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8 年下学期高二年级语文科期中联考试卷 命题人:汤庚明 审题人:刘佳 考试时量:150 分钟 总分值:150 分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虽然 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 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相对于其他周边 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 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 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 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这是燕赵区域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燕丹的精诚与荆 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 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 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 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 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唐代,高适等人 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燕太子丹、荆轲的 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 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 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燕赵侠士的 轻生尚义,表面上看是不重视生命,实质上却是更加重视、更加珍爱生命的体现。“燕赵悲 歌”体现为一种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燕赵文化精神在此具有最为突出的 表现。了解到人的生命除了肉体的存在,还有精神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教 导人们,突破对自我的一己关怀,寻求更高的价值。燕赵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生存方式、一 种生命价值观。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在“慷慨悲歌”激扬人性的同时,也包含了不少世俗的、物欲和 肉欲的不良内容。这些流弊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轻重的表现。其救治方法,则莫过 于以风俗治风俗,以文化治文化,以精神治精神,如古人所谓“风教”,由低而高,由杂而 纯,由俗而雅,由外在而内在。 (摘编自张京华《“燕赵文化”概念界定的要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燕赵区域虽然毗邻少数民族地区,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但其区域文化还是保持以汉族 为主体,以旱地农耕文化为主流的特点。 B.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燕赵文化具有无可否认的“慷慨悲歌”这一特 征主线,因此燕赵文化是一种优越的文化。 C. 对“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使“慷慨悲 歌”这一燕赵文化的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 D. “慷慨悲歌”所体现的超越“千金”、超越“生死”的价值观,是燕赵文化精神的突出表 现和重要内涵,具有人生方面的教导意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受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地位等的影响,燕赵区域逐渐形成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价值 观念,表现出“慷慨悲歌”的文化特色。 B. 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正 是“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产生的主因。 C. 汉末曹魏时的曹操和唐代的高适等人之所以能成为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原因之一 是他们的诗或雄峻古朴,或慷慨悲歌。 D. “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在数世纪后的明清之际仍然存在,已 成为燕赵区域重要、悠久、稳定的文化符号。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燕文化和赵文化来源不同而且各具特征,但二者的文化内涵大体接近而趋同,具有共同 的文化基调,故被人合称为“燕赵文化”。 B. “慷慨悲歌”是一个由现实生活的落后而产生的情结,是历经碰撞、冲击、转变以至升华, 最终才形成的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性格。 C. 燕赵文化是北方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其表现可以了解 到北方地区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部分特点。 D. 燕赵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良莠不齐,如今在民间流行的,大多是世俗的、物欲的不 良内容,有待人们采取恰当的方法来救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失语的秋天 符浩勇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 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 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 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 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 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 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 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屋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 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 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 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 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 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 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 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 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 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 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 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茵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 没有想到,竞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 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末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帮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 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 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B.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 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C.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 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 现了村民们事后的负疚和惭愧。 5.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5 分) 6.“村长”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内心最深 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 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 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也会在人们跨地区交往中造成一些困难。 