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演替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5、通过比较种群和群落在不同水平上的研究问题,掌握类比方法 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3、通过讨论学习,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4、通过学习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等有关内容,学会观察事物,把握评价事物的尺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认同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要你追我赶,也要互相帮助,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 2、通过学习群落的特征及种间关系,使学生学会从生态学角度认识生物界的现象和规律,建立生态学的基本观点。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教学重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教学重点 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教学方法与 教学准备 PPT讲授法 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一)引入新课 结合“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类大量减少,池塘中的种群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通过池塘实例,使学生明白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做好铺垫。 看图完成讨论题。可以从多方面理解记忆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二)归纳提炼“群落”的概念 教师:结合问题探讨中池塘生物种群组成的例子,强调各个种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群落的概念。根据学生的归纳情况,突出“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等判断要点。 (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教师: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 通过实例提炼出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通过问题的引入有具体到抽象的理解群落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 设问: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有什么不同?研究群落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课本P71研究群落的图表内容,回忆上一课时的探究活动。 讨论:群落研究的内容和种群研究的内容的区别,以及研究群落的意义 (四)探讨“群落的物种组成” 教师:(1)结合课本P72图4-8、图4-9、相关信息,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的相关图片和物种资料。引导学生对比两个森林群落在物种组成上的差别,包括常见的物种、占优势的物种等。 (2)引导学生归纳丰富度的概念。 (五)、探讨“种间关系”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72-73的资料分析,再进行讨论: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使学生领悟: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 学生:讨论、回答: 从食物的角度出发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 进行讨论交流,对学生所学的内容随时进行巩固强化加深对群落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下一环节学习种间的四种关系做好铺垫。 5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是学生明白物种间有着复杂的种间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高考链接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 寄生 D 捕食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体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更高层次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 1、捕食2、竞争3、寄生4、互利共生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 5 教 学 反 思 时间紧凑,安排合理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