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1讲素养三 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课件(62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讲素养三 历史解释——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课件(62张)

素养三 历史解释 —— 学科核心能力,高考考查创新点 第二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第 1 讲 学科培优 五大核心素养引领备考突高分瓶颈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一、历史解释的基本内涵 1 .叙述历史的能力 (1) 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的能力表现。它偏重于对历史史实和历史理解的外在表达,既包含对史实的描述,也包含了自己的认知观念和所坚持的历史史观。 (2) 历史解释既能够客观表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又能够使自己的表述符合历史的真实。 2 . 探讨历史规律 (1) 历史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对认识客体进行直接的观察、接触、实验和检测,进而认识其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 (2) 历史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技、地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需尽可能客观地、多角度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 3 . 解决问题的思考 (1) 历史是过去的存在,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实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 (2) “ 历史解释”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因此,它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3) 历史解释要求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以辩证的眼光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客观的态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要凭借所形成的历史意识去解释、解决现实的问题。 二、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 1 .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评判能力 (1) 考查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现象、概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阶段特征、历史结论认识的理解掌握。 (2) 考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要求对同一历史事物产生的不同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 . 以历史解释综合考查历史思维创新能力 (1) 考查客观论述历史问题,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2) 考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要求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考查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体现历史思维创新能力。 1 .历史解释考查唐代民间习俗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 “ 牵钩之戏 ” ,至唐代称作 “ 拔河 ” ,广为流传。唐玄宗 《 观拔河俗戏 》 诗云: “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 据此可知,在唐代 (    ) 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命题意图: 本题以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 拔河切入,考查考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选取于历史文献资料,材料内容非常新颖,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的考查。 解析: C 对:题干描述了拔河运动在唐代的流行,唐玄宗的诗描绘了 “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 的壮观场面。拔河主要是靠体力和耐力获胜的,因此这体现了唐朝人崇尚力量和阳刚之气。 A 错: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做比较,无法得出江南文化的地位。而且唐朝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江南文化不可能成为主流。 B 错:材料只是表明拔河风俗,没有体现 “ 耕战结合 ” 。 D 错:仅从材料判断不出唐诗主要描写宫廷生活,而且也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2 .历史解释考查明代经济现象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 A .交通方式的变革 B .土地制度的调整 C .货币制度的改变 D .地区经济的差异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明朝商业、手工业发展的相关内容。题干材料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综合性较强。本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 解析: D 对:由材料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 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 ,可知北方的棉花作为原料运到南方,在南方加工生产成棉布后返销北方。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江南棉纺织业发达,民营纺织业甚至超过官营纺织业,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因此题干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的差异。 A 错:由材料 “ 沿运河运至江南 ” 可知当时棉花、棉布的运输靠的是水运,材料中并未提到其他运输方式,也未反映交通方式的变革。 B 错:叙述错误,明朝中后期没有进行土地制度的调整。 C 错:材料没有提及商品交易时的支付手段。 答案: D 3 .历史解释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 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命题意图: 本题通过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的职权范围切入,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考查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解析: B 对: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 30 岁以上男性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其权力是公民群体赋予的,有权审判公民大会及其他机构的各项事务,监督公职人员,这就体现了陪审法庭的权力来源。 A 错:材料没有体现古代雅典法律是否服从民众意愿。 C 错:材料只是叙述了陪审法庭在古代雅典城邦的地位与作用,与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没有直接关系。 