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3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
本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二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1.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烟、云、雾在阳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B. “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D.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答案】A 【解析】A.烟、云、雾属于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烟、云、雾在阳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故B错误;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不能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故C错误;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晶体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中的二氧化硅与强碱能反应,所以遇强碱会“断路”,故D错误;故选A。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 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 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 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生铁中含有碳,形成了原电池,铁被腐蚀速度加快,故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正确;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锡与铁形成原电池,锡作负极,被腐蚀,故焊接处易生锈,正确;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阴极,铜盐为电镀液,错误;D、铁制钥匙表面镀上一层锌,锌铁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被腐蚀,铁作正极被保护,故钥匙不易被腐蚀,正确;综上,本题选择C。 考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3. 对于可逆反应3H2+N22NH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 增大压强 B. 充入更多N2 C. 使用高效催化剂 D. 降低温度 【答案】D ...........................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4. 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②砹(At)是第VIIA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③硒(S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5.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AgCl(s)+Cu+(aq)===Ag(s)+Cu2+(aq)+Cl-(aq),下列关于该电池在工作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l-由负极迁移到正极 B. 负极上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C. Cu+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生成108 g银,转移电子个数为1 mol 【答案】C 【解析】A.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Cl-由正极迁移到负极,A错误;B.铂作负极,负极上Cu+失电子生成Cu2+,则Cu+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u+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D.正极上的反应为AgCl(s)+e-═Ag(s)+Cl-(aq),生成108g即1mol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个数为NA,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根据图中得失电子确定正负极,再结合电流方向、电极反应来分析解答,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6.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 OH- 2Cu+O2↑+2H+ B. 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 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2+ClO-+2OH-=SO42-+Cl-+H2O D. 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Ca2++HCO3-+OH-=CaCO3↓+H2O 【答案】C 【解析】A.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A错误;B. 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B错误;C. 将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钠溶液:SO2+ClO-+2OH-=SO42-+Cl-+H2O,C正确;D. Ca(HCO3)2 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CO32-+2H2O,D错误,答案选C。 点睛:离子方程式错误的原因有: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客观事实:质量不守恒、电荷不守恒、电子得失总数不守恒、难溶物质和难电离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没有注意反应物的量的问题,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突破“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没有注意物质之间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注意离子配比,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难溶物溶解度的大小,注意隐含因素等。应熟练掌握化学反应规律和重要物质的性质,认真审题,才能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 7. 有a、b、c、d、e五种气体,现进行下列实验: (1)a和b混合 气体变红棕色 (2)c和d混合 产生白烟 (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液体 (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都产生淡黄色浑浊 则a、b、c、d、e依次可能是( ) A. O2、NO、HCl、NH3、CO2 B. O2、NO、NH3、HCl、SO3 C. NO、O2、NH3、HCl、SO2 D. HCl、CO2、NH3、H2S、CH4 【答案】C 【解析】由①a和b相混合,气体为红棕色,则生成NO2,a和b中有一种必为NO气体,另一种为O2气体;由②c和d相混合,产生白烟可知,生成固体,则c和d中有一种必为NH3气体,另一种为HCl气体;由③c、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均为无色溶液,可知c为NH3,则d为HCl,e为SO2等;由④b、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的浑浊,b、e具有氧化性,则b为O2,e为SO2,可知a为NO,综上所述,a、b、c、d、e依次可能是NO、O2、NH3、HCl、SO2,故选C。 点睛: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为解答的关键,由①a和b相混合,气体为红棕色,则生成NO2,a和b中有一种必为NO气体,另一种为O2 气体;由②c和d相混合,产生白烟可知,生成固体,则c和d中有一种必为NH3气体,另一种为HCl气体;由③c、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均为无色溶液,可知c为NH3,则d为HCl,e为SO2等;由④b、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的浑浊,则b为O2,以此来解答。 