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多种遗传病概率计算的解题技巧+多项选择题的解题策略+科技专题复习题
高考生物多种遗传病概率计算 的解题技巧+多项选择题的解题策略+科技专题复习题 多种遗传病概率计算的解题技巧(附参考答案) 对于家系中多种遗传病的发病率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听得懂,看得明白,就是不会做题。其 实这种题本身不难,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解题过程中思路不清晰,往往多中病混在一起, 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我认为突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方法首先是:帮学生理顺解题思路,运用分离规律与自由 组合规律解决问题。 例 1:某家庭中的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形基因 B 隐性基因 b), 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设 显形基因 A 隐性基因 a),如下图所示。现已查明 II6不携带致病基因。问: (1)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丁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 III8____________III9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 III8和 III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_________; 一.理顺解题思路 1.确定遗传病类型 1.1 首先确定显隐性,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其他情况先假定,逐一排除可确定” 1.2 其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病的系谱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色体遗传:母亲患病,儿子正常, 一定不是伴 X 染色体遗传,必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病的系谱中:父亲患病,女儿正常,一定是常色体遗传:母亲正常,儿子患病, 一定不是伴 X 染色体遗传,必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由表现型正常的 3 和 4 生出 8,可确定丁种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表现型正常的 5 和 6 生 出 9,可知丙病为隐性遗传病,题目已知 II6不携带致病基因,排除常染色体遗传的可能性,则丙病为 伴 X 遗传。 2.写出相关个体基因型 以隐性个体为突破口,向上或向下依次推导。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喜欢把基因型直接写在系谱上, 但要注意能不写的一定不要写,避免出现视觉干扰。如:8 患丁种遗传病基因型已确定是 aa,则没必 7 9 1 2 4 5 6 8 3 I II III 丙病男性 正常男性 丁病女性 正常女性 要写出 3 、4 与丁种遗传病有关基因。3 为正常男性(X B Y),由 7 可推出 4 为携带者(X B X b ), 8 为不 患丁病的女性,则其与丁病有关的基因型为(X B X B 或 X B X b )概率分别 1/2、1/2;9 患丙病不患丁病与丙 病有关基因型为 X b Y,由 2 可知 5 与丁病有关的基因型为(Aa),6 不携带致病基因且表现型正常,其 与丁病有关的基因型为(AA)则 9 不患丁病的基因型为(AA 或 Aa)概率分别为 1/2、1/2。 3.求概率 一般而言,涉及到的多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学生在解题时总是习惯 于同时考虑多种病,这在无形中就加重了解题负担。在求概率时,应指导学生先分别求出系谱中每种 病的发病率,注意遗传病与遗传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可按按基因分离定律来做题。在求一种遗传病 发病率时就不要考虑另一种遗传病,这样就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患甲病(用甲+表示)的概率为 a, 如患乙病(用乙+表示)的概率为 b,不患病用(-)表示。然后可按如下组合,求出其他各种情况 的患病概率: 既患甲又患乙,即甲+乙+:概率为 a*b 只患甲,即甲+乙-:概率为 a*(1-b) 只患乙,即甲-乙+:概率为(1-a)*b 既不患甲又不患乙,即甲-乙-:概率为(1-a)*(1-b) 例题中患丙病的概率为 1/4,患丁病的概率也为 1/4,则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病的概率为 P(丙+丁-) + P(丙-丁+)=(1-1/4)*1/4+(1-1/4)*1/4=3/8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P(丙+丁+)=1/4*1/4=1/16 二.变式训练 很多同学在听了例题讲解后,对例题本身很明白,但是一旦自己独立完成时,就会因种种原因而出错, 所以变式训练在此时就显得尤其重要。变式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学生已经激活的新的解题思维在 巩固中整和到原有的解题方法中去。下列是我在教学中用到的几个同种类型题的变式训练: 1.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 B,隐性基因为 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 图。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_____;如 II5与另一正常 人婚配,则其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 (3)假设 II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性基因。乙病的特 点是呈__________遗传,I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III2 的基因型为________。假设 III1与 III5结婚生了 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答案:(1)常;显(2)世代相传;患病;1/2(3)X;隐;隔代交叉,aaX b Y;AaX b Y;1/4 I II III 1 4 5 63 2 1 2 1 2 3 4 5 乙病男性正常男性 甲病女性正常女性 两病都患男 性 甲病男性 2.为了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性,某医生向学员分析讲解了下列有白化病和色盲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 a,色盲的致病基因为 b,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Ⅲ8________________;Ⅲ10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是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避免这两种病的发生,最 简单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8 与Ⅲ10 结婚,生育子女中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__,患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 只患 白化病或色盲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1)aaXBXB或 aaXBXb;AAXbY 或 AaXbY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禁止近亲结婚 (3)1/3、1/4、5/12、1/12 w.w.w.k.s.5.u.c.o.m多项选择题的解题策略(附参考答案) 一、解答多项选择题的几点复习策略 1.对相近知识点注重比较,求同求异 2.对同一知识点学会从多角度理解 3.构建知识网络,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4.多归纳总结一题多问(变)的习题 多项选择题,除了具有一般选择题所共有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其难度大。单项选择题的 最大特点是四选一,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或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因而选择失误的可能性小一 些,而多项选择题则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向,通常是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因此答题者必 须要四个选择项都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即便是考查同样的生物学知识,多项选择题的难度也比单项 选择题大。二是其具有多种测试功能。