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题型01多项选择题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题型01多项选择题试题

题型(一) 多项选择题 ‎(1)筛选排除法:利用有关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将比较容易判断的错误选项剔除,从而快捷地选出正确选项。‎ ‎(2)假设法:用假设法,即取某些物理过程的特殊情况,通过简单推理进行判断。‎ ‎(3)图像分析法:通过理解图像所代表的物理过程,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利用图线上一些特殊点(如图线的端点、极值点及两条图线的交点等)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判断。‎ ‎(4)赋值简算法:选取一些易于估算或速算的值代入,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5)计算求解法:根据试题给出的数据,运用物理公式计算其结果并与备选答案对照,作出正确的选择。‎ 类型一 光学多选题 ‎1.如图T1-1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1‎ A.该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3 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分别放在如图T1-2所示的A~H各点时,需要适当调整光屏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2‎ A.F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B.将蜡烛由H点向左移到G点时,光屏上的像变小了 C.这8次实验中将蜡烛放在E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 D.将蜡烛由A点向右移到E点时,光屏应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T1-3甲所示;②保持该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  )‎ 20‎ 图T1-3‎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 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之间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 cm ‎4.在用一凸透镜探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物距u/cm ‎50‎ ‎40‎ ‎30‎ ‎25‎ ‎20‎ 像距v/cm ‎22‎ ‎24‎ ‎30‎ ‎38‎ ‎60‎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 B.当u=25 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v=24 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 cm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像会逐渐变小 ‎5.如图T1-4所示是小青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 (  )‎ 图T1-4‎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当u=1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 C.当物体从无穷远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焦距为f甲=10 cm和f乙=5 cm的甲、乙两个凸透镜依次进行实验。当将蜡烛及透镜均分别放在如图T1-5所示位置时,烛焰通过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并且其中一次是光屏在图中a、b之间移动得到的,则 (  )‎ 20‎ 图T1-5‎ A.焦距为10 cm的甲透镜成像较大 B.焦距为5 cm的乙透镜成像较大 C.在ab间移动得到像时用的是甲透镜 D.在ab间移动得到像时用的是乙透镜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  )‎ A.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B.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C.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D.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8.[2019·河北二模]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T1-6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图T1-6‎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 D.换一个更厚的凸透镜 ‎9.[2019·河北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T1-7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7‎ A.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B.当蜡烛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靠近透镜 C.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远视眼镜,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向右移 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烛焰像成在光屏中心的上方,若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透镜向下调节 20‎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T1-8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8‎ A.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C.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蜡烛,蜡烛必须靠近凸透镜 ‎11.如图T1-9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和光屏P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他再用一烛焰S',在图示位置上取代发光点S,如要使烛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几种操作中能达到目的是(  )‎ 图T1-9‎ A.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和光屏P不动,只将透镜L向右移适当距离 B.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和光屏P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 C.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右移适当距离 D.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向左移适当距离 类型二 热学多选题 ‎12.[2019·石家庄模拟]对于如图T1-10所示的各种实验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 20‎ 图T1-10‎ A.图甲主要说明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图乙主要说明物体内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图丙主要说明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D.图丁主要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着的 ‎13.物理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俗语、诗词中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定认识,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说明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D.