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方言间的差异性减小、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考虑到 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而是能在更长的时间里以一 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我们 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摘编自姚羽《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2017 年 5 月 19 日《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二: 最近,重庆市育才中学的 4 名高中生写下万字论文,探讨重庆方言在青少年中的认知及 使用情况,并呼吁关注重庆方言的传承。这份论文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还获得了由清华大 学主办的“登峰杯”全国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一等奖。这篇万字论文的主题契 合了当今社会人们对方言传承乡愁的期待。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流动日益频繁,方言及其 对应的方言文化的式微,几乎是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然代价与表征之一。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保卫方言”的声音、行动近年来屡屡进入公共舆论空间。不过, 仍然存在不同意见的交锋。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都会比如说纽约,每天进入的 人口是 1300 万,所以大都会不可能通行本地方言,必然有一种共同语,在中国就是普通 话。” (摘编自朱昌俊《保护方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2017 年第 8 期《决策探索》) 材料三: “学校规定,除了每年开学典礼,其余时间必须讲苏州话。”苏州评弹学校校长孙惕介 绍,标准的吴语发音是评弹表演的基础,可苏州孩子几乎没人能讲好苏州话。近两年,该校 入学考试不得不降低标准,入学之后再继续学习矫正。 江苏省语言学会理事、南通市通州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陶国良主编了一本录有 1.1 万 条词目、共计 66 万字的《南通方言词典》。“写这本书就是想为南通话留下属于它自己的一 部词典。”陶国良说。除了南通,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都有自己的方言字典。 对于这些努力,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葛红兵深感认同:“保存一种语言,让这种语言代 表的文化、思想、知识,代表的风物人情系统得到呈现、保留和张扬,让这种多样性得到保 护,这是艰难的工作,但又是必须要做的工作。固化和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 (摘编自沈峥嵘 顾星欣 付奇《保护方言,用乡音留住乡愁》,2017 年 5 月 20 日《新华日 报》) 材料四: 受到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以及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使用方言的人在数量上长期有减无增, 方言危机已经开始显现。 怎么办?以笔者个人的看法,虽然当前方言一般不被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方言保 护的问题上,我们其实可以借鉴目前的非遗传承人制度,上升为国家行动,由国家投入专项 的资金和资源来保护方言。方言和非遗,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之所以要投入巨大的资 金、资源保护非遗项目,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而方言中同 样蕴藏着传统文化,只不过非遗是以技能、物品等具体的形式作为载体,而方言是以语言作 为载体而已。 (摘编自苑广阔《方言保护可借鉴非遗传承人制度》,2017 年 5 月 12 日《长沙晚报》) 7. 下列关于方言保护的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将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宜提倡的,因为方言和普通话在社会交际 场合能各尽其用。 B. 虽然“保卫方言”已经成为公共舆论话题,但是以语言学家周有光为代表的部分人士仍 然坚持用普通话取代方言。 C. 重庆 4 名中学生写下呼吁关注重庆方言传承的万字论文并获得大奖,说明关注方言保护 的人群范围在不断扩大。 D. 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代表了特定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所以保护方言体现了一种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文化观。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方言作为地域性的交际工具,虽然在知识层面不成系统,却是特定地域文化风貌的体现, 是当地人寄托乡愁的载体。 B.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方便了不同地域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方言 危机,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C. 当前方言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是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大背景下,方言日渐式微直至 彻底消亡的趋势已不可改变。 D.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都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只是前者以技能、 物品等具体形式为载体,后者以语言为载体。 9. 如何更好地保护方言?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默写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 10-13 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 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 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 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 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 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 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 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 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 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 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 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 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 /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B.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 /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C.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 /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D.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 /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 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 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 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 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小题。 野菊 李商隐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①他年。 紫云②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③近御筵。 【注】①省:记,忆。②紫云:指代中书省。令狐楚、令狐绚父子曾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 令狐绚时任中书舍人。③霜栽:指野菊。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这首诗和《锦瑟》一样,都体现了作者诗歌幽约细美的艺术风格。 B.竹、椒、雁、蝉等意象凄美,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C.颈联将“此夕”与“他年”对照,暗含着作者对身世的无限感慨。 D.尾联表面写野菊不被人取用,实则暗指旧友不能向朝廷引荐自己。 