8. 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1 ②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2=-1452 kJ·mol-1 ③H+(aq)+OH-(aq)=H2O(l) ΔH3=-57.3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B. 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 C. H2SO4(aq)+Ba(OH)2(aq)=BaSO4(s)+H2O(l) ΔH=-57.3 kJ·mol-1 D. 3H2(g)+CO2(g)=CH3OH(l)+H2O(l) ΔH=+131.4 kJ·mol-1 【答案】B 【解析】A、燃烧热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给出的是2mol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1gH2燃烧放出热量142.9kJ,1gCH3OH(l)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452 kJ÷32=45.375kJ,则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B正确;C、在反应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中除了H+、OH-反应生成水外,还有沉淀产生,放出热量不是57.3 kJ,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将(①×3-②)÷2 整理可得3H2(g)+CO2(g)= CH3OH(l)+H2O(l) ΔH=-131.4kJ·mol-1,D错误;答案选B。 9. 下表给出了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部分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元素 X Y Z W 原子半径(nm) 0.102 0.16 0.074 0.071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 +6 +2 -2 -1 A. HW是热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 B. Z的最高正价为+6 C. 原子序数X>Y>Z>W D. 纯净的X与纯净的Z反应生成XZ3 【答案】A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S,Y为Mg,Z为O,W为F;A.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W是热稳定性最强的氢化物,故A正确;B.Z为O,无正价,故B错误;C.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原子序数X>Y>W>Z,故C错误;D.纯净的X单质与纯净的Z单质反应生成SO2,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把握元素的性质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特别注意O、F无正价,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原子半径最大,且Y为+2价,可知Y为Mg,X的最高价为+6价,最低价应为-2价,则X为S,结合原子半径可知Z只能为O,则W为F,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10. 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取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操作 现象 A 加入NaOH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 B 加入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 C 加入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D 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有蓝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A.将一定量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程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加入Ba(NO3)2 溶液,有白色沉淀,硝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酸根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退去,因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高锰酸钾,即使二氧化硫与三价铁离子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使其溶液褪色,所以不能证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亚铁离子加入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则可证明溶液中存在二价铁离子,说明SO2与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1. 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均反应速度: B. 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甲>乙 C. 平衡时C的转化率:乙<甲 D. 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甲>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而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发生C(g)A(g)+B(g),气体体积变大,相当于减小压强,A.压强小,反应速率小,则平均反应速度:乙<甲,A错误;B.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乙中C的含量低,B正确;C.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乙中转化率高,C错误;D.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乙中A的物质的量大,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12. 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电子沿Zn→a b→Cu路径流动 C. 片刻后甲池中c(SO)增大 D. 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a点变红色 【答案】C 【解析】A、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闭合K构成原电池,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Zn流出,达到a,在滤纸上没有电子的通过,只有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电子从b流向Cu,B正确;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平衡两烧杯的电荷守恒,因此Cl-流向甲池,溶液中c(SO42-)不变,C错误;D、滤纸相当于电解池,b接电源的正极,b作阳极,发生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a接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因此a极变红,D正确,答案选C。 13.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2(g)+3Y2(g) 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X2 Y2 XY3 ① 1 3 0 放热46.3 kJ ② 0.8 2.4 0.4 Q(Q>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容器①、②中反应达平衡时XY3的平衡浓度相同 B. 容器①、②中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 C. 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L-1 D. 