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7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没有比较发达的农业,没有人口显著地增加并聚集成为城市,那么,农业文明就无从谈起。我们发现,在中国北方,小米是中国北方地区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础。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时期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和黍,南方地区(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所谓粟和黍就是谷子和糜子,都是小米,谷子是一般的小米,黍是黏的小米。 在世界范围内,欧洲、西亚其实也有小米,黍曾被认为最早是在7000年前的西亚地区起源的。但在2003年,我们在内蒙古赤峰发掘的兴隆沟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小米,包括粟和黍。到底哪儿是小米的原产地呢?中国和西亚欧洲的粟和黍究竟是两个不同中心,具有各自的起源,还是只有一个起源地?这个问题只靠我们考古学家是解决不了的。于是,中外顶级的植物考古专家合作,用科学的办法对中国和西亚、欧洲的小米进行多种分析手段研究。首先,科学“测年”成了解决问题的基础。我国有便利的条件对小米进行“测年”。我们采用浮选法,在从考古发掘的居住址出土的土放在容器里加水,一些植物的种子就会浮起来,再经晾干,就得到了很多当时植物的种子。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区很可能在河北山西一带。近年,在北京市西部的门头沟区遗址发现了距今9000多年前的粟和黍,但量很少,且尚未正式发表研究成果。现在比较确凿的是,我国最早的粟和黍距今8000年。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国的高精度测年仪器对兴隆洼遗址中浮选出来的碳化的黍进行测年,结果都是距今7600多年。 在兴隆沟遗址出土的这批粟和黍之前,学术界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黍是西亚出土的,有7000年的历史,欧洲出土的黍有5000年历史。但是,最新的高精度测年研究表明,这两个地区的黍都没有早于“4500岁”的。比我国发现最早的黍晚得多。即使我国发现的黍年代比西亚和欧洲的时间早,也并不能直接证明它们之间有传播的关系。现在我们采取基因考古的方式对小米粟和黍的基因进行研究。基因研究的结果表明,世界上所有的粟和黍都是来自于同一个起源地,这个起源地就是中国的北方地区。所以说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小米都是起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 - 24 - 基因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就是发现黍的黏性基因是起源于中国北方之后传到欧洲的。小米被发明之后,在中国的文明形成过程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米被发现以后,直至小麦传来,数千年来,它一直是北方地区人们的主食。 总之,植物考古和基因考古双重显示小米起源于中国的北方,无论是粟和黍都是这样,小米栽培被发明以后从中国的北方向外传播。考古证据表明,尤其是DNA研究表明,至迟在距今4500年前,黍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并继续向西传播,大约3500年前已经到达了东欧地区。另外一个品种不黏的小米——粟在距今4000年前向南传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但是在那边没有发现黏的黍,可见各地对外来因素的接受、吸收也是有选择的。 (选自王巍《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米早在史前时期就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可以说中国北方地区的古老文明起源于小米。 B. 黍曾被认为起源于西亚地区,在兴隆沟遗址中也发现了粟和黍,使小米的起源地问题成了解决不了的难题。 C. 我国最早的粟和黍距今8000年,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测年”距今7600多年的“黍”要早得多。 D. 我国发现的黍与西亚和欧洲的黍有传播关系,可以说中国的北方地区是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小米的发源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指出小米对中国北方地区文明的重要意义,再论述小米的原产地,最后指出从我国传播的时间和过程。 B. 文章在论述粟和黍的起源地时运用大量的数据、科学的论据分析了我国与西亚、欧洲的传播关系。 C. 文章运用对比和比喻论证,前者体现在对比粟和黍的出土时间,后者体现在把研究小米的出土时间说成“测年”。 D. 文章通俗浅近,从抽象的科学研究中列举通俗易懂的典型事例,论证思路清晰,很容易被读者接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北方的黍在4500年前就已经传播到中亚并继续向西传播,西亚出土的黍有7000年历史的说法并不可靠。 B. - 24 - DNA研究技术的介入,使考古学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能够直接证明西亚和欧洲的黍来源于我国北方地区。 C. 小米裁培技术的发明在中国的文明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没有小米中国北方的农业文明就无从谈起。 D. 在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对于外来因素的接受和吸收存在着选择性,例如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没有发现黏的黍。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由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选项表述正确。A项“可以说中国北方地区的古老文明起源于小米”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是说“小米是中国北方地区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础”,选项偷换概念。B项“使小米的起源地问题成了解决不了的难题”说法错误,根据文意可知,此问题已经得到解决。C项由原文第二段末尾“用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国的高精度测年仪器对兴隆沟遗址中浮选出来的碳化的黍进行测年,结果都是距今7600多年”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对比喻论证的分析错误,文中没有明显的比喻论证,对小米进行科学“测年”只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并不是比喻论证。