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品解析: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解潍县萝卜各个品系以及栽培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各萝卜主产区,考察种植环境、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走访相关人员。其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测量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实验法等。 【详解】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正确;调查法就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题中研究小组通过考察、查阅和收集资料、走访等,属于调查法,故B正确;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C不正确;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D不正确。 【点睛】关键掌握调查法的概念及其意义。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 2.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 选项 成语或谚语 非生物因素 A 春兰秋菊 光照 B 北雁南飞 大气 C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水分 D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温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春兰秋菊”指的是不同季节里不同的植物会开花,这是与光照直接相关的,也就是植物生理学上的光周期,兰花在春天开花原因是春分后日照时间长,这时候合适的光周期促使其开花,而菊是短日照植物,入秋后光照时间变短,反而有利于开花,因此“春兰秋菊”是受到光照的影响,A正确;“北雁南飞”是鸟类的迁徙行为,是鸟类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因此是受到温度的影响,B错误;根据中国的节气,“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指的是到“五九六九”时天气已经渐渐回暖,杨柳渐渐发芽,是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形容冬春雨水非常可贵,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各种农作物播种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的重要作用,D错误。 【点睛】关键是掌握各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 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 C. 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 D. 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用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卫细胞的内容。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出现现象是视野会变窄、变暗、变模糊,细胞会变大,细胞数目变少。图中为显微镜下叶片表皮的结构,1 为气孔,2为保卫细胞,3为表皮细胞。 【详解】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我们在甲图中看到物像在右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A不正确;由甲图变成乙图,细胞体积变大,说明是由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所以,视野就会变暗,B不正确;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图乙中气孔张开,此时2保卫细胞处于吸水,C正确;图乙中3是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D不正确。 【点睛】考查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可结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理解记忆。 4.下列关于潍坊生物叙述,合理的是( ) A. 老城墙根的葫芦鲜利用根吸收无机盐 B. 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 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D. 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题中葫芦藓是苔藓植物,银杏是裸子植物,海带是藻类植物,板栗是被子植物,根据每种植物类群的特点答题。 【详解】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主要靠叶吸收水和无机盐,A不正确;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根、茎、叶发达且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B正确;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和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不正确;板栗属于被子植物,外面坚硬的壳为果皮,包被着里面的种子,D不正确。 【点睛】熟练掌握植物所属的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 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 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 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过程a表示细胞生长,最明显的变化是体积增大,A不正确;过程b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最终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不正确;经过c细胞分化后,部分细胞还具有分裂能力,但是高度分化后的细胞(如上皮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C不正确;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 6.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 A. 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B. 检测根系对镁元素吸收过程 C. 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 D. 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变量应该是镁。 【详解】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要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镁元素,就要设置以是否含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项A测量的是镁元素的含量,得到的是数量值;选项B测量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侧重在吸收的多少,选项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重点在环境的影响,ABC均未设置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选项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设置了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符合探究实验的要求。故选D。 【点睛】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7.以下对细胞结构模式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④中 B. 寿光大鸡的体细胞中没有结构①⑥⑦ C. 青州银瓜体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结构②中 D. 临朐山蝎和石门红叶的细胞内都有结构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①是液泡,②是细胞核,③是线粒体,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膜,⑥是细胞壁,⑦是叶绿体,其中,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结构。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多种物质和色素,昌乐西瓜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①液泡中,A错误;寿光大鸡是动物,动物的体细胞中没有①液泡、⑥细胞壁、⑦叶绿体,B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银瓜体细胞的染色体存在于②细胞核中,C正确; 临朐山蝎为动物,石门红叶为植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②细胞核、③线粒体、④细胞质、⑤细胞膜,D正确。故本题选A。 【点睛】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8.概括和总结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了动物的类群后得出的结论,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涡虫有口有肛门,运动方式为蠕动 B. 鲫鱼皮肤裸露,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C. 