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同步检测 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同步检测 鲁教版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一、选择题 ‎ (2016·芜湖质量检测) ‎ 右图为“我国1961~2004年平均各月沙尘暴日数占全年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发生沙尘暴最频繁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与我国沙尘暴形成无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高压 D.反气旋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春季(3、4、5月)是我国沙尘暴发生最多的季节。第2题,冷锋过境、反气旋(高压)边缘的大风都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动力。‎ 答案 1.A 2.B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3~4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3.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解析 第3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③处集水面积最大,能形成水流;坡度最大而且海拔高,水流的流速快,冲刷力强;植被覆盖最差,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大。第4题,泥石流主要的动力是水流。‎ 答案 3.C 4.D 读下图,回答5~6题。‎ - 5 -‎ ‎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解析 第5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第6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非工程措施。‎ 答案 5.A 6.B 历史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现代民谣:“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实行联产责任制,家家户户囤满粮。”结合图示,完成7~8题。‎ ‎7.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倒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正确的是(  )‎ A.洪涝—7、8月 B.洪涝—6月 C.干旱—4、5月 D.台风—7、8月 ‎8.现今凤阳“家家户户囤满粮”得益于(  )‎ A.气候变暖 B.红壤的改良 C.大量施用化肥 D.大力兴修水利 - 5 -‎ 解析 第7题,图示为淮河流域,造成该流域十年九荒的主要原因是淮河洪涝灾害严重,尤其是每年的6月份,处于“梅雨”时期。第8题,淮河流域因采取了以“兴修水利”为主的综合治理而使得“家家户户囤满粮”。气候变暖可以增加热量,但不能使农作物明显增产。红壤则主要位于江南丘陵地区。‎ 答案 7.B 8.D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9~10题。‎ ‎9.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10.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9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第10题,如果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导致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雨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少洪患的危险,但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因此洪患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患频率大增。‎ 答案 9.B 10.C ‎2010年10月~2011年2月我国华北大部及江淮北部等地区遭遇旱情。下图为“‎2011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 5 -‎ ‎11.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  )‎ 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 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 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 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 ‎12.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 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 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 解析 第11题,根据图例可以找出图中干旱最严重的省区。第12题,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是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 答案 11.D 12.A 二、综合题 ‎13.(2015·课标全国Ⅰ,43,10分)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10分)‎ - 5 -‎ 解析 本题考查洪水灾害的自然原因。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气候(降水多且集中)、河流(水系发达)等方面回答。读图文材料可知M城地处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集水面积广,海水顶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答案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14.(2013·福建文综,15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9分)‎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解析 第(1)题,冻害主要会对农业及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产生影响,造成农业减产;P地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冻害严重。第(2)题,农业中冻害的防治措施应主要从加强监测和预报出发,同时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发展农业科技,培育一些耐寒的农作物新品种。‎ 答案 (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 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