A项,概括了文章的论证结构,说法正确。B项,分析了本文的论证方法,说法正确。D项,整体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说法正确。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3题详解】 - 24 -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没有小米中国北方的农业文明就无从谈起”说法错误,选项属于强加因果。A项,对应原文最后一段“考古证据表明,尤其是DNA研究表明,至迟在距今4500年前,黍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地区并继续向西传播,大约3500年前已经到达了东欧地区”,选项分析正确。B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现在我们采取基因考古的方式对小米粟和黍的基因进行研究。基因研究的结果表明,世界上所有的粟和黍都是来自于同一个起源地,这个起源地就是中国的北方地区”,选项分析正确。D项,对应原文最后一段末尾“另外一个不黏的小米品种——粟在距今4000年前向南传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但是在那边没有发现黏的黍,可见各地对外来因素的接受、吸收也是有选择的”,选项分析正确。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五年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从不足1万公里,延长到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60%以上,“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五年间,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等多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纵观国内,依靠高速铁路的助力,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的沟通交流,让老百姓感受到了高科技为铁路带来的巨大成果,体验到了新时代经济动脉所焕发出的无限活力。诸如,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行,穿越陕西关中、甘肃天水、定西等贫困地区,结束了陇中和陇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为沿线天水地区的苹果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放眼世界,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高铁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为世界各国踏上相互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和平发展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的通车运行,圆了肯尼亚的百年梦,更为铺起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了开端工程。 (《中国高铁:破茧成蝶撩起惊世之舞》2017年6月8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二: - 24 - 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据测算,国外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一半,且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又是外国企业的一倍以上。成本低,标准却更高。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中国企业施工中用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等级和用量都偏高。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性价比高,并不是“故意低价换市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对成本的控制力。中国铁路的配套产业完整,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发达,这是一般国外厂商无法做到的。中国产品交货及时,工人劳动效率高。同样一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我们最多12个月。 (摘编自《2016-2021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台媒称,中国高铁的名号已在世界打响,就连美国加州州长也二度赴华取经;2017年6月5日,美国加州州长布朗继2013年后,第二次搭乘中国高铁。布朗对中国高铁赞誉有加,“我是高铁的忠实爱好者,也是高铁在美国坚定的提倡者,很愿意看到加州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尽一切力量促其实现。”“我很喜欢坐火车,除了可以阅读、与人交谈,更可起身走动,而且火车速度很快,非常方便。”布朗更开玩笑表示,希望能从加州搭乘高铁到中国。 早在2010年,当时的加州州长阿诺就曾造访杭州,期望了解高铁的服务、融资状况,以利于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 虽然美国有高速列车“阿西乐特快”,但其最高时速仅240公里,平均时速110公里,远低于中国高铁300公里以上的时速。此外,美国铁路的准点率最高仅到75%,和中国高铁“零误差”的佳绩相比逊色许多;落后的设施、乌龟般的速度,导致多数美国人不考虑当地火车。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重在说明,2012年来,中国高铁在国内国际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丰硕成果。 B. 材料二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各种优势,说明中国高铁具有行业市场前瞻性与较好的投资战略规划。 C. 材料三充分说明了中国高铁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和诱惑力。 D. 上述三则材料,虽然切入角度不同,表述重点有异,但都传达出中国高铁良性发展的信息。 - 24 -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高铁的发展,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已经在国内气势昂扬地迈开,另一条腿则正大步迈向国际。 B. 蒙内铁路的通车运行,使得肯尼亚人对道路的期盼得以梦想成真,同时,它更为铺起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了开端工程。 C. 中国高铁配套产业完整,对成本的控制力强,形成了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国高铁性价比高于国外企业。 D. 布朗认为乘坐高铁能阅读、交谈、起身走动,与汽车飞机相比高铁有其自身的优势,并提出了从加州建高铁到中国的构想。 6. 从材料看,为什么美国加州州长会在2017年再度赴华取经中国高铁? 【答案】4. B 5. D 6. ①中国高铁在国内国际快速发展,成绩斐然。②中国高铁集成、施工、装备制造和运营管理技术先进。③中国高铁成本低,标准高,工期短,安全性能好。④美国现有高速列车设施落后,速度慢,准点率差;对中国高铁的考察或引进可能有利于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B项,“中国高铁具有行业市场前瞻性与较好的投资战略规划”理解错误,根据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材料二主要是在说中国高铁技术的先进和竞争力,选项表述与之不相符。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 24 - D项,“布朗认为乘坐高铁能阅读、交谈、起身走动,与汽车飞机相比高铁有其自身的优势,并提出了从加州建高铁到中国的构想”不合文意,根据“‘我很喜欢坐火车,除了可以阅读、与人交谈,更可起身走动,而且火车速度很快,非常方便。’布朗更开玩笑表示,希望能从加州搭乘高铁到中国”可知,“提出了从加州建高铁到中国的构想”只是玩笑话,“与汽车飞机相比高铁有其自身的优势”原文并没有这方面的表述,此内容属无中生有。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题目的主要内容,结合文章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特别是要侧重于结合文本进行把握。根据材料一中“高铁网基本成型,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以及“ 纵观国内,依靠高速铁路的助力,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放眼世界,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高铁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为世界各国踏上相互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和平发展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等句子可概括出“中国高铁在国内国际快速发展,成绩斐然”;根据材料二中“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可以概括出“中国高铁集成、施工、装备制造和运营管理技术先进”;根据“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据测算,国外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一半,且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又是外国企业的一倍以上。成本低,标准却更高。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可概括出“中国高铁成本低,标准高,工期短,安全性能好”;根据材料三中“当时的加州州长阿诺就曾造访杭州,期望了解高铁的服务、融资状况,以利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以及“落后的设施、乌龟般的速度,导致多数美国人不考虑当地火车”等语句可以概括出“美国现有高速列车设施落后,对中国高铁的考察或引进可能有利于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最关键的是在找出答题区间后,将文本内容同选项内容表述进行认真而仔细的比较,注意出题者经常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选择题用好“比对法”;解答主观题,考生需通读所有材料,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味 姜钦峰(译) - 24 - 鲁尼是个年轻的摄影师,此次孤身前往西部原始森林,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鬼兰”。这是一种罕见的野生兰花,如果能拍到“鬼兰”的独家照片,肯定能卖出高价。但是森林里常有黑熊出没,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他不敢贸然进山,必须在当地找一名向导。 鲁尼慕名找到杰克家里,想请他做向导。杰克50多岁,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世世代代都住在山脚下。鲁尼刚说明来意,杰克就把头摇得像摆钟:“你疯了,现在是黑瞎子繁育的季节,是它们性情最凶狠的时候,我可不想陪你去送死!”黑熊的视力很差,当地人习惯称它们为黑瞎子。 鲁尼早有心理准备,遭到拒绝并不意外。他再三恳求,并主动提出愿意多付一倍报酬。杰克架不住软磨硬泡,最后只好说:“除非你答应我一个条件,遇到任何情况,你都必须听我指挥,否则你就另请高明吧。”鲁尼欢天喜地,满口答应,只要能找到“鬼兰”,他什么都不在乎了。 万事俱备,杰克却按兵不动,决定三天后再进山。鲁尼住在杰克家里,心急如焚,但考虑到有约在先,也不敢多问。按照杰克的吩咐,在这三天之内,鲁尼不准刷牙洗脸,不准洗澡,连衣服鞋袜都不准换,当然杰克自己也照做。炎热的夏季,鲁尼几乎浑身发臭,苦不堪言。 终于熬到第四天,两人钻进了茂密的原始森林。出发时,鲁尼主动背起了所有的粮食和装备,杰克乐得轻松,专心做向导。 两人在路上边走边聊,杰克说:“其实所有的野兽都怕人,遇到人就会自动躲开,但是黑瞎子视力很弱,常常会把人误当成其他动物而进行攻击。” 鲁尼忽然紧张起来:“万一遇到黑瞎子,我们怎么办?” “千万别跑,因为人根本跑不过它,最好躺在地上别动。” “那不是等死吗?”鲁尼半信半疑。 杰克笑了笑,胸有成竹道黑瞎子虽然看不清,但是嗅觉特别灵敏,只要闻到人的气味就会吓跑,所以我们身上的气味越浓,就越安全,明白吗?” 鲁尼恍然大悟,难怪三天不许洗澡,原来是这个道理,天知道是真是假! 杰克和鲁尼在森林里转了三天三夜,仍未找到“鬼兰”,最担心的事情却发生了。这天傍晚,他们正在前行,忽然闯出一只大黑熊,敦实得像枚炮弹,低吼着直冲过来。杰克并不惊慌,马上躺在地上不动。鲁尼突然愣了一下,扭头撒腿就跑,早把杰克的交代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杰克见状,急得大喊:“千万别动,快躺下,你跑不过黑瞎子的!” - 24 - 鲁尼头也不回,边跑边说:“对不起,杰克,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能活命。”