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优选习题 阶段训练1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阶段训练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2017·9月浙江金华十校高三联考)分封诸侯之制度肇始于西周。研读下图,可知( ) 西周分封的重要诸侯国示意图 ①诸侯国主要集中于都城以东 ②当时的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③周文化形式覆盖黄河中下游 ④同姓亲族多受封于边远地区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18·浙江丽水高二下期末)《殷商制度论》载:“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然使于诸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则其争益甚……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该史料主要说明 ( ) A.分封制实施的必要 B.嫡庶之法产生的缘由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宗法制下的等级森严 3.(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下列关于两汉“刺史”与“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武帝时设刺史 ②刺史最初主要监察地方政治 ③该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④州在东汉后期演变为郡县之上的高一级地方机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18·3月浙江绿色教育联盟高三)地方志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和记述。《华阳国志》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据此可知,“华阳国”位于今天的( ) A.四川 B.陕西 9 C.河南 D.山东 5.(2018·3月浙江十校联盟选考模拟)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两汉时期农业就达到精耕细作水平,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这些“发明和改进”包括( ) ①出现曲柄锄和耧车 ②发明了铁铲和铁锄 ③从耦犁到一牛挽犁 ④从直辕犁到曲辕犁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6.(2017·9月浙江台州选考模拟)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 A.“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B.“制天命而用之”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兼相爱、交相利” 7.(2017·10月浙江选考模拟)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8.(2017·9月浙江五校联考高三上)《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的三百多首诗歌被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每一部分各有侧重。下列篇章中具有“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赞颂周族祖先开拓之功”等特点的是( ) A.《关雎》 B.《公刘》 C.《鲁颂》 D.《伐檀》 9.(2017·11月浙江选考猜押卷)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下列书法作品与《兰亭集序》风格一致的是( ) 10.(2018·3月浙江嘉兴选考模拟)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 B.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 C.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 D.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的功能 11.(2018·浙江温州六校联考高二下期中)《太平寰宇记》记载,洪州分宁县“本当州之亥市(乡村定期市集)也。……聚江鄂洪潭四州之人,去武宁二百余里,豪富物产充之,唐贞元十六年置县”。这能从侧面说明唐代( ) A.乡村中“草市”开始出现 9 B.一些“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C.县大都由“市”发展而来 D.“市”必须设置在州县所在地 12.(2017·9月浙江宁波十校联考)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与大食发生怛逻斯 (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之战,被俘的唐代工匠有造纸工匠,他们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判断,大食指的是今天的( ) A.阿拉伯 B.东欧 C.波斯 D.印度 13.(2018·3月浙江绿色教育联盟高三)《续通志·职官四》这样描述古代某中央机构:“起于唐末,五代特重其职,至宋而专掌财赋,皆以重臣领之。”该中央机构是 ( ) A.尚书省 B.门下省 C.枢密院 D.三司 14.(2017·10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 宋明时期某理学家有诗曰:“易简上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此诗旨在强调“求理”应该( ) A.从理先气后到知先行后 B.从向外穷理到内心体悟 C.从重知轻行到重行轻知 D.从格物致知到经世致用 15.(2018·浙江丽水高二下期末)王祯,元代农学家、印刷技术革新家。下列选项中能印证该论断的是( ) ①发明水排 ②发明转轮排字盘 ③创制木活字 ④著成《农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18·3月浙江嘉兴选考模拟)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 ) 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 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 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 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 17.(2017·10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下列史料中,与军机处无关的是( ) A.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 B.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C.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D.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8.(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高三上期末)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铜活字、内阁大学士、水雷、朝贡贸易 ② 政事堂、曲辕犁、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 ③ 二牛抬杠、水排、“内朝”、太学、察举制 ④ 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提点刑狱司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19.(2018·浙江杭州高三上期末)明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以下属于这位思想家的主张是( ) A.