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7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学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7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学案 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7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考纲要求】‎ ‎1.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用途、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 2.掌握实验室常备药品的保存、取用、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掌握常见气体物质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吸收方法。能围绕某一目的,依据反应原理、条件及相关反应物,选择合适的方法、顺序、仪器,设计小型实验进行性质验证、物质制取,或对工业流程及科技实验进行模拟。‎ ‎ 教与学方案 笔记与反思 ‎ ‎【自学反馈】‎ 一、知识梳理:‎ 1. 实验内容: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设计的主线)‎ ‎③实验原理(提取题目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分析明确原理)‎ ‎④实验用品(依据实验目的原理,结合反应物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和药品)‎ ‎⑤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要严密而简明)‎ 28 / 28‎ ‎⑥实验现象及结果处理(现象记录要真实准确,结果处理要科学合理)‎ ‎⑦问题和讨论 ‎2.设计要求:①科学性: 、‎ ‎②安全性: 、‎ ‎③可行性: 、‎ ‎④简约性: 。‎ ‎3.设计思路及程序:①根据实验目的,阐明设计该实验的原理,画出实验装置图;‎ ‎②列出实验操作步骤,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③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④有时还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比较,选择确定最佳方案。‎ ‎4.实验方案评价的几个方面: 、 、‎ ‎ 、 。‎ ‎5.气体物质的实验室制备:‎ ‎(1)原料的选择:以 为原料,方便经济安全;‎ 反应速率要 ;所得气体要 。‎ ‎(2)装置的选择:由 、 、 ‎ 等决定;常见装置有 、 、 ‎ 几种类型;装置从左到右组装顺序为: 、 、‎ ‎ 、 、 。‎ ‎(3)仪器的装配:在装配仪器时应 ;‎ 28 / 28‎ 加入试剂时应 ;实验开始时应 ;‎ 连接导管时应 ;量气装置导管应 ;‎ 干燥管应 。‎ ‎(4)气体的除杂:先除杂,后除水,加热除氧放末尾。‎ 常见的除杂试剂有:硫酸铜溶液可除 、饱和NaHCO3溶液可除 、‎ 加热的氧化铜粉末可除 、浓NaOH溶液可除 、加热的铜网 可除 、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可除 。‎ ‎(5)尾气处理:燃烧法 、碱液吸收法 、‎ 水溶解法 、气泡收集法 等;‎ 几种防止倒吸的方法 、 、 等。‎ 6. 型物质的实验室制备:(1)选择最佳反应途径:‎ 如用铜制硝酸铜: 。‎ 用铝制氢氧化铝: 。‎ (2) 选择最佳原料:‎ 如用氯化铝溶液制氢氧化铝: 。‎ 用可溶性铜盐制氢氧化铜: 。‎ ‎(3)选择适宜操作方法:‎ 如制氢氧化亚铁: ‎ ‎ 。‎ 28 / 28‎ (4) 选择适宜收集分离方法:‎ 如制乙酸乙酯: 。‎ 制溴苯: 。‎ ‎7.性质实验:根据物质结构特点,设计实验方案探索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某些性质。在设计过程中要紧扣实验目的要求,依据实验对象的化学性质(无机物是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元素周期律知识,有机物是官能团应具有的性质),抓住本质特征,进行整体思考,设计步骤合理的整体实验方案。‎ ‎8.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型及解题思路:‎ (1) 识别与分析评价实验方案:即对实验方法加以评价、或解释某步操作的目的、或推测实验现象等。‎ 解题思路:紧扣题意,明确考查意图,认真分析理解题给信息将其与已有知识结合,形成新知识网络,然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验证。‎ (2) 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用多种装置、仪器、试剂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 解题思路:抓住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理解各仪器与装置的作用,联想化学原理与物质的有关性质进行解题。基本程序如下:‎ ‎ 拆解 根据各小实验原理 综合实验 若干小实验 确定基本操作及其先后顺序 ‎【例题解析】‎ ‎ [例1]‎ 28 / 28‎ ‎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中含钾、氯,氧三种元素?试设计出实验的简单步骤。‎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例2] 为了制取纯净干燥CO2气体,并验证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试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选用药品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_。‎ ‎(2)把错误改正后,指出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几处所见到的现象:‎ A处:_____________、E处:_____________、F处:_____ _______。‎ ‎(3)指出下列几处装置的作用:‎ B处:____________、C处:_____________、F处: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几处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D处:_____________________、E处: 。‎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28 / 28‎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少量的白磷贮存在水中,切割时在水下进行   B.制取硝基苯时,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反应混合液中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迅速大量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小苏打溶液   D.不能使用裂化汽油从溴水中萃取溴 ‎ ‎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下的有①制备Fe(OH)2,用胶头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制备氢气,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③分馏石油时,测量温度所用的温度计;④用乙醇制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⑤用水吸收氨气时的导气管;⑥向试管中的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A.③⑤⑥  B.