若容器①体积为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46.3 kJ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容器②中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左边,可得X20.2mol,Y20.6mol,所以X2总量为1摩尔,Y2总量为3摩尔,与容器①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恒温恒容下,属于等效平衡,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相等,正确,不选A;B、恒温恒容下,容器①和②达到等效平衡,平衡时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正确,不选B;C、①容器中放出的热量为46.3KJ,则生成 XY3的物质的量为46.3/92.6*2=1摩尔,此时XY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25=4mol/L,恒温恒容下,容器①和②为等效平衡,平衡时相同组分的浓度相等,错误,选C;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L,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放出的热量多,反应物转化率增大,即到平衡放出的热量大于46.3KJ,正确,不选D。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等效平衡的计算和平衡的影响因素,掌握等效平衡的形成条件和规律。(1)定温(T)、定容(V)条件下的等效平衡 Ⅰ类: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定T、V条件下,只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Ⅱ类:在定T、V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二平衡等效。 (2)定T、P下的等效平衡(例4: 与例3的相似。如将反应换成合成氨反应) Ⅲ类:在T、P相同的条件下,改变起始加入情况,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平衡式左右两边同一边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14. 工业品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阴极材料可以是Fe,含氧酸根杂质不参与电极反应 B. 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C. 通电后,该电解槽阴极附近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 D. 除去杂质后,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B导出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该电解池反应的实质是电解水,阴极反应是2H2O+2e-=2OH-+H2↑,通电后阴极区的pH增大,阳极反应是2H2O-4e-=4H++O2↑,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流向阴极与产生的OH-,以KOH溶液的形式从B口导出。由此可以得出A、B、D正确,C错误。选C。 考点:考查电解池工作的基本原理,涉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极区PH值的分析等内容,要求较高。 15.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粗铜精炼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阳极溶解铜的质量小于64 g ②34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③常温常压下,21g氧气和27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3NA ④在Fe参与的反应中,1mol Fe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5NA ⑥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⑦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⑧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A 【解析】①粗铜中的杂质也放电,因此粗铜精炼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阳极溶解铜的质量小于64 g,正确;②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离子,错误;③氧气和臭氧均是氧原子构成的单质,常温常压下,21g氧气和27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48g÷16g/mol=3mol,氧原子总数为3NA,正确;④在Fe参与的反应中,1mol Fe失去的电子数不一定为3NA,例如与硫反应等,错误;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Cl2溶于水,由于是可逆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0.5NA,错误;⑥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9mol、10mol,错误;⑦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⑧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 CCl4中所含有的分子数,错误,答案选A。 16. 假设图中原电池产生的电压、电流强度均能满足电解、电镀要求,即为理想化。①~⑧为各装置中的电极编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K闭合时,A装置发生吸氧腐蚀,在电路中作电源 B. 当K断开时,B装置锌片溶解,有氢气产生 C. 当K闭合后,整个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①→⑧;⑦→⑥;⑤→④;③→② D. 当K闭合后,A、B装置中pH变大,C、D装置中pH不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装置可判断,B装置是原电池,其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A、C、D是电解池。A、当K闭合时,A装置中的铁与负极相连,做阴极,铁被保护,A不正确;B、当K断开时,B装置锌片直接与稀硫酸反应,锌溶解,有氢气产生,B正确;C、当K闭合后,B装置是原电池,其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整个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①→⑧;⑦→⑥;⑤→④;③→②,C正确;D、当K闭合后,A装置是电解池,反应中有氢氧化钠生成,pH变大。B装置是原电池,氢离子放电,因此溶液的pH变大,C装置相当于电镀,D装置是粗铜的精炼,因此C、D装置中pH不变,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有关判断 17.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已知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放电时的电池反应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密度减小 B. 放电时K+向Cd极区移动 C. 充电时阳极Cd元素被氧化 D. 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增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反应式可知,放电时消耗溶剂水,因此氢氧化钾溶液的密度增大,A不正确;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放电时K+向正极NiO(OH)区移动,B不正确;C、充电可以看做是放电的逆反应,所以充电时原来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因此充电时Ni元素被氧化,C不正确;D、充电时Cd(OH)2是阴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所以充电时阴极附近的pH增大,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的有关判断 18. 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 ΔH < 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B. 