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解析版

白水县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检测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对于文化,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文化不包括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观 B. 文化既包括文化产品也包括文化活动 C. 文化是非意识形态的 D. 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C是错误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A正确;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B、D是正确的;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故本题答案选C。‎ ‎2.170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 ‎①文化能够预知社会发展趋势 ‎②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③④适合题意;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①错误;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3. 改革开放30年来,约有数万条新词产生,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北京奥运会、构建和谐社会、文化软实力等。这一事实说明 A. 人类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 人类文化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人类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 人类文化先于人类实践活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文化来自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故CD项错误。题中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反映社会实践的词语。故本题选B项。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文化的产生。‎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用文化的产生来回答问题,还要求学生学会通过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也是高考出题的一个惯例。本题难度适中。‎ ‎4.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产值2.25万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各国共占市场总额的77%,亚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约占市场总额的19%,其中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0%和5%,中国及其他国家约占4%左右。由此可见 ‎①文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中国文化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文化 ‎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 ‎④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题干主旨,结合教材所学,选出答案。综合国力的竞争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文化是重要因素,故①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落后,没有反映出总体上文化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故②不符合题意;‎ 我国及其他国家仅占市场总额的4%,不及美欧、日韩等国,说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落后其他国家,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故③符合题意;全球文化创意产业产值2.25万亿美元,这说明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 ‎2018年12月17日至21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活动包括“泥人张世家”作品展览、“东方语境下的艺术直觉”专家讲座、泥塑创作体验等内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举办以上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会对人产生影响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被动的,消极的 ‎③参加文化活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④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能够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与传承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能够集中展示我国的民族文化 ‎②有利于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成就 ‎③有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 ‎④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独特魅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5. D 6.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为话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遗产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题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图书馆联合举办了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中能够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①④适合题意;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主动的,积极的,②错误;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③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D。‎ ‎【6题详解】‎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③适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是错误的;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④错误;故本题选B。‎ ‎【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7.“乡音难改,乡情难舍,乡思难断”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 潜移默化的特点 B. 深远持久的特点 C. 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 差异性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题目中“乡音难改”即强调了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B选项入选。A选项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体现文化的相对独立性。D选项错误,排除。选B。‎ ‎8.‎2018年12月15日至22日,由中国、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艺术家联合打造的英文版音乐剧《乱世佳人》在陕西大剧院上演。该剧在8个舞种的碰撞、28首动人旋律的交织中,再现了荡气回肠的爱情史诗,多国艺术家共同打造音乐剧表明 ‎①各国文化能够相互同化 ‎②文化交流能够消除文化差异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世界各国的文化能够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中国、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艺术家联合打造的英文版音乐剧《乱世佳人》在陕西大剧院上演。该剧在8个舞种的碰撞、28首动人旋律的交织中,再现了荡气回肠的爱情史诗,多国艺术家共同打造音乐剧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各国的文化能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③④适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①错误;消除文化差异说法错误,排除②;故本题答案选D。‎ ‎9.-年农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分和传统农事密切相关。我国把2018年农历秋分,设立为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有利于 ‎①展示中华农耕文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 ‎②重演人类农业发展的历程,让农业回归传统 ‎③营造重农爱农的浓厚氛围,筑牢农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④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把2018年农历秋分,设立为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节日,有利于展示中华农耕文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①④适合题意;让农业回归传统说法错误,排除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10.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必须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③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 ‎④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②适合题意,③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11.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欧洲学院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这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①正确;学生不是大众传媒,②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③不选;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这体现了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及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家庭聚会等,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在现代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做题中这二者绝对不能混淆。‎ ‎12.‎2018年11月7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五年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持续举办,既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搭建国际平台,又为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搭建中国平台。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一平台 A. 拓宽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B. 凸显了民族文化的特点,保障了各民族文化权益 C. 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 D. 加快了各民族文化融合,重塑了互联网文化秩序 ‎【答案】A ‎【解析】‎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传播的空间,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力,故A选项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夸大了两个平台的搭建的意义,排除;C 说法错误,两个平台的搭建并没有改变文化传播的手段,排除;D说法错误,两个平台的搭建未必能重塑互联网文化秩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考生对文化传播需要注意走出两点误区:‎ ‎(1)大众传媒是今天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旧的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亡。‎ ‎(2)文化传播的途径与科技的关系:任何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有借助一定的 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的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并且文化传播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3.某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各组收集到某地当前存在的文化现象(见下表)。‎ 据此推断,该班同学调查研究的共同主题是 A. 传统艺术魅力足 B. 民族节日韵味浓 C. 传统习俗在今天 D. 民族精神世代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及归纳方面的能力。某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各组收集到某地当前存在的文化现象,该班同学调查研究的共同主题是传统习俗的继承,C适合题意;传统艺术、民族节日、民族精神均不符合研究主题,排除;故选C。‎ ‎14.在浙、赣、皖的农村地区,明清古建筑买卖之风日盛。有专家认为,古民居里存留着历史的印迹,应该在当地好好保存下去。保存古民居是因为 ‎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透过古民居可以透视出当时当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必须在原地加以保护 ‎④追求经济利益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有专家认为,古民居里存留着历史的印迹,应该在当地好好保存下去。保存古民居是因为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透过古民居可以透视出当时当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①②适合题意;在原地加以保护过于绝对,③错误;④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15.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我们要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并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我们要 ‎①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②以汲取世界文化为主,滋养传统文化 ‎③结合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正确取舍,与时俱进 ‎④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我们要从中汲取文化营养,并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结合实践和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正确取舍,要因时而变,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在文化交流中要以我为主,滋养优秀传统文化;④错误,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创新的根基,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故本题答案为C。‎ ‎16.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④非虚构作品是优秀文化作品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梁晓声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①③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②项说法错误;非虚构作品并非一定是优秀文化作品,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为什么?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17.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党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党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④适合题意;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方向,但不起决定作用,①错误;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8.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然而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从未终止:有人坚持应该简化,有人认为应当回归繁体,有人主张用简识繁。