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44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44张)(全国通用)

第 11 章 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 考点 29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考点 30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考点 3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考点 29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考法 1 利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性质 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根据原子结构特点判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 (1)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 3 且小于 8 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 最外层 有 1 或 2 个电子,则可能是第 ⅠA族、 第 ⅡA族 ,也可能是 副族 元素、第 Ⅷ 族元素 、0族 元素氦 。 (3)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短周期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 (4) 某元素阴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同,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5)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对应的元素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对应的元素位于阴离子对应的元素的下一周期。 3. 由元素周期表归纳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1)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 (2)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 8 , 绝对值之差为 0 、 2 、 4 、 6 的主族元素依次位于第 ⅣA 、 ⅤA 、 ⅥA 、 ⅦA 族 。 (3) 元素周期表中族的序数从左到右依次为 ⅠA 、 ⅡA 、 ⅢB ~ ⅦB 、 Ⅷ 、 ⅠB 、 ⅡB 、 ⅢA ~ ⅦA 、 0 。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 2 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氦。 (2)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列不一定是一个族,如第 Ⅷ 族占 3 列 。 (3) 具有相同电子层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周期元素,如相同电子层数的阴、阳离子与原子。 (4) 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如副 族元素、 0 族元素。 考法1 利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性质 1. 元素周期表中的“不一定” 考法1 利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性质 2.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及其应用 (1)同构规律 稀有气体元素与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下一周期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 同周期序数差规律 ① 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② 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③ 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第四或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10 ;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24 。 考法1 利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性质 2.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及其应用 (3)同主族序数差规律 ①第Ⅰ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8、8、18、18、32。 ②第ⅡA族和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 ③第ⅢA~Ⅶ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 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 考法1 利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性质 2.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及其应用 3. 元素的“位 — 构 — 性”之间的关系 【 注意 】 位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存在着相似性,如 Li ~ Mg 、 Be ~ Al 等,但此规律只适用于第二、三周期。 考法1 利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性质 [课标 Ⅲ 理综 2017·12 , 6 分]短周期元素 W 、 X 、 Y 和 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氢化物沸点: WW C. 化合物熔点: Y 2 X 3 Z 例 4 【 解析 】 首先根据题中 “ 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 ” 可知 X 元素为 Na ,再根据 “ Z 与 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 可知 Z 元素为 Cl ,进而可推知 W 、 Y 元素分别为 N 或 O 、 P 或 S 。简单离子半径: Cl - > N 3 - 或 O 2 - > Na + , A 错误; Na 与 N 或 O 形成的 Na 3 N 、 Na 2 O 或 Na 2 O 2 溶于水后均得到 NaOH 溶液,溶液呈碱性, B 正确; W 与 Y 处于同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 错误; Y 与 Z 处于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D 错误。 B 例 4 考法 3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金属性减弱。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加,金属性增强。 (2) 根据实验事实判断 ①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越易者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者金属性越强。 ③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一般活泼金属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 钾、钙、钠等极活泼金属 除外 ) 。 ④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一般排在前面的金属 较活泼。 ⑤原电池中:一般作负极的金属较活泼。 考法 3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考法 3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原子序数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 根据实验事实判断 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越稳定者非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者非金属性越强。 ③与盐溶液或气体、无氧酸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活泼非金属可置换出不活泼非金属 (F 2 除外 ) 。 ④与同种金属反应的难易:越易反应者非金属性越强。 ⑤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强弱:还原性越弱者非金属性越强。 考法 3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例 3 例 3 [课标 Ⅰ 理综 2015·12,6 分] W 、 X 、 Y 、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 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 0 、 5 、 8 、 8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单质的沸点: W>X B .阴离子的还原性: W>Z 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X>Y C.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例 6 【 解析 】 n 是元素 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 n 为 Cl 2 , Z 为 Cl 元素。 Cl 2 (n) 与二元化合物 p 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 r 和 s , 0.01 mol·L -1 r 溶液的 pH 为 2 , 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 p 为 CH 4 , r 为 HCl , s 为 CH 3 Cl 、 CH 2 Cl 2 、 CHCl 3 和 CCl 4 的混合物。二元化合物 m 与 Cl 2 (n) 反应生成 q 和 r , 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r 为 HCl ,从而推知 m 为 H 2 O , q 为 HClO ,则 W 、 X 、 Y 、 Z 分别为 H 、 C 、 O 、 Cl 元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H < O < C , A 错误;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同周期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左向右逐渐增强, HClO 4 为强酸, H 2 CO 3 为弱酸,所以 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C ,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为 O > Cl > C , B 错误; Y(O) 的氢化物有 H 2 O 、 H 2 O 2 ,常温常压下均为液态, C 正确; X(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 H 2 CO 3 ,是一种二元弱酸, D 错误。 C 例 6 [天津理综 2017·5 , 6 分]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 2 O>NH 3 >SiH 4 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 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 Cl>C>Si D. 用中文 (à o ) 命名的第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 例 7 【 解析 】 因为非金属性: O>N>C( 同周期 ) 、 C>Si( 同主族 ) ,所以非金属性: O>N>Si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 2 O>NH 3 >SiH 4 , A 正确; HCl 是共价化合物, NaH 是离子化合物, B 正确;稀盐酸滴入 CaCO 3 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酸性: HCl>H 2 CO 3 ,而 HCl 不是氯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根据 HCl 和 H 2 CO 3 的酸性强弱比较 Cl 元素和 C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C 错误;第六周期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Rn 为 86 号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第七周期可排布 32 种元素, 86+32=118 ,故 118 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最后一列 (0 族 ) , D 正确。 C 例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