“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炒菜时,满屋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5.[2018·河北模拟]双燃料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作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B.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C.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D.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大 20‎ ‎1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得多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17.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 kg·℃)-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铜 0.39×103‎ A.固体物质的比热容一定小于液体物质的比热容 B.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会因物质的状态不同而改变 C.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均未沸腾),酒精的温度变化较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一定较高 ‎18.小红根据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熔点、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物质 密度/( kg·m-3)(常温常压下)‎ 熔点/℃(标准大气压)‎ 比热容/[J·(kg·℃)-1]‎ 冰 ‎0.9×103‎ ‎0‎ ‎4.2×103‎ 铝 ‎2.7×103‎ ‎660‎ ‎0.88×103‎ 铁 ‎7.9×103‎ ‎1535‎ ‎0.46×103‎ 铜 ‎8.9×103‎ ‎1083‎ ‎0.39×103‎ 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铝制作 B.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铝球可能是空心的 C.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铜块温度降低得较多 D.把温度为-10 ℃的冰块投入盛有0 ℃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会增加 类型三 力学多选题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一定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B.用力推一个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不断转化为内能 D.中考体育测试中投掷出去的实心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处于非平衡状态 ‎20.‎ 20‎ 如图T1-11所示,锤头松动了,用锤柄撞击木凳,锤头就会紧套在锤柄上了,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 图T1-11‎ A.锤柄撞击木凳过程中,锤柄对木凳的力大于木凳对锤柄的力 B.锤头在锤柄撞击木凳过程中套紧了,是因为锤头受到了惯性作用 C.在手握锤柄在空中匀速竖直下落过程中,锤柄受到的手对它的摩擦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锤柄从下落到撞击木凳停止,此过程中锤柄的惯性大小不变 ‎21.如图T1-12所示,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图T1-12‎ A.明信片被弹飞前,鸡蛋对明信片的压力和明信片对鸡蛋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明信片被弹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明信片被弹飞时,鸡蛋没有随明信片一起飞出去是由于鸡蛋具有惯性 D.明信片被弹飞后,鸡蛋掉入水中是由于受到重力 ‎22.如图T1-13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T1-13‎ A.物体A不受摩擦力 B.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增大力F,则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D.若物体B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则物体A向右倾倒 ‎23.[2018·武清区二模]‎ 20‎ 如图T1-14所示,在轻质杠杆两端各挂体积相同的实心铁块和铜块,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不变。现保持杠杆左、右两边的力臂不变,则 (  )‎ 图T1-14‎ A.若分别将两物块切去等体积的一小块,杠杆将不再水平平衡 B.若分别将两物块切去等体积的一小块,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 C.若分别将两物块切去等质量的一小块,杠杆右端向下倾斜 D.若分别将两物块切去等质量的一小块,杠杆左端向下倾斜 ‎24.如图T1-15所示,将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点处,在B点施加力F1=30 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撤去F1,在B点施加力F2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103 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B=3OA,g取10 N/kg) (  )‎ 图T1-15‎ A.合金块的质量为9 kg B.合金块的密度为7.8×103 kg/m3‎ C.F2的大小为12 N D.B点施加力F2时,细绳对杠杆的拉力为78 N ‎25.[2019·河北二模]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T1-16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T1-16‎ A.若G1=G2,拉力做的功相同 B.若G1=G2,甲的机械效率等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2G2,甲的机械效率是乙的机械效率的2倍 20‎ 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26.如图T1-17所示,用力F1将物体A匀速提升了h,若改用滑轮组把物体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h,拉力为F2,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有关此滑轮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T1-17‎ A.F1=3F2 B.机械效率为F‎1‎‎3‎F‎2‎ C.动滑轮重为3F2-F1 D.额外功为(3F2-F1)h ‎27.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体积都不同的盐水,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两杯中,当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图T1-18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T1-18‎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盐水的浮力等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甲杯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杯对地面的压强 D.甲杯底受到盐水的压强小于乙杯底受到盐水的压强 ‎28.如图T1-19所示A、B两只柱状容器(SA>SB),分别盛有密度为ρ甲和ρ乙的两种不同液体,其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现将同一小球分别处于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 (  )‎ 图T1-19‎ A.m甲F乙 D.将小球从容器中取出,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29.如图T1-20所示,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B,甲、乙的底面积之比S甲∶S乙=2∶1,液面的高度之比hA∶hB=‎ 20‎ ‎3∶2,液体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相等。