海豚心脏四腔,有利于保持体温恒定 D. 昌邑大虾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利于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思考解答。题中涡虫是扁形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海豚是哺乳动物,昌邑大虾是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纲。 【详解】涡虫是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A错误;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发育无变态现象,B错误;海豚属于哺乳动物,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温恒定,C正确;昌邑大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D错误。 【点睛】熟练掌握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理解掌握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9.退役后的警犬经特殊训练可成为导盲犬。下列关于导盲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其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B. 它的关节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面 C. 犬敏锐的感觉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D. 犬的引路行为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 犬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做出反应。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按照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详解】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其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和骨连结构成骨骼,A正确;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使运动灵活而牢固,关节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三部分,B 正确;犬具有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通过后天训练得到强化和发展,敏锐的感觉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C正确;导盲犬的引路行为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形成的,属于一种学习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0.选取干重相等的4份黄豆种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下不同处理后,分装在密闭的保温容器内。一段时间后,瓶内温度最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十分旺盛,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体内有机物,释放大量的热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种子萌发需要满足自身的条件:种子是活的,胚是完整的,且以度过休眠期,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详解】A瓶风干的种子缺少水分不能萌发,呼吸作用较弱,C瓶中煮熟没有生命力不能呼吸,D瓶灭菌后的种子没有活性,浸水后不能萌发,只有B瓶种子萌发,正是呼吸作用非常旺盛的时候,释放热量最多,瓶内温度最高,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呼吸作用的强弱。 11.在四个相同的装置里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物质,搅拌均匀后密封,在对应温度的环境中同时放置一段时间。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装置 物质 温度(℃) ① 酵母菌+葡萄糖+水 25一30 ② 酵母菌+水 25一30 ③ 酵母菌+萄萄糖+水 0一5 ④ 酵母菌+萄萄糖+水 95一100 A. ①②对照,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 B. ①③④对照,可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 C. 在某一时间段①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 D. 将③④重新置于25一30℃的环境中,酵母菌都能继续发酵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时,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 【详解】①②对照,变量是葡萄糖,可验证酵母菌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葡萄糖,A正确;①③④中都有酵母菌+萄萄糖+水,不同的因素是温度,可形成对照,验证温度对酵母菌发酵的影响,B正确;酒精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在①的温度条件下,某段时间内酒精浓度逐渐增加,C正确;④的温度过高,杀死了酵母菌,再将重新置于25~30℃的环境中,酵母菌也不能继续发酵, D不合理。 【点睛】注意设置对照实验要求变量唯一,同时要掌握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12.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 ) A. 剪掉根尖的幼苗 B. 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 C. 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 D. 完整的幼苗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子叶,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 【详解】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剪掉根尖的幼苗吸水能力下降,植物出现缺水症状, A不符合题意;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还有另一片子叶能够提供营养,最先不会出现缺氮症状, B不符合题意;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种子里的营养供给切断,无机盐的需要只能从营养液提供,而营养液缺氮,故能最先出现缺氮症状,C符合题意;完整的幼苗,两片子叶仍有营养,不会最先出现缺氮症状, D不符合题意。 【点睛】明确种子的萌发营养物质贮存的部位中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 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 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 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人体内,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详解】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血量缓慢,有些静脉位置较浅,在体表可以看到,易于寻找,在医院输液或者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血管,A错误;四肢静脉的内表面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其它静脉内无瓣膜,B错误;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而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是血小板,C不正确;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管的特点及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4.下列对人体健康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 传染病患者康复后体内一定存在相应抗体 B.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 C.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最有效方法 D. 保持健康的心态有助于神经系统发育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做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使人体获得免疫力,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提高对相应传染病的抵抗力。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详解】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每种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因此,患者康复后不一定存在相应抗体,A不恰当;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是因为失去了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而造成的,B恰当;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C恰当;保持健康的心态,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保持平衡,有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D恰当。 