15. 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涓”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6 分) 16.古诗文默写。(10 分) ⑴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 ⑵既自以心为形役, ? ,知来者之可追。 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⑷《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 , ”。 ⑸《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 , 。 第Ⅱ卷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17-19 小题。(9 分) ( ),今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将 2017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作 家石黑一雄。 地是,相比写小说,他更大的爱好是成为词曲作者。 有人借此调侃诺贝尔文学奖“万年陪跑王”村上春树,不过村上春树自述读过石黑一雄 出版过的每一本书,且评价很高:“至今为止,我阅读石黑的作品时,从来不曾失望过,也 从未感到 。”他甚至说:“近半世纪的书,我最喜欢的是《别让我走》(石黑 一雄 2005 年作品)。” 石黑一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对困扰现代社会的历史、科技、道德责任等问题的思 索都是通过故事展现出来的,既不 ,也不生硬粗冷。他用温文尔雅、娓娓道 来的艺术笔触讲述了一个个温暖而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挖掘并细致地展示了普通人 的外表下隐藏的真实内心世界及震撼人心的情感之流。根据诺贝尔文 学奖的授奖词中所说,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我们隐藏在与世界相 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石黑一雄习惯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长版歌曲”。直到现在,他仍然热爱音乐。他曾经 为爵士女歌手斯戴茜∙肯特填词,二人合作的爵士乐专辑《早间电车上的早餐》在法国非常 畅销。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诺贝尔文学奖就像去年颁给了鲍勃∙迪伦 B.去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 C.就像去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鲍勃∙迪伦 D.诺贝尔文学奖去年颁给了鲍勃∙迪伦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鲜为人知 不以为然 矫揉造作 彬彬有礼 B.鲜为人知 不以为意 矫揉造作 道貌岸然 C.妇孺皆知 不以为然 装腔作势 道貌岸然 D.妇孺皆知 不以为意 装腔作势 彬彬有礼 19.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根据诺贝尔授奖词,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我们隐藏在与世界相 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B.根据诺贝尔授奖词,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 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C.正如诺贝尔授奖词中所说,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幻 觉之下的与世界相联系的深渊”。 D.正如诺贝尔授奖词中所说,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 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20.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③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④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⑤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⑥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 ⑦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⑧谨拜表以闻 ⑨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A.①⑨/②④⑦/③⑤/⑥/⑧⑩ B.①④/②⑦/③⑧/⑥⑨⑩/⑤ C.①④/②⑦/③⑧/⑤⑩/⑥⑨ D.①⑨/②④⑦/③⑩/⑤/⑥/⑧ 21.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2 分) A.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B.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 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 22.对下列文言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听臣微志(志向、愿望) 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志向) C. 舅夺母志(心意) D. 《齐谐》者,志怪者也(标记) 23.课内文言文翻译(共 4 分) ①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4.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几年,中国内地出现了一批年轻、帅气的男性偶像,俗称“小鲜肉”。他们拥有大 量粉丝,被视为票房大卖的保障,甚至登上了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但他们与传统男性形象 不同的气质和风格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这引起了媒体的热烈讨论。 有网友抨击他们画眼线,抹眼影,涂口红,染头发,没有男子气概,更有人直接炮轰他 们是“娘炮”、“男女不分”,批评他们会带坏小孩,“少年娘则国家娘”。 但在“小鲜肉”明星的粉丝看来,外界误解了他们的偶像。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偶像 “娘”,反而觉得是“一种超越了性别的美”。还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风格与追求, 不一定非要用传统的男子气概来束缚自己。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文体明确;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 800 字。 高二上学期语文联考期中卷参考答案 【1 题详解】C 项。“特征逐次清晰丰富起来”表述错误,首先,原文第 5 段介绍了“慷慨 悲歌”的三次认同的具体内容,这三次概括的内容之间并没有补充递进的关系,所以“逐次 清晰丰富起来”于文无据。其次“这三次所概括出的内容各不相同”并不是“特征逐次清晰 丰富起 来”的条件。“使”字的使用不合逻辑。故选 C。 【2 题详解】B 项。“这种价值观念正是‘慷慨悲歌’这一文化特征产生的主因”错,原文 第 4 段的表述为“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机 制”不等于“主因”,此处曲解文意。故选 B。 【3 题详解】D 项。“大多是世俗的、物欲的不良内容”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这些流弊 在民间、在当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所以“大多”的说法于文无据。故选 D。 【4 题详解】A 项。试题分析:B 项,“铺垫”分析错误;C 项,“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分析不妥当;D 项,“更……负疚和惭愧”理解错误。 【5 题详解】①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时的积极热心;②村民违约后,面对 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时的悲哀;③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时的迷茫、屈 辱和压抑;④离开村庄时,为村民的憨厚朴实而感动。 (必须有分析) 【6 题详解】①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 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 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7 题详解】B 项。对周有光的话理解有误,原文内容是:如语言学家周有光曾指出的:“大 都会比如说纽约,每天进入的人口是 1300 万,所以大都会不可能通行本地方言,必然有一 种共同语,在中国就是普通话。”他的话是针对大都会而言的,并非一概而论,且“取代” 说法绝对。 【8题详解】B 项。A 项,“在知识层面不成系统”与材料一“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 体系”的内容矛盾;C 项,“彻底消亡的趋势已不可改变”的分析过于绝对;D 项,“非物 质文化遗产和方言都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表达错误,原文是说只有非 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精湛的传统技艺”。 