现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A、B两液体中(图中未画出),液体未溢出,静止时,液体A中的小球悬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T1-20‎ A.静止时,液体B中的小球沉底 B.静止时,液体B中的小球漂浮 C.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2∶1‎ D.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之比1∶2‎ ‎30.[2019·路北区三模]如图T1-21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分别装有密度为ρa,ρb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同一物块(密度为ρ)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21‎ A.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为ρa<ρb<ρ B.放入物块前,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放入物块后,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 D.放入物块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较大 ‎31.在底面积为S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0,如图T1-22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图中未画出,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1,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出水的深度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 (  )‎ 图T1-22‎ A.金属球的密度为h‎1‎‎-‎h‎0‎h‎2‎‎-‎h‎0‎ρ水 B.金属球的密度为h‎1‎‎-‎h‎2‎h‎1‎‎-‎h‎0‎ρ水 20‎ C.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水g(h1-h2)S D.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ρ水g(h1-h0)S ‎32.如图T1-23所示,ー个长方体物块体积为V,把它放入ー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的底面积为S,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1,现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则 (  )‎ 图T1-23‎ A.物块的质量为V1ρ水 B.物块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增大量ΔF浮=Vgρ水 C.物块的密度ρ物=‎‎(V-V‎1‎)‎ρ水V D.物块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量Δp=‎‎(V-V‎1‎)gρ水S ‎33.如图T1-24甲所示,物体A为实心正方体,浸没在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水的密度为ρ0),容器内部底面积是正方体下表面面积的4倍,沿竖直方向缓慢匀速向上拉动绳子,拉力F随物体向上移动的距离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绳子承受拉力时不会被拉断,绳的质量等次要因素都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24‎ A.物体A的体积是h‎0‎‎3‎ B.浸没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F‎0‎‎3‎ C.物体A的密度为4ρ0‎ D.整个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最大变化量是‎1‎‎3‎ρ0gh0‎ 类型四 电学多选题 ‎34.如图T1-25所示电路,R1>R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0‎ 图T1-25‎ A.闭合S1、断开S2,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不变 B.闭合S1、断开S2,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C.闭合S1、断开S2,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大于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 D.先闭合S1,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再闭合S2时,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变大 ‎35.如图T1-26所示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T1-26‎ A.闭合开关S、S1,滑片向左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1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变大 B.闭合开关S、S3,滑片向左移动,电压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2示数变小 C.将开关S、S1、S2、S3都闭合,滑片向左移动,R1消耗的功率变小 D.闭合开关S、S1、S2时,滑片向左移时,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A1示数变小,A2示数变大 ‎36.[2019·河北二模]如图T1-27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位于中点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图T1-27‎ A.只闭合开关S2,滑片P向右滑动,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 B.只闭合开关S1,滑片P向左滑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变小 C.先闭合开关S2,再闭合S1,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 D.先闭合开关S1、S2,再闭合S3,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 ‎37.在如图T1-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大于R0。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下滑动,电压表V1、V2、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U3,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则 (  )‎ 20‎ 图T1-28‎ A.ΔU1大于ΔU2 ‎ B.ΔU2大于ΔIR0‎ C.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 ‎ D.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 ‎38.如图T1-2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2、R3是定值电阻。当开关S1闭合,S2、S3都断开时,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I,电压表V1示数的变化量为ΔU1,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为Δ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29‎ A.若开关S2、S3闭合,S1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 B.只闭合S2,向右移动滑片,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C.ΔU‎1‎ΔI=‎ΔU‎2‎ΔI D.当S1、S2、S3都闭合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39.在如图T1-3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R1,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当开关S闭合后,三块电表均有示数。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30‎ A.