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第十章 统计、统计案例 章未质量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练习第十章 统计、统计案例 章未质量检测

第十章 统计、统计案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地区共有10万户居民,该地区城市住户与农村住户之比为4∶6,根据分层抽样方法,调查了该地区1 000户居民冰箱拥有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那么可以估计该地区农村住户中无冰箱的总户数约为 (  )‎ 城市 农村 有冰箱 ‎356(户)‎ ‎440(户)‎ 无冰箱 ‎44(户)‎ ‎160(户)‎ A.1.6万户        B.4.4万户 C.1.76万户 D.0.24万户 解析:由分层抽样按比例抽取可得×100 000=16 000.‎ 答案:A ‎2.如图是根据《山东统计年鉴2007》中的资料作成的1997年至2006‎ 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茎叶图.图中左边的数字从左到 ‎ 右分别表示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右边的数字表示城镇居 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个位数字.从图中可以得到1997年至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 家庭人口数的平均数为 (  )‎ A.304.6 B.303.6‎ C.302.6 D.301.6‎ 解析:由已知得平均数 = ‎=303.6.‎ 答案:B ‎3.某校数学教研组为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一600人、‎ 高二680人、高三720人中,抽取50人进行问卷调查,则高一、高二、高三抽取的 人数分别是 (  )‎ A.15,16,19 B.15,17,18‎ C.14,17,19 D.15,16,20‎ 解析:分层抽样要求每层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均相等,据题意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故高一、高二和高三分别被抽取的人数为600×=15,680×=17,720×=18.‎ 答案:B ‎4.某商场有四类食品,其中粮食类、植物油类、动物性食品类及果蔬类分别有40种、‎ ‎10种、30种、20种,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若采用 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抽取的植物油类与果蔬类食品种数之和是 (  )‎ A.4 B.5‎ C.6 D.7‎ 解析:依题意所求为(10+20)×=6.‎ 答案:C ‎5.根据下面的列联表:‎ 嗜酒 不嗜酒 总计 患肝病 ‎7 775‎ ‎42‎ ‎7 817‎ 未患肝病 ‎2 099‎ ‎49‎ ‎2 148‎ 总计 ‎9 874‎ ‎91‎ ‎9 965‎ 得出如下的判断[P(K2≥10.828)=0.001,P(K2≥6.635)=0.010)]‎ ‎①有99.9%的把握认为肝病与嗜酒有关;‎ ‎②有99%的把握认为患肝病与嗜酒有关;‎ ‎③认为“患肝病与嗜酒有关”出错的可能为1%;‎ ‎④认为“患肝病与嗜酒有关”出错的可能为10%.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 解析:K2=≈55.70.‎ ‎55.70>10.828,所以我们有99.9%的把握认为患肝病与嗜酒有关.‎ 答案:B ‎6.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则a,b的值分别为 (  )‎ A.0.27,78 B.0.27,83‎ C.2.7,78 D.2.7,83‎ 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组矩为0.1.‎ ‎4.3~4.4间的频数为100×0.1×0.1=1.‎ ‎4.4~4.5间的频数为100×0.1×0.3=3.‎ 又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公比为3.‎ 根据后6组频数成等差数列,且共有100-13=87人.‎ 从而4.6~4.7间的频数最大,且为1×33=27,∴a=0.27,‎ 设公差为d,则6×27+d=87.‎ ‎∴d=-5,从而b=4×27+(-5)=78.‎ 答案:A ‎7.为了考察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作了10次和15次试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1、l2,已知两人所得的试验数据中,变量x和y的数据的平均值都相等,且分别都是s、t,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直线l1和l2一定有公共点(s,t)‎ B.直线l1和l2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t)‎ C.必有l1∥l2‎ D.l1与l2必定重合 解析: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x+.而=-,‎ 即=t-s,t=s+.‎ ‎∴(s,t)在回归直线上.‎ ‎∴直线l1和l2一定有公共点(s,t).‎ 答案:A ‎8.(2010·长沙模拟)某校对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体检,现将高三男生的体重(单位:kg)数据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一般标准,高三男生的体重超过‎65 kg属于偏胖,低于‎55 kg 属于偏瘦.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25、0.20、0.10、0.05,第二小组的频数为400,则该校高三年级的男生总数和体重正常的频率分别为 (  )‎ A.1 000,0.50 B.800,0.50‎ C.800,0.60 D.1 000,0.60‎ 解析:由题知第二小组的频率为1-(0.25+0.20+0.10+0.05)=0.40,又频数为400,‎ 故总人数为1 000,体重正常的频率为0.4+0.2=0.60.