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卷·2018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数学(理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若集合,,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集合,,所以,故选C. 2. 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对于A,,是偶函数,且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符合题意;对于B, 对于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不合题意;对于C, 是奇函数,不合题意;对于D,在区间上单调递减,不合题意,只有合题意,故选A. 3. 已知向量,,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向量错误;错误;错误;, 正确,故选D. 4. 已知数列满足,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条件得到:可设, ,故两式做差得到:,故数列的每一项都为0,故D是正确的。A,B,C,都是不正确的。 故答案为D。 5. 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B. 6. 设,则“是第一象限角”是“”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充分性:若是第一象限角,则, ,可得,必要性:若,不是第三象限角,,,则是第一象限角,“是第一象限角”是“”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 【方法点睛】本题通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主要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属于中档题.判断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 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 7. 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为上偶函数 B. 为的一个周期 C. 为的一个极小值点 D. 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答案】D 【解析】对于A,,为上偶函数,A正确;对于B,,为的一个周期,B正确;对于C,), ,,为的一个极小值点,C正确,综上,符合题意的选项为D,故选D. 8. 已知非空集合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ⅰ),; (ⅱ)的元素个数不是中的元素,的元素个数不是中的元素, 则有序集合对的个数为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若集合中只有个元素,则集合中只有个元素,则,即,此时有,同理,若集合中只有个元素,则集合中只有个元素,有,若集合中只有个元素,则,即,此时有,,同理,若集合中只有个元素,则集合中只有个元素,有,若集合中只有个元素,则集合中只有个元素,则,不满足条件,所以满足条件的有序集合对的个数为 ,故选A.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并集及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属于难题.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决含参数问题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题设条件研究透,这样才能快速找准突破点. 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 法能够使问题条理清晰,进而顺利解答,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与解题当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定积分的值等于________. 【答案】0 【解析】,故答案为. 10. 设在海拔(单位:m)处的大气压强(单位:kPa),与的函数关系可近似表示为,已知在海拔1000 m处的大气压强为90 kPa,则根据函数关系式,在海拔2000 m处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 kPa. 【答案】81 【解析】将 代入, ,可得 ,与的函数关系可近似表示为 ,当 时, ,故答案为 . 11. 能够说明“设是实数.若,则”是假命题的一个实数的值为________. 【答案】2 【解析】因为,故 , 等号成立的条件为 ,故当 时函数值等于3.此时不满足题干。 故答案为2 。 点睛:这个题目是考查的均值不等式的条件,首先均值不等式的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积是定值时,和有最小值,和是定值时,积有最大值;故首先要构造出乘积的定值,最终确定等号能否取到。 12. 已知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为边,的中点,则 ① ________; ② 若,则________. 【答案】 (1). (1) (2). (2) 【解析】,, ,, ,,故答案为(1);(2). 13. 已知函数(其中,)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由图知函数的周期是,又知,,时,,故答案为(1);(2).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已知三角函数的图象求解析式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利用图象先求出周期,用周期公式求出,利用特殊点求出,正确求是解题的关键.求解析时求参数是确定函数解析式的关键,由特殊点求时,可以先求出的所有的值,再根据题设中的条件,取特殊值即可. 14.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其中. ① ________; ② 若的值域是,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1) (2). (2) 【解析】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时,,时,,时,时,;时,,值域为, ,得,,值域为,,时可得值域为,或,取值的范围是,故答案为(1);(2).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验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 已知函数. (Ⅰ)求的值;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1(2)时,有最大值,时,有最小值 【解析】试题分析:(Ⅰ)直接将 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 ;(Ⅱ)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二倍角公式可得,求出的范围,结合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Ⅰ)因为 (Ⅱ) 因为, 所以 所以 故 当即时,有最大值 当即时,有最小值 16. 已知是等比数列,满足,,数列满足,且是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列出关于首项 ,公比 的方程组,解得、的值,即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可得的通项公式;(Ⅱ)因为,可以通过分组求和法,利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得数列的前项和. 试题解析:(Ⅰ)设数列的公比为,则 解得, 所以, 令,则 (Ⅱ) . 【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分组求和,属于中档题. 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是等比数列的一类基本题型,数列中的五个基本量,一般可以“知二求三”,通过列方程组所求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和公式,并灵活应用,在运算过程中,还应善于运用整体代换思想简化运算过程. 17. 已知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Ⅰ)求出,可得切线斜率为 ,再求出的值,利用点斜式即可求出再 处的切线方程;(Ⅱ)对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可求得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试题解析:(Ⅰ)当时,,, 此时,,, 故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Ⅱ)的定义域为 令得,或 当时, 对任意的,,在上单调递增 ② 当时 0 ↘ 极小 ↗ 当时, 对任意的,,在上单调递减 由①、②、③可知,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曲线切线以及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属于难题.求曲线切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求出在处的导数,即在点 出的切线斜率(当曲线在处的切线与轴平行时,在 处导数不存在,切线方程为);(2)由点斜式求得切线方程. 18. 如图,在四边形中, ,且为正三角形. (Ⅰ)求的值; (Ⅱ)若,,求和的长.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Ⅰ)由,可得,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可求得的值;(Ⅱ),,在和中由余弦定理得 ,解方程组即可的结果.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全品教学网... 试题解析:(Ⅰ)因为, 所以 所以 (Ⅱ)设,,在和中由余弦定理得 代入得 解得或(舍) 即, 19. 已知函数(),() (Ⅰ)求的单调区间; (Ⅱ)求证:1是的唯一极小值点; (Ⅲ)若存在,,满足,求的取值范围.(只需写出结论) 【答案】(1) 单调递增区间为,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2)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Ⅰ)求出, 求得 的范围,可得函数增区间,求得 的范围,可得函数的减区间;(Ⅱ)先求得(),可得,又可证明在定义域内递增,即可证明 是g(x)的唯一极小值点;(Ⅲ)令两函数的值域有交集即可. 试题解析::(Ⅰ) 因为 令,得 因为,所以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极大值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Ⅱ)证明: (), 设,则 故在是单调递增函数, 又,故方程只有唯一实根 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 1 极小值 故在时取得极小值,即1是的唯一极小值点. (Ⅲ) 20. 若数列:,,…,()中()且对任意的 恒成立,则称数列为“数列”. (Ⅰ)若数列,,,为“数列”,写出所有可能的,; (Ⅱ)若“数列”:,,…,中,,,求的最大值; (Ⅲ)设为给定的偶数,对所有可能的“数列”:,,…,, 记,其中表示,,…,这个数中最大的数,求的最小值. 【答案】(1) ,或 (2)最大值为(3) 【解析】试题分析:(Ⅰ)直接根据“数列”的定义,讨论列举法即可求出, ;(Ⅱ)可得,解得:,故,另外,任意的,,故数列为“数列”,此时,即符合题意;(Ⅲ)利用放缩法,即可得结论. 试题解析::(Ⅰ),或 (Ⅱ)的最大值为,理由如下 一方面,注意到: 对任意的,令,则且(),故对任意的恒成立. 当,时,注意到,得 () 此时 即,解得:,故 另一方面,取(),则对任意的,,故数列为“数列”,此时,即符合题意. 综上,的最大值为65. (Ⅲ)的最小值为,证明如下: 当(,)时, 一方面: 由(★)式,, . 此时有: 故 另一方面,当,,…,,,,…,时, 取,则,,,且 此时. 综上,的最小值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