【点睛】免疫的知识常结合传染病的知识相联系,注意把握。 15.如图表示青少年部分活动对能量需求的相对值(与静卧时相比),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 睡觉时,脉搏变快,组织细胞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 B. 静坐时,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神经兴奋性增强 C. 慢走时,呼吸加快,肺静脉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 D. 跑步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收缩,排汗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变缓,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大,呼吸深度也增加。 【详解】睡觉时,心跳变慢,脉搏变慢,组织细胞对氧气的需求量减少,A错误;静坐时,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神经兴奋性减弱,B错误;慢走时,呼吸加快,肺静脉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C正确;跑步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舒张,排汗增多,D错误。 【点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16.下列与遗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所有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 B.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C. 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 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这对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人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详解】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细胞核并不是所有生物遗传的控制中心,A错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RNA),B错误;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C错误;人的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在Y染色体上有一段基因与雄性性别的决定有关,X染色体上也有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 D正确。 【点睛】掌握人体染色体的组成及性别决定的相关知识。 17.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石证据显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 比较蛋白质的结构可准确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C. 人类的进化遵循着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D. 定向选择使生物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答案】A 【解析】 【分析】 比较生物的化石及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存在的情况,是运用古生物学上的证据对生物进化研究的方法,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各种有利变异,这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详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利用分子生物学比较不同生物体内蛋白质的结构,可根据其差异程度,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B正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人类的进化遵循着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C正确;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选择使生物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D正确。故本题选A。 【点睛】注意掌握和应用生物进化的证据及总体趋势。 1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苹果嫁接成活以后,接穗与砧木的遗传信息变得相同 B. 家蚕进入蛹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处于停滞状态 C. 胎儿的性别在受精作用完成后即可确定 D. 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的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繁殖的后代,与亲代的遗传信息一致。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人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青春期是人的生长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 【详解】 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接穗和砧木的遗传信息不变,苹果嫁接成活以后,接穗与砧木的遗传信息不相同,A错误;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进入蛹期后,不食不动,但依然是有生命的,到一定时期蛹将发育为成虫, B错误;女性只有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有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当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为女孩,当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将发育为男孩,因此胎儿的性别在受精作用完成后即可确定, C正确;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最突出的特征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D错误。 【点睛】关建是熟练掌握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发育。 19.安丘蜜桃是我市的名优果品之一。下列关于安丘蜜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系发达是蜜桃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因素 B. 桃核的硬壳部分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C. 枝芽中的生长点能产生新的芽结构 D. 夏季修剪能有效地促进花芽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芽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叶芽将来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花开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详解】根系发达能深入到土壤的深处吸收水和无机盐,是蜜桃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因素, A正确;桃核的硬壳部分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 B错误;枝芽生长点具有分生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压轴不断伸长,产生新的芽结构, C正确;安丘蜜桃夏季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去除顶端优势,去掉顶芽,来促进侧枝的生长,促进花芽的形成,D正确。故本题选B。 【点睛】理解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芽的结构和发育等知识。 20.在管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草木葱笼的白浪河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小憩的好去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公园中的植物可以维持碳—氧平衡 B. 公园中的动物能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垃圾回收利用可提高该湿地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建立湿地公园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和动物在自然界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够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公园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维持碳—氧平衡, A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垃圾回收利用可防止环境污染, 但并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在湿地原址建立湿地生态公园,属于生态系统的就地保护,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D正确。