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训练09走进社会生活试题
训练(九) 走进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要孝敬父母;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要好好学习;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要遵守小区的规定,与邻居和睦相处……这说明 ( ) ①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②社会生活中的每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③作为学生,孝敬父母是我们的首要责任 ④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 ( ) A.个人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生活 C.各种社会关系织成的“网”会困住个人 D.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会带给人各种烦恼 3.据教育部消息,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你不赞同的有 ( ) ①林欢:“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②邹诚:“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 ③张兰:“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开阔视野、培养能力。” ④魏杰:“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福建女孩王津车祸离世,她的父母决定捐出女儿的肾脏,受赠者已成功手术并出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要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提升生命的价值 ③同情和关心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 7 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相应的回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 ①小文每个节假日都宅在家里看书 ②小刚每天在独立完成作业后主动预习 ③小明定期去小区的敬老院为老人们读书 ④小芳利用课余时间到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冬季以来,进入流感高发期,某中学八年级成立了卫生健康宣讲团,他们在卫生老师的指导培训下,轮流播音宣传卫生健康常识和流感的预防方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是关心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②这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③这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这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过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7.下列最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 ) A.网络丰富政治生活 B.网络丰富文化生活 C.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D.网络促进经济发展 8.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句话说明了 ( ) A.网络正在改变世界 B.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7 C.网络生活丰富多彩 D.青少年要远离网络 9.2019年3月24日,江苏盐城警方发布通报称,响水爆炸事故发生后,史某编造虚假信息在网络散布,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警示我们 (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②网络有界,自由无限,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③要提高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要远离网络,杜绝在网络上发表任何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0.当前流行的网络直播是指基于互联网,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活动。下图中的信息主要告诉我们 ( ) ①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生活 ②要善于辨别,远离不良直播平台 ③网络直播容易造成自己隐私泄露 ④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取缔网络直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30名消防官兵不幸罹难,举国哀悼英烈。但是,却有个别公民利用网络诋毁、侮辱英烈,他们也为此受到了法律制裁。为揭示诋毁英烈行为的卑劣,你打算运用的观点是 ( ) ①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遵守法律和道德 ②诋毁英烈践踏良知,败坏社会风气 ③英烈的壮举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应该受到人们的敬仰 ④诋毁英烈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公民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12.中学生陈某经常彻夜上网玩游戏,导致精神萎靡。后在老师帮助下,摆脱了游戏的诱惑,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并在市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这说明 ( ) A.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生活的空间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不应上网 C.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 D.网络规则应遵守,安全防范需加强 二、非选择题 观察图片 思考问题 13.观察两幅校园生活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图片二中志愿者行为属于 行为。 (2)谈谈开展上面活动的用意。 仁德天下 公益点滴 14.材料一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感动中国”人物胡佩兰70岁从医院退休后,坚持每周 7 出诊6天。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五十多个“希望书屋”。 材料二 广州市暖冬社团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小志愿——小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1)材料一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材料二中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是什么样的表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感受网络 享受生活 15.材料一 安徽合肥八中的VR虚拟课堂和百变机器人在网络上走红,走进合肥八中我们看到,围绕太阳系转动的行星系统透过显示屏幕清晰地展现在师生面前,通过演示笔轻轻摆动,学生们就可以裸眼360度看到整个太阳系。目前,合肥八中已经将智慧教育系列产品进行了常态化应用,全校三个年级5 600名学生,通过平板、多媒体手机实现了信息化智慧教学的全覆盖。 材料二 王某利用自学技术,通过某软件对浙江某公司融资平台数据进行修改,充值1元后成功提现5万元,事发后王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最终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信息化时代网络的认识。 7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正确使用网络 培养媒体素养 16.材料一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规,制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中指出:“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该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2)国家为什么要加强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 【参考答案】 7 1.D [解析] 学生的首要责任是好好学习。故选D。 2.A 3.A [解析] 材料中是要求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故选A。 4.A [解析] 王津父母将她的肾脏捐赠并不是她需要承担的责任。故选A。 5.D 6.C [解析] 参加卫生健康宣讲团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故选C。 7.C 8.B 9.B [解析] 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中,自由都是有界限的,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故选B。 10.A 11.B 12.C 13.(1)图片一:法治。图片二:亲社会。 (2)有利于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弘扬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等。 14.(1)①要关爱他人,友善待人,与人为善。②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③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能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④关爱他人,传递美好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积极承担责任。(或亲近、服务和奉献社会或奉献爱心) 意义: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15.(1)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方便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③但是我们也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不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网络利与弊两个角度谈认识) (2)①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传播网络正能量。②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③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④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⑤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6.(1)材料一说明国家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加大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力度。 (2)①当前,互联网群组信息良莠不齐,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困惑和干扰,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一方面群组成员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使信息变得丰富;另一方面也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②国家加强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有利于规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