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⑥ ‎ ‎3.下列各实验现象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28 / 28‎ ‎ )   A.苯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   C.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D.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 ‎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食盐   B.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mL、0.1mol/L的NaOH溶液   C.用量筒量取12.12mL的盐酸   D.用0.12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mL ‎ ‎5.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 试剂 A B C D 碘水 显蓝色 显蓝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28 / 28‎ 新制Cu(OH)2(加热)‎ 无红色沉淀 红色沉淀 无红色沉淀 红色沉淀 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 无明显现象 显黄色 无明显现象 ‎6.有以下四组物质:①FeCl2、Al(NO3)3、MgSO4、NH4NO3四种溶液   ②   ③MnO2、FeS、CuO、C四种黑色固体 ④NaCl、AlCl3、Ba(OH)2、HCl四种溶液。其中只用一种试剂(允许加热)就能将组内物质区别开的是(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 课外作业 ‎1.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1/10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   A.约1mL B.约3mL C.约2ml D.无法判断 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   A.400mL烧杯 B.250mL烧杯   C.100mL烧杯 D. 50mL烧杯 3.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KI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 28 / 28‎ ‎ B.波尔多液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C.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D.溴水盛放在带胶塞的棕色瓶中 ‎ ‎4.下列各组物质中,制备装置、收集装置均相同,且都可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A.SO2和H2S B.CH4和NH3 C.CO2和H2  D.CH4和O2 ‎ 28 / 28‎ ‎5.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___________。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数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管液面相平 ‎ 28 / 28‎ ‎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B是_______,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B为Na2CO3,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酸A的酸性比_______强,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而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出现光亮银镜。则A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与葡萄糖的混合液。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 ‎7.现有药品W克(W<1)锌片,稀H2SO4无水硫酸铜、氧化铜和水,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粗略测定锌原子量。(假设环境为标准状况)      (1)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怎样加放试剂以保证不漏出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实验所测的数据,写出计算锌的原子量的数学式 ‎ 28 / 28‎ ‎ ‎ 第 十 七 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二课时 物质的检验 ‎【考纲要求】‎ ‎1.了解物质检验的几种类型和方法,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2.掌握化学中常见物质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掌握限定方法和试剂与不限方法和试剂的鉴别的异同,能正确设计检验程序以排除常见的干扰,得出正确结论。‎ ‎ 教与学方案 笔记与反思 ‎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 物质检验的主要类型:‎ ‎(1)鉴定: 。‎ ‎(2)鉴别: 。‎ ‎(3)推断: 。‎ 28 / 28‎ 1. 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 ‎(1)设计原理:按照物质检验的要求,根据物质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 剂和方法,设计科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要求。‎ ‎ (2)设计思路:①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 ‎②对固体、液体样品只能取少量进行检验,留一定量试样备用 ‎③检验时除了要考虑各离子的特征反应外,还要排除离子间的干扰 ‎(3)设计原则:①充分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②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先 简后繁”;③确定物质检出顺序要“先活后惰”‎ ‎3.物质检验的主要类型:‎ (1) 不外加试剂:‎ ① 有序检验:根据某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层层递推的鉴别 ② 无序检验:可采用焰色法、加热法、两两混合法、颜色法等,当待 检物无法从外观特征识别时,则各取少量溶液逐一两两反应,根据 相互反应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出鉴别结果。‎ (2) 外加试剂:‎ ① 只限一种:a加入一种即可产生不同现象,从而将其区别开来。‎ 28 / 28‎ B拉力式鉴别(借用鉴别出的物质再鉴别其它物质)‎ ① 自选试剂:可依据待检物的特性、酸碱性、阴阳离子的特征反应,‎ 选择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任意选择试剂进行鉴别。‎ ‎ 4.物质检验的步骤:‎ (1) 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如试样为固体,则要先配制成溶液。‎ (2) 各取少许待检溶液,根据要求在试样中加入已知成分和性质的试 剂,根据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 5.