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发展③启蒙运动兴起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660—1789年”,故①错误;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的重大发展,故②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故③正确;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于18世纪末,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他们塑造的正面人物多数是脱离人民的个人主义“英雄”、忏悔的贵族、“改好了的”资产者、好心肠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社会上的“多余的人”,以及温和驯良的“小人物”等。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选B。解答本题关键是能把握各种文学流派的特点。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题干人物塑造体现的特点是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故B项正确;古典主义注重正常情理,要求作家正常地理解世界,并且用明确的方式加以表现,A项排除;批判现实主义主要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C项排除;现代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的,D项排除。‎ ‎3.有人在评价司汤达的《红与黑》时说:“狱中的于连终于清醒,他懂得了贵族阶级绝不会让他这样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斥责控诉这个维护贵族特权、对平民青年压制和摧残的不平社会。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和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社会放出最后一枪——反抗性格达到高潮。”由此可知,这一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红与黑》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4.下列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是(  )‎ 解析:选B。批判现实主义即现实主义,A项《悲惨世界》属于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B项《人间喜剧》属于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学,C项《向日葵》属于凡·高的印象派绘画,D项《格尔尼卡》属于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绘画,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5.“‎ 8‎ ‎(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例如画苹果不为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材料中的画家们属于(  )‎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解析:选C。浪漫主义美术重色彩的运用,不符合题干“所描写的大自然”的信息,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描述,题材主要关注社会现实,故B项错误;印象主义注重大自然中的光与色,强调感觉,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强调反传统,画面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不符合题干意思,故D项错误。‎ ‎6.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西方绘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下绘画作品中与其他三幅所属流派明显不同的是(  )‎ 解析:选A。A项为现代主义画派作品,B、C、D项均为印象画派作品。‎ ‎7.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谈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和现代化科学固有特性把整个西方世界联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系统,人不再是单个的人,而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因子,一个‘小零件’,一个操作对象。为了使被挤压的心灵获得自由,人们重新开始寻找上帝。”在此背景下西方兴起了(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选D。结合史实可知,古典主义文学是在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下出现的,题干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追求个性解放,但其产生于18世纪后期,与题干中的“网络系统”不符,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注重事实或现实,客观地而不凭感情地去处理思想和行动,与题干“为了使被挤压的心灵获得自由”不符,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后,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人们出现精神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故与题干的“现代化科学”“网络系统”“被挤压的心灵”相符,故D项正确。‎ ‎8.这种文化思潮酝酿于19世纪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西方社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遍流行。它是对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的反驳,也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不满与反抗,其中凝结着现代人对自身的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这种文化思潮的是(  )‎ A.《唐璜》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母亲》‎ 解析:选B。把握时间信息以及材料中的“反驳”、“不满与反抗”、“深刻思考”等即可判断为现代主义,选B项。‎ ‎9.TheBeatles即披头士,是一支成立于1960年的英国著名摇滚乐队,他们服饰怪异,使用乐器简单、随意,节奏“离调”,以反叛的形象表达他们对传统理性的否定。与这一风格吻合的作品是(  )‎ 8‎ A.《离骚》 B.《西风颂》‎ C.《人间喜剧》 D.《等待戈多》‎ 解析:选D。“以反叛的形象表达他们对传统理性的否定”体现了现代主义音乐的特点,《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西风颂》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人间喜剧》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故A、B、C项错误,《等待戈多》具有现代主义风格。与摇滚乐风格一致,D项正确。‎ ‎10.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敦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为了海报艺术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这说明(  )‎ 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B.经济发展推动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的发展 C.政府干预经济,通过立法规范广告业发展 D.19世纪末,欧洲艺术流派发展全面平民化 解析:选B。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注意材料时间1880、1881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海报艺术迅速发展,商品广告也快速增长,故材料体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11.2005年美国、埃及科学家联合对金字塔进行大规模考古揭秘,同时向全球电视直播,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电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的优势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现场感强,可信度强;内容广泛。而本题就很好的考查了这一方面,解题注意思考问题要全面。‎ ‎12.《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解析:选D。电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2012》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的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8‎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材料二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材料三它与传统戏剧不同,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在贝克特的剧中,主角往往是贫困的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他们……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慢慢地被死亡吞噬。‎ 请回答:‎ 分别指出上述三段材料对应的文学流派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各材料反映的文学流派在主题思想方面的特征。(2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解题时注意紧扣三则材料,根据材料找到关键信息,判断对应的文学流派,进而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其余问题。‎ 答案: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社会现实使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失望,他们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从而产生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民主思想、反叛精神、体现理想主义的追寻)。‎ 材料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材料三现代主义文学。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严重的社会问题,促使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用怪诞的手法集中表现自我(反传统、反理性,或表达苦闷、迷惘、变态的心理)。‎ ‎14.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宋)苏轼 材料二18世纪末,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 材料三早年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特别是《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第五(命运)交响曲》,都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 ‎——人民版必修三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画种?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画种的特点。(1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举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写出其主要作品。