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 单元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化学 单元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单元复习与巩固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定量分析;‎ ‎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  (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  (2)表达式:‎ ‎  (3)单位:mol·L-1·min-1或mol·L-1·s-1等.‎ ‎  (4)注意点:‎ ‎  ①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  ②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用固体物质表示.‎ ‎  ③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④注意区别平均速率和即时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1)内因:反应物的结构、性质.‎ ‎  (2)外因:①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8‎ ‎  ②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  ③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  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要点二、化学平衡 ‎  (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  (2)化学平衡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  (3)化学平衡的特征:‎ ‎  ①逆:可逆反应 ‎  ②等:v(正)=v(逆)‎ ‎  ③动:动态平衡v(正)=v(逆)≠0‎ ‎  ④定: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  ⑤变:当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即发生移动 要点三、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 ‎1.化学平衡的移动 ‎  (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  (2)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是v(正)≠v(逆).如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v(正)和v(逆),所以,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2.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条件的变化 平衡移动的方向 平衡移动的结果(均与改变条件时比较)‎ ‎①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压强 ‎(气体)‎ 增大 减小 向缩小气体体积方向移动 向增大气体体积方向移动 使气体压强减小 使气体压强增大 ‎③温度 升高 降低 向吸热方向移动 向放热方向移动 使温度降低 使温度升高 ‎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 ‎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要点四、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1、化学平衡常数: ‎ ‎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nBpC+qD。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 ‎   ‎ ‎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的关系依上述规律,其常数(用K表示)叫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  ①平衡常数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8‎ ‎  ②可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   K的意义:K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K居中,典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反应的方向变化;K 很小,反应进行的程度小,转化率小。‎ ‎3、转化率:‎ ‎  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等于某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差)与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比值的百分比。可用于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   ‎ 要点五、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1、焓变和熵变的不同:‎ ‎  焓变(△H)指的是内能的变化值,常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 ‎  熵变(△S)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程度。  S(g)>S(l)>S(s)‎ ‎2、自发反应与否的判断依据 ‎  △H-T△S<0  正反应自发进行 ‎  △H-T△S>0  逆反应自发进行 ‎  ‎ ‎【典型例题】‎ 类型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 例1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X和1 mol Y进行反应:2X (g)+Y (g)Z (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 ‎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0‎ ‎【思路点拨】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是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在分析选项时需要转化成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 所以,故A选项正确;将容器的体积变为‎20 L的瞬间各物质的浓度均减半,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此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Z的平衡浓度比原来的要小,故B选项错误;由于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增大压强此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X和Y的转化率均增大,故C选项错误;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此反应的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所以D选项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的易错点有:忽略化学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而错选其他选项;对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理解片面而错选B或D。‎ 举一反三:‎ ‎【变式1】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时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8‎ ‎ A.2.5mol·L-1·min-1和2.0mol·L-1‎ ‎ B.2.5mol·L-1·min-1和2.5mol·L-1‎ ‎ C.3.0mol·L-1·min-1和3.0mol·L-1‎ ‎ D.5.0mol·L-1·min-1和3.0mol·L-1‎ ‎【答案】B ‎ 【解析】在4~8 min内反应物的浓度改变量为10mol·L-1,故4~8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5mol·L-1·min-1;图中从0 min开始到8 min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到原来的,根据这一幅度,可以推测从第8 min到第16 min,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到2.5mol·L-1。‎ 类型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例2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 组别 c (HCl)(mol / L)‎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块状 ‎4‎ ‎2.5‎ ‎30‎ 粉末状 ‎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思路点拨】需要综合考虑盐酸的浓度、温度以及反应物的铁的状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答案】AC ‎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速率:a>b>c>d。由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知,温度高、浓度大、固体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就快,则1组最慢,2组稍快,由于3组温度高但固体表面积小,4组温度低但固体表面积大,因此无法确定3组与4组的反应速率的快慢,但均比2组快,故A、C两项均正确,B、D两项均错误。‎ ‎【总结升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铁的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举一反三:‎ ‎【变式1】2SO2 (g)+O2 (g)2SO3 (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 D.在t1、t2时刻,SO3 (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 (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 【答案】D ‎ 【解析】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错;增大反应体系压强的方法有许多种,当向反应体系中充入无关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反应速率不变,B错;降低温度将减小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的时间增长,C错;反应速率就是用某一时间段内浓度的变化值除以反应时间来计算的,D对。‎ 8‎ 类型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 例3 (1)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 HI (g)H‎2 ‎(g)+I2 (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 ③(HI)=(I2)时 ‎ ④反应速率时 ‎ ⑤c (HI)∶c (H2)∶c (I2)=2∶1∶1时 ‎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时 ‎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 ‎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 ‎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 ‎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 ‎ (2)在上述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2NO2 (g)N2O4 (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 【思路点拨】解答时特别需要注意,反应(1)和反应(2)的不同之处,前者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后者的正反应分子数减少。