进行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 (1) 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 常见阳离子在溶液中的特殊颜色: ;‎ 常见阴离子在溶液中的特殊颜色: 。‎ ‎ 溶液中的沉淀物常呈现的特殊颜色:‎ 白色 ;‎ 黑色 ;‎ 红褐色 ;砖红色 ;黄色 ;浅黄色 ;‎ 蓝色 。‎ 常温下常见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无色无味气体: ;‎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28 / 28‎ 红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无色有腐蛋气味的气体: ;无色有果香味的气体: 。‎ (1) 反应要在适宜的酸碱度、浓度和温度下进行:‎ ‎①溶液酸碱度对检验反应的影响:如检验Fe3+、Al3+、Cu2+、Ag+、Zn2+等离 子都应在 性溶液中进行;检验醛基时应在 性溶液中进行。‎ ‎②溶液浓度对检验反应的影响:根据检验反应的灵敏度的高低不同,对被检 离子浓度大小的要求不同。‎ ‎③溶液温度对检验反应的影响:对室温下速率较慢的反应,常需加热;‎ 而有的物质溶解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时不能在热溶液中进行反应。‎ ‎(3)检验反应常需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如:‎ ‎①用Ba2+检验SO42-时,要排除 等的干扰,方法是 ;‎ ‎②用Ag+检验Cl-、Br-、I-时,要先加入 以排除 的干扰;‎ ‎③用SO42-检验Ba2+时,要先加入 以排除 的干扰。‎ ‎6.未知物的检验思路:‎ ‎(1)先物理后化学:如 ;‎ 28 / 28‎ ‎(2)先常温后加热:如 ;‎ ‎(3)先分组后逐一:如 。‎ 二、常见物质检验方法:见附表 ‎.【例题解析】‎ ‎ [例1] 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 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1) 如果装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改为②、①、③,则可 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28 / 28‎ ‎[例2] 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和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 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中含有CO和H2。‎ (1) 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和气→( )( )接( )( )接( )( )接( )( )接( )( ).‎ ‎(2)确认混和气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 其理由是 .‎ 解题思路: 。‎ 易错点: 。‎ ‎【巩固练习】 ‎ 课堂反馈 ‎1.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Cl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 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   A.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B.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C.先加过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D.先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 28 / 28‎ ‎2.一瓶气体,可能含有H2S、CO2、HCl、HBr、SO2中的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 得无色透明液,将此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 淀;另一份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肯定有CO2和SO2     B.可能有HBr、CO2   C.肯定没有HBr、H2S、HCl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 ‎3.都能用4mol/L NaOH溶液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A.HCl和CO2 B.NH3和CH4 C.SO2和CO  D.NO和HBr ‎ ‎4.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用食盐、MnO2和浓H2SO4共热制Cl2   B.将白P放在敞口试管内加热,冷却得红P   C.足量Cl2通入FeCl2 溶液后,将溶液蒸干得到FeCl3   D.将Cu丝伸入热的硫蒸气中得到CuS ‎ 28 / 28‎ ‎5.下列有关实验所选用的试剂能达到目的是( )   A.证明NaHCO3溶液中混有苏打用澄清石灰水   B.证明SO2中混有CO2用澄清石灰水   C.证明AgNO3溶液中混有Al(NO3)3用氨水   D.除掉C2H6中的C2H4用酸性KMnO4溶液 ‎ ‎6.为了除去酸性AlCl3溶液中的Cu2+,下列实验步骤顺序和试剂都正确的是( )   ①通CO2  ②加盐酸  ③加过量NaOH溶液  ④加AlCl3溶液  ⑤过滤 ‎ A.③⑤② B.③⑤①⑤② C.③⑤④⑤② D.以上都不正确 ‎ 课外作业 ‎ ‎1.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   A.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硫化铝三种白色粉末   B.甲醇、乙醇和苯三种液体   C.甲苯、乙醇、CCl4三种液体   D.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28 / 28‎ ‎ ‎ ‎2.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将下列溶液一一鉴别开来的是( )   A.NaOH、NaHCO3、NaHSO4、AlCl3   B.NaOH、NH4NO3、HCl、KNO3   C.Na2SO4、Ca(NO3)2、BaCl2、Na2CO3   D.CuSO4、KMnO4、FeCl3、溴水 ‎ ‎3.有以下七种饱和溶液(1)Ba(NO3)2 (2)Ca(OH)2 (3)Na2SiO3 (4)CaCl2 (5)Na2CO3 (6)NaAlO2 (7)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   A.③④⑥  B.①③⑥  C.③⑤⑥⑦  D.③⑥ ‎ ‎4.把稀HCl不断滴加入Fe(NO3)2溶液中的现象是( )   A.绿色变浅   B.绿色变深 C.绿色变棕黄  D.浅黄色加深 ‎ 28 / 28‎ ‎5.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依次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Cu,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D.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 ‎ ‎6.下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七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试剂。请选择适宜装置的序号填于空白处。      (1)既能用于收集Cl2,又能用于收集NO的装置是_________;   (2)能用作干燥CO2气流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Cl2并检验Cl2性质的连续实验中,用于除去C2中的HCl杂质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   (4)合成氨实验中,可用于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H2和N2的体积比的装置是___________;   (5)用于尾气吸收并能防止液体倒吸到反应装置中的是______________;   (6)接在气体的连续实验中间,用于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稳目的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 28 / 28‎ ‎ ‎ ‎7.下图所示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几种尾气吸收装置(装置中的液体为水,固体为碱石灰)。从实验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当用于吸收HCl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选填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若用于吸收NH3,在上述已选用的装置中不宜采用 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 ‎  8.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右图装置I进行如下实验:‎ 28 / 28‎ ‎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 ‎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即证 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 ‎ (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_________试剂洗涤。洗涤分离粗产品应使用 的最主要仪 28 / 28‎ 器是_______________。检验产物已纯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口逸出,提出必须先除 ‎ 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   ‎ ‎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红棕色气体会干扰反应产物的验证,请说明干扰的原因并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右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 ‎ 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 28 / 28‎ 第 十 七 章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题解析】‎ ‎1.[解析]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因此,‎ 设计的实验应能证明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加快,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 及化学性质不变。要证明氯酸钾中含钾、氯、氧三种元素,可设计实验证明产物中含钾元素、氯离予和氧气。‎ ‎ [答案] (1)将等质量的氯酸钾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人少量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用酒精灯分别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根据收集的氧气多少,可判断反应速率。‎ ‎ (2)用水溶解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洗涤沉淀,干燥后称量,与最初加入量比较,可证明质量是否变化。‎ ‎ (3)将上述不溶物与浓盐酸混合加热,检验是否有氯气生成,可证明二氧化锰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 ‎ (4)将收集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可证明氯酸钾含氧元素。‎ ‎ (5)将(2)步骤作的滤液做焰色反应,可证明氯酸钾中是否含钾元素。‎ ‎(6)将(2)步操作的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证明氯酸钾中是否含氯元素。‎ ‎ ‎ 28 / 28‎ ‎ 2.[解析]该题考查用大理石制二氧化碳时不能用硫酸而应该用盐酸(或稀硝酸)而干燥二氧化碳时应该用浓硫酸。尾气中的CO因为污染环境不能直接排放,应该燃烧除去。‎ ‎[答案](1)A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 C处稀硫酸改为浓硫酸 ‎ (2)大理石溶解,有气泡冒出 黑变红 变浑浊 余气可点燃 ‎ (3)除HCl 除水蒸气 检验CO2,除去CO以防污染 ‎ (4)C+CO2===2CO CuO+CO ===Cu+CO2‎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1.BD 2.C 3.BC 4.D 5.C 6.D ‎ 课外作业:1.C 2.C 3.BD 4.CD ‎ 第二课时 物质的检验 ‎【参考答案】‎ ‎【例题解析】‎ ‎1.[解析]‎ ‎[答案](1)SO2,CO2 、 H2O;(2)H2O、 SO2,CO2 ;(3)SO2,CO2 、 H2O ‎2.[解析]‎ ‎[答案] (1)(E)(F)接(D)(C)接(A)(B)[或(B)(A)]接(J)(I)接(H)(G)‎ (1) 黑色CuO变红、无水硫酸铜变蓝因为H2通过灼热的CuO后生成铜和水蒸气,‎ 水蒸气使无水硫酸铜变蓝 28 / 28‎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1.C 2.D 3.A 4.A 5.C 6.B 课外作业:1.B 2.AD 3.C 4.C 5.C ‎6.(1)A、B (2)A、E、F (3)A (4)G (5)C、E (6)D ‎7.吸收HCl用:a d e h i k l   吸收NH3不宜采用:h i,因为h中盛有碱石灰与NH3不反应;NH3比空气轻,在导管口处向空气中扩散,所以不用i。 ‎ ‎8.(1);Ag++Br-=AgBr↓   (2)导气,冷凝回流 (3) 、Br2,稀NaOH溶液,蒸馏水。分液漏斗。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液,加入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不浑浊说明产品已洗净。(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和白粉加入的量不适当,会使液溴挥发。挥发的液溴溶于水,生成HBr,与AgNO3反应生成AgBr沉淀,因而无法确定HBr是否与Br2取代反应的产物。Br2+H2O=HBr+HBrO HBr+AgNO3=AgBr↓+HNO3 (5)a是安全瓶,防止倒吸,b中试剂是苯或四氯化碳。装置Ⅱ的优点①控制反应进行 ②防止倒吸 ③排除液溴的干扰 ④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 ‎5. (1)5、3、4、6、7(或7、6)2、1、8     (2)盐酸 大理石 (3)除去CO2,除去HCl气体 28 / 28‎ ‎ (4)a、c ‎ ‎6.(1)B是Mg,溶液又变红色 (2)H2CO3,溶液又变澄清 (3)A是浓氨水或浓铵盐,C是AgNO3,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7.(1)④③⑥ (2)G接F  E接J   (3)先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能没过锌片),将试管倾斜,小心地将锌片贴在试管壁上,塞好胶塞,连好装置,再将试管直立,使锌与稀H2SO4反应。   (4)设收集H2 VmL(标准状况),Zn的原子量为x   H2SO4+Zn=ZnSO4+H2↑       x    22.4L       W    V×10-3L   x= ‎ 28 / 2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