原来他心里早就想好了,万一遇到黑熊就拼命跑,因为黑熊不可能同时攻击两个目标,最远的那个最安全。 眼看鲁尼越跑越远,杰克无可奈何,只好继续躺在地上装死。 黑熊渐渐逼近,忽然闻到杰克身上发出的强烈气味,知道是人的气味,吓得赶紧后退两步,往别处去了。黑熊走远了,杰克从地上爬起来,环顾四周,鲁尼已不见了踪影。山林寂静,只有鸟叫和风吹树叶的声音,杰克孤零零地站在大树底下,竟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 就在杰克绝望时,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惨叫。肯定是鲁尼!杰克来不及细想,不顾一切地朝发出声音的方向跑去。在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他发现浑身是血的鲁尼正疼得在地上打滚,右腿已被咬断,血肉模糊。原来,黑熊撇下杰克后,很快又追上了鲁尼,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疯狂地袭击了鲁尼。杰克赶紧打开鲁尼的旅行包,找出药品和绷带,帮他包扎止血,然后又拿出卫星电话,迅速拨打求救电话。几个小时后,救援直升机找到了他们,并把鲁尼送往医院抢救。 半年后,鲁尼伤愈出院,拄着拐杖去找杰克。他指着自己残废的右腿,愤怒地质问杰克:“你说黑熊闻到人味就会躲开,它为什么还攻击我?难道我身上没有气味?” 杰克满脸沮丧,叹息道:“你有人味吗?早知道你如此没有人味,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敢带你进山啊!”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写到,鲁尼为了能在西部原始森林寻找到“鬼兰”,并将可能拍到的“鬼兰”独家照片卖出高价,他慕名找到杰克,想请他做向导。 B.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等表现手法,写出了杰克出于经验而不答应给鲁尼做向导的决心。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C. 在森林里见到黑熊,鲁尼潜意识地撒腿就跑,也不听从杰克的劝告,因为他认为黑熊不可能同时攻击两个目标,跑得快就会安全。 D. 最后杰克也感到了绝望,因为所有的野外生存装备、食物都背在鲁尼身上,被鲁尼带走了,他无法与外界联络,走不出那片原始森林。 8. 小说中的杰克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9. - 24 - 小说最后杰克问鲁尼:“你有人味吗?”那么,你认为鲁尼有“人味”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C 8. ①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②守信用。他答应给鲁尼做向导去寻找“鬼兰”,后来一直陪着鲁尼,坚持到最后。③关心他人。在鲁尼受伤时,他不顾危险急切前往,及时进行了救助。 9. 没有人味。原因有以下三点:①不遵守承诺。在请求杰克做向导时满口答应听他指挥,但在真的遇到黑熊时却将杰克的交代置之不顾。②自私自利,忘恩负义。“对不起,杰克,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能活命。”遇到危险,鲁尼想牺牲对自己有恩的杰克的性命来换取自己的安全。③不明事理,有错不知悔改,还责怪杰克。小说结尾写鲁尼“愤怒地质问杰克”,就是对他没有“人味”这一性情的极端嘲讽。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情节,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C项,“潜意识地撒腿就跑”错,由原文“原来他心里早就想好了,万一遇到黑熊就拼命跑”可知,鲁尼在森林里见到黑熊撒腿就跑是早有打算的。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小说在杰克一出场就交代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然后写他了解山中的情况,知道当时正是“黑瞎子繁育的季节”不适合上山,也懂得对付黑熊的办法。杰克在鲁尼的再三恳求下答应带鲁尼进山,自始至终陪着鲁尼,表明他守信用。虽然在遇到黑熊的时候鲁尼丢下杰克跑了,显出自私的一面,但当鲁尼受伤之后杰克还是积极救助,表明杰克关心他人。 点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杰克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9题详解】 - 24 -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可答“有”,也可答“没有”,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都要先表明态度,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本题建议答“没有”。“人味”表层含义是“人的气味”,深层含义则是指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从原文来看,鲁尼在请杰克做向导时,杰克要求他“遇到任何情况,你都必须听我指挥”,鲁尼“满口答应”,可真正到了山里遇到了黑熊他却无论如何也不听杰克的指挥,表明他是一个不信守承诺的人。鲁尼对遇到黑熊也有自己的打算,“早就想好了,万一遇到黑熊就拼命跑”,并说“杰克,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能活命”,可见他自私自利,忘恩负义。明明是鲁尼自己不听指挥使自己受伤,反而指责杰克指挥不当,可见他不明整理,不知反思,不知悔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兴裔,字光锡,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也。兴裔早孤,叔父藻以子字之,分以余赀,兴裔不受,请立义庄赡宗族。及藻没,遂解官致追报之义。乾道初,建康留司请治行宫备巡幸,兴裔奏劳人费财,乞罢其役。徒福建路兵马钤辖,过阙入见,询以守令臧否,兴裔条析以对。帝曰:“卿识时务,习吏事,行当用卿。“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建、剑、汀、邵盐策屡更,漕臣请易纲运为钞法,兴裔极言其不可。帝善其数论事,诏加成州团练使。时传闻金欲败盟,召兴裔为贺生辰副使以觇之,使还,言无他,卒如所料。累差浙东、浙西、江东提刑,请祠以归。寻诏知阁门事兼干办皇城司,又兼枢密副都承旨。军妇杨杀邻舍儿,取其臂钏而弃其尸,狱成,刑部以无证左,出之。命兴裔覆治得实,帝喜,赐居第。丁母忧去官,服阕,复故职,除均州防御使。再使金,还,迁潭州观察使。复请祠,起知庐州,移知扬州。扬与庐为邻。初,兴裔在庐尝却邻道互送礼,至是按郡籍,见前所却者有出无归,遂奏严其禁,扬有重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民旧皆茅舍,易焚,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自是火患乃息。