(8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些作品蕴涵的时代精神。(6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东西方文学艺术的比较。第(1)问考查中国的文人画,关键信息是“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第(2)问直接结合材料信息“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回答。第(3)问,结合材料中的“蕴涵着革命的力量”“斗争胜利后的快乐,激发着人们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与命运斗争”可知为反封建、追求自由平等。‎ 答案:(1)画种:文人画(或山水文人画等)。特点:诗书画印相结合;强调个性表现 8‎ ‎;不求形似,只求神韵;讲究借物抒情。‎ ‎(2)背景:社会动荡,人们对现实不满。‎ 代表人物及作品:拜伦——《唐璜》;雪莱——《西风颂》。‎ ‎(3)时代精神:向往民主革命,追求自由平等。‎ 备用卷(教师用书独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与反全球化思潮》一文中提到“这种思潮在批判现代化弊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回到过去的念头”。其基本特征是“渴望”,“渴望不能达到的、已经失去的、无可挽回的、正在消失的、幻想和梦境中的事物”。这种思潮应该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解析:选D。古典主义在于批判中世纪,而题干强调批判“现代化弊病”,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在于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完善,出现于19世纪中期,同样,题干强调批判现代化,故B项错误;现代主义强调批判现代社会,但以怪诞的手法进行,题干强调“渴望不能达到的、正在消失的”,故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渴望不能达到的、已经失去的、无可挽回的”等,不得不用浪漫的手法实现,故D项正确。‎ ‎2.“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与普希金这首诗歌属于同一类文学风格的是(  )‎ A.《诗经》 B.《唐璜》‎ C.《十日谈》 D.《战争与和平》‎ 解析:选B。材料强调的是内心感受及憧憬未来,故属于浪漫主义,拜伦《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正确;《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十日谈》揭露现实黑暗、歌颂现世生活,也属于现实主义,故C项错误;《战争与和平》属于现实主义,故D项错误。‎ ‎3.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这位文学家是(  )‎ A.雪莱 B.拜伦 C.贝克特 D.巴尔扎克 解析:选D。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从材料“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可判断为批判现实主义,选择D项。‎ ‎4.比较下面两部著名作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创作风格相互交融 B.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C.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 8‎ 解析:选D。《聊斋志异》对当时社会黑暗的现实进行揭露和抨击,《人间喜剧》则是对工业革命时期拜金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所以两部著作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 ‎5.1969年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因《等待戈多》而获诺贝尔奖,他之所以获奖是因为(  )‎ A.它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B.它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 C.它无论就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 D.它“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解析:选D。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告诉人们虽然希望不会出现,但生活中还是要抱有希望。‎ ‎6.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该音乐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选A。浪漫主义出现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歌颂美好的事物,对未来充满希望;现代主义特征产生于20世纪,采用反传统反理性手法来表达对现实失望、对未来的迷惘;现实主义是对现实的再现;古典主义强调模仿古代,采用民族语言,对古代英雄进行歌颂。‎ ‎7.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你认为他的画应该属于何种流派(  )‎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 解析:选B。材料反映该画派追求“光”与“色”。印象主义画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 ‎8.绘画艺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画面的一种近似于“酱油色彩”的调子走向了色彩斑斓的画面,从古典画法的看不见笔触到现在的自由奔放的笔触,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这一画风的典型代表是(  )‎ A.达·芬奇 B.拉斐尔 C.莫奈 D.毕加索 解析:选C。该绘画艺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画面色彩斑斓、从关注宗教题材到表现乡村题材和平凡生活的变化”,属于印象画派。法国画家莫奈是印象派绘画的典型代表,故选C。‎ ‎9.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解析:选C。“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强调的是主观感受、非理性的、反传统,故C项正确;古典主义画派注重线条描绘等特点,与题干艺术表现形式不符,故A项错误;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光与色,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流派注重写实,题材大多是重大历史事件,故D项错误。‎ ‎10.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8‎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选D。毕加索绘画运用夸张手法,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中国画家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D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 ‎11.1884年11月,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向柏林皇家专利局递交了他的专利申请书,第一页这样写道:“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一年后,专利被批准。这项研究成果极大的启发了(  )‎ A.格里菲斯 B.贝尔德 C.卢米埃尔兄弟 D.卓别林 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地被看到”,可知该专利为电视发明提供了理论设想。受该理论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选B项。‎ ‎12.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的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 A.彩色电影 B.有声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D.默片电影 解析:选D。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经典形象,卓别林时代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一西班牙画家埃尔·格列柯的《基督驱赶神殿中的商贩》(1571—1576)。绘画虽然是宗教的题材,但体现了世俗意识。图画中出现了许多人物的画像,如在画的前景处,从左到右依次有提香、米开朗琪罗、柯洛维沃以及画家的自画像等。‎ 图二英国画家康斯坦布尔的《干草车》(1821)。与其说是普通的乡村景色,‎ 8‎ 还不如说是一种浓浓乡愁的展示。‎ 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艺术创作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进行说明。(26分)‎ 解析:第一步,提取信息。图一据图片及材料中人名等可知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体现人文精神;图二描述内容为乡村,结合时间,此时浪漫主义兴起,故绘画为浪漫主义流派。第二步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图一人文主义绘画兴起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兴起,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冲破教会的束缚,弘扬人性,注重享乐。而浪漫主义绘画兴起,则是由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业革命发生,资本主义种种矛盾暴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现实不满,开始脱离现实,怀念乡村,注重心灵,重建理想,故兴起了浪漫主义绘画。‎ 答案:信息:图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或人文思想、人文主义)。‎ 图二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艺术创作,通过世俗题材展现个人的情感,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说明:图一: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增强,但传统社会对这一阶层持排斥的态度,艺术创作中的一些作品,表达出了传统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现实社会中的享乐主义(或人文主义)之间的激烈冲突。‎ 图二: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出现,这些现象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体现出了工业革命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与对传统乡村社会的怀念的矛盾。‎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人民必修三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12分)‎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国家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8分)‎ 解析:(1)问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问难度较大,首先判断观念的正误,然后就这个观点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2)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 ‎(3)第二种说法。看法:资本主义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被侵略国家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自己。‎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