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 2雨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案 2雨说

学 科 语文 课 题 ‎2、雨说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 过程 方法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把握诗中的意象。‎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探究诗歌主题.‎ 情感 态度 感受“雨”的挚爱之心,体味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 教学难点 ‎ 学习和运用生动形象、凝练精美的诗歌语言。‎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新课 还记得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那首赞美春雨的诗——《春夜喜雨》吗?大诗人杜甫用拟人的手法,对“知时节”的春雨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和热情的赞美,说它在万物最需要的时候,悄悄地随风而来,默默地滋润万物,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描写雨的现代诗歌——《雨说》,看看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笔下的“雨”会对我们说些什么,想一想它为什么要说这些? ‎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 学生背诵《春夜喜雨》‎ 进入情境 阅读教师出示资料,了解作者 默读了解写作背景 用学过的知识链接新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了解作者的经历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很好的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让学生跨越时间的河流,走近诗歌,走近诗歌中诗人浓浓的情怀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三.欣赏诗歌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雨说了哪些话,主要表达什么意思。‎ 多媒体展示:‎ 感情基调: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诗歌主要内容: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这些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明天。‎ ‎2.具体研习。 ‎ ‎(1)播放范读视频(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 ‎ 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正音.‎ 又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按要求做标记,感受音乐美.‎ 伴着音乐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思考诗歌的主要内容.集体交流 听泛读,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意象,展开联想,试着描绘一幅完整的图画 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给“雨”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语,思考“雨”的内涵,试着集体交流 首先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前提下,通过学生多次的有感情朗读来进入诗歌的意境 ,从整体上感悟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和诗歌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其次通过音乐创设出一种轻松优美舒缓的环境,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像,描绘出一幅自己心中的相关图画.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诗歌的内容更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为后面主旨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 教师小结(多媒体展示):‎ 诗中“雨”象征着一位给大地带来春天,为孩子们到来欢笑的爱的使者.其意义在于春雨是伟大而崇高的无私奉献者,她为了孕育万物而不惜牺牲自己,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万物的生机和希望.同学们,雨的心声,又何尝不是诗人郑愁予的心声呢?诗人身在台湾,却心系大陆,他是在借雨的诉说来诉说自己时时刻刻对祖国前途的关心,对祖国儿童的殷殷祝福。‎ ‎3.艺术特色. ‎ ‎(1)小组探究这首诗歌在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多媒体展示:‎ ‎(1)细腻精巧的运笔 ‎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 四.拓展延伸 多媒体展示:‎ ‎1.刚才,同学们一起读了雨说的话,或许此时,你也许有很多话想对雨说,请拿起你的笔,让你的飞扬的神思化为神奇的文字。三五句都可,诗歌和散文的语言都行。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优美的文字。(多媒体显示一组不同雨的画面,学生任选画面写作。)‎ 找出体现诗歌主旨的诗句,反复吟咏,仔细体味主旨 深入理解 小组探究 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领悟写法 书写对“雨”说的话 最后通过诗句的反复吟咏进一步体味诗歌的主旨.‎ 因为这个环节是学习的难点,所以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分解难度,并发挥集体的智慧探讨诗歌的艺术手法,理解并学习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应用.‎ 即是写作训练,又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如果学生把握了诗歌的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教师点评 五.课堂总结 品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 ‎ 集体交流 主旨,理解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就会写出更为灵动的文字 作 业 设 计 ‎1.搜集积累写雨的诗歌,做读书笔记.‎ ‎2.大自然中肯定有触动你心弦的美景,请你用在这首诗中学到的方法试写一首小诗.‎ 板 书 设 计 ‎ ‎ ‎ 我来了 雨说 我爱你们 ‎ 我希望你们快乐、勇敢、幸福 意象:美丽的雨 感情:殷切的希望 诚挚的祝福 教 学 反 思 相关链接 ‎1.知识概述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  ‎ ‎  ‎ ‎2.戴望舒《雨巷》‎ 撑着油纸伞, ‎ ‎  独自彷徨在悠长,‎ ‎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  ‎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丁香一样的芬芳,‎ ‎  丁香一样的忧愁,‎ ‎  在雨中哀怨,‎ ‎  哀怨又彷徨;‎ ‎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  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  冷漠、凄清,又惆怅。‎ ‎ ‎ ‎ 她静默地走近,‎ ‎  走近,‎ ‎  又投出叹息一般的眼光,‎ ‎  她飘过像梦一般地,‎ ‎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 ‎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  ‎ 她静默地远了,‎ ‎  远了,‎ ‎  到了颓圮的篱墙,‎ ‎  走尽这雨巷。‎ ‎  在雨的哀曲里,‎ ‎  消了她的颜色,‎ ‎  散了她的芬芳,‎ ‎  消散了,‎ ‎  甚至她的叹息般的眼光 ‎  丁香般的惆怅。‎ ‎  ‎ 撑着油纸伞,‎ ‎   独自彷徨在悠长,‎ ‎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