它既可考查对生物学概念和名词的准确记忆,也可考查对生物学概 念和原理的全面理解,还可考查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其对考生的要求更高,评价更准确, 减少了单项选择题中经常使用的猜、估、蒙的可能性,其得分多少更能反映答题者的真实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的考查目标: 1、对生物学概念和名词的准确记忆:不少同学对生物学的一些名词、概念记忆时一般都是大概、差 不多、可能,不是非常准确,这种情况在做单项选择题时,暴露不出其缺陷,但是一旦真的让其对比、区 分、明确时,就显得毫无把握,容易出错。 例一、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色盲男性 正常男性 白化女性 正常女性 I II III 1 2 7 9 4 5 63 8 10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都属于脂类 D.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本题考查的都是一些基本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2、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2006 高考考纲要求能够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但是我们不少同学对于知识的只有一知半解,不求深入了解,如果对其要求 的更加全面时就可能出错。 例二、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无.关的是( )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例三、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要( )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以上两题就要求对多倍体和植物组织培养两个相关知识掌握要全面,不能一知半解,不系统,不全面, 否则就不能很好的完成相关内容。 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考试大纲中和一些省份的考试大纲都会要求能运用所学知 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这要求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活学活用,灵活运用。 关键是要知道用什么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 例四、乳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来自外胚层。乳腺细胞能够合成乳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唾 液腺细胞正相反。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A.唾液腺细胞没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 B.乳腺细胞没有合成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C.两种细胞都有合成乳蛋白、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D.两种细胞中相关基因选择性地表达 以上的题目都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例,只要我们能够活学活用知识,这些问题都可很容 易解决。 4、图形、图表的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考试大纲提出: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 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 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学会从图形、图表中分析、挖掘相关信息,综合后并得出相关结论。 例六、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此题就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图形识别和判断。 5、知识的对比、对照能力:我们不但要熟练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 系,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我们在解题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知识对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一对比 和一个知识点对应多个知识点。 (1)一一对比:即两个知识点之间的比较。 例八、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例九、人体的神经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共同的特征有( ) A、核膜周期性地消失与重建 B、细胞形成较多突起 C、具有分泌功能 D、线粒体较丰富 (2)一个知识点对应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归类能力,教学和学习中要注意多个不同知识点之 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其共同点和不同点 例十、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少数为蛋白质,大多数为 RNA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三、多选题应试技巧: 1、直接确定法:此方法就是要求考生在审完题之后,就能明确确定考查对象和内容,并找出选项,确定 答案。当然,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基础知识牢固,总结分析能力强。 2、根据知识背景推理:该方法是指根据题干部分给出的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以推理和判断。 例十一、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 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 10%酚可以抑制细 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A.大肠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固氮细菌 3、排除法(或排除干扰项):此法是在不能准确断定正确答案时所采用的一种逆向思维判断法,通常适用 于明确能够推理出有两个不正确的答案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方法。另一类型是能准确排除干扰项的干扰,解 答多项选择题的最大困难,是对少数备选项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备选项可称之为“干扰项”或“可 疑项”。在解题训练中,重视对干扰项的辨识和可疑项的分析,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解 题思路训练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例十二、.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B.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储存在细胞核中 C.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具有不同遗传物质的多种细胞 B、D选项有明显的错误,尽管对 A、C 项考生会有疑问,但是多选题只能选 AC 了。 例十三、 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 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 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说明了: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此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正确答案是 ABD。但在实际考查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还选了 C选项, 该选项就是一个干拢项,因为其本身所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但根据题干中的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4、逻辑关系推理法: 考生要注意认真分析该题型各选项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通过逻辑上是否存在矛盾以进一步断定所选 各项的正确性。 例十四、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其依据是( ) A.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B.B 淋巴细胞只有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才能产生抗体 C.