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3 算法、推理与证明、复数(讲)(原卷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13 算法、推理与证明、复数(讲)(原卷版)

专题13 算法、推理与证明、复数 ‎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如图是求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A. B.‎ C. D.‎ ‎2.【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值为 A.5 B.8‎ C.24 D.29‎ ‎3.【2019年高考北京卷】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1 B.2‎ C.3 D.4‎ ‎4.【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数】设复数z满足,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y),则 A. B.‎ C. D.‎ ‎5.【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设,则 A. B. C. D.‎ ‎6.【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若,则 A. B. C. D.‎ ‎7、【2019年高考全国I卷】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则其身高可能是( )‎ A.165 cm B.175 cm C.185 cm D.190 cm ‎8.【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记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命题;命题.下面给出了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 这四个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编号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数】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明暗程度可以用星等或亮度来描述.两颗星的星等与亮度满足m2−m1=lg,其中星等为mk的星的亮度为Ek(k=1,2).已知太阳的星等是−26.7,天狼星的星等是−1.45,则太阳与天狼星的亮度的比值为 A. 1010.1 B. 10.1 C. lg10.1 D. 10–10.1‎ 一、考向分析: ‎ 推理与证明 推理 证明 合情推理 演绎推理 直接证明 间接证明 复数 复数概念 复数运算 算法 三中基本 逻辑结构 条件语句 输入(输出、‎ 赋值)语句)‎ 循环语句 ‎ ‎ 二、考向讲解 考查内容 ‎ 解 题 技 巧 ‎ 复数 ‎1.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求复数的一般思路:‎ ‎(1)复数的乘法运算满足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利用此法则运算后将实部与虚部分别写出即可.‎ ‎(2)复数的除法运算主要是利用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进行运算化简.‎ ‎(3)利用复数的相关概念解题时,通常是设出复数或利用已知联立方程求解.‎ ‎2. 判断复数对应的点在复平面内的位置的方法:首先将复数化成a+bi(a,b∈R)的形式,其次根据实部a和虚部b的符号来确定点所在的象限.‎ ‎3.(1)与共轭复数有关的问题一般都要先设出复数的代数形式,再用待定系数法解决.‎ ‎(2)与复数的概念有关的问题,一般是先化简,把复数的非代数形式化为代数形式.‎ ‎4.复数的代数运算多用于次数较低的运算,但应用i、ω的性质可简化运算.注意下面结论的灵活运用:(1)(1±i)2=±2i;(2)=i,=-i;(3)ω2+ω+1=0,ω3=1,其中ω=-±i.(4)in+in+1+in+2+in+3=0(n∈N).‎ 算法 ‎1.执行循环结构:首先,要分清是先执行循环体,再判断条件,还是先判断条件,再执行循环体;其次,注意控制循环的变量是什么,何时退出循环;最后,要清楚循环体内的程序是什么,是如何变化的.‎ ‎2.解答补全问题时,首先,根据输出的结果,计算出需要循环的次数;然后,计算出