平衡时a点一定有n(CO):n(H2)=1:2 C. 平衡常数:K(a)>K(c) K(b)=K(d) D. 平均摩尔质量: (a)< (c) (b)>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a、c两点压强相同,平衡时a点CO转化率更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温度T1<T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υ(a)<υ(c).b、d两点温度相同,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点大于d点压强,则v(b)>v(d),A错误;B. 投料时两者比例不确定所以a点比例无法确定,B错误;C.由图可知,a、c两点压强相同,平衡时a点CO转化率更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T1<T3,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K(a)>K(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d两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则K(b)=K(d),C正确;D.CO转化率的越大,n总越小,由M=m/n可知,a点n总小,则M(a)>M(c),M(b)>M(d),D错误;选C。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转化率等相关知识。 19.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正六价的铬有很强的毒性,人体需要的是三价铬。用肼(N2H4)--氧气燃料电池做电源,以铁做阳极,利用电解法除去污水中的Cr2O72-离子。若污水中含0.2 mol的Cr2O72-离子,则标准状况下需消耗N2H4的体积为( ) A. 3.36 L B. 6.72 L C. 13.44 L D. 22.4 L 【答案】C 【解析】肼反应后转化为氮气和水,1mol肼失去4mol电子,0.2mol Cr2O72-离子得到0.2mol×2×(6-3)=1.2mol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肼的物质的量是0.3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6.72L,答案选B。 20.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甲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G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用BA4、D2和EDA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在a极通入BA4气体,b极通入D2气体,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第二周期ⅤA族 (2). (3). (4).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和共价键) (5). 2Na2O2+2H2O==4NaOH+O2↑ (6). S2->Cl->Na+ (7). 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解析】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元素;C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C为氮元素;E元素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E为Na;F与G的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推知F为S元素、G为Cl元素,则 (1)C是氮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2周期第VA族;氯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7,因此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2)D与E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化合物甲为Na2O2,其电子式为,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向过氧化钠中滴加足量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4)用CH4、O2和NaOH的水溶液组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在a极通入CH4气体,b极通入O2气体,甲烷发生氧化反应,则a极是该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氧气在正极获得电子,碱性条件下生成氢氧根离子,甲烷失去电子,因此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21. 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答案】 (1). cd (2). 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3). 3Cu2O+2AlAl2O3+6Cu (4). bd 【解析】由流程可知,黄铜矿加入石英砂通入空气焙烧,可生成Cu2S、CuO,继续加入石英砂通入空气焙烧,生成Cu2O、Cu,生成气体A为二氧化硫,熔渣B为FeO等,Cu2O、Cu与铝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得到粗铜,电解可得到精铜,则 (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a、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a错误;b、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b错误;c、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c正确;d、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d正确;答案选cd;(2)Fe2+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KMnO4溶液检验,即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2O与Al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2O3与Cu,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Al2O3+6Cu;(4)a、反应中有热能产生,a错误;b、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c、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c错误;d、Ag、Pt、Au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Ag、Pt、Au从粗铜脱落,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d正确;答案选b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电化学知识、离子检验等知识点,注意离子的检验是高考的热点,选取的试剂和检验离子反应后要有特殊现象,会运用知识迁移方法解决问题。 22. 烟气中含有 SO2 等大量有害的物质,烟气除硫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石灰石法烟气除硫工艺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aCO3(s)CO2(g)+CaO (s) △H = + 178.2 kJ/mol ⅡSO2(g)+CaO(s)CaSO3(s) △H = - 402 kJ/mol Ⅲ 2CaSO3(s) + O2 (g) + 4H2O(l)2[CaSO4 · 2H2O](s) △H = - 234.2 kJ/mol (1)试写出由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为烟气除硫的关键,取相同用量的反应物在3种不同的容器中进行该反应,A容器保持恒温恒压,B容器保持恒温恒容,C容器保持恒容绝热,且初始时3个容器的容积和温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3个容器中SO2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αA > αB > αC b.当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c.A、B两个容器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tA > tB d.