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第2课时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23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第2课时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23张)

第 2 课时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图表判读 主干梳理 梳图文 · 理脉络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 1. 重要作用 : 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 又是不可替代的 , 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2. 森林的分布 环境资源 3. 现状 : 多数地方的原始森林已被破坏殆尽 , 部分林地已永久性地变为 和牧场。 农田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 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 有“ ”之称。 2. 促进全球水循环 , 调节全球 。 3.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 雨林的生态优势 2. 脆弱性的表现 (1) 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 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 , 土壤一般很贫瘠。 (2) 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 地上植物最容易遭受破坏。 【 状元笔记 】 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间的协调程度。 地球之肺 水平衡 有机质 植物体内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 雨林被毁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 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 直接原因 : 过度的焚耕开垦 ( ) 、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 , 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等。 2.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人口增长 迁移农业 五、雨林的前途 —— 开发还是保护 保护 自然保护区 考点突破 破疑难 · 提素养 高考怎么考 (2016 · 全国 Ⅱ 卷 ,37)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 ,1998 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 1976 年、 1987 年和 2000 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 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 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 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真题答案 : (1)20 世纪 70 年代 (1976 年 ), 栖息地连成一片 ; 到 80 年代后期 (1987 年 ), 栖息地面积退缩 , 碎片化严重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 (2000 年 ), 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 , 碎片化趋势减弱 , 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 大规模采伐森林 ( 对植被破坏大 ), 导致栖息地缩小 ; 修建道路 ( 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 ), 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 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 ( 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 ,108 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 ), 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 , 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3) 合理规划 , 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 ; 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 , 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 ; 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 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解题思路 : 第 (1) 题 , 结合图示信息分阶段描述即可。第 (2) 题 , 森林是大熊猫主要栖息地 , 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 (3) 题 , 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 【 命题素材拓展 】 森林资源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物质文明 , 同时也对人类的精神文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每个人都要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请列举森林的生态效应 (4 条即可 ) 。 答案 : ① 森林是空气的净化器 ;② 森林是天然制氧厂 ;③ 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 ;④ 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⑤ 森林改变低空气流 , 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⑥ 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 ;⑦ 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 , 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 , 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 我们怎么学 考点 1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应 ◇ 要点导学◇ 一、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 二、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1. “ 地球之肺 ” 2. “ 绿色水库 ” 3. “ 基因宝库 ” ◇ 题组例练◇ (2016 · 全国 Ⅲ 卷 ,7 ~ 9)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 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 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 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 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回答 (1) ~ (3) 题 : 解析 :(1)B   (2)C   (3)D  第 (1) 题 ,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 ,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故选 B 项。第 (2) 题 , 森林植被恢复后 , 蒸发 ( 腾 ) 量增加 , 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 , 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加 , 地下径流增加 , 地面径流减少。故选 C 项。第 (3) 题 , 森林植被恢复后 , 下渗作用增强 , 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 , 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 , 当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时 , 下渗到透水岩层后 , 倾斜汇入乙河 , 乙河径流量增加 , 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 D 项。 (1)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 是由于 (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 森林植被恢复后 , 该山地的 (    ) ① 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 ( 腾 ) 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 , 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 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A. 甲增加 , 乙减少 , 总量增加 B. 甲减少 , 乙增加 , 总量增加 C. 甲增加 , 乙减少 , 总量减少 D. 甲减少 , 乙增加 , 总量减少 考点 2 热带雨林破坏原因及保护 ◇ 要点导学◇ 一、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二、保护措施 保护热带雨林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 , 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可总结为“三保、二设、一结合”。 1. 三保 :(1) 加强环境教育 ,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2)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 , 建立自然保护区。 (3) 鼓励保护性开发。 2. 二设 :(1) 设立国际基金 , 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2)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 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3. 一结合 :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拓展延伸】 湿地的功能 : 产出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 ; 提供水资源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调节气候 , 美化环境 ; 涵养水源 , 调蓄洪水 ; 净化水质 ;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湿地的保护措施 :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 ; 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 , 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题组例练◇   (2016 · 山东泰安模拟 )《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 (2014)》 显示 , 全球每年丧失数百万公顷的森林 , 许多物种濒临灭亡 , 可再生的水资源也变得更为稀缺 , 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努力 ,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具体目标。 据此回答 (1) ~ (2) 题 : (1) 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 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 , 我们应该 (    ) A. 封山育林 , 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 注重开发 , 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 伐育结合 , 综合开发利用 解析 :(1)A   (2)D  第 (1) 题 , 目前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 , 如开垦、采伐、建设等。第 (2) 题 , 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该伐育结合 , 综合利用。 图表判读 析图表 · 强应用 土地利用类型图的判读 【 判读方法 】 1. 知图类 图 1 为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图。图 2 为该区域土地类型面积变化统计图。 2. 看坐标 图 2 中横坐标表示灌木林、高草地、水浇地、旱地、农居地五种用地类型 ; 纵坐标反映各类土地面积的变化幅度。 3. 析变化 Ⅰ 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 : 灌木林、高草地大幅度减少 , 农居地有所减少 , 旱地大幅度增加。 Ⅱ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 高草地、水浇地和农居地减少 , 旱地增加。 Ⅲ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 灌木林、高草地、水浇地减少 , 旱地、农居地增加。 【 迁移应用 】 1. 结合流域上游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 , 分析其对中下游地区的影响。 2. 针对该流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3. 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 , 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 , 毁林开荒会加剧水土流失等。 章末整合 地理系统构建 理脉络 · 建体系 点击进入 课时集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