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三明一中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开学考 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道题仅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1.5 分,共 60 分) ‎ 下图所示为“23°26′S 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 图示区域流经①大洋东岸的一支洋流名称为 A. 西澳大利亚寒流 B. 巴西暖流 C. 本格拉寒流 D. 秘鲁寒流 ‎【答案】1. A 2. D ‎【解析】‎ ‎1. 图示为沿23°26′S 的海陆分布状况,结合经度,①大洋有180°经线,是太平洋。②大洋有0°经线穿过,是大西洋。③大洋是印度洋。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A对。B、C、D错。‎ ‎2. 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流经①大洋东岸的一支洋流应是南半球太平洋东岸的寒流,名称为秘鲁寒流,D对。西澳大利亚寒流位于印度洋,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位于大西洋,A、B、C错。‎ 点睛:了解世界大洋的分布位置,主要经纬度范围,重要经纬线所在大洋。南半球太平洋东岸的寒流,名称为秘鲁寒流。‎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 若图中甲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 A. 大洋洲 B. 南美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4. 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点所在区域 A. 春季升温快,水热条件好 B. 夏季气温高,降水量丰富 C. 秋季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 D. 冬季寒潮使农业减产严重 ‎【答案】3. B 4. B ‎【解析】‎ ‎3. 南北40-60度地区常年受西风控制,甲点应位于40-60度之间,在南半球,该点位于南美洲,大洋洲此纬度没有大面积陆地,欧洲和北美洲位于北半球,B正确。‎ ‎4. 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点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升温快,但雨季没有到来,降水少,A错;夏季高温多雨,B正确;该地种冬小麦,秋季正值冬小麦播种季节;深秋和初春是农作物生长的起始和末尾季节,寒潮使农业减产严重。‎ ‎【名师点睛】‎ 我国寒潮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寒潮爆发期间,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的起始或末尾,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都有重大危害。‎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5. 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 A. 沿岸有寒流的冷却作用 B. 位于赤道地区,空气对流强烈 C. 位于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 D. 位于高山背风处,下沉气流强盛 ‎6. 城市①、②虽地处低纬度,但气候四季如春。其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洋流 C. 地形地势 D. 土壤 ‎【答案】5. A 6. C ‎【解析】试题分析:‎ ‎5. 读图,甲地区(虚线以西)位于秘鲁沿海,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沿岸有寒流的冷却作用形成,A对。大雾形成是在静风天气,空气对流强烈不会形成大雾天气,B错。空气中尘粒多,不是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C错。位于高山背风处,风力弱,D错。‎ ‎6.‎ ‎ 城市①、②都位于低纬度区,位于热带,因位于高山、高原地区,两城市气候四季如春,所以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C对。纬度不同,A错。洋流、土壤不是主要因素,B、D错。‎ 考点:雾的形成条件,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及成因。‎ 下图“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A. 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 乙为西北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吹向赤道地区 C. 乙风一月最为盛行 D. 甲为西北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8.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 地中海沿岸降水稀少 B. 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 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答案】7. D 8. D ‎【解析】‎ ‎8.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降水多,A错。新疆草原一片枯黄或积雪覆盖,B错。阿尔卑斯山雪线下降,C错。亚洲高压势力强盛,D对。‎ 读世界两个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 ‎9. 对甲、乙两区域认识正确的是( )‎ A. 甲地终年温和多雨 B. 甲地淡水资源丰富 C. 乙地油、气资源丰富 D. 乙地淡水资源丰富 ‎10. 有关 a、b、c、d 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 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答案】9. C 10. D ‎【解析】试题分析:‎ ‎9.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为里海周边地区,乙位于波斯湾沿岸,两地都为世界著名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产区。故答案C对;甲和乙地都位于大陆的内部。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故A错;两地淡水资源都不丰富,B、D错。‎ ‎10. 合上题分析,a、b流入波斯湾,属于外流河;c、d流入里海,属于内流河,C项错误;由于c、d河流所处纬度较高,故冬季冰期较长,A项错误;四条河流所在地区均为干旱地区,故水源不足,B项错误;四条河流所在流域均为干旱地区,故土地沙漠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世界主要的湖泊与河流。‎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能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内容分析。‎ 读下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 ‎11. 有关图中赤道地区东、西部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以平原盆地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B. 赤道横贯东西,东、西部均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 本地区东部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堪称“热带植物王国”‎ D. 西部有大河西流,下游多激流瀑布,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12. 该地区东部湖泊众多,南北纵贯,主要的成因类型是 A. 地震堰塞湖 B. 冰川侵蚀湖 C. 火山口湖 D. 断裂构造湖 ‎【答案】11. D 12. D ‎【解析】‎ ‎11. 根据经纬度,图示位于非洲,图中赤道地区东、西部地理环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盆地为主,A错。赤道横贯东西,东部是热带草原气候,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B错。本地区东部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堪称“热带植物王国”,C错。西部有大河西流,下游多激流瀑布,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D对。‎ ‎12. 该地区东部有板块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带一部分,湖泊众多,南北纵贯,主要的成因类型是断裂构造湖,D对。地震堰塞湖是滑坡堵塞河道形成,A错。冰川侵蚀湖分布在高纬度地区,B错。火山口湖是火山口被淤塞形成,C错。‎ 下图是某岛一月份均温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 ‎13. 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 中部多,四周少 B. 四周多,中部少 C. 东部多,西部少 D. 西部多,东部少 ‎14. 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是 A. 东南季风和寒流 B. 赤道低气压和暖流 C. 东南信风和暖流 D. 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 ‎【答案】13. C 14. C ‎【解析】试题分析:‎ ‎13.‎ ‎ 某岛1月份均温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气温的差异应该是由于地形引起的,地势高,气温低,所以该岛中部地势高。从纬度位置看,该岛受东南信风影响,东部为来自海上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北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 ‎14. 据上题分析,该地位于热带范围,从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是位于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降水主要受来自东部的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读下列四个半岛,完成下列各题。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 半岛①②均位于欧洲 C. 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16.