‎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期中考试以后,班长算出了全班40个人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一个 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40个分数一起,算出这41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 为________.‎ 解析:设40个人的数学总分为z,则z=‎40M且z=41N-M,由‎40M=41N-M得 M=N.‎ 答案:1‎ ‎10.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8,方差是3.6,若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60,得 到一组新数据,则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__.‎ 解析:设这组数据分别为x1,x2,…,xn,则=(x1+x2+…+xn)=i,方差为s2=[(x1-)2+…+(xn-)2]=(xi-)2,每一组数据都加60后,‎ ′=(xi+60)=i+60=+60=62.8,‎ 方差s′2=(xi+60-′)2=s2=3.6.‎ 答案:62.8,3.6‎ ‎11.从某地区15 000位老人中随机抽取500人,其生活能否自理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 该地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中男性比女性约多的人数为________.‎ 性别 人 数 生活能 否自理 男 女 能 ‎178‎ ‎278‎ 不能 ‎23‎ ‎21‎ 解析:由分层抽样方法知所求人数为×15 000=60.‎ 答案:60‎ ‎12.(2009·福建高考)某校开展“爱我海西、爱我家乡”摄影比赛,9位评委为参赛作品A给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记分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91.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无误,则数字x应该是________.‎ 作品A ‎8‎ ‎8‎ ‎9‎ ‎9‎ ‎9‎ ‎2‎ ‎3‎ x ‎2‎ ‎1‎ ‎4‎ 解析:若x≤4,∵平均分为91,∴总分应为637,∴637=89+89+92+93+92+91‎ ‎+90+x,∴x=1.‎ 若x>4,637≠89+89+92+93+92+91+94=640,不合题意.‎ ‎ 答案:1‎ ‎13.(2009·辽宁高考)某企业有3个分厂生产同一种电子产品,第一、二、三分厂的产量之比为1∶2∶1,用分层抽样方法(每个分厂的产品为一层)从3个分厂生产的电子产品中共抽取100件作使用寿命的测试,由所得的测试结果算得从第一、二、三分厂取出的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值分别为980 h,1 020 h,1 032 h,则抽取的100件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平均值为________h.‎ 解析:依题意可知平均数=‎ =1 013.‎ 答案:1 013‎ ‎14.一个公司共有1 000名员工,下设一些部门,要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体员工中抽 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已知某部门有200名员工,那么从该部门抽取的员工人 数为________.‎ 解析:设抽取人数为x,=⇒x=10.‎ 答案:10‎ ‎15.(2009·湖北高考)下图是样本容量为200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6,10)内的频数为________,数据 落在[2,10)内的概率约为________.‎ 解析:200×0.08×4=64,(0.02+0.08)×4=0.4.‎ 答案:64 0.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人员及工资构成如表:‎ 人员 经理 管理 人员 高级 技工 工人 学徒 合计 周工资 ‎2 200‎ ‎250‎ ‎220‎ ‎200‎ ‎100‎ 人数 ‎1‎ ‎6‎ ‎5‎ ‎10‎ ‎1‎ ‎23‎ 合计 ‎2 200‎ ‎1 500‎ ‎1 100‎ ‎2 000‎ ‎100‎ ‎6 900‎ ‎(1)指出这个问题中工资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这个问题中,平均数能客观地反映该工厂的工资水平吗?为什么?‎ 解:(1)众数200,中位数220,平均数300;‎ ‎(2)平均数受数据中的极端值的影响较大,这个平均数是从一名工资极高(是工人工 资的11倍)的经理和其他四类员工的周工资计算出来的,它不能客观地反映该工厂 的工资水平.‎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据x1,x2,…,x10的平均数=20,方差s2=0.015.求:‎ ‎(1)3x1,3x2,…,3x10的平均数和方差;‎ ‎(2)4x1-2,4x2-2,…,4x10-2的平均数和方差.‎ 解:(1)′=(3x1+3x2+…+3x10)‎ ‎=(x1+x2+…+x10)=3=3×20=60;‎ s′2=[(3x1-3)2+(3x2-3)2+…+(3x10-3)2]‎ ‎=[(x1-)2+(x2-)2+…+(x10-)2]‎ ‎=9s2=9×0.015=0.135.‎ ‎(2)″=4-2=4×20-2=78;‎ s″2=16s2=16×0.015=0.24.‎ ‎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种产品表面进行腐蚀刻线试验,得到腐蚀深度y与腐蚀时间 x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x(秒)‎ ‎5‎ ‎10‎ ‎15‎ ‎20‎ ‎30‎ ‎40‎ ‎50‎ ‎60‎ y(微米)‎ ‎6‎ ‎10‎ ‎11‎ ‎13‎ ‎16‎ ‎17‎ ‎19‎ ‎23‎ ‎(1)画出数据的散点图;‎ ‎(2)根据散点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求回归方程.‎ 解:(1)散点图如图所示 ‎(2)结论:x与y是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且对应n组观测值的n个点大致分布 在一条直线附近,其中整体上与这n个点最接近的一条直线最能代表变量x与y之 间的关系.