【9题详解】⑴正确认识、处理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之间的关系,使双语双言乃至多语多 言成为社会常态;⑵利用公共舆论,引导人们包括学生关注、了解、熟悉方言;⑶保护传统 地方文艺,编著方言字典,使方言在固化和传承中得到保护;⑷借鉴非遗传承人制度,由国 家投入专项资金和资源,将方言保护上升为国家行动。 【10 题详解】B 项。梳通大意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 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11 题详解】A 项,“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不正确,“总角”是古代未成年的 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故此题答案为 A 项。 【12 题详解】B 项,“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不正确。由原文“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可知,是文帝曾经梦见 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并不是事实。故 此题答案为 B 项。 【13 题详解】 (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 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 (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 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 参考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 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 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 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 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 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 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 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 自剡县趁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 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 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 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被平定。文帝于是 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子高)为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 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 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 成州刺史。 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 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 (子高)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 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 常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卫将军,回到京师, 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散骑常侍,仍任右卫 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 14. B 项。 “寓情于景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法错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托 物言志,故选 B。 15.①运用比喻,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②运用叠词,“冉冉”“涓涓”, 由外在环境写到内在心境,节律优美,音韵和谐。③运用双关,“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 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④承 上启下,将上句透露的处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联系起来,结构严密。⑤奠定感情基调,为后 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铺垫。(一点 1 分,二点 3 分,三点 5 分,四点 6 分。) 【16题详解】 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⑵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⑷《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⑸《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7 题详解】 C 项。 此题注意结合后文“今年瑞典文学院又避开热门”,特别是“又”字, 确定括号里句子的主语应该是“瑞典文学院”,表示时间的词“去年”应放在事件之前,据 此排除 A、D 项;这里表示举例,用上“就像”更自然,故选 C。 【18 题详解】A 项。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 周知。根据语境,第一处应为“鲜为人知”。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 轻视态度。不以为然:不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 极不自然。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姿态。本句施事主体是“思索”,与“装腔作势” 不搭配。彬彬有礼:文雅有礼节的样子。道貌岸然:形容外貌严肃正经,实际上内心险恶, 都用于贬义,用在这里,感情色彩有误。故选 A。 【19 题详解】 D 项。 本题语病有两处,第一处是句式杂糅,把句首的“根据”改为“正 如”;第二处是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为“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相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故 选 D。 【20 题详解】C 项。 意动; 形作名; 使动; 名作动; 名作状。 【21 答案】D 项。 选项 A,羊角,古义:旋风;今义:羊的犄角。选项 B,区区,古义:是诚挚的情感; 今义:少或小。选项 C,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迎合、巴结,有贬义。故答案选 D。 【22 题详解】D 项,记载。 【23 题详解】 ⑴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⑵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 名声节操。 24 作文,依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定。例文可参看 s 长郡中学微信公众号“十二公里作文”。 立意一:站在反感“小鲜肉”、炮轰“小鲜肉”的网友的立场。 理论支撑: 1)阴阳调和,道法自然。顺物之天以致其性,不要违背生态平衡,扭曲天性。 2)文化产业化,商业入侵艺术,媒体与艺人过分追求功利目的,为了出新、异、怪,博人 眼球,迎合观众喜新厌旧的挑剔心理,男子压抑血性,曲意逢迎。 3)公众人物对受众尤其是未成年的受众的影响极大,没有辨识能力的青少年盲目模仿,危 害极大,下一代只喜欢拿着眉笔的兰花指如何拿得起枪。立意二:站在力挺“小鲜肉”、追 捧“小鲜肉”的粉丝的立场。 理论支撑: 1)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拓宽了性别审美的境域,丰富了审美标准。 人们的审美观念要与时俱进。 2)尊重人的个性是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主流,允许自我意识的觉醒、复苏是社会发展的必 然趋势。 3)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排斥面目清秀的男性,潘安、宋玉、卫玠名列美男榜首,清秀儒雅, 湿润如玉才有资格入榜。 4)特殊的职业需要,应予以理解尊重。 5)咬文嚼字,以“娘”称呼“小鲜肉”,含有性别歧视,是爆粗口,应予以否定。 6)外表阴柔不能判定内心懦弱,没骨气,没责任感。 7)粉丝并不都是脑残,她们有辨识,懂得动心于颜值,钟情于才华,沦陷于人品。 立意三:站在支持“小鲜肉”的穿着打扮、生活习惯、反对“小鲜肉”“精神娘化”的立场 理论支撑: 运用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从“个性化的审美观念”“个人的生活习性”“特殊 工作的需要”这些角度出发,我们都应该接受并尊重小鲜肉们化妆的形象,但是我们应该反 对“精神的娘化”。理由同上角度一,角度二。 注意 1:不结合材料,泛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存在即合理”“张扬个性,我的自由” 或者危言耸听 “娘炮盛行,误国殃民”等不超过 42 分。 注意 2:既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应该明确交际对象,即反感“小鲜肉”、炮轰“小鲜肉” 的网友 ,与之进行辩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