又奏免其偿,民甚德之。修学宫,立义冢,定部辖民兵升差法,郡以大治。楚州议改筑城,有谓韩世忠遗基不可易者,命兴裔往视,既至,阙地丈余增筑之。帝阅奏,喜曰:“兴裔不吾欺也。” (摘选自《宋史·郑兴裔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B.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C. - 24 -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D. 会复置武臣提刑/就命为之/郡县积玩/检验法废/兴裔创为格/目分畀属/县吏不得行其奸/因著为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义庄”旧时多指某些较富有的族人拨出部分田地,作为宗族的田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 B. “行宫”指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C. “服阕”指在父母亲去世后,朝廷官员开始服丧;《仪礼·丧服》中所规定的丧服,分五个等级,称为五服。 D. “学宫”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有时也指学校,文中“修学宫”的“学宫”即指学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兴裔厉行节约,熟悉行政职事。他反对修建行宫,认为此举劳民伤财;当皇帝问其辖区内官员的好坏时,他条分缕析,对答如流。 B. 郑兴裔冒死出使,审理案件有方。当传闻金国想毁弃盟约时,他主动请缨,将事情查实清楚;他奉命再次审理杨氏杀人案,最终使案件水落石出。 C. 郑兴裔反对贪腐,关心民间疾苦。针对相关官员私下侵吞礼品的歪风,他上奏严加禁止;他修建学校,设立公墓,解决百姓住房的火患。 D. 郑兴裔建章立制,坚持政策稳定。针对官员玩忽懈怠,监察法度废弛的现象,他制定新规,颁布执行;他反对有些地方频繁地变更盐务政策。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兴裔早孤,叔父藻以子字之,分以余赀,兴裔不受,请立义庄赡宗族。 (2)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自是火患乃息。又奏免其偿,民甚德。 【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郑兴裔幼年丧父,叔父郑藻把他当作儿子抚养,把多余的财产分给他,郑兴裔不接受,请求设立义庄来赡养宗族内的贫户。 (2)郑兴裔把官府的钱借贷给人民,命令建瓦房来取代茅草屋,从此火灾隐患就平息了。他又上奏朝廷免除他们的债务,百姓非常感激他。 【解析】 - 24 -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根据名词“武臣提刑”是古代地方司法官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格目”意思是“表册”,为专有名词,作“创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翻译:恰逢朝廷重新设武臣提刑,就任命他去担任;郡县积事日久玩忽懈怠,监察法度都废弛了,郑兴裔创设条目,分发给下属各县,官吏都无法为非作歹,于是将这些条目制成法令。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C项,“朝廷官员开始服丧”错,“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不是指“开始服丧”,也不是特指“朝廷官员”。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郑兴裔冒死出使,审理案件有方。当传闻金国想毁弃盟约时,他主动请缨,将事情查实清楚”错,“冒死出使”概括有误,没有体现“冒死”;“他主动请缨”错,应是“受命出使”,依据原文“时传闻金欲败盟,召兴裔为贺生辰副使以觇之”可知,是召命郑兴裔担任贺生辰副使(出使金国来)探查此事。 故选B。 【13题详解】 - 24 -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孤,幼年丧父;以子字之,他当作儿子抚养;赀,财产。 (2)贷,借;易,交换;自是,从此;德,感激。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参考译文: - 24 - 郑兴裔字光锡。幼年丧父,叔父郑藻把他当作儿子抚养,把多余的财产分给他,郑兴裔不接受,请求设立义庄来赡养宗族内的贫户。等到郑藻去世,他就辞去官职表达追念和报恩之义。乾道初年,建康留司请求修建行宫以备皇帝巡游驾临,郑兴裔上奏说这样做劳民伤财,请求免除这项徭役。郑兴裔调任福建路兵马钤辖,经过宫阙,进入拜见皇上,皇上拿地方官员的好坏来询问他,郑兴裔分条剖析来回答。皇上说:“你很识时务,熟悉政事,正应重用你。”恰逢朝廷重新设武臣提刑,就任命他去担任。郡县积事日久玩忽懈怠,监察法度都废弛了,郑兴裔创设条目,分发给下属各县,官吏都无法为非作歹,于是将这些条目制成法令。建、剑、汀、邵等地盐务政策屡次变吏,管漕运的官吏请求将成批运送大宗货物变为凭钞交易,郑兴裔极力奏陈此事不可行。皇帝赞赏他屡次上书议论政事,下诏加封为成州团练使。当时传闻金国想要毁弃盟约,召命郑兴裔担任贺生辰副使(出使金国来)探查此事,出使回来,说并没有别的事,最终如他所料。郑兴裔屡次被派往浙东、浙西、江东担任提刑,请求回来担任散官。不久下诏让他担任知阁门事,兼任干办皇城司,又兼任枢密副都承旨。军妇杨氏杀了邻居的儿子,取走了他的镯子,扔掉了他的尸体,定案之后,刑部因为没有证据佐助,因此放了她。又让郑兴裔复査,最终查得实情,皇帝很高兴,赐给他房屋。为母服丧离职,丧期过后,官复原职,授任均州防御使。第二次出使金国,回来后,升任潭州观察使。请求告老担任散官,又被起用为庐州知州,迁任扬州知州。扬州与庐州相邻。一开始,郑兴裔在庐州曾拒绝相邻地方互相送礼,等到迁任此处,查阅郡中文籍,看到之前拒绝的礼物只有送出的记录,没有收回的记求,于是上奏严明这项禁令。扬州有很多屯兵,粮食匮乏,按照惯例要从其他地区买进,郑兴裔搜求财政漏洞来填补,粮食于是充足了。百姓以前都住茅草屋,容易被火焚,郑兴裔把官府的钱借贷给人民,命令建瓦房来取代茅草屋,从此火灾隐患就平息了。他又上奏朝廷免除他们的债务,百姓非常感激他。他又修建学校,设立公墓,制定部辖民兵升差法,郡中因此政治修明,局势安定。楚州上奏议改动筑城,有人说韩世忠的遗迹不能改动,让郑兴裔去看看,到了之后,挖地一丈多增筑了城池。皇帝读了奏章,高兴地说:“郑兴裔没骗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小题。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苏轼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要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注释】岐阳:即凤翔,西北军事重镇,是抗击西夏的前沿阵地。乘传:乘坐传车,指奉命出使。琛:珍宝。