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 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 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半岛④的气候均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答案】15. C 16. D ‎【解析】试题分析:‎ ‎15. 读图,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判断,四个半岛①是亚平宁半岛,②是朝鲜半岛,③是雷州半岛,④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①②位于板块交界处,③④不是板块交界,A错。.四个半岛均临海,朝鲜半岛北部,气候大陆性特点强,B错。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夏季风影响,C错。半岛④西侧多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的结果,D对。‎ ‎16. 四个半岛中,半岛②南端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A对。四个半岛均临海,半岛①冬季降水丰富,半岛②③夏季降水丰富,只有④全年降水丰富,B错。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高山气候,C错。半岛④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 ‎【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气候类型及特征。‎ ‎【名师点睛】根据经纬度判断区域位置,分析区域气候地理特征及原因。了解板块构造,板块边界分布位置。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 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 主要的补给水源都是雨水 B. 都有结冰期 C. 汛期都十分明显 D. 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18.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人口 B. 径流量 C. 经济 D. 地形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 读图,四条河流依次是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恒河。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的补给水源都是雨水,A对。乙河中上游有结冰期,B错。丙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小,汛期不明显,C错。甲地河口三角洲因水库修建,增长速度减慢,D错。‎ ‎18.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乙河流经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对航运需求量大,C对。水运以货运为主,人口不是主要因素,A错。乙河径流量较小,B错。都是平原地形,D错。‎ 甲图是中亚某著名湖泊,有两条河流注入该湖泊,乙图表示该湖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19. 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风沙 C. 降水 D. 气温 ‎20. 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 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 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21. 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次生盐渍化 C. 沙尘暴 D. 水土流失 ‎【答案】19. D 20. D 21. D ‎【解析】试题分析:‎ ‎19. 图示湖泊是中亚的咸海,是内陆湖,湖水水量主要来源于内流河,内流河水来源于高山的冰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大,夏季水量大,冬季枯水。选D正确。‎ ‎20. 湖泊岸线②线逐渐靠近①线,说明湖泊萎缩;原因可能是该湖泊夏季入湖水量减少;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过度开垦,入湖水量减少;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选D正确。‎ ‎21. 该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和沙尘暴;该区域虽有重工业,但降水极少,不可能出现酸雨。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中亚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下图是亚欧大陆 60°N 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B. 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C. 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 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 ‎23. 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A.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B. 南极洲的温度低于甲地 C. 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动 D. 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 ‎24. 以下关于甲、乙、丙的正确说法是 A.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 甲地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甲乙丙所在的纬线主要从俄罗斯境内经过 D. 丙地是人口密集区 ‎【答案】22. C 23. D 24. C ‎【解析】试题分析:‎ ‎22. 三地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相同,A、B错误;图中气温普遍低于0°,说明为冬季,乙地气温相对较高,说明位于大陆西岸,受暖流及西风影响,C正确;丙地气温高于甲地,说明也受到了海洋影响,D错误。‎ ‎23. 图中气温普遍低于0°,说明为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的海洋,等温线向南凸起,被冷高压控制,A错误,D正确;南极洲此季节处于夏季,气温较高,B错误;北印度洋海区此季节盛行东北风,洋流向西流动,C错误。‎ ‎24. 乙地冬季气温较高,说明受海洋影响较大,为温带海洋气候,A错误;甲地气温偏低,冬夏温差大,应为温带大陆气候,B错误;丙地位于亚欧大陆东侧,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D错误;‎ 甲乙之间冬季气温低于0°,所以在初冬和冬末有凌汛现象发生,C正确。‎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读下图回答问题 ‎25.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C.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26. 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地为季风气候 B.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甲地多洪涝灾害 D.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27. 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 电子工业 B. 麻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 D. 棉纺织工业 ‎【答案】25. B 26. C 27. D ‎【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世界的河流。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经纬度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征和河流地貌的成因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世界区域地理的主要人文环境分析即可。‎ ‎25. 甲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其气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河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口三角洲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乙地是尼罗河三角洲,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其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故河流流量不大,6-10月为尼罗河的泛滥时期,尼罗河河口三角洲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B。‎ ‎26. 甲地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多洪涝灾害,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居民多为白色人种。‎ ‎27. 城市A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上,这里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因此若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工业,选D。‎ 下图是四地区 1 月、7 月气温及 7 月降水和全年降水量柱状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 题。‎ ‎28. 与图中四地区气候类型相符的城市可能是 A. ①是开罗 B. ②是新加坡 C. ③是孟买 D. ④是上海 ‎29. 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业产值的构成最可能以乳畜业为主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28. C 29. B ‎【解析】试题分析:‎ ‎28. 