“发明本心” 9 B.“正君心” C.“循天下之公” D.“知行合一” 20.(2018·浙江嘉兴高二下期末)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改革中,“解负令”的颁布( ) A.使平民成为司法的主人,开创了司法独立的新时代 B.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了阶级和社会基础 C.保障了平民的政治权益,使人民主权理念落到实处 D.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新途径 21.(2017·10月浙江选考模拟)【加试题】东汉班固以儒家的人生态度来批判屈原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把屈原的爱国斗争看成是个人意气用事,把《离骚》视为个人的牢骚。东汉王逸认为“屈原,膺忠贞之志,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期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研究历史需要回到过去,探索真相 B.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难以轻易下结论 C.研究历史应该求同存异,心存宽容 D.历史评价受每个人的主观认识的影响 22.(2018·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二上期末)【加试题】孔子说:“为政先礼”,“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在教导他的学生子贡时说为人要“富而好礼”,在教导他的学生颜渊时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材料表明“礼”( ) A.体现为宽以待人 B.是处理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最高准则 C.是治国立身的基础 D.对不同社会阶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23.(2018·3月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加试题】中国古代官制源远流长,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官职名称及相应职责不断变化。对于以下官职中最有可能具体负责阿房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雄伟工程建造的是 ( ) A.工部 B.中正 C.将作少府 D.司隶校尉 24.(2018·浙江湖州高二上期末)【加试题】中国建筑坐北朝南,但是有些建筑因为特殊的需要和诉求,违背这一建筑原则。下列建筑采用坐西朝东的是( ) A.秦始皇陵 B.大昭寺 C.“日升昌”票号 D.故宫 25.(2018·浙江嘉兴高二上期末)【加试题】有学者认为,“对于我国的唐、元、清三朝而言,长城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该学者主要是质疑长城的( ) A.历史文化价值 B.军事防御功能 C.建筑艺术风格 D.民族融合作用 26.(2017·10月浙江选考模拟)【加试题】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令人撰成《五经定本》《五经正义》,使得“经有定本,疏有正义”。这说明唐太宗注重 ( ) A.减轻考生的课业负担 B.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C.提高儒家的社会地位 D.规范儒学的学术研究 27.(2018·浙江湖州高二上期末)【加试题】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发展的时期。其表现有( ) ①吸收北曲长处注重“布调收音” ②艺人精选剧本形成独立的折子戏 ③表演艺术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 ④《红梅记》《十五贯》等新剧作不断涌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2017·3月浙江稽阳联谊)【加试题】罗马法因其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曾在哪两个时期两度掀起热潮( ) 9 A.中世纪、文艺复兴 B.中世纪、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9.(2017·9月浙江金华十校高三联考)【加试题】“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下列人物,曾提出类似观点的是( ) A.普罗塔戈拉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莎士比亚 30.(2018·浙江宁波六校高二下期末)【加试题】下图艺术作品体现的思想内涵是( ) 哀伤的雅典娜 A.希腊的“神人同性同形”的人文主义精神 B.雅典的民主精神 C.公民平等自由的精神 D.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精神 31.(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高二下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汉)武帝英年即位,即锐意革新,谋兴礼乐。其事虽经一度挫折,终于走上复古更化的路。 ——摘编自钱穆 《国史大纲》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却无根本的变动。 ——据《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人”为“为中国版图之确立”所做的贡献,指出材料中“复古更化”的含义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行省制创立的意义。为什么说历代地方管理制度“却无根本的变动”? 32.(2018·3月浙江绍兴选考模拟)【加试题】学习历史,贵在知识间的联系与迁移,以通古今中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徽州虽然“粮不足”,可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徽商力在经商而不在建筑,但夹溪筑屋,粉墙青瓦马头墙为特征的徽派建筑仍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成为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9 材料二 作为我国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曾执商界牛耳长达三百余年之久,鉴于此,学术界对于徽商的研究也是蓬勃发展。徽商研究内容广泛,就有关徽商的兴起繁荣,学术界中存有以下观点:①与古代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类似,旧徽州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徽商兴起的有利条件。②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一切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原因。徽商在清代发展至鼎盛与康乾盛世的大一统局面相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徽商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徽州古村落以宗祠为中心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在西递、宏村的实际体现。据材料一概括并说明“徽州古村落”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就“古代希腊”成为民主政治的摇篮之地理因素加以说明。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对康乾盛世创造者康熙努力维护大一统的相关措施予以阐释。 