骨随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D.骨髓瘤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5、第一印象法: 该方法是在考生使用了以上几种方法仍然不能确定答案的情况下,应该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和判断, 该方法尽管没有充分的理由,但在多次考试的实践中其被证明最适合用来选择最难的选择题。第一印象的 正确率往往比以后的判断或选择要高。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附参考答案) 1.下图是科学家通过不同方法培育优良种牛的过程,其中①~⑥表示操作过程。 (1)图中①过程涉及的精子需进行__________处理;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图中良种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过程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源基因插入牛受精卵中的 DNA 上后,有的受精卵能发育成转基因牛,而有的会死亡,请分 析 外 源 基 因 插 入 牛 受 精 卵 中 的 DNA 上 后 导 致 受 精 卵 死 亡 的 最 可 能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 b、c分别代表囊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④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一个囊胚经④过程得到的 B、C牛性别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为进行牛胚胎移植,可通过下列途径获得优良胚胎,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途径①中,为一次性获得数目较多的胚胎,可对优良母牛注射__________。体内受精一 段时间后,可通过________操作收集早期胚胎用于移植;若进行体外受精,应使用培养到 ________________的卵母细胞。 (2)在途径②中,以成熟体细胞为供体进行核移植成功率很低,而以胚胎细胞为供体成功率会 显著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途径③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 精卵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若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导入是否成功,需以______ 为模板制作探针。 (3)优良胚胎移植前需培养到_____________时期,且受体母牛需处于________状态。 3.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程①所用的酶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______________,并在特定切点切割 DNA 分子。 通过过程②获得的目的基因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物种间进行基因交流,③表示 ________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2)图中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 A和 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和______。移植后胚胎能在受体 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实现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母牛 E 的乳腺细胞中表达,应让该血清白蛋白基因和 ___________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结合在一起。如果转基因母牛 E 的牛奶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血清白蛋白基因在个体水平已成功表达。4.科研人员利用胚 胎干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过程①获得重组胚胎之前需要通过________技术获得重组细胞,接受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应 处于__________时期,并用微型吸管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期时,可从其______分离出 ES 细胞,ES 细胞在形态上表 现为细胞核______、______明显。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干扰素基因的____________,构建之前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 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 (4)步骤③中将基因导入 ES 细胞的方法通常是________法,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 细胞,可用_________。在正常的小鼠体内,干扰素是在______上合成的。 5.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改善畜产品的品质和优良种畜的 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如图是科学家通过三种方法繁殖良种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 (1)转基因牛、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会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体外受精时,牛的精子首先要进行________处理,此处理常采用_________法。 (3)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应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即对培养液和 所有__________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以防止 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6.2015 年 2 月 3 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通过一项历史性的法案,为了避免夫妻把生理缺陷 遗传给孩子,同意以医学方法创造携带三人 DNA 的婴儿,即允许给婴儿加入父母以外第三人 的遗传基因。“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下图技术路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亲婴儿”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和父亲提供的细胞核。 (2)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激素,促 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 (3)进行体外受精时,所用的父亲精子是经过__________处理的。上述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 __________和卵细胞膜反应。 (4)体外受精以后要采用胚胎工程中的 __________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该过程所 用 的 培 养液的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 需 要 添 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 分 以 及 __________等物质。 7.图示方案为人们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请 回 答 下列问题: 方案 I、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细胞→抗冻烟 草 方案Ⅱ、A基因导入免疫过的 B细胞→体外培 养 → 单 克隆抗体 方案 III、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牛的受精卵→早期胚胎移植受体母牛→转基因牛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农杆菌上转化法中,根据农杆菌的特点,如果将抗冻 蛋白基因插入到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 将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____________上。 (2)推测方案Ⅱ中 A基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请写出该方案获得的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时 所遵循的法则_______________。 (3)方案 III 中的转基因牛可以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的生长激素。这需要将人的生长激素基 因与________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该方案中的早期胚胎在移植入受体母牛子宫 之前,必须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一般是取处于______时期的______细胞进行检测。 8.在治疗人类某些疾病时,人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得到的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形成相应 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操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进行图中过程①时,需将体内取出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至________期,该期卵母细胞核 的位置靠近________,可用微型吸管将之与细胞核一并吸出。 (2)图中过程②表示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在发育培养液中完成________ 最终形成囊胚的过程。 (3)图中过程③④表示从囊胚中取出________细胞,将其培养在________细胞上,形成大量胚 胎干细胞的过程。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的特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 。 (4)图中过程⑤表示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 分化,用于患者的组织器官移植。 9.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 7名患者体内。这种技术为那 些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一小块活细胞样本,将其中的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 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在培养之前,需用________处理以分散细胞,分散的细胞在培养皿 中的培养过程属于________代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其培养基的主要不同点 是含有________。 (2)约一周后将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放在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 7 周左 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 15 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形 成“新膀胱”。细胞数目大量增加,其增殖方式是________;由这些细胞再形成肌肉和膀胱 上皮的过程中要经过________。 (3)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 代老器官中丧失功能的部分。新器官与老器官的“重组”________(填“是”或“不是”)基 因重组;“新膀胱”移植后,________(填“会”或“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4)除上述方法外,还可将患者的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________中,利用体细胞________技术, 形成相应组织、器官用于疾病的治疗。 10.某高校研发的幽门螺杆菌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 较好的预防效果,其有效成分是一种该菌表面抗原蛋白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表面抗原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的_______,进行人工合成,然后通过 ______技术大量扩增。 (2)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要利用_______连接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 (3)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在 表达过程中,启动子需与______识别和结合,从而驱动转录过程。最终翻译是否成功,常用 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 (4)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 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体内产生的____细 胞数量增多,导致获得的免疫预防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 11. 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从转基因奶山羊乳汁中分离获得人凝血因子 IV,用于血友病的 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凝血因子 IV 基因上游和下游的碱基序列,可用____技术获取并扩增基因。构建该基 因表达载体时,所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该基因表达载体中,凝血因子Ⅳ基因的上游和下游 分别是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奶山羊受精卵的常用方法是______。受体细胞选用受精卵的优点 是细胞大易操作、营养物质含量高和_______。 (3)在体外胚胎培养时,应选用囊胚的_____进行 DNA 分析,用于选择雌性胚胎。此期的胚胎 也适于胚胎分割移植,此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 (4)人凝血因子 IV 是一种胞外酶,该蛋白的加工是在______等细胞器上进行的。人凝血因子 IV 只在乳腺细胞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5·北京海淀期中)菊天牛是菊花的主要害虫之一。科研人员将抗虫基因转入菊花, 培育出抗虫菊花。下图是获得转基因菊花的技术流程,请据图回答: 抗虫基因 含 kanR质粒 ――→ 构建 重组 质粒 ― → 含重组质 粒的土壤 农杆菌 ――→ 侵染 离体菊花 叶片组织 ― → 愈伤 组织 ――→ 分化 再生 植株 ――→ 检测 转基因抗 虫植株 [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 )作为标记基因,菊花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1)为了促进土壤农杆菌吸收重组质粒,可用________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 (2)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使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中,并插入到菊花细胞的________上,最终形成转基因植株。 (3)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和________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 养,筛选转基因菊花。 (4)用 PCR 方法检测转基因菊花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 物,以________为模板进行第一轮扩增。 13.如图为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和经体外受精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 题: (1)细胞 A的形成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 (2)在Ⅰ图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过程。直接产生的 A 细胞 可能有 3种,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经多次筛选就可获 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进而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3)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其最大的优越性是________。 (4)Ⅱ过程优质奶牛的培育过程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其生 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同时获得多头与此优质奶牛相同的小牛,可对Ⅱ中囊胚进行________,操作过程需要 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14.