读该气温与降水量图可知,①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夏季气候温和,降水量分配均匀,故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终年高温,降水量尤其 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中④地1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为南半球。最低月温在0°C以上,但夏季气温高,降水量较丰富,各月降水量较均匀,故判断为南半球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故只有D项正确。‎ ‎29.‎ ‎ 结合上题结论,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②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气候温和,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而利于牧草生长,故农业生产以乳畜业为主。‎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气温、降水量分布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性”,掌握世界著名城市的主要气候类型,并能利用各个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判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科学家曾观测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扩大到智利南部城市蓬塔阿雷纳斯(540S,720W)‎ 上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蓬塔阿雷纳斯的气候特点是 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终年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终年寒冷干燥 ‎31. 图中 M 处为巴塔哥尼亚沙漠,该沙漠的形成原因是 A. 沿岸有寒流经过 B. 地处山脉的背风坡 C.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 受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 ‎【答案】30. B 31.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30. 图示蓬塔阿雷纳斯位于南美洲的西南沿海,约位于纬度40°--60°的大陆西岸,故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 ‎31. 图示M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形成沙漠。‎ 读下面两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图中两个区域( )‎ A. 同属一个大洲 B. 同临一个大洋 C. 同处一个半球 D. 同为发展中国家 ‎33. 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 A. 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 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 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 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答案】32. B 33. C ‎【解析】‎ ‎32. 据图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知,甲位于美国西海岸,属于北美洲,西半球;乙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属于大洋洲,东半球,AC错误;同临太平洋,B正确;均为发达国家,D错误。故选B。‎ ‎33. 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美国西海岸,据图中纬度可知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乙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据纬度可知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两地气候高温期不同,多雨期都出现在北半球的冬季,故选C。‎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 22°S 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4. 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35. 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 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 受高峻地势影响 ‎【答案】34. B 35. A ‎【解析】试题分析:‎ ‎34. 该大陆西部为高大山地,海拔达到5000米,中部地区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图中乙地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35. 乙地受赤道低压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导致当地降水增多,甲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且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少。‎ 考点:大气运动 下图是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自然带形成主要受山脉的影响 B. ①附近世界著名大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C. ②自然带与⑤自然带形成原因基本一致 D. ⑤→⑥→③→④四自然带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7. 关于⑤自然带所在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 B.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C. 降水主要类型为地形雨和锋面雨 D. 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答案】36. D 37. A ‎【解析】‎ ‎37. ⑤自然带所在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A正确。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热带雨林迁移农业,B错误。降水主要类型为对流雨,C错误。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 点睛:热带荒漠带,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山脉是自然带狭长的原因。②自然带是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是非地带性规律。⑤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所在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多雨。‎ 下左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下右图为格陵兰岛冰川上 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完成下列各题。‎ ‎38. 左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 暖流①温度高势力强 B. 寒流①温度低势力强 C. 暖流②温度高势力强 D. 暖流③温度高势力强 ‎39. 右图中圆形孔洞的出现反映出冰川上的深色尘埃会 A. 增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B. 减弱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 C. 减弱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暖 D. 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暖 ‎【答案】38. B 39. A ‎【解析】‎ ‎38. ①②从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起到降温作用,③从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说明该水域水温低,是受寒流影响的结果。从地理位置看,①寒流位置偏西,对西段水温影响大,说明寒流①势力强,故选B。‎ ‎39. 相比于冰雪,黑色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低,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故冰雪融化后出现孔洞。结合选项,答案选A正确。‎ ‎40. 下图是沿 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 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 受沿岸暖流影响,增 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 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答案】D ‎【解析】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说明图示区域是陆地。该经度范围中,南半球缺少陆地,图示位于北半球,北美洲大陆西岸。②气温比附近高的原因是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D对。与同纬度两侧相比,太阳高度相同,A错。纬度相同,都有副热带高压控制,不是比两侧气温高的原因,B错。沿岸是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显,C错。‎ 二、综合题(40 分) ‎ ‎41.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 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a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b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 ‎(1)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 ‎(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 (2)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和河流特征等内容。