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 第6.2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 第6.2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6.2周 今天复习: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名师点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 ‎ ‎1、第一次变化(1840-1949年):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开放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传统的中华文明,中西文化相互交汇与碰撞,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中国。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 ‎ ‎2、第二次变化(1949-1978年):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严重影响而显得单调与呆板。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 ‎3、第三次变化(1978年-至今): ‎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 ‎ ‎(1)外界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传入。‎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 ‎(4)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 - 6 -‎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试题演练】‎ ‎1. 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 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 A.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 C.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答案】A ‎【解析】‎ 除C;民族工业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也是不符合史实的,排除D,因此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学?‎ 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名师点睛】‎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 6 -‎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①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④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①交通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它能够活跃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②交通近代化有利于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 ‎③交通近代化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 ‎④由于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交通近代化一方面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由于受顽固势力的阻挠,其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试题演练】‎ ‎1.《上海洋场竹枝词》载:“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 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即ABCD)口头禅……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来各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衣裳时式鬟时样,短鬓笼纱窄袖装。”这表明在近代上海( )‎ ‎①新式交通工具和报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思想开放人士比较崇尚西方生活方式 ‎③西方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习俗观念 ‎④多元化与西方化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 6 -‎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进步的影响。‎ 我要练习 ‎1、(2015年江苏卷历史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答案】B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1920年秋,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 - 6 -‎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春,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 ‎2、(2016年上海卷单科历史34)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 B.女性载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 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答案】D项3分,A、B项1分,C项0分 ‎【解析】‎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名师点睛】女性解放的尺度是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世界女权主义的兴起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分为三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女权主义家波夫娃。中国的女权主义是舶来品,是从西方的女权主义和女权运动中汲取经验,逐步发展自己的女权主义。中国的女权主义往往体现在教育和语言上,尤其是教育最能体现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 6 -‎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渡江作战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备选项内容的分析甄别能力。如果学生的记忆准确,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答对,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的时间记忆出错,就会出现失误。本题容易错选D项,这也是出题者为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D项与材料内容有很高的相似度,但通过时间可以把其排除。‎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