故本题选C。 【点睛】重点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 21.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舞台上,中国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物种的多样性 B. 野外放生能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 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生存环境的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①就地保护;②迁地保护;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每个物种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A 错误;野外放生并不能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还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也成为了主要形式,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C正确;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错误。 【点睛】理解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2.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一定能变成酸奶 B. 克隆技术的原理是遗传基因在不同生物间相互交流 C. 袋装蔬菜保鲜时减少氧气浓度的首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D. 无土栽培可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应用很广。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细胞工程,属无性生殖;无土栽培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的技术。 【详解】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不一定能变成酸奶,如制作酸奶的过程中,鲜奶煮沸后没有冷却就接种,乳酸菌在高温下失去了活性不能发酵,A错误;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过程进行无性繁殖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就降低氧的浓度,目的是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不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C错误;无土栽培节约了土壤资源,节省了占地空间,可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 23.回顾你所做过的生物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通过反射回应刺激 B.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37℃是消化酶的适宜温度 C.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把刮取物置于生理盐水中 D.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低等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为应激性,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部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消化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最适温度(或者范围)。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在做一些探究实验时,需要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详解】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叫做应激性,“探究草覆虫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通过应激性回应刺激, A错误;酶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 37°C是消化酶的适宜温度,所以要把试管放在37°C的温水中温浴10分钟, B正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应该用0.9%的生理盐水,与口腔上皮细胞内部渗透压相等,从而保持细胞形态,C正确;“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D正确。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掌握教材中的实验,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4.下列科学研究和探索发现工作中,不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的是( ) A. 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绘制 B. 转基因抗虫棉的独立研制 C. 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 D. 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 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知识来源于观察和实验,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发现。 【详解】2007年10月11日我国科学家对外宣布,他们已经成功绘制完成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因此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绘制,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A不符合题意;美国是第一个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中国是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 转基因抗虫棉的独立研制,不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B符合题意;1929 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C不符合题意;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是由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完成,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此考点的题关键是熟记有关生物学的历史。 25.某研究员利用四组条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讨营养物质X和物质Y对大白鼠体重增加量的影响。对大白鼠的实验处理如下表,获取四周内的体重增加量如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甲 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乙 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 丙 未提供营养物质X,注射物质Y 丁 未提供营养物质X,未注射物质Y A. 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 B. 甲、丙对照说明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 C. 物质Y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机物 D. 物质X在四周内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超过100g,而物质Y不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研究-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变量必须是唯一的。实验中有两组对照组,丙和丁,变量是物质Y ,乙和丁,变量物质X;而甲与乙、甲与丙虽然只有一个变量,但都有另外一种物质干扰,所以无法判断得出结论。 【详解】甲、乙都具有营养物质X,体重明显增加,甲、乙对照说明物质X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很大,A错误;甲、丙都注射物质Y,但是甲组比丙组体重增加很多,差别较大,物质Y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小,B错误;从实验中无法判断物质Y的成分是小分子有机物,C错误;根据所给的资料和数据可以看出提供营养物质X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超过100克,未提供营养物质X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低于100克;注射物质Y的大白鼠体重增加量非常小,从而判断有关营养物贡X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量超过100克,而物质Y不会,D正确。 【点睛】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组中所探究的变量必须是唯一的,要认真分析每组对照实验。 二、非选择题 2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生物种植园内的花生为对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下是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____。