发展权的长期关注;二战后人口增加,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危害 了农地生态(或破坏了耕地);土地所有权的绝对性、独占性与土地利用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激化(旧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试图建立一种对土地开发有效控制的 机制。(6分) 影响: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政府对土地开发在一定程度上 实现了有效控制,遏制了过度开发;丰富了土地权利体系的内容,推进了土地权利体系法制 化建设。局限:土地所有权人利益受损,不利于土地的保护;土地开发成本过高,导致土地 市场几乎停顿,阻碍了土地的正常开发和使用。(7分) 42.示例一: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12 分) 阐述:吸取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历史教训,二战以来在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制度性协调机 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 行分别在稳定国际汇率、促进货币合作和全球发展援助等角度发挥作用,为国际贸易和世界 经济的稳定、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关贸总协定》是二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 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总之,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 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世界贸易 的发展。 示例二:二战以来,美国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阐述:二战期间,欧洲各国衰落,美国以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积极筹建一个受美 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获得“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并通过 认缴较多的股金份额,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进而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为扩大世界市场,打击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又推动签署《关贸总协定》,削减各 - 8 - 国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便利美国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向外经济扩张。总之,二战以来,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掌握了国际规则制定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45.(1)背景:政府各部门抢购物资,易引起矛盾;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运输不便 且成本高。(6分) (2)作用: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平抑了物价;减轻百姓负担,缓和了社会矛盾;减少运输成 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国家经营,增加了国库收入;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9 分) 46.(1)背景:①美、苏支持印度;②美国继续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③中印存在领土争 端;④中国经济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8分) (2)意义:①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②中国的克制与让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③避免了 中印战争的升级,维持了中印边界的长期相对稳定。(7分) 47.(1)封建正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的好恶;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6 分) (2)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的战乱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兴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有利于北 方经济的发展;重视人才,唯才是举;重视文学,出现了建安文学。(9 分) s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