下列说法正确且对应关系恰当的是 ‎①承认简体——适应汉字使用中的实际需要 ‎②包容繁体——彰显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用简识繁——尊重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采用西文——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承认简体是适应汉字使用中的实际需要,①正确;包容繁体能够彰显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②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错误;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①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汉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通用,也不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②文字与汉字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故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致命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②④适合题意;无论是民族危亡时刻,还是和平发展时期,中华文化都具有强大的力量,①是错误的;③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选D。‎ ‎20.版画,是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T制版印刷的一种绘画(木版、石版、钢版、锌版、麻胶版等品种)。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T匠,雕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大兴安岭地区版画则以森林、冰雪、界江、北极等为题材。这表明 ‎①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②版画都是中华之魂宝,民族之骄傲 ‎③版画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版画,是在各种不同材料的版面上通过手工制版印刷的一种绘画,但不同地域的版画都带有地域特色,说明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说明版画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材料中并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故④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知识总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①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②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1.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四个伟大精神 ‎①全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④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四个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③④适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①错误;四个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是新时期的突出表现,排除②;故本题答案选C。‎ ‎22.网络信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大量数据通过互联网传播,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网上非法获取、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等时常发生。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是 ‎①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要提高辨别能力,消除落后文化的危害性 ‎③要增强发展先进健康文化的自觉性 ‎④要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克服传媒的商业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网络信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大量数据通过互联网传播,网络侵权、网络暴力、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网上非法获取、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等时常发生。这启示我们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增强发展先进健康文化的自觉性,①③适合题意,②错误;对于传媒的商业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3.2018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此举意在 ‎①奏响主旋律,引导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②弘扬正能量,发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③倡导高雅文化,引领社会主义良好社会风尚建设 ‎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和取缔落后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求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此举意在奏响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 发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引导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①②项符合题意;此举意在确保节目内容健康向上、节目导向正确,而不是倡导高雅文化,③项说法错误;对于落后文化要予以改造和剔除,对于腐朽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下列能体现文化自信的是 ‎①小薇热情地向来访的法国中学生介绍陕西的历史文化 ‎②小橙坚信中华文化最优秀,世界各国都应该认同中华文化 ‎③小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 ‎④小菡认为国家应该将文化作为控制世界的T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小薇热情地向来访的法国中学生介绍陕西的历史文化,小楠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均体现了文化自信,①③适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都应该认同中华文化和将文化作为控制世界的工具均是错误的,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选D。‎ ‎25.文化既有“魂”又有“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体”。“魂”和“体”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之中,文化建设必须“强魂健体”。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①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设施 ‎②要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 ‎③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④推动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文化产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①④适合题意;文化建设要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②错误;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的一元化,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7月24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以及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快建立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当前,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失信现象比较普遍,且高发频发的态势未能得到根本性遏制,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关键在加强对失信主体的信用监管。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全面增强市场监管能力,增进各类主体诚信意识,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影响相关知识,说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督的必要性。‎ ‎(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请你写出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答案】(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能够给予经济以重要影响。当前市场诚信缺失较为普遍,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督,有利于营造良好诚信环境,增进各类主体诚信意识,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督是构建诚信文化的重要体现,有利于规范各类主体交往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答案示例:①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②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③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传统文化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文化的影响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督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督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请你写出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名言。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共12集,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在大众文化讲坛上,严肃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同频共振,领袖人物的人文情怀和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同声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 传统文化节目也可以轻快活泼,内容与形式未必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的魅力。“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答案】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③利用大众传媒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的需求;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充分肯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自觉承担起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从材料可以看出,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平“语”近人》,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平‘语’近人”里,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社会实践,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必会成为美好中国的壮阔画卷。可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从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利用大众传媒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等方面,谈谈如何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点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的水陆庵以雕塑精美而闻名.当地人用“三十六斗菜子”来形容其雕塑的数量之多,用“一部立体的连环画”来概括它别具一格的艺术价值。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明、清两代曾多次进行过重修,现存的3700多尊泥塑,布满庵内的所有墙壁,大的比真人还高,小的细如巴掌。这些泥塑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但实际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五百罗汉过海”“九龙天浴”“千人听经图”,每一组都是一个佛教经典故事,释迦牟尼的一生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堪称一部“立体的连环画”。在所有的泥塑中,观音菩萨的男性相貌造型,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等现象,在我国的其他古寺中也极为罕见。‎ 结合材料及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水陆庵展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魅力。‎ ‎【答案】(1)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古寺中老子孔子塑像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寺内雕塑精美,布局严谨等,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3)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则表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水陆庵的塑像特点,则表明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解析】‎ 本题以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的水陆庵的精美雕塑传递出的文化气息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水陆庵展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魅力,然后结合材料加以说明。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定”,即确定所要运用的观点、原理。第二步“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第三步“筛”,即筛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联”,即把保留的观点、原理与相应材料进行有机结合。综合材料的分析,本题着重可以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文化的包容性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要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确立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第一任务”。‎ 在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报告同时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我们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遵循,深刻指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实践要求。‎ 结合材料及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说党怎样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答案】①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②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③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加强阵地建设,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倡导大众文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及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说党怎样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解答时首先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调动运用文化创新、倡导大众文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分析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