D 错:在古代雅典,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4 .历史解释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据 《 史记 》 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 “ 乃去其三面 ”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命题意图: 本题以历史解释认识历史兴衰的规律。商汤的成功缘于其 “ 仁爱 ” 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这一记载意在说明是以历史解释关注商代的 “ 德政 ” 。 解析: 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 “ 去其三面 ” ,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再根据设问 “ 意在说明 ” ,联想司马迁写作 《 史记 》 的目的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 ,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 A 项正确。夏商时期农业已经有所发展,所以捕猎不再是主要经济活动, B 项不符合题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虽然符合材料内容,但不是 《 史记 》 中这一记载的本意,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源争夺, D 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 A 一、发现问题 —— “ 分析比较 ” 掌握史实 1 . 关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1) 历史比较研究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史实进行鉴别、分析的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法包括以空间为准绳的横向比较和以时间为序的纵向比较。 (2) 横向比较,是对同时并存的同类事物的不同对象在同一标准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的一种手段,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过以上的横向比较,从相同之处出发,寻求其中的差异,进而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促进自身知识同化能力的形成,以便从整体上来把握历史的发展。 (3) 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比较是理解此事物不同于彼事物的 “ 钥匙 ” ,它既是一种高考测试所需的能力要求,更是一种进行历史研究的思维方法。 (4)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也可以从拥有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到各自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通过横向的比较,可以使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增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横向比较中发现历史发展中的区域性异同,克服历史研究中的片面性。从历史的纵向联系中发现、揭示社会历史的演变规律。从纵向与横向的综合比较中,从更高的全方位角度整体把握历史的进程。 2 . 掌握历史事实和史料运用 (1) 历史事实的划分标准: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充分体现在以唯物史观看待历史。 (2) 史料运用应坚持的原则: ① 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原始史料。一般而言,实物比文字更可信,史学资料比文学资料更可信,影像资料比纯文本资料更可信。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都有史料价值,关键能否被清晰正确的解读和使用。 ② 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 ③ 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时代性,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掌握历史事实和史料运用,才能对历史解释做出正确、客观、辩证地认识。 3 . 例析发现问题和历史解释 : 解 释是多样化的,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人们对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但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去不断地接近历史真实。 示例: (2017· 高考江苏卷 ) 孔子主张 “ 克己复礼 ”“ 为仁由己 ” 。朱熹对 “ 克己 ” 作如下解释: “ 克 ” 意为 “ 胜 ” , “ 己 ” 指的是 “ 身之私欲 ” 。这种解释 (    )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 点拨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孔子的 “ 克己复礼 ” 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符合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而朱熹的 “ 克己 ” 则要求克服人的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二者不完全一致,故 D 项正确;朱熹认为 “ 理 ”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 “ 存天理,灭人欲 ”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下,故 A 项错误;朱熹提出人欲应该服从于天理,即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为目标,故 B 项错误;朱熹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没有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故 C 项错误。 [ 答案 ]   D 二、还原情境 —— “ 推理判断 ” 说明现象 1 . 情境化高考命题新趋向 (1) 情境化高考命题的主要模式:自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历史科目 “ 新材料、新情境 ” 的命题思路已经被写进考试大纲,成为新课程高考的标志性特点。摆脱过去 “ 依纲靠本 ” 的命题思路,采用 “ 新材料、新情境 ” 的命题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历史科目命题的主要模式。 (2) 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从表面上看, “ 新材料、新情境 ” 命题思路为的是解决教材一纲多本所带来的命题困境,实际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创设新情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即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 2 . 运用定量分析和推理判断 (1) 定量分析的计量史学: ① 计量史学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主要类型包括:历史统计法和历史模拟分析法。 ② 计量史学的适用范围:适用有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适用于对存在某种依赖关系的历史现象的研究,适用于对某些历史结构的分析;适用于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用规律的分析。 ③ 计量史学体现了历史解释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计量史学的材料大都是由各种数据构成,要求进行定量分析和推理判断。 (2) 解答计量史学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① 两头看,项间比: 两头看:看头 —— 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等。看尾 —— 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 —— 按表中所给信息找备选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② 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③ 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3) 计量史学定量分析示例: ① 计量史学:甲、乙两图分别是 1920 年和 1936 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中各行业所占比重 (%) 示意图。 ② 定量分析:通过对比甲、乙两幅饼状图的数据可以看出,占比重最大的一直是农业和手工业,说明 1920—1936 年自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与 1920 年相比, 1936 年农业和手工业在我国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体现了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比重有所变化,但地位仍很高;图片材料中的文字 “ 工场手工业 ” 反映的深层信息是出现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动生产关系,该行业所占比重的增加,表明了该行业的发展。 由此可知,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二是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3 . 例析还原情境和创新思维: 还 原情境以教材主干知识为基点,选取典型史料,创设新情境,全方位考查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示例: (2018· 高考江苏卷 ) 被孟子称为 “ 贱丈夫 ” 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 “ 以左右望 ” ,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 点拨 ]  本题还原情境: “ 被孟子称为 ‘ 贱丈夫 ’ 的民间商人,从不合法到合法。 ” 据材料可知,民间商人由最初的不合法、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发展到通过向政府纳税就可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一变化意味着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 答案 ]   D 三、反思结论 —— “ 转换思维 ” 评论观点 1 . 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1) 历史叙述是对于历史真实事件的描述、记录,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 (2) 灵活运用历史解释首先要能够理解教科书及课堂教学所述史实的含义,概括其要点,并同以往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再进一步把握其内在历史逻辑,通过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梳理逻辑关系来提升相应的学科能力。 (3) 示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历史解释。 ① 应从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出发,真正理解 “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 ,以及资本家为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而盲目扩大生产的现实,进而体会到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供求不平衡、供过于求,并理解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下跌等现象。 ② 在此基础上,理解美国政府为渡过这场危机需重点围绕 “ 减少供给 ” 和 “ 刺激需求 ” 两方面下功夫,故可从这两个角度去剖析罗斯福新政的相关举措。为 “ 减少供给 ” ,从国内来看要控制生产,如 “ 农民减耕减产 ”“ 控制工业产量与规模 ”“ 监督工业生产各个环节 ”“ 规定工人最高工时 ” 等;从国际来看,政府既要刺激出口,又要控制进口,具体措施有 “ 抬高关税 ”“ 货币贬值刺激出口 ” 等,以此可进一步理解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因为关税战、货币战、市场战而导致各国矛盾激化的现象。 ③ 为刺激消费,重点是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如 “ 大规模经济救济 ”“ 兴办公共工程 ”“ 规定工人最低工资 ”“ 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 等举措。 ④ 抓住 “ 供过于求 ” 这一核心特征,重视经济危机及新政期间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层层剖析,才能将罗斯福新政理解到位,应对高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 2 .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1) “ 历史现象 ” 是指历史表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2) “ 历史观点 ” 是指某人或者某类人对历史的一些看法等,也属于人的主观认识。 (3) 历史学的认识功能是指历史知识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知识是人们认识现在和预见未来的前提条件。我们只有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才能把握许多事物、事件、情况、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与未来。 (4) 运用历史解释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示例: 中日双方对 1894 年 7 月 25 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 《 济远航海日志 》 记载: “ 7 点 45 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 日方出版的 《 二十八年海战史 》 称: “ 7 点 52 分,彼我相距约 3 000 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 ” 这说明 (    )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点拨 ]  题干材料中中方引用 《 济远航海日志 》 的记载,日方引用日本出版的 《 二十八年海战史 》 ,显然双方记载明显不一致,这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答案 ]   A 1 .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目中, “ 新中国 ” 的标志 —— 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 《 义勇军进行曲 》 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 A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 .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解析: 材料在重大节日突出 “ 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 ” ,使之 “ 合法化、神圣化 ” ,有利于增加民众对新政权的向心力,故 A 项正确; B 、 D 两项的标志都是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排除;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提高新政权在民众中的认同感,故 C 项错误。 