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第十单元第29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学案
第29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经济改革 一、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模式) (1)产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垄断的形成即产生。它的最初形式是国营铁路、国营兵工厂,国有土地基金等国有企业和半国有企业。 (2)初步发展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显著发展。如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等国实行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黄金时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4)“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5)调整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适当减小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图解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教材补缺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主流经济思想的演变 (1)凯恩斯主义挽救了大危机中的西方经济,其经济理论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石。二战后,主要发达经济体全面奉行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创下了西方经济增长的黄金30年。但凯恩斯 主义的过度推行使得国家经济功能膨胀,政府债台高筑,再加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了。 (2)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消退,自由市场思潮卷土重来,货币主义学派(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重塑“无形之手”理论,形成了新自由主义。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石,推行私有化浪潮,将二战后西方国家支撑经济的框架统统打碎。 (3)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奉行“第三条道路”,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政府,又反对过度干预的政府,将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力主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等等)和理性预期学派(奉行比货币学派更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结合起来,使美国经济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2.建立“福利国家”(社会保障) (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经济结构)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 (3)作用 ①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②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4.“新经济”的出现(经济增长模式) (1)背景: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问世。 (3)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措施 ①经济 a.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b.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 ②政治 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3)结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此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2)措施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注重发展重工业。 (3)结果: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长,1975年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 (2)措施 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 (3)结果 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戈尔巴乔夫开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解体。 归纳总结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考点一 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 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滞胀”阶段,重创了各国的经济。 针对练1 (2019·长沙模拟)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 ) 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 B.取消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实行杀富济贫的政策 D.完善福利国家制度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出现经济“滞胀”局面,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克服凯恩斯主义带来的弊端,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以促进经济发展,故选A项。取消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美国并未实行杀富济贫政策,故C项错误;D项并非取消规章制度的目的。 1.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及实质 (1)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典型国家:英法)。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典型国家:日本)。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③财政政策调节(典型国家:美国)。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④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典型国家:联邦德国)。 (2)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形态。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航空以 及激光等。 (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家国情怀——福利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体现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福利制度对保障人民基本需求、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借鉴,可以为我国福利制度改革提供经验教训。 考点二 “减速脱轨”——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苏共“二十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 1.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期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 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2)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针对练2 (2018·江西九校联考)赫鲁晓夫执掌苏联时,在1957年,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管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在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在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 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赫鲁晓夫不断调整经济行政区,领导经济建设的机构也不断改变,这说明其经济改革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操之过急,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可知C项错误;材料信息旨在强调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明确思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材料 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苏联国内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具体表现,第一是在“说事”时,改变历史结论,美其名曰“新视角”。当时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因为“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在朝着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发展,如果革命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以后就中止,那么俄国就可以建立资产阶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可能早已实现现代化并与西方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了。第二是在“论人”时,颠覆历史评价,美其名曰“复杂论”。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和全盘否定。在赫鲁晓夫时期批判的主要是斯大林个人,以及他在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错误,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已经由此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且进一步直接诋毁列宁。第三是在“讲史”时,歪曲历史事实,美其名曰“再思考”。最初,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简单地说成是一个“停滞时期”,毫无成就可言。后来针对斯大林时期,否定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摘编自陈之骅《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要求:分析材料,概括苏联解体前夕国内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信息: 答案 改变历史结论,否定十月革命;颠覆历史评价,否定和诋毁列宁与斯大林;歪曲历史事实,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成就。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 支占GDP比重(%) 1995~2005年GDP 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 14.7 3.3 英国 21.8 2.8 挪威 23.9 2.8 德国 24.3 1.4 芬兰 24.8 3.5 法国 28.5 2.1 瑞典 29.5 2.7 23个发达国 家的平均值 22.0 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 要求: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上面材料论证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论证②的合理性。 论证: 答案 ①的合理性:从表中美国与法国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来看,法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是美国的2倍,法国的穷人所享受的福利水平比美国高。 ②的合理性:从表中1995~2005年美国与法国GDP年均增长速度来看,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落后于美国,这就意味着法国富人的税收负担较重。之所以出现这一差异是因为福利国家的对象主要倾向于低收入阶层、失业者、老弱病残或丧失劳动能力者。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对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干预形式。 材料 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发现问题: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已比较严重,但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思考: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 试答: 答案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非常落后。尽管当时苏联在民主、民生、民权等方面存在着弊端,但是,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时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这一点使发展中国家更关注苏联经济、军事发展的道路。 1.(2018·课标全国Ⅲ,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A对:根据材料中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 2.(2017·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体现了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有主观性且被多次修改,记述未必准确,可信度也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高,故A、B两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 3.(2017·课标全国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措施的弊端日益显现,西方各国纷纷减少国家干预。材料“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说明美国政府试图减少联邦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减少干预并非完全放权到地方和恢复自由放任,故B、D两项错误;由于20世纪70年代国家财政压力过大,政府开始缩减福利政策范围,故C项错误。 4.(2017·课标全国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解析 斯大林体制在农业中的问题主要是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中物质报酬发放次数的增多,工资制度的改革都是在试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D项错误。 1.(2018·四川全国卷Ⅲ冲刺演练一,35)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见英国( ) 年份 福利支出 国民生产总值 1951年 20.74 145.08 1982年 685.10 3 166.98 A.