9 阶段训练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C 本题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的都城在镐京,而分封的诸侯均在其东面,故①说法正确;图示中无法体现其政权的结构形式,故②说法错误;分封的诸侯国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故③说法正确;根据示意图可知最东边的封国是齐,而齐国不是王族,故④说法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 2.B 本题考查宗法制。依据材料“则其争益甚……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可得出嫡庶之法的产生是为了解决诸子之间争夺权力的问题,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地方行政制度,也不能反映出王权和神权的结合,并不是强调等级制度,故A、C、D三项可排除。 3.B 本题考查汉代地方管理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故①②正确;刺史制度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③错误;刺史的管辖区域称“州”,州在东汉后期演变为郡县之上的高一级地方机构,故④正确。故选B项。 4.A 本题考查古代水利工程。由材料“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并联系所学可知反映的是都江堰,该水利工程是秦国李冰在四川岷江修筑的,A项正确。 5.B 本题考查汉代耕作方式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铁制农具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故排除②;曲辕犁是隋唐时期的发明,故排除④,选择B项正确。 6.C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据材料“不法其故”“不循其礼”反映的是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改革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法家思想与此观点相似,故C项正确。A、B两项都属于儒家思想,D项属于墨家思想,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7.D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较为自由的局面,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统一趋势,也不能反映人们对儒家思想的普遍认可,故A、B两项错误;材料中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说明孔子思想与墨家思想没有交叉,故C项错误。 8.B 本题考查《诗经》的主要内容。依据“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赞颂周族祖先开拓之功”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诗经》中的“雅”部分,故B项正确。《关雎》与《伐檀》属于“风”的代表性篇章,《鲁颂》是“颂”的代表性作品,故排除A、C、D三项。 9.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观察图片并联系所学可知,A项是小篆,B项是楷书,C项是草书,D项是行书,故D项符合题意。 10.D 本题考查唐代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依据所学知识,唐初门下省封还敕书的权力只能对皇帝权力进行一定的制约,并不能达到权力制衡的程度,故A项错误;尚书省在三省中负责执行,不具有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故B项错误;中书省具有决策职能,但最后决策取决于皇帝,故C项错误;门下省通过封还敕书,对中书省及皇帝的决策进行审核,有利于决策合理化,故D项正确。 11.B 本题考查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草市属于乡村集市,一般位于交通发达地区,“当州之亥市(乡村定期市集)也,置县”说明当时的草市逐渐发展成为“市”,故B项正确;A项是南北朝时期出现,C项中说法过于片面,D项中必须设置说法绝对,故排除A、C、D三项。 12.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造纸术。根据所学,大食是波斯语的音译。原为对伊朗部族之称,后为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故A项正确。 13.D 本题考查宋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变革。由材料“至宋而专掌财赋”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时增设的三司使(三司的长官),其分割了宰相的财权,故选D项。尚书省、门下省是唐代的行政部门;枢密院负责军事,故排除A、B、C三项。 14.B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从“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可以看出,这位理学家认为认知世界需要探求身外之物,并逐渐根据内心的标准进行评判,因此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理和气的关系,也没有体现知行关系,故A、C两项错误;D项是明清时期的理学发展,不符合题意。 15.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印刷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排是东汉时王景发明的冶铁工具,故排除①;王祯写了《农书》,发明转轮排字盘和创制木活字,故选D项。 16.D 本题考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由材料“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说明文人画意图通过山水等景物表现个性,体现人的精神,故D项正确;A项是山水画的特点,排除;B、C两项是文人画的特点,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7.A 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结合所学,A项讲述的是明朝废除丞相,与军机处无关,符合题意;B项反映的是军机处的位置优越性,C项是军机处的职责问题,D项反映的是军机处的实质。 9 18.B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物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铜活字、内阁大学士出现于明朝;政事堂、曲辕犁出现于唐朝;水排、“内朝”、太学、察举制首先出现于汉代;三司使、《武经总要》出现于宋代。故正确排序是③②④①,故选B项。 19.D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发展。由材料“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观点,他也主张“知行合一”,故D项符合题意;主张“发明本心”的是陆九渊,主张“正君心”的是朱熹,主张“循天下之公”的是王夫之,三项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0.B 本题考查雅典的梭伦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从而稳定了平民集团,为雅典民主奠定了阶级和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解负令”没有涉及司法问题,排除A项;梭伦改革中,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排除C项;财产等级制开辟了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取得政治权利的新途径,排除D项。 21.D 本题考查史学素养。根据材料理解,班固、王逸对屈原的不同评价“以儒家的人生态度来批判”“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可知史家的主观认识影响历史评价,故D项说法正确。 