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 (2)花生植株是由图甲中的____发育而来(填序号);由图乙可以看出花生具有独特的____现象。 (3)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_____;根瘤菌的固氮功能由固氮基因控制,要使寄生在玉米根内的某种放线菌也具有固氮功能,简要的操作过程是_____。 (4)测量发现,花生种子开始萌发到出土前,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植株干重会迅速增加。其原因是____。 【答案】 (1). 无机盐 (2). 充分利用太阳能(或提高光能利用率) (3). 1、2、3、4 (4). 双受精 (5). 无成形的细胞核 (6). 将固氮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与放线菌的基因拼接组合,然后转入放线菌细胞内,让固氮性状得以表达 (7). 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增强,子叶内的有机物被分解;幼叶长出后,因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解析】 【分析】 图甲为花生种子的结构:1胚根;2胚轴;3胚芽;4子叶;5种皮。图乙为雌蕊的结构。 【详解】(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 种无机盐,而无机盐主要来自所施的肥料,种植过程中,施用有机肥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合理密植避免了植物相互遮挡阳光,也防止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太阳能。 (2)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植株,因此花生植株是由图甲中的1胚根、2胚轴、3胚芽、4子叶发育而来;图乙中子房的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到达珠孔进入胚珠之后,将分别与胚珠中的卵细胞和极核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双受精,因此由图乙可以看出花生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 (3)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菌,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根瘤菌的固氮功能由固氮基因控制,要使寄生在玉米根内的某种放线菌也具有固氮功能,可以采用转基因技术,简要的操作过程是将固氮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与放线菌的基因拼接组合,然后转入放线菌的细胞内,让固氮性状得以表达。 (4)测量发现,花生种子开始萌发到出土前,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植株干重会迅速增加。其原因是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增强,子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幼叶长出后,因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生长、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综合知识,要学会综合运用。 27.骑行是健康和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请回答下列骑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听到汽车友好鸣笛时,喇叭声先在耳的____内转化为神经冲动,然后形成听觉。该过程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 (2)观看十字路口的信号灯,离不开睫状肌对____的调节作用;驻车等候红灯是人对____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 (3)骑行过程中,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骑行爬坡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___。 (4)骑行较长时间会感到饥饿,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____;适度骑车锻炼能改善脑组织____的供应,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答案】 (1). 耳蜗 (2). 神经元 (3). 晶状体 (4). 语言文字 (5). 反射弧 (6). 脑干 (7). 减少 (8). 营养物质和氧气 【解析】 【分析】 人体通过眼和耳等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形成视觉和听觉等各种感觉。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由位于脑干和脊髓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是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详解】(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观看十字路口的信号灯,驻车等候红灯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起来的。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骑行爬坡会造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调节此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这是由于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脑干造成的。 (4)胰岛素调节糖代谢,适度骑车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组织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听觉、 视觉的形成过程、反射及反射弧等有关神经系统的知识。 28.细菌侵入人体后,人通常会借助自身免疫反应(如下图)或通过抗生素类药物消除病原体。2018年,科研人员在一美国公民尿液中发现超级细菌,几乎对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科学家尝试用噬菌体遏制该超级细菌的生存。请回答: (1)图中的细胞A是____,其产生的物质B是____。 (2)细菌一般通过____的方式繁殖后代;将感染超级细菌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该预防措施属于_____。 (3)在抗生素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细菌的____被定向积累,最终形成了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 (4)在实验室内必须用____来培养遏制超级细菌的噬菌体。请尝试写出噬菌体遏制超级细菌生存的过程:____。 【答案】 (1).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2). 抗体 (3). 分裂(裂殖) (4). 控制传染源 (5). 有利变异 (6). 活细菌 (7). 噬菌体侵入超级细菌后,以细菌体内的物质为原料,在自己遗传物质 “指挥”下制造新的噬菌体,最终导致超级细菌失去致病能力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详解】(1)细菌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可见图中A是淋巴细胞, B是抗体。 (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感染超级细菌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3)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细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对于细菌的生存属于有利变异,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细菌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就出现了新的超级细菌。 (4)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在实验室内必须用活细菌来培养遏制超级细菌的噬菌体。噬菌体属于病毒,通过自我复制进行繁殖,噬菌体侵入超级细菌后,以细菌体内的物质未为原料,在自己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制造新的噬菌体,最终导致超级细萄失去致病能力。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免疫与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29.以下是人体部分结构、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大写字母表示生理过程,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结构): (1)甲图中,过程A是通过____实现的;消化道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_____。 (2)吸收后的物质c到达脑部,需经过乙图中相关血管的先后顺序是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当结构5和8舒张时,4和7所处的状态是____。 (3)丙图中的液体e与d相比,e中成分的明显变化是____;形成液体f的基本结构是____。 (4)请从上面的图示中,列举两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_____。 【答案】 (1). 呼吸运动 (2). 唾液、肠液、胰液(缺一不可) (3). 9→2→3→1 (4). 收缩 (5). 