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有关 B.缩小了各阶层贫富差距 C.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 D.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未涉及“货币扩张”,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财政困难,故D项错误。 2.(2018·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九,3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新现象:创纪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主编斯蒂芬·谢泼德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材料旨在说明( ) A.美国经济呈现虚假繁荣 B.凯恩斯经济思想作用凸显 C.世界多极化格局的保障 D.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创纪录的长期繁荣、高增长,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推知此时美国经济为真繁荣,故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失灵,新自由主义加强,故B项错误;冷战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故C项错误。 3.(2019·重庆名校联盟联考,35)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苏联斯大林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而忽视商品货币关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故A项正确。 4.(2018·湖北武昌区调研,3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有利于奖勤罚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故A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济南模拟)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 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D.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1971年”相符,故B项正确。 2.(2018·宣城模拟) 工业生产下 降幅度(%) 失业人数最 高点(万人) 物价变化(%) 1953~1954 9.1 393 -0.4 1957~1958 13.5 393 +4.2 1960~1961 8.6 508 +1.6 1969~1970 8.1 500 +6.6 二战后美国经济危机出现新变化,根据上表,该变化是由于( ) A.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降低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推行 C.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形成 D.科技革命知识经济的兴起 答案 B 3.(2018·天津河西区模拟)下表内容呈现的是1977年五个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据此可知( )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A.资本主义国家全部模仿了计划经济体制 B.当时的英美两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 C.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学习 D.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混合经济” 答案 D 解析 资本主义国家全部模仿了计划经济体制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英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信息,故C项错误;表格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既有国有经济也有私有经济,故D项正确。 4.(2018·德州模拟)“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 ) 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答案 C 解析 福利国家制度是服务型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故B项错误;“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并不是材料所论及的问题,故D项错误。 5.(2018·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测评,34)下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 ) 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 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 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 答案 D 解析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欧洲早在1945到1975年就进入了福利国家的黄金时代,接着出现了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说明欧盟福利国家在不断走下坡路,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故D项正确。 6.(2019·太原市模拟)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及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 年份 制造业总产值 制造业产值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 60 30 1980 527 24 1993 1 118 17.6 2000 1 566.6 15.8 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 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迅速增长,说明产业技术革新快,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与国际竞争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迅速增长,但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却不断减少,说明美国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知识经济是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D项错误。 7.1958年赫鲁晓夫将机器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可是赫鲁晓夫把这一改革解释为“有助于把集体农庄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且强调指出这一措施不是“所有制的倒退”。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破除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B.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C.平衡了农轻重发展比例 D.强化了国家对农业管理 答案 B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仍然强调强化公有制,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平衡农轻重发展比例,故C项错误;材料不是强化国家对农业管理,故D项错误。 8.(2018·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34)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 A.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扩大农业的自主权 C.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改变集体农庄道路 答案 B 解析 “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这说明农业部门完全是在应对政府,自己毫无自主权可言,故B项正确。 9.(2019·日照模拟) 1953年 苏联部长会议由68个部级单位削减为34个 1956年 苏联部长会议部级单位增至60个 1957年 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权管理,撤销了中央管理经济的各部委,按区域原则设置国民经济委员会 1964年 中央部、委的数量又达到7个 上表为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政府机构改革情况。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缺乏明确指导思想致改革混乱 B.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 C.没有触动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 D.改革操之过急脱离经济实际 答案 A 解析 “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为重点”,与赫鲁晓夫继承斯大林体制的一面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机构改革的相关内容,不涉及产业结构的改革,故C项错误;同理,材料也不能体现改革与现实的关系,故D项错误。 10.(2018·商丘模拟)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 ) A.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 B.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C.完善巩固了斯大林模式 D.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体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A项正确。 11.(2018·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35)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 ) 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 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答案 A 解析 通过题干可知,到1990年,苏联粮食和购粮款奇缺,但有先进的军事技术而物质极端匮乏,体现出苏联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故A项正确。 12.(2018·石家庄一模,35)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应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 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 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 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 答案 C 解析 苏联解体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不是西方的和平演变,故A项错误;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民众对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应是敌对的、冷淡的,表明其重视国家意识形态导向,故C项正确;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与材料的内容强调俄罗斯对教科书的审查表明重视意识形态的导向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8·桂林、崇左、百色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庭养老,即由家庭承担赡养老人的功能。在东方国家,老人与他们的孩子居住,在一个大家庭里,家庭的所有成员,包括老人与孩子,都用各种方式尽其义务。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有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其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一些罪行不太严重的犯人。到了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定相当严苛,其中,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那么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摘编自梁盼《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养老保险是从德国开始的。1889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了第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其对象仅仅是生活困难的伤残老工人,缴费与给付水平极低。二战后,随着《贝弗里奇计划》的实施以及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以公共年金计划为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工业化国家纷纷建立和完善。有些国家将养老金扩展到全体公民,同其是否就业及工资收入无关。罗斯福实施“新政”,颁布《社会保障法案》是其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新政”所建立的养老保险,是一种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在待遇标准上实行累退式的与工资收入相关联的制度,以照顾低工资劳动者。此后,养老保险制度成为工业化国家普遍覆盖全体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摘编自《中国养老保险文献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国家近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并比较其与中国古代在养老方式上的异同。 答案 (1)特点:强调子女对长辈的孝道,以家庭养老为主;政府通过立法加以保证。 成因: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倡导;政府的专制。 (2)特点:建立保险金制度;养老成为“福利国家”的一部分;通过《社会保障法案》等。 影响: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保证了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社会干预;保证了社会稳定,缓和了阶级矛盾。 同:政府出面干预;通过法规保障养老。 异:中国古代主要靠家庭养老,政府保证;世界近现代养老保险以国家为主,采取社会保险、国家立法等多种方式扩大覆盖面。 14.(2018·威海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年~1956年和1957~1960年两个阶段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原因。 答案 (1)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2)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苏联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和改革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中国是主要由于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