(2014·高考山东卷)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可在转 htPA 基因母羊的羊乳中获得。流程如下: (1)htPA 基因与载体用______________切割后,通过 DNA 连接酶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 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 DNA,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 (2)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____________。采集 的精子需要经过__________,才具备受精能力。 (3)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为了获得母羊,移植前需对 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胚胎进行________。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转基 因个体,这体现了早期胚胎细胞的________。 (4)若在转 htPA 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________,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谈如何高效地进行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高三生物大都安排三轮复习,一轮按章节,二轮归专题,三轮搞强化。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 所谓“专题复习”,就是完全打破教科书原有知识体系,按教材内容不同章节特点的共性划分成若干主题 而进行的复习。那么,如何进行高三生物专题复习呢? 依据高中新课程生物教材内容特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应《江苏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要求》和《江 苏高考生物学科说明》的要求,瞄准生物学科的命题特点,我总结出专题复习的基本思路是“科学划分复 习专题;高起点,深分析;建构知识体系;拓展思维思路;讲练评析融为一体。” 1.科学划分复习专题 所谓“科学划分复习单元”,就是依据专题划分的标准,力求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高中生物必修 3个模块加上选修 2个模块共 5 本书,我们可以打破模块和章节的界限,将其划分为《细 胞的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基础》、《细胞的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及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 《遗传、变异与进化及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及其稳态》、《生物与环境及生态工程》、《实验探究与设计》共 9 个专题。同时,还要针对高考《考试 大纲》的要求,注意在常规专题的基础上补充《生命科学热点追踪》专题。只有这样科学划分,才能使学 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得到进一步加强,综合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 2.高起点与深分析 所谓“高起点”,是指专题复习伊始,就要把能力目标定得高一些,不能把专题复习搞成章节复习的 变形,应当从专题知识体系及其特征高度去认识基本知识,把“理解”作为能力的最低要求加以落实;所 谓“深分析”,主要是指在处理教材和把握教材时,应当在对基本知识深刻理解和全面认知的基础上,透 过生物学现象向深处探寻,不仅仅满足于教科书中已有的表象。 例如,光合作用知识的复习。不能仅仅着眼于该部分知识,而要联系细胞呼吸、酶以及农业生产实际, 深入分析理解光合作用原理,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高考说明》中的 C 等级要求。 3.建构知识体系 所谓“知识体系”,是指以《江苏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要求》和《江苏高考生物学科说明》为指导,以 生物学科理论观点为主线,将专题内部纷杂的生物学知识有机地贯通起来,加以科学地系统化整理而构成 反映生物学科内联系的规律性知识结构体系。例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 免疫调节,我们可以构建这样的知识体系: 通过上面的例子,专题复习加强知识体系教学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从中可以看出,建构知识体 系,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把握专题特征,都能从宏观角度梳理专题内部生物知识间所蕴含的纵横交 神经系统 内环境外界环境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织的关系网络,在注意对知识的垂直“深”度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的横向“广度”,最终形成对专题知 识的整体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得以活化,从而在高考中能够灵活运用,达到高考所需 的能力要求。 4.拓展思维思路 所谓“拓展思维思路”,是指教学不能“就题论题”,而要打破思维定势,创设问题新情景,拓宽解 决问题的思路,注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联系生物学相关知识,善于丰富教学内容,善于变通与变 式,突出学生的思维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下面结合下图加以阐述: 该图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知识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要弄清楚概念图中有关序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首先理解各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①、②代表什么呢?从哪里找解题的突破口呢?只要从整 体上看出与“神经系统”的内在关系以及“体液”、“B细胞”等关键字眼,便可确定①代表内分泌系统; ②代表免疫系统。另外,还可以从已知的条件出发,如“肾上腺”、“神经递质”等,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相 关知识自己去编题目。例如: (1)③代表 。 (2)在体内刺激如 和外界环境刺激如 的作用下,图中 C过程会增强,以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 学生只要理解肾上腺素与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有关,以及肾上腺素又称为应激激素,就能够悟出在备 考中应该如何学习才是高效的。学生的思维,也会越变活跃;学生的能力,也会越变越强。 5.讲练评析融为一体 所谓“讲练评析融为一体”,是强调讲、练、评、析四者的关系,要求讲中有练,练后有评,评后有 析。 “讲”,指教师站在“主导”地位上,不断给予学生导疑、导思、导议、导练,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积极主动地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练”,指学生的各种能力训练,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训练来体验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形成 良好的稳定的思维品质,提高审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图表处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评”,指对学生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状况的评析和矫正,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方法的正确度,增 强其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稳定性。 “析”,指学生自己对讲评后的练习进行错误分析,及时自纠和补缺,降低考试失误率,搞好错题集。 讲练评析的统一,不单是强调复习过程中四者的协调运用,更是要求四者在学生能力训练上的一致性,把 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每一环节的核心内容。 根据上述复习思路,我们可以设计出专题复习教学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教学结构,即“展示复习目标与 要求→局部分析与综合→建构知识体系→专题训练与讲评析”。教学有法,但是“教无定法”,教学思路 仅仅是我们处理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和指南,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其灵活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