‎ ‎(3)计算得r=0.979 307 992>0.75.所以,x与y有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由计算器计 算得=6.616 438≈6.62,=0.269 863≈0.27,=6.62+0.27x.‎ ‎19.(本小题满分13分)某市十所重点中学进行高三联考,共有5 000名考生,为了了解 数学学科的学习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出若干名学生在这次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制成 如下频率分布表:‎ 分组 频数 频率 ‎[80,90)‎ ‎①‎ ‎②‎ ‎[90,100)‎ ‎0.050‎ ‎[100,110)‎ ‎0.200‎ ‎[110,120)‎ ‎36‎ ‎0.300‎ ‎[120,130)‎ ‎0.275‎ ‎[130,140)‎ ‎12‎ ‎③‎ ‎[140,150)‎ ‎0.050‎ 合计 ‎④‎ ‎(1)根据上面频率分布表,推出①,②,③,④处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区间[80,150]上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3)根据题中信息估计总体:(i)120分及以上的学生数;‎ ‎(ii)平均分;(iii)成绩落在[126,150]中的概率.‎ 解:(1)①,②,③,④处的数值分别为:3,0.025,0.100,1.‎ ‎(2)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i)120分及以上的学生数为:‎ ‎(0.275+0.100+0.050)×5 000=2 125;‎ ‎(ii)平均分为:=85×0.025+95×0.050+105×0.200+115×0.300+125×0.275+‎ ‎135×0.100+145×0.050=117.5.‎ ‎(iii)成绩落在[126,150]中的概率为:P=×0.275+0.10+0.050=0.260.‎ ‎20.(本小题满分13分)(2009·广东高考)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的不同,可将空 气质量分级如下表:‎ API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级别 Ⅰ Ⅱ Ⅲ1‎ Ⅲ2‎ Ⅳ1‎ Ⅳ2‎ Ⅴ 状况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中度 重污染 重度污染 对某城市一年(365天)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获得的API数据按照区间[0,50],(50,100],‎ ‎(100,150],(150,200],(200,250],(250,300]进行分组,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求直方图中x的值;‎ ‎(2)计算一年中空气质量分别为良和轻微污染的天数.‎ 解:(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 x=÷50‎ ‎=.‎ ‎(2)空气质量为Y的天数=(Y对应的频率÷组距)×组距×365天,‎ 所以一年中空气质量为良和轻微污染的天数分别是 ×50×365=119(天)和×50×365=100(天).‎ ‎21.(本小题满分13分)某工厂有工人1 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参加过短期培训(称为A类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参加过长期培训(称为B类工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按A类,B 类分二层)从该工厂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调查他们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数).‎ ‎(1)A类工人中和B类工人中各抽查多少工人?‎ ‎(2)从A类工人中的抽查结果和从B类工人中的抽查结果分别如下表1和表2.‎ 表1:‎ 生产能 力分组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人数 ‎4‎ ‎8‎ x ‎5‎ ‎3‎ ‎  表2:‎ 生产能 力分组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人数 ‎6‎ y ‎36‎ ‎18‎ ‎(i)先确定x,y,再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就生产能力而言,A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与B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哪个更小?(不用计算,可通过观察直方图直接回答结论)‎ ‎(ii)分别估计A类工人和B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并估计该工厂工人的生产能力的 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解:(1)A类工人中和B类工人中分别抽查25名和75名.‎ ‎(2)(ⅰ)由4+8+x+5+3=25,得x=5,‎ ‎6+y+36+18=75,得y=15.‎ 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从直方图可以判断:B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更小.‎ ‎(ⅱ)A=×105+×115+×125+×135+×145=123,‎ B=×115+×125+×135+×145=133.8,‎ =×123+×133.8=131.1.‎ A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B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以及全厂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 数的估计值分别为123,133.8和13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