若电阻并联,表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与表①示数的比值变大 B.若电阻并联,表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①示数变大 C.若电阻串联,表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①示数与表②示数的比值变小 D.若电阻串联,表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③示数不变 20‎ ‎40.如图T1-3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2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灯泡L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闭合开关S1,随着滑片的移动,a、b两电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均有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31‎ A.电表a是电流表,电表b是电压表 B.只闭合开关S2,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暗,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 C.将滑片置于R1的最右端,依次逐个闭合开关S2、S3、S1,电流表示数逐次变大 D.只闭合S1,将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大 ‎41.如图T1-3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灯丝的电阻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32‎ A.闭合S1,断开S2,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闭合S1,断开S2,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V1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C.滑片P置于A端,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闭合S1、S2之后,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42.如图T1-3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图T1-33‎ A.只闭合开关S3,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20‎ B.只闭合开关S3,滑片P向右移动,ΔUΔI=R1(ΔU和Δ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 C.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滑片P向右移动,R2的电功率不变,电路总功率变小 ‎43.如图T1-3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T1-34‎ A.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S2,滑片P向左移,电压表V1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电压表V2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B.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S2,滑片P向左移,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大于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 C.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滑片P向左移,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D.先闭合开关S、S1,再闭合S2,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44.如图T1-35所示,电源电压为U且保持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T1-35‎ A.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明显变大 B.只闭合S2,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变小 C.先闭合S1、S2,再闭合S3,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D.先闭合S1、S2,再闭合S3,电路电功率的变化量为U·ΔI 20‎ ‎【参考答案】‎ ‎1.AB 2.ACD 3.ABD 4.ACD ‎5.BCD 6.AC 7.CD 8.CD 9.AD ‎10.CD [解析]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则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B错误。若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当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若换用材料与口径相同但更厚一些的凸透镜,凸透镜焦距更小,会聚能力更强,像距更小,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如果只移动蜡烛,蜡烛必须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 ‎11.BCD 12.ABD 13.AB ‎14.ABD 15.CD 16.CD ‎17.BC 18.AC 19.CD 20.CD ‎21.BCD 22.ACD 23.BC ‎24.AD [解析]在B点施加力F1=30 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合金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0;对合金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合金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OA=F1·OB,即G·OA=30 N·3OA,解得G=90 N,则合金块的质量m=Gg=‎90N‎10N/kg=9 kg,故A正确。‎ 合金块的体积V=L3=(0.1 m)3=1×10-3 m3,合金块的密度ρ=mV=‎9kg‎1×1‎0‎‎-3‎ ‎m‎3‎=9×103 kg/m3,故B错误。‎ 在B点施加力F2时,延长力F2的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向力F2的作用线作垂线段OC,即为其力臂l2,如图甲所示:‎ 由图知,△OCB为直角三角形,而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所以拉力F2的力臂l2=‎1‎‎2‎OB,此时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为p=1.2×103 Pa,则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力F压=pS=pL2=1.2×103 Pa×0.1 m×0.1 m=12 N;压力与地面对合金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FN=F压=12 N;对合金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此时合金块受重力G、绳子向上的拉力FA及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N,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A+FN=G。所以,此时细绳对合金块的拉力FA=G-FN=90 N-12 N=78 N,细绳对杠杆的拉力FA'等于细绳对合金块的拉力,为78 N,故D正确。在B点施加力F2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2l2=FA'·OA,即F2·‎1‎‎3‎OB=78 N·‎1‎‎2‎OB,解得F2=52‎ 20‎ ‎ N,故C错误。‎ ‎25.AB ‎26.BCD [解析]用力F1将物体A匀速提升了h,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A的重力G=F1;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对物体A拉力的绳子段数n=3,若用此滑轮组把物体A匀速提升相同高度h,拉力为F2,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1‎n(G+G动)可得,F2=‎1‎‎3‎(F1+G动),则可得F1=3F2-G动,G动=3F2-F1,故A错误,C正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2‎s=F‎1‎hF‎2‎nh=F‎1‎‎3‎F‎2‎,故B正确。