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选取岐阳这个特殊地点,描写九月微雪富含深意,这与作者秉持的抗战的主张相契合。 B. 在这岁暮萧条的时节,短短的白昼吹送来阵阵逼人寒气,急促的捣衣声更让作者闻声伤情。 C. 诗的颈联一个“别”字,巧妙照应了题目中的“怀”字,并指出了与弟弟子由分别的事实。 D. “白发”句用词巧妙,“上”字形象生动地将作者鬓增白发的情况呈现出来,极富动态感。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1)寂寞的心境。时日萧条寒冷,又独自一人,所以倍感寂寞。(2)思弟之情。官闲昼永,独处深屋,思弟之情只能借酒排遣。岁月无情的悲情。(3)早生华发的悲情。因与亲人离别日久,竟使年轻的作者鬓增白发,感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4)驰骋疆场的爱国情怀。作者因买貂裘而思出塞,表达了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愿望,既是自己的抱负,也是对弟弟的激励。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B项,“在这岁暮萧条的时节”错,“已作”是显示出的意思,并非真的就是岁暮时节,此时方才九月。 故选B。 - 24 -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分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既要有概括又要有分析。分析诗歌情感时,重点分析诗歌意象和表达情感的关键词,也可以借助诗歌题目、作者、注释综合分析诗歌情感。 题目“怀子由弟”表明这是一首怀人诗,作者写了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由诗句“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可知,九月微雪,萧条寒冷,诗人独自一人,孤独寂寞。由诗句“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可知,在一片急促的捣衣声中,诗人更感到时日的萧条、寒冷。而官闲昼永,独处深屋,思弟之情只能借酒排遣。“白发秋来”表明岁月无情,早生白发,令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但尾联忽作转折,由诗句“近要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可知,作者因买貂裘而思出塞,表达了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愿望,既是自己的抱负,也是对弟弟的激励。全诗思想境界至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答案】 (1). 钉头磷磷 (2). 多于在庾之粟粒 (3). 明星荧荧 (4). 开妆镜也 (5). 酾酒临江 (6). 横槊赋诗 【解析】 【详解】 - 24 -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易错字形:(1)磷、庾、粟(2)荧、妆(3)酾、槊、赋。 【点睛】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牧民 ,载歌载舞……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人们不难发现,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人工植树造林为例。苏木山位于内蒙古东南,属阴山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黄石崖为2334.7米。如今,( ),但当年植树造林之路并不顺利。刚开始,当地政府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树种,尝试过很多种树,种植效果都不好。直到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人们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有了今天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 。 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有 的自然优势。当地 ,依靠农业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甜菜等特色富民产叶,实行品牌化营销、集团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还有,乌兰察布市回收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情节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B. 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C. 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D. 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4 - A. 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 B. 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 C. 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的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D. 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恢复了当地的生态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衣食无忧蔚为大观得天独厚因势利导 B. 安居乐业蔚为大观得天独厚因地制宜 C. 衣食无忧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地制宜 D. 安居乐业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势利导 【答案】17. D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考生应先浏览选项中的句子,抓住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利用……资源”;“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缺宾语中心词。B项,“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利用……资源”。C项,“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缺宾语,“完成”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如“……的工程”。