氧气、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6). 肾单位 (7). 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增加了物质交换的面积;肾单位的数量多,增加了血液净化的面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等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图中A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表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葡萄糖,乙图中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肺静脉、4是 左心房、5是左心室、6是上腔静脉、7是右心房、8是右心室、9是 下腔静脉,丙图中d是动脉血、e是静脉血、f是尿液。据此解答。 【详解】(1) A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消化道中,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 (2) 血液循环途径如下: 吸收后的物质c葡萄糖到达脑部,经过的路线是: 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即需经过乙图中相关血管的先后顺序是9下腔静脉→ 2肺动脉→3肺静脉→1主动脉;当心室舒张时,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当结构5左心室和8右心室舒张时,4左心房和7右心房所处的状态是收缩。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丙图中的液体e静脉血与d动脉血相比, e静脉血中成分的明显变化是氧气、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形成液体f尿液的基本结构是肾单位。 (4)请从上面的图示中,列举两个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如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 增大了物质交换的面积:肾单位的数量多,增加就血液净化的面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吸收的面积等。 【点睛】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新陈代谢中有关呼吸、消化、泌尿系统中的有关知识。 30.下图是某校生物社团到沂山研学时,通过实地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和 “绿色水库”之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___,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使用价值。 (2)沂山生态系统充分发挥_____的功能,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 (3)图中的蛇处在第____营养级,其体内有机物中的碳最终以_____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 (4)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_____条;某年田鼠与蝗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_____。 【答案】 (1).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间接 (3).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 生产者(草) (5). 三和四 (6). 二氧化碳 (7). 4 (8). 沂山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解析】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错综复杂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详解】(1)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素有“森林氧吧”和“绿色水库”之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2)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沂山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这个功能,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因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 (3)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①草→田鼠→鹰;②草→田鼠→蛇→鹰;③草→蝗虫→青蛙→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⑤草→喜鹊→鹰;图中的蛇处在第三和四营养级,其体内有机物中的碳最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4)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4条即:①草→田鼠→鹰;②草→田鼠→蛇→鹰;③草→蝗虫→青蛙→蛇→鹰;④草→蝗虫→喜鹊→鹰;某年田鼠与蝗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沂山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有关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1.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远离大陆的某小岛上生物种类丰富。科学家在岛上发现了一种开有白色或蓝色花的新植物,他选取了不同花色的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相关基因用A, a表示)。请分析回答: (1)分析上图可以看出,该植物花色的显性性状是___;乙组亲代蓝花植株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 (2)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____传递给子代;丙组子代蓝花和白花的比例是_____。 (3)科学家发现,蓝花植物结出的是红色果实,而白花结出的是黄色果实。现将纯种蓝花的花粉授到纯种白花的柱头上,所结果实果皮的基因组成是___;取该果实内的种子进行种植,所得植株花的颜色是____。 (4)甲组子代花色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___,请用文字解释该基因组成及比例产生的原因:____。 【答案】 (1). 蓝花(蓝色) (2). AA或Aa (3). 染色体(生殖细胞) (4). 1:1 (5). aa (6). 蓝色 (7). AA:Aa:aa=1:2:1 (8). 甲组亲代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类型均为A、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几率均等,后代蓝花和白花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 ,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两种性状,而子代个体只有一种性状,则在子代中消失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型是纯合体。 【详解】(1)分析上图可以看出,甲组用蓝花植株与蓝花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既有开蓝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表明蓝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如果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乙组子一代蓝花的基因组成为Aa,亲代蓝花植株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或Aa。 (2)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因此,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子代。丙组子代控制白花的基因一定是aa ,分别来自亲代蓝花和白花,因此亲代控制蓝色基因一定是Aa ,控制白色的基因是aa ,因此丙组亲代基因Aa×aa的子代基因为Aa : aa=1 : 1。 (3)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来的,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因此现将纯种蓝花的花粉授到纯种白花的柱头上,所结果实果皮的基因组成仍然是aa ,果皮的颜色也仍然是白色,但是种子的胚的基因组成发生了变化,其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来自于蓝色的花粉和白色花的胚珠,即Aa ,所得植株花的颜色是蓝色。 (4)根据以上解答可知甲组子代有白花,其控制白花的基因是aa ,则分别由亲代蓝花各提供一个基因a ,因此控制亲代蓝花的基因均是Aa ,因此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如图可知,甲组子代花色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AA: Aa: aa=1 :2: 1.该基因组成及比例产生的原因是甲组亲代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类型为A、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几率均等,后代蓝花和白花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 Aa: aa=1 :2:1。 【点睛】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分析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