当 C 容器内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3)依据上述反应Ⅱ来除硫,将一定量的烟气压缩到一个 20 L的容器中,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 SO2 的质量(mg)如下表: 时间/min SO2质量/mg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120 T1 2100 1052 540 199 8.7 0.06 0.06 T2 2100 869 242 x x x x ①在T1温度下,计算20 40min内SO2 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mol/(L· min)。 ②若其它条件都相同,则T1______T2(填“>”、 “<” 或 “=”,下同); x _____ 0.06。 ③在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10 L,则新平衡时SO2的浓度_____原平衡时SO2的浓度(填“>”、 “<” 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CaCO3(s)+O2(g)+2SO2(g)+4H2O(l)2[CaSO4·2H2O](s)+2CO2(g)△H=﹣681.8kJ/mol (2). ad (3). 2×10-5 (4). < (5). > (6). = (7).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1/c(SO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浓度相等 【解析】(1)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反应为2CaCO3(s)+O2(g)+2SO2(g)+4H2O2[CaSO4·2H2O](s)+2CO2(g),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等于①×2+②×2+③,计算△H=+178.2 kJ/mol×2+(-402 kJ/mol)×2+(-234.2 kJ/mol)=-681.8kJ/mol,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2CaCO3(s)+O2(g)+2SO2(g)+4H2O2[CaSO4·2H2O](s)+2CO2(g)△H=-681.8kJ/mol;(2)a、对于A容器,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但要保持恒压,必须压缩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B容器为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体积缩小,二氧化硫转化率相对A要小,C容器恒温绝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相对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会小,a正确;b、气体质量和物质的量均在发生改变,平均摩尔质量不是变量,不能判断平衡,b错误;c、A容器压强比B大,故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A比B短,c错误;d、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因此当 C 容器内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正确;答案选ad;(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T1温度下,20~40min内消耗二氧化硫是1.052g-0.540g=0.512g,物质的量是0.008mol,浓度是0.0004mol/L,所以SO2的反应速率v(SO2)=0.0004mol/L÷20min=2×10-5mol/(L•min);②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含量增大,结合表格数据,T2时的含量比T1时低,若其它条件都相同,则T1>T2;根据数据的递变规律,x<0.06; ③在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10L,则新平衡时SO2的浓度等于原平衡时SO2的浓度,因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SO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浓度相等。 23. 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直流电源的左侧为负极 B.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 C.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D.从C口出来的溶液为NaOH溶液 E.每生成22.4 L Cl2,便产生2 mol NaOH F.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 溶液 G.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2)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试剂,工业上可采取电解较稀浓度的硫酸来制取双氧水(H2O2只为还原产物),其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H2O+3O2 O3+3H2O2。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高铁酸钾(K2FeO4)易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工业上用如下方法制备高铁酸钾:以Fe2O3为阳极电解KOH溶液。①高铁酸钾溶液长时间放置不稳定,会产生红色絮状物质及气泡,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制高铁酸钾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Cl_+2 H2O 2 OH-+Cl2↑+H2↑ (2). CG (3). 3H2O-6e-=O3+6H+ (4). O2+2e-+2H+=H2O2 (5). 4FeO42-+10H2O=4Fe(OH)3+8OH-+3O2↑ (6). Fe2O3+10OH--6e-=2FeO42-+5H2O 【解析】(1)电解饱和食盐水总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A、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由于Na+向右侧移动,所以右边是电源的负极,左边是电源的正极,A错误;B、在NaCl溶液中,阴离子Cl-、OH-的放电能力为:Cl->OH-,所以阳极发生反应:2Cl--2e-=Cl2↑,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Cl2,B错误;C、由于在电解池的右边发生反应:2H++2e-=H2↑,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继续电离,当最终达到平衡时,该电极附近c(OH-)>c(H+ ),因此溶液呈碱性,从D口出去的物质是含有较多NaOH的溶液,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可以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C正确;D、在电池的左边是阴离子Cl-放电,Na+透过隔膜进入到右边装置,没有破坏附近水的电离平衡,所以从C口出来的溶液为稀的NaCl溶液,D错误;E、每生成22.4 L Cl2,但是不知道气体的外界条件,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因此不能计算产生NaOH 的物质的量,E错误;F、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OH溶液或BaCl2溶液,最后滴加Na2CO3溶液,F错误;G、由于该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Na+透过,所以为阳离子交换膜,G正确,答案选CG;(2)根据总方程式可知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H2O-6e-=O3+6H+,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3)①高铁酸钾溶液长时间放置不稳定,会产生红色絮状物质及气泡,则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4FeO42-+10H2O=4Fe(OH)3↓+8OH-+3O2↑;②电解制高铁酸钾时,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极反应式为Fe2O3+10OH--6e-=2FeO42-+5H2O。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