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8题详解】 - 24 -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设题语段的内容,然后重点分析前后的句子,把握句式、语气、主语,接着分析比较所给的四个选项,最后做出选择。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使用主动句,A项,“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构混乱,选项把“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和“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句杂糅到一起了,故排除;B项,“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说法过于绝对化,当地生态的恢复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还有别的原因。D项,“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恢复了当地的生态”表述太绝对。故选C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衣食无忧”,不愁吃穿,形容生活小康,基本生活无忧。“安居乐业”,安定地住在一起,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第一处,由“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载歌载舞”这些内容可知,此处应是说牧民生活很安定舒适,应使用“安居乐业”。“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第二处是说“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应使用“蔚为大观”。“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天时地利”,常与“人和”连用,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引申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第三处是说“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自然优势”,这是说所处的环境好,应使用“得天独厚”。“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第四处是说当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办法,应使用“因地制宜”。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018年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①___,像春节、儒家、老子、故宫、少林等词语悉数上榜。随着 - 24 - ②___,在国外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比如说“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这两个词汇的排名就相当靠前,同时经济类的词汇也不少,“人民币”、“元”、“央行”在国外民众中的知晓度最高,而被外国网友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③“_____”等新兴经济词汇也入选榜单。 【答案】 (1). 传统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 (2). 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 (3). 支付宝(或网购或共享单车或高铁,支付宝写成扫码支付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道题考查上下文衔接。解答此题时,要注意文段中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第一空根据后面一句中“像春节、儒家、老子、故宫、少林等词语悉数上榜”和前面“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等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是“传统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第二空根据后面一句中的词语,如,政治类词语:“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经济类的词汇“人民币”、“元”、“央行”,可知第二空填的是“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第三个空由前一句“被外国网友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词,后面一句中“新兴经济词汇也入选榜单”,可以推知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应是“支付宝(或网购或共享单车)”等。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答案】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各大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解析】 【详解】 - 24 - 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结合“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分析,第一句主要讲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后面材料主要讲在各领域把上海打造成5G建设和应用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6月6日下午,南京33路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一名男性乘客上车时大喊被门夹了。驾驶员王师傅道歉后,没想到男子一路都在责骂。为了乘客的安全,王师傅一直克制更没想到的是,几站后,一名中学生给王师傅递来一张小纸条…… 王师傅称,他至今还保留着这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爷爷,您是好司机,赞!!!” 王师傅说:“拿到纸条我感到心里暖暖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后来,调取车上监控发现,当时只是人多拥挤,车门并没有夹到这名男子。