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语文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回虽不敏 敏:聪敏,聪明 B.愿无伐善 伐:夸耀、炫耀 C.君子坦荡荡 坦:开朗、直率 D.请问其目 目:眼睛 【解析】选D。目:纲目,具体要点。 2.下面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D。均为连词,表修饰。A项,代词,代学问;结构助词,的。B项,表疑问,“吗”;相当于“于”。C项,代词,他;代词,“我”,自己。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解析】选A。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就有道而正焉 B.乐亦在其中矣 C.敝之而无憾 D.一日克己复礼 【解析】 - 9 - 选B。A项,古义:有道德的人。今义:有办法。C项,古义:不觉得可惜。今义:没有遗憾。D项,古义:一旦,表示假设。今义:一天。 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其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 (2)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3)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4)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 9 - 6.对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C.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顺:合乎人意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解析】选D。根据语境可推出应为动词,“担心,忧虑”。 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C。都是代词,通“尔”,“你的”。A项,表顺承连词,“那么”/表转折连词,“却”。B项,表顺承连词,“就”/表转折连词,“竟然”。D项,助词,用在主谓间/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断粮挨饿的困境,孔子在病中仍弹琴唱歌并批评教育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后来楚王发兵来接,孔子才得以脱险。 B.陈和蔡的执政大夫发兵把孔子和他的随从学生包围在旷野上,面对断粮挨饿的困境,孔子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发出“吾道非邪”的疑问。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对孔子的回答,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解析】选C。A项,说孔子“在病中仍弹琴唱歌”不符合原文,原文是“从者病”。B项,说“孔子也产生了悲观情绪,发出‘吾道非邪’的疑问”一语不符合原文。原文多处表现孔子对自己“道”的坚信不疑,所以B项的评述是不正确的。D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 - 9 - 假使”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愿给你当管家”。 【知识延伸】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陷阱设置 (1)曲解词义 干扰项对某些文言词语含义曲解,导致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错误。 (2)对象错位 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干扰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错位搭配,“移花接木”。 (3)时序倒置 倒置传主所做几件事情的时序,造成叙述混乱。 (4)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细节杂糅混编。 (5)无中生有 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传主身上。 (6)言过其实 拔高或贬低作者的精神从而对其观点态度故意做出错误解说,不立足于文本合理评价,以今律古。 (7)强加联系 把原文本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联系不直接的事件强行联系在一起,由此推论出一个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 (8)以偏概全 缩小(或扩大)原文有关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或者断章取义。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的遭遇呢? (2)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点儿标准呢? (3)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 - 9 - 附【译文】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停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徒役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闻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的遭遇呢?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的遭遇呢?” 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点儿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比,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而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三、文化经典阅读 10.(2015·四川卷)《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9 - ,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以及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题干展示的是一种观点,所以我们答案就应该围绕这个观点展开,并具体化。句式工整的含义就是说要采用整句的形式。同时在阐述中要阐明自己的见解。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相处要和善,将心比心把位换,如果自己不情愿,为何要让别人干。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自己不喜欢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应该施加于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成功,就应该学会促进他人成功;自己想要进步,就应该帮助他人进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他人,就是促进自己,他人的成功,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强化提升】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5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御:驭马 B.其马将必佚 佚:逃走 - 9 - C.牧来诉之曰 牧:饲马人 D.岂足多哉 多:数量大 【解析】选D。“多”是“称赞”“夸奖”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选C。C项,代词,他的;A项,介词,“到”/介词,“对”;B项,助词,用在时间名词的后面,表示停顿/代词,“……的人”;D项,动词,“像”/代词,“你”。 【方法技巧】 辨析虚词用法和意义“三方法” (1)借助例句,通过比较来辨析词义 准确回忆并联想这个文言虚词在课文中的用法和词义,然后与文段中的文言虚词进行比较,分析异同。 (2)弄清结构,依据用法来辨析词义 借助对语句的结构分析来弄清文言虚词在句中的用法,看两句中该文言虚词词性和作用是否相同。 (3)联系语境,根据位置来辨析词义 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语气来体会语感,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加以推断,分清其用法和意义。 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解析】选A。从文中容易看出,A项陈述的是重点。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 9 -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解析】选B。A项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 转述有误,应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C项中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D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立刻派人驾车去接颜回。 (2)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 (3)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附【译文】 鲁定公问颜回说:“先生你也听说过东野毕擅长驭马的事吗?”颜回回答说:“擅长是擅长,但是,他的马将来一定会逃走。”定公面色不高兴,对左右随从说:“君子中也有骗人的人。”颜回退下。 过了三天,饲马人来回报说:“东野毕的马逃走了,两匹骖马拉着两匹服马进了马厩。”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立刻派人驾车去接颜回。颜回到了,定公说:“前两天我向先生你询问东野毕驭马的事,先生你说‘擅长是擅长,他的马将来会逃走’,不知道先生凭什么能够知道这件事呢?”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舜不穷尽民力,造父不穷尽马力。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驭马,让马驾上车拉紧缰绳,上好马嚼子;时而慢跑时而快跑,步法已经调整完成;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地苛求马。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啄,兽急了就会乱抓,人走投无路就会诈骗,马筋疲力尽就会逃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孔子。孔子回答说:“他之所以是颜回,就是这样。不值得去夸奖!” 二、(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9 - (《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____观。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观点,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如何交朋友,说的是孔子的“择友观”。 答案:择友 (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思想的领会和分析,以理解分析为主。答题时要紧扣材料,挖掘孔子评价的用意所在。 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附【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 -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