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区域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布方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主要知识内容的概括和整理,学会知识迁移和应用,注意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1)地形特征应分析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由左图黄麻产区分布可以判断,位于(恒河)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特征是(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和流速等角度分析,注意对黄麻生产的有利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是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3)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从原料、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甲城市为印度的加尔各答,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工业发展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4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Z 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 200 多种本地土豆。Z 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 Z 岛土豆主要种植区分布在甲乙中的哪一处,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 Z 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 法,如下图所示 ‎ ‎ ‎(2)分析 Z 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材料四:近年来,Z 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 土豆 ‎(3)你是否赞同 Z 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 ‎【答案】(1)乙 ①位于西风背风坡,日照时间较长; ②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③人口密度大,有机肥多 (2)①(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 ②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 ③(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 ④增加土壤有机质(肥); ⑤(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 ⑥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 (3)观点一: 赞同 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 不赞同 理由:使(Z岛)土豆遗传资源减少 ,不利于(Z岛)传统种植方式的保护,有碍(Z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Z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呈现信息,侧重人文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该岛东部位于西风背风坡,日照时间较长,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是土豆主要种植区。‎ Z岛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土壤透气性。‎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赞同或者反对都可以,但是需要观点和理由一致,赞同可以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回答,反对可以从不利于传统种植方式的保护等方面回答。‎ ‎43. 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 ‎(2)比较卡拉奇与伊斯兰堡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 ‎(3)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 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4‎ ‎【答案】(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降水量卡拉奇比伊斯兰堡少。卡拉奇: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由于地形起伏小且海岸线与风向一致不易形成降水)。伊斯兰堡:纬度低,夏季气温高,产生对流雨和气旋雨;地处高原山麓,多地形雨 (3)种类多:纬度较低且跨度较大;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品质好: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灌溉条件好 ‎【解析】试题分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起伏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疏密和弯曲等特征可以判断,巴基斯坦的地形为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2)影响降水的因素应从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等角度分析。对比卡拉奇与伊斯兰堡气温降水图,可知降水量卡拉奇比伊斯兰堡少,卡拉奇是沿海城市,冬季受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西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即东偏),风向与海岸线交角小,地形起伏小且与风向一致不易形成降水,带来的降水不多;伊斯兰堡位于内陆地区,地处高原、山麓,多地形雨,夏季气温高,易产生对流雨或气旋雨,因而降水量较多。‎ ‎(3)根据题目提示“水果种类多,从热带的香蕉、芒果到温带的桃子柿子等均有生产”,则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的自然原因主要是纬度南北跨度较大,温度带多,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显著,巴基斯坦水果品质好的自然原因从光热、昼夜温差、土壤等方面分析。‎ 考点: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影响降水的因素以及农业区位因素等。‎ ‎4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 A 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 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 1981 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 ‎ ‎ 材料二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匐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 的宽度在 6 千米至 25 千米之间,平均谷深 1 600 米,谷底宽度 762 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 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 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 ‎(1)分析 A 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 B、C 两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因。‎ ‎(3)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的成因。‎ ‎【答案】(1)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原因:终年受西风1分和沿岸暖流的增湿增温影响。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原因: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B地冬雨量更大,因为B地纬度更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雨更多。(或C地冬雨量更少。因为C地纬度更低,受西风控制时间更短,冬季降水时间短,冬雨 (3)沉积岩。成因: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解析】(1)图中A地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沿岸阿拉斯加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因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量从西向东先增加后减少,原因是受山地影响,西部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山地东侧是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减少。‎ ‎(2)图中B、C两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受盛行西风带影响,B地纬度较C地高,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冬季降水时更长,冬雨更多。‎ ‎(3)由材料“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可知,大峡谷两侧岩石有层理有化石,是沉积岩;大峡谷的成因是流水侵蚀,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断上升,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大峡谷。‎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