所做额外功W额=G动h=(3F2-F1)h,故D正确。‎ ‎27.ABC ‎28.BC ‎29.BD ‎30.BC [解析]同一物块在液体a中悬浮,则ρa=ρ,在液体b中漂浮,则ρb>ρ,所以ρa=ρ<ρb,故A错误。同一物块在液体a中悬浮,在液体b中漂浮,则物块排开液体a的体积大,排开液体b的体积小,现在液面相平,因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乙容器上粗下细,所以放入物块前,液体b的液面高,且液体b的密度大,根据p=ρ液gh知放入物块前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B正确。‎ 放入物块后,液面相平(液体深度相等),且液体b的密度大,根据p=ρ液gh可知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根据p=FS知,在底面积相同时,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较大,故C正确。‎ 放入物块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增加量ΔF甲=ΔF乙=G物块,且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FS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相等,故D错误。‎ ‎31.AC ‎ ‎32.AD ‎ ‎33.ABC [解析]由图乙可知,物体A从刚露出水面到刚好完全离开水面,物体A上升高度h=2h0-h0=h0,即物体A的棱长为h0,物体A的体积V=h‎0‎‎3‎,故A正确。‎ 由图乙可知,物体A在空气中时,绳子对A的拉力较大,F1=‎4‎‎3‎F0,物体A的重力G=F1=‎4‎‎3‎F0,由图乙可知,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绳子对A的拉力F2=F0,则浸没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G-F2=‎4‎‎3‎F0-F0=F‎0‎‎3‎,故B正确。‎ 物体A的质量m=Gg=‎4‎‎3‎F‎0‎g=‎4‎F‎0‎‎3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A的体积V=V排=F浮ρ‎0‎g=F‎0‎‎3‎ρ‎0‎g=F‎0‎‎3ρ‎0‎g,‎ 物体A的密度ρA=mV=‎4‎F‎0‎‎3gF‎0‎‎3ρ‎0‎g=4ρ0,故C正确。‎ 容器底面积S=4SA=4h‎0‎‎2‎,物体从浸没水中到脱离水面,水深变化 20‎ Δh=V排S=h‎0‎‎3‎‎4‎h‎0‎‎2‎=‎1‎‎4‎h0,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最大变化量 Δp=ρ0gΔh=ρ0g‎1‎‎4‎h0=‎1‎‎4‎ρ0 gh0,故D错误。‎ ‎34.BCD ‎35.BD ‎ ‎36.AD ‎37.ACD [解析]由题图可知,R0、R与滑动变阻器R1串联,电压表V1、V2、V3分别测量R两端的电压、R与R1两端的总电压、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得U2=U-IR0,U1=IR,则ΔU2=(U-IR0)-(U-I'R0)=(I'-I)R0=ΔIR0,ΔU1=I'R-IR=(I'-I)R=ΔIR,即ΔU‎2‎ΔI=R0,ΔU‎1‎ΔI=R。已知R>R0,则ΔU‎1‎ΔI>ΔU‎2‎ΔI,故ΔU1大于ΔU2,故A正确。由以上分析知ΔU2=ΔIR0,故B错误。‎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时,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则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由于U2=U-IR0,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故C、D正确。‎ ‎38.BCD ‎39.AD [解析]当电阻并联时,①是电流表,测量总电流,③是电流表,测量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②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总电路电流变小,表①示数变小,故B错误。因为表②测电源电压不变,表①示数变小,所以表②示数与表①示数的比值变大,故A正确。‎ 当电阻串联时,①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②是电流表,测电路电流,③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表①示数与表②示数的比值等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表①示数与表②示数的比值变大,故C错误。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表③的示数不变,故D正确。‎ ‎40.AC ‎ ‎41.AB ‎42.ABD [解析]只闭合开关S3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滑动变阻器R与电阻R1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滑片P向右移动时,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化量ΔU=(U-I2R1)-(U-I1R1)=(I1-I2)R1=ΔIR1,则ΔUΔI=R1,故B正确。‎ 20‎ 同时闭合开关S1、S2、S3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R与R2并联,R1被短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滑片P向右滑动时,通过R2的电流不变,R2的电功率不变;滑片P向右移动,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由P=UI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小,故C错误、D正确。‎ ‎43.CD [解析]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S2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滑动变阻器R和定值电阻R1、R2串联,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和R1两端总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和R2两端总电压,当滑片左滑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变大,由于电压表V1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滑动变阻器与R1的电阻之和,电压表V2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是滑动变阻器和R2的电阻之和,所以电压表V1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和电压表V2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都变大,故A错误。‎ 滑片向左移动时,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ΔU1=(U-I'R2)-(U-IR2)=(I-I')R2=ΔIR2,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ΔU2=(U-I'R1)-(U-IR1)=(I-I')R1=ΔIR1,因定值电阻R1>R2,所以ΔIR1>ΔIR2,即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小于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故B错误。‎ 闭合开关S、S1,断开开关S2,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 滑动变阻器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和R2两端总电压,即电源电压,示数不变;当滑片左滑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故C正确。‎ 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再闭合S2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 20‎ 由于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2,电压表V1示数为0,电压表V2仍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变;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D正确。‎ ‎44.BD 2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