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9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十九)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限时:40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293页) 一、选择题 城市扩散度(指城市发展过程中向周边传递资本、知识、技术、制度、观念和信息的程度)数值越大说明城市对周边地区影响越强烈。读大连市核心区2000~2009年扩散度统计图,回答1~2题。 1.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升高带来的影响有( ) A.拉大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差距 B.人口空间布局趋向市中心 C.带动郊区经济发展 D.逆城市化进程延缓 2.图示期间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出现两个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①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②大型交通设施建设完工 ③政府政策干预 ④郊区农业发展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C 2.D [第1题,大连市核心区扩散度升高说明该市城市化逐步发展,使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扩大,带动周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第2题,两个扩散度升高幅度较大的时期说明城市发展受到变化性因素的推动作用,对比选项可知,经济发展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迅猛增加,而郊区农业对城市化影响不大,因此为工程建设和政策的影响。] (2018·河北衡水中学测试)半城市化地区为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据此回答3~4题。 【导学号:92040077】 3.半城市化的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 B.外来资本的投入 C.乡村工业化 D.政府规划形成 6 4.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B.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 C.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 D.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 3.C 4.C [第3题,郊区大力发展农业不是城市化,A错;资本主要来自当地,外来资本投入很少,B错;乡村工业化可以带动城市化,C对;多数是自发形成的,非政府规划形成,D错。第4题,半城市化主要集中在乡镇,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加大对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促进城市化发展;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对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影响不大;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均衡分配,促进乡镇城市化发展,选C。] (2018·广东实验中学测试)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人口城市化、非农化水平的加速,不仅有人口数量控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面临着复杂的人口流动、管理、保障和发展的问题。在人口总量增长趋缓的同时,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则在快速增长。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读我国部分城市近年来平均人口增量变化情况表,完成5~6题。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 杭州 苏州 2000-2010 年均增量 (单位:万人) -20.58 17.3 9.05 62.8 18.21 35.4 2010-2015 年均增量 (单位:万人) 44.39 16.45 7.8 22.74 6.3 3 5.关于表中所示城市人口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城市人口增速加快 B.东部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C.中部城市人口增速加快 D.西部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6.引起表中城市人口增量变化的原因是( ) 6 A.上海环境质量变差 B.杭州工资水平上升 C.武汉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D.重庆承接产业转移 5.B 6.D [第5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东部城市人口增速减慢,但增速仍是大于零,所以东部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中部城市武汉和长沙的人口增速减慢;西部城市重庆人口增速由负值到正值,人口数量在增加。第6题,上海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导致人口增速减慢;杭州人口增速减慢和上海相似;武汉经济发展速度不是最快;西部城市重庆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人口增速最快。] (2018·哈师大附中测试)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都市边缘区组成。下图为都市区不同组成部分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化率图。读图,完成7~9题。 7.据图推测,都市核心区衰弱开始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8.Ⅱ阶段为( ) A.郊区城市化 B.再城市化 C.虚假城市化 D.逆城市化 9.Ⅳ阶段的特征是( ) A.区域不平衡状态加速发展 B.高科技是区域发展主导力量 C.第二产业的比重持续扩大 D.较大中心城市出现于此阶段 7.B 8.A 9.B [第7题,图中都市核心区在①位置时,人口变化率最大,是人口大规模迁入期,是核心区发展最鼎盛期;在②位置时人口变化率为0,核心区开始衰退;在③时期,人口变化率为负,是人口外迁最大时期,是核心区最不景气时期;在④时期,人口变化率回升,核心区有重新发展的趋势。第8题,Ⅱ阶段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且城市规模在向外扩展,是城市发展向郊区扩展的时期,即郊区城市化阶段。选A。第9题,Ⅳ 6 阶段人口变化率为负,说明城市化进程缓慢,核心城市区有重新发展的趋势,是再城市化现象;该时期主要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表现,高科技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发展趋于平衡,第三产业发展持续扩大;较大城市中心出现在第Ⅱ阶段,在Ⅳ阶段时城市规模已经形成。] (2018·河南郸城一高测试)城市风道也叫城市通风廊道。下图为“北京市城市风道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北京市城市规划与设计优先参考的依据是( ) A.盛行风向及城市热力环流 B.河流流向及城市主干道的走向 C.城市功能区的结构及分布 D.地面高大建筑及河流湿地的分布 11.规划设计城市风道的根本目的是( ) A.调节局地气候,减轻沙尘暴对主城区带来的危害 B.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地表水下渗量,提高地下水位 C.为主城区输入新鲜空气和充足水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D.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驱散雾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10.A 11.D [第10题,北京市城市风道规划首先考虑盛行风向及城市热力环流,风道和盛行风向一致可以疏散城市的污染物,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综合考虑河流流向及城市主干道的走向、城市功能区的结构及分布和地面高大建筑及河流湿地的分布,借助河流、主干道等建设风道。第11题,规划设计城市风道的根本目的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驱散雾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D正确;风道不能减轻沙尘暴对主城区带来的危害,A错;也不能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增加地表水下渗量,提高地下水位,B错;输入新鲜空气和充足水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这不是主要目的,C错。] 二、非选择题 12.(2018·南京师大附中质检)图甲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图乙是该城市不同地点人口变动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92040078】 6 图甲 图乙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则该市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 A.西南偏西 B.西北偏西 C.东北偏东 D.偏北 (2)由此可知,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个城市( ) A.上海 B.孟买 C.新加坡 D.伦敦 (3)该城市道路分布有明显不合理之处,表现在哪里? (4)该城市的A、B、C、D、E五地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________,人口增加最快的是________,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 (5)根据图示信息,简述该城市城市化的发展特征。 [解析] (1)由自来水厂的位置,断定该市河流干流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由图甲中工业区的位置,可知该地常年盛行偏西风,再根据该地南北两侧工业区的位置断定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南风。(2)由(1)题分析,该地最可能为伦敦,因其终年处于西风带内(北半球西南风)。(3)该城高速公路穿过城区,严重干扰了城内交通。(4)读图乙可知,A城人口迁移差额率最小且为负值,而且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故人口不断减少。E城人口迁移差额率最大且为正值,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故其人口增长最快。B城人口迁移差额率为-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相互抵消,人口数量不增不减。(5)读图可知,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与工业区迁移,在远郊区形成新的卫星城。 [答案] (1)C (2)D (3)高速公路穿越老城区。 (4)A E B (5)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与工业区迁移;可能形成新的卫星城(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3.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中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示意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演变路径(图中数据经某种标准化处理所得,数据并不是城市化率和人均GDP的绝对数据值)。 图2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图,图中将二者关系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6 (1)读图1,简述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的特点。 (2)结合图1、图2,判断1965~2005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型的主要特点。 (3)评价1995年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并提出改进措施。 [解析] 第(1)题,图1中显示,1965~1975年间,城市化率和人均GDP处于下降状态,说明城市化进程缓慢,1975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第(2)题,整体上看,1965~2005年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之间关系为低级协调型。第(3)题,经济发展快,城市化进程快,二者之间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应防止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发展。 [答案] (1)1965~1975年,城市化率和人均GDP处于下降状态,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缓慢。1975~1995年,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均稳步回升。1995~2005年,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上升,城市化进程增速加快。 (2)低级协调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经济发展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了经济发展。1995年后城市化速度远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导致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协调。这种不协调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度密集、地价过快上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 措施:加快经济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