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 一 ‎、选择题 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其中甲是自养型生物。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中能量分别为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即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若b>0.2a,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 C.甲种群的一个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单一个体中最多 D.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物群落 某生物小组为了解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对其中动物的胃进行解剖,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甲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胃中食物 动物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乙 ‎+‎ 丙 ‎+‎ ‎+‎ 丁 ‎+‎ 戊 ‎+‎ ‎+‎ ‎+‎ 己 ‎+‎ 庚 ‎+‎ ‎+‎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如果甲是红树林,则此生态系统属于森林生态系统 ‎ 第 10 页 共 10 页 ‎②此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戊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级 ③该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 ④乙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⑤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⑥若庚获得1 kg能量,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25 kg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下图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①数量的减少,将最终导致②数量的增加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不存在信息的传递 C.种群②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低 D.种群①②可能组成该孤岛上的一个特有群落 ‎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的作用是( )‎ A、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 B、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放散到环境中去 第 10 页 共 10 页 ‎ C、促使能量从上一营养级流动到下一营养级 ‎ D、减少能量在逐级流动中的损耗 在生态演替过程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  )‎ A.在生态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 B.物种总数起始时逐渐增多,然后趋于稳定 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总量下降 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 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据图2可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25 kg D.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Ⅰ,相当于图3中的A 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条件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占优势 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1个细胞周期 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原来的200倍 第 10 页 共 10 页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结果。将此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 )‎ ‎ A.种群密度为4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 B.提高氮元素的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 C.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 ‎ ‎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 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 ‎ 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 ‎ D、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失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 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 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分析右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 A.进行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点 ‎ B.C~D段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 C.该种群数量在E点达到K值 第 10 页 共 10 页 ‎ D.B时期是种群增长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值左右 一 ‎、填空题 某环境研究所搜集了某地4种生物的资料,用以研究环境污染物对当地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 生物种类 RQ 铅(Pb)‎ 汞(Hg)‎ A 某种小乔木 ‎0.55‎ ‎0.75‎ B 某种植食动物 ‎0.84‎ ‎1.36‎ C 某种大型真菌 ‎0.48‎ ‎0.91‎ D 某种肉食动物 ‎1.35‎ ‎2.05‎ 注:风险商数(RQ)是指每一种生物的污染物的摄入量与临界水平的比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一个密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的_______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D每增加10 kg至少消耗A________kg。‎ ‎(3)用表中字母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_______越高,生物体中铅、汞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富集作用。‎ 第 10 页 共 10 页 ‎(5)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需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风险,RQ≥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请运用表中RQ值预测污染物对四种生物生存和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三者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类型多,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和盐田、鱼虾养殖塘、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到2020年,黄河三角洲将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浅海湿地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____,沼泽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柽柳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_法。‎ ‎(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动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湿地植物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即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含氮量;菖蒲水培15天后,再次测定了4种水样的BOD和总含氮量,结果如下表:‎ 测定指标 A水样 B水样 C水样 D水样 BOD ‎(mg/L)‎ 培养前 ‎247‎ ‎139‎ ‎150‎ ‎60‎ 培养后 ‎51‎ ‎45‎ ‎49‎ ‎50‎ 总含氮量 ‎(mg/L)‎ 培养前 ‎54‎ ‎55‎ ‎53‎ ‎20‎ 培养后 ‎19‎ ‎19‎ ‎19‎ ‎19‎ ‎①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D水样在实验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②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菖蒲对__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其吸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吸收速度的内部因素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第 10 页 共 10 页 ‎(5)黄河三角洲被国际湿地组织的官员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影响鸟类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湿地鸟类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取食高度多样性的关系如下图。‎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0 页 共 10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5: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答案解析 ‎ 一 ‎、选择题 B ‎ B 解析:已知甲是生产者,根据各个营养级所吃的食物可以判断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红树林不是森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生态系统,①错。该生态系统中有6条食物链,②错。生物数量金字塔可能会呈现倒置现象,所以甲的数量不一定最多,③错。大量引入外来物种时,可能会给原有生态系统带来灾难,⑤错。‎ B 解析:在该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不会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因此A图错误。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也增加,不会出现明显减少的现象,因此C图错误。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后,抵抗力稳定性增加,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D图错误。‎ 解析:从种群个体数分析,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①数量的减少,将最终导致②数量的增加。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存在信息的传递,捕食者能根据被捕食者的信息捕食,被捕食者能根据捕食者的信息躲避捕食者。种群②个体数比种群①个体数多,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但不能说明种群②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生物个体所含的能量低。孤岛上所有生物构成群落。‎ 答案:A B C 解析:在生态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数目和营养级数目的增加,生物量总量只会逐渐增加而不会下降,因此生物量总量下降是生态演替过程中最不可能发生的情况。A不符合题目要求,物种数目将随着生态演替的进行而不断增加。B不符合题目要求,因为生态演替达到成熟群落时,物种数目便保持稳定不再增加。D不符合题目要求,非生物有机质总量的增多是生态演替的主要趋势之一。‎ B 第 10 页 共 10 页 解析:分析图中I数据可知, 16 000/1 500 900≈1%,A项的结论是正确的;根据能量金字塔(图2)的特点,可知Ⅰ为生产者、Ⅱ为初级消费者、Ⅲ为次级消费者、Ⅳ为三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中不包括分解者;图3中的A是生产者,D项正确;对于C项,抓住“至少消耗”去解题,当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全部来自于食物链A→B→猫头鹰,且传递效率为20%时,消耗的A最少,1÷20%÷20%=25(kg)。‎ C ‎ D B C ‎ D 一 ‎、填空题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能量输入(供应) (2)有机物 250‎ ‎(3)如图所示:‎ ‎(4)营养级 (5)铅、汞对四种生物生存的影响:D内两种污染物的RQ>1,B内汞RQ>1,铅、汞会威胁这些生物的生存,而汞的威胁更为严重;由于A和C的RQ<1,生物A及C的生存不会受到这两种污染物的威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若D和B死亡,低营养级的生物数目会增加,而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会被破坏 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历来就是高中生物生态学部分必修知识的重中之重,然而相当多的同学对物质循环(碳循环最基本)和能量流动简图的绘制不熟悉。如在碳循环简图的绘制中,有的漏掉“大气中的CO2库”,有的漏掉指向“分解者”的箭头等。本题第(2)、(3)小题分别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基础知识。在解答第(5)小题时,应抓住设问的关键词“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稳态”来回答。‎ 第 10 页 共 10 页 (1)生物群落 信息传递 (2)样方 (3)抵抗力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 ‎ (4)①A 对照 ②N等无机盐离子 主动运输 载体 能量 (5)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①鸟类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成正相关 ②鸟类物种多样性与取食高度多样性成正相关. ‎ 第 10 页 共 10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