22.C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材料无法体现宽以待人的思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孔子认为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而不是礼,故B项说法错误;孔子把礼作为治国的原则,是个人立身的基础,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不同的人所要遵守的礼的内涵是不一样的,故D项说法错误。 23.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职能。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实行的是三公九卿制,其中负责工程建设的是将作少府,故C项正确。 24.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陵,坐西朝东,故A项符合题意;大昭寺门朝向是向西开,这是因为文成公主笃信佛教,体现面朝佛教圣地的设计意图,故排除B项;“日升昌”票号和故宫都是坐北朝南,故排除C、D两项。 25.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长城。根据所学知识,修建长城最初是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而唐、元、清三朝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长城内外均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故军事防御功能不大,故选B项;A项强调历史悠久,C项强调建筑艺术,D项强调社会功能,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6.B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根据材料中“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令人撰成《五经定本》《五经正义》”,并将其作为儒学经典的正统解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思想的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考生课业负担,排除A项;儒学当时的地位已经很高,排除C项;D项不能反映帝王的统治思想,故排除。 27.C 本题考查昆曲。结合所学,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的音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汲取了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萧、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身的“水磨调”,通称昆曲,故①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8.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满足了当时西欧城市经济发展调整财产等级关系的需要,故A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推翻封建统治的需求,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蓝图,与题意不符合,故B、C、D三项错误。 29.C 本题考查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的思想。结合所学,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没有涉及“美德”,故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没有在“知识”这个问题上的论述,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则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与材料意思相符,故C项正确;莎士比亚的成就在于用戏剧歌颂人性的伟大,故D项错误。 30.A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帕特农神庙。根据所学,这幅艺术作品却赋予了雅典娜这一神化形象以人的感情,命名为“哀伤的雅典娜”,所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项。 31.参考答案 (1)贡献:攻灭六国,实现统一;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拓展疆土;将“西南夷”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含义:罢黜百家,推崇儒学。影响:儒学开始确立其独尊的地位,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2)意义: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或“利于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原因:中央集权的本质属性未变。 9 解析 本题考查秦的统一和元朝行省制度。第(1)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秦人统一”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中国版图之确立”所做的贡献则回答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即可。根据材料中汉武帝的“复古更化”,可知其含义所指是指重新重视儒学,并对儒学加以改造,结合所学可得知是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推崇儒学的主张。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第(2)问,行省制的影响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历代地方的管理体制的作用都是加强中央集权,其本质属性没有变化,故无根本变动。 32.参考答案 (1)体现:西递整个村落以胡氏族祠“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宏村全村以汪氏宗祠“乐叙堂”为中心营建。意义: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夹溪筑屋,粉墙青瓦马头墙在大江南北落户;家族中心(血缘宗族)——以宗祠为中心聚族而居;天人合一——天井采光通风;礼制等级——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 (2)侧重分析①:古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但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的生产,但有利于葡萄和橄榄的生长。希腊人通过海外贸易出口葡萄酒、橄榄油、陶器,并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侧重分析②: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或崇儒尚学,开科取士);加强与蒙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册封活佛等。 解析 本题考查皖南古村落、康熙帝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第(1)问实际体现可结合关于西递、宏村的营建布局特点来说明;文化价值意义可从材料中“但夹溪筑屋,粉墙青瓦马头墙为特征的徽派建筑仍跨出徽州本土,在大江南北各大城镇扎根落户,成为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等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侧重分析①,结合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地理因素”条件来进行分析;侧重分析②,可运用所学知识,从康熙帝巩固统一、缓和民族矛盾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