答案: A 2 . 1950 年,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随后,又接收了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二十所高等院校、五百多所中学、一千一百多所小学。这一举措 (    ) A .彻底改造旧教育    B .对教育拨乱反正 C .提高了教育质量 D .收回了教育主权 解析: 材料仅体现对辅仁大学与燕京大学等学校的接收, A 、 C 两项材料均无法体现,排除;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后,邓小平开始对教育拨乱反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教育部接管了天主教会开办的辅仁大学与受帝国主义津贴的燕京大学等,说明新中国收回了教育主权,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下列柱状图反映了 1953—1989 年二战后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 。综合下图可知,这一时期 (    ) A .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额较为平稳 B .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一直占支配地位 C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下降 D .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解析: 材料分析的是贸易比重的变化,而非贸易出口额,故 A 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有上升也有下降趋势,故 C 项错误;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既有上升,也有下降,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按照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到 2016 年 12 月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2016 年 5 月 12 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他们认为,一旦认可了中国,欧盟的贸易防护措施将失效,这与 “ 自杀 ” 无异。上述现象说明 (    ) A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未被认可 B .经济区域化趋势不断加强 C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一帆风顺 D .中国对欧盟经济威胁最大 解析: 欧洲议会的决议反映了欧洲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确立的恐慌,意在维持原有的贸易保护措施,这与经济全球化是相悖的,故 C 项正确; A 项只是材料中体现的是全球化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故 B 项错误;中国对欧盟经济有威胁但是否最大,无法体现,故 C 项错误。 答案: C 5 . 1963 年和 1967 年,法国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加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它。 1965 年,法国驻欧共体代表连续六个月缺席会议以反对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直到 1966 年其他成员国做出妥协。这反映出法国 (    ) A .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B .已经左右了欧共体内部事务 C .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D .力求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 解析: 法国是试图摆脱美国控制,而不是已经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故排除 A 项;根据题意可知,法国并没有左右欧共体内部事务,故排除 B 项;法国主要是阻止英国加入欧共体以力图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不是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排除 C 项;法国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而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其目的是为了摆脱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求保障自身利益,故选 D 项。 答案: D 6 .回顾英国脱欧公投始末,引发不少反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崛起以及这一时期英国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都是对盎格鲁 — 萨克逊人实用主义哲学最好的诠释。 “ 一个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 这句名言,蕴含的精神实质成为日后英国外交的根本原则。英国 “ 铁娘子 ” 撒切尔夫人曾说过, “ 在我生活的岁月中,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来自欧洲大陆,而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来自全世界说英语的国家 ” 。 —— 摘编自徐则荣、王也 《 英国脱欧的原因 及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材料二  大多数脱欧派认为欧盟的政策,给予跨境犯罪和恐怖主义钻空子的机会,使之能够自由进出英国,已然威胁到英国国内社会稳定和安全。在一定意义上,英国脱欧是想通过向外界 “ 关门 ” ,将欧债危机、外来移民、难民安置和不断涌现的恐怖主义关在英国门外。 —— 摘编自任琳 《 英国脱欧对全球治理及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 》 材料三  在谈到英国退欧对于欧盟的影响时,有些学者指出考虑到英国并非欧元区的一员,英国退出欧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以更加团结的态度去专注处理当前的欧债危机和难民危机,欧盟的运作甚至可能会更加高效;同时,也有学者指出英国脱欧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欧盟发展受阻,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甚至担心欧盟可能由此走向衰落。 —— 摘编自巩潇泫、贺之杲 《 英国脱欧 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 (1) 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脱欧的原因。 (2) 据材料三,概括学者们关于英国脱欧对欧盟影响的不同观点。 (3) 有学者说 “ 英国脱欧是全球化终结的开始 ”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 第 (1) 问,从英国的国家利益方面分析。第 (2) 问,据材料三分号前后的信息分别概括归纳。第 (3) 问,全球化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金融风险、贫富分化等;对策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概括。 答案: (1) 原 因:英国外交的实用主义原则;欧盟的政策威胁到英国的稳定与安全 ( 英国想通过 “ 关门 ” 避免国际麻烦 ) 。 (2) 不同观点: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更加团结,运行更加高效;英国脱欧会使欧盟成员国之间更加分化,导致欧盟衰落。 (3) 问题: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 对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合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