‎ ‎ 【答案】(1)②⑥⑨ (2)⑥⑦⑧⑨⑩‎ ‎ 【解析】由第(1)题反应的特征可知:此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即在反应的任何一个阶段,容器内压强不发生改变。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不变,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 由第(2)题反应的特征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改变,因此若平衡发生移动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密度都发生改变,当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都不再改变,此时c (NO2)恒定,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 【总结升华】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要抓住“v (正)=v (逆)”和“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这两个核心判据。‎ 举一反三:‎ ‎【变式1】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 (g)+NO (g)+NO2 (g)2N2 (g)+3H2O (g) Δ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 【答案】C ‎ 【解析】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放热反应。A项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不正确;B项增大NH3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使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不正确;C项NO、N2的消耗分别代表正向、逆向的反应速率,速率的比值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正确;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D不正确。‎ 类型四、根据化学平衡移动方向进行有关判断 ‎ 例4 可逆反应:‎3A (g)3B (?)+C (?) Δ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8‎ ‎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B和C可能都是气体 ‎ 【思路点拨】题目给出的化学方程式,正向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 【答案】CD ‎ 【解析】升温平衡正向移动,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有两种可能:①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增加,此时B与C均为气体。②气体质量减小,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此时B为气体,C为固体(或液体)。‎ ‎ 【总结升华】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总质量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其数值的减小,可能由两种情况引起:一是气体总质量减小,一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分析本题时,这两种情况都应该考虑。‎ ‎ 例5 1和2分别为A在两个恒容容器中的平衡体系A (g)2B (g)和‎2A (g)B (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两反应器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1、2均减小 B.1、2均增大 ‎ C.1减小, 2增大 D.1增大,2减小 ‎ 【答案】C ‎ 【解析】上述两个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只有一种,不管增加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的量,都相当于增大压强。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A (g)2B (g)平衡将逆向移动,1减小,‎2A (g)B (g)平衡将正向移动,2增大。则选项C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 ‎【变式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 (g)+X2 (g)HX (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1.0 mol的HX (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 (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 A.5% B.17% C.25% D.33%‎ ‎【答案】B ‎【解析】‎ ‎,解得x=0.0833‎ 所以。‎ ‎【变式2】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 Ⅰ SO2+2H2O+I2==H2SO4+2HI ‎ Ⅱ 2HIH2+I2‎ ‎ Ⅲ 2H2SO4==2SO2+O2+2H2O ‎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1 mol H2‎ ‎ (2)一定温度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 (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 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HI)=________。该温度下,H2 (g)+I2 (g)2HI (g)的平衡常数K=______。‎ ‎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 (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____是原来的2倍。‎ 8‎ ‎ a.平衡常数 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 (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 ‎ a.NaNO3 b.CuSO‎4 c.Na2SO4 d.NaHSO3‎ ‎(4)以H2为燃料可制作氢氧燃料电池。已知2H2 (g)+O2 (g)==2H2O (1) ΔH=-572 kJ·mol-1 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 kJ电能时,生成1 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 ‎ 【答案】(1)c (2)0.1 mol·L-1·min-1 64 b (3)向右 b (4)80%‎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化学计算。‎ ‎ (1)a项,反应Ⅲ在常温下不能进行;b项,SO2的还原性比HI强;C项,根据盖斯定律Ⅰ×2+Ⅱ×2+Ⅲ得总反应:2H2O==2H2+O2,循环过程中消耗了H2O;d项,根据总反应知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2 mol H2。‎ ‎(2)由题干数据分析该反应:‎ ‎ 0~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 ‎ 平衡常数。‎ ‎ 第三问,若开始加入HI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相当于先将Ⅲ加入到‎2 L的容器(达到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一致,即HI的浓度、H2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再将体积压缩至‎1 L,因为该反应为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所以HI浓度为原来的2倍,H2的体积分数不变;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加入HI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 (3)Zn与稀H2SO4反应,c (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向原溶液加入NaNO3,Zn与H+、NO3-反应不生成H2;若加CuSO4,Zn+CuSO4==ZnSO4+Cu,Zn与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若加Na2SO4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若加NaHSO3,HSO3-消耗H+生成H2O和SO2,减缓反应速率。‎ ‎ (4)生成1 mol液态水,理论上放热,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类型五、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 例6 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 (g)+B (g)xC (g) ΔH符合图中(Ⅰ)所示关系。由此判断,对图像(Ⅱ)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 B.p3>p4,Y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 ‎ 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思路点拨】当题目中涉及多变量时,应先固定其中的一个变量,分析另一个变量。另外,分析图像时需要注意其纵、横坐标的意义。‎ ‎ 【答案】B ‎ 【解析】据图像(Ⅰ)知,在压强不变时,曲线b的斜率比c的大,故T1>T2。降温(T1→T2)时,‎ 8‎ ‎(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不变时,曲线b的斜率比a的大,故p2>p1,增大压强(p1→p2)时,(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故x<2即x=1。由图像(Ⅱ)知,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A和B的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均减小,而A、B的质量分数要增大。因此选B。‎ ‎ 【总结升华】平衡图像题可采用如下解题模式:‎ ‎ (1)先分析题中反应的特点(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还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等)。一定要抓住图像中条件改变瞬间所引起的浓度、压强、速率的变化,然后针对各种条件改变时引起的变化的特征进行对照分析。‎ ‎ (2)再分析图像所表达的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两个坐标轴各表示什么物理量,曲线的变化趋势如何,是单一曲线还是多条曲线,曲线上的关键点,如起点、拐点、交点、终点的含义是什么等)。‎ 举一反三:‎ ‎【变式1】(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 (aq)+I-(aq)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 (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I2 (aq)+I- (aq) I3- (aq)的ΔH>0‎ ‎ B.若温度为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 (I2)大 ‎ 【答案】BC ‎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温度逐渐升高,c(I3-)逐渐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放热,即ΔH<0,A项错。同理可推出,升温,K值减小,即K1>K2,B项正确。D点反应没有平衡,c (I3-)偏小(要向A点移动),即反应要向右进行,所以此时v正>v逆,C项正确。由图知,c (I3-):状态A>状态B,则c (I2)为:状态A<状态B,D项错。‎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