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理智中学”)同学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大家“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4 - 【答案】关于“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倡议书 全校学生朋友们: 大家好! 鲁迅先生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细细品味这话,或许你会陷入沉思。诚然,你曾感叹过人间的冷漠,但我肯定,你也曾被这个世界温暖的爱过。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驱走寒冷,让坚固的心灵有那么一丝生动。经济在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上呢?“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拜金,认为金钱是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其中这种心灵的扭曲可以理解,一味穷过,所以不想再穷!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却是心与心的距离渐渐遥远。来自陌生人的感动或许能成为一剂良药,这种平凡的感动背后所能够感受到的是那颗真挚而又贴近的心。 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买票要证,上网要证,住店旅游要证。宝岛台湾,仅一海峡之隔,我们却发现基本不需要出示证件。这不仅仅是制度的宽松,更是心与心之间的靠近。据我所知,台湾的医患关系相当融洽。这些鲜明的对比的背后,是一群陌生人的功劳——义工。陌生人一种每个人都在扮演的角色。温暖的发送者与承担者。温暖就像是知识,我和你分享,我们就能够得到双倍的感动。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今社会所需的正是良言的温暖。北京地铁站口有人倒下,行人却无动于衷,最重要的是宝贵的救援时间也就过去了,可以说正是陌生人的冷漠加剧了社会的不正之风气。我又不认识他,他摔倒了关我什么事。正是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样的心态,导致社会人与人的冷漠。 用温暖去感化心灵,用温暖去唤醒良知,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让原本纯洁变得浑浊,我们无从知晓。但重要的是现在,现在我们需要陌生人的温暖——一种融化心灵坚冰的温暖。 用温暖去坚定信念,用温暖去开创共同美好的未来。享受、珍惜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学生朋友们,让我们信守倡议,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坚持自尊、自律、自强,努力弘扬社会文明,自觉远离冷漠,追求温暖、健康的新生活,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倡议人:陈小小 xx年x月x日 【解析】 【详解】 - 24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南京33路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一名男性乘客上车时大喊被门夹了。驾驶员王师傅道歉后,没想到男子一路都在责骂。一名中学生给王师傅递来一张小纸条,安慰王师傅。后来发现车门并没有夹到这名男子。引发人们思考。写作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须符合倡议书的格式要求。如:标题可以为“关于……的倡议书”;下面第一行为称呼语,要顶格写;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结尾要有署名和日期等。二是从内容看,要以“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为主题,同时结合材料内容体现对事件的“认识与思考”,并且针对如何“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提出希望与建议。 参考立意:常怀一颗温暖、善良的心;宽容与理解;将心比心,多一点理解;放宽心态,生活就会多些平和与快乐;做一个宽容、善良的人;社会文明建设靠大家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发出“理解温暖社会,其中必定有我”的倡议。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倡议的理由,如人,从来就是一种集群动物,似乎团结在一起才能有勇气开创美好的明天;人们总有一种心的引导去给予别人帮助,总有一颗向善的心在跳动着;人生是一场神秘的旅途,总有人会不期而遇,总有一种温暖与你亲密接触。最后可以写如何去做,如珍惜社会的温暖,常怀感恩之心等。 【素材】人是这世上唯一会笑的动物,而会笑的动物一定具有这世间最温暖最博大的心,让我们怀着这样温暖的心去感染身边我们熟悉和陌生的人吧! 梁文道说:“人生如此孤独,以至于我们太需要与人分享。爱就是人活在世界上让我们觉得不是那么孤独的很重要的东西。” 来自陌生人关爱和温暖,确实温暖了人们日渐冰封的心,让心灵深处还有一块尚未崩塌的地方,让我们还能够相信爱,相信温暖,相信美好。 温暖是你在太阳光下的感受,也是你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当别人关怀你时,你会感到温暖,当你遇到了困难,别人来帮助你时,你会感到温暖。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次聆听这首歌,心中总能荡漾起温暖的涟漪。其实这个世界并不冰冷,冰冷的是人心的冷漠。 - 24 - 用一颗明朗善良的心去面对生活,生活定会还你阳光灿烂……用温暖的微笑迎接未来,以虔诚的心灵拥抱生活,让世界更加晴朗,为身边的人带去温暖。 温暖就是一种感受,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受。温暖是相互的,你给予别人温暖别人也传感温暖于你。心暖才是真温暖,如果一味觉得自己缺少温暖那才是真正的缺温暖。社会是座大温室,心灵是间小温房。这个社会缺少的不是温暖,而是缺少一颗感受温暖的心。 阳光因为人类而灿烂,世界因为有了温暖而发展,我坚信,温暖的世界最美丽。 【点睛】倡议书是为倡议、发起某项活动而写的号召性的公开提议性的专用书信,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较广泛的影响。倡议书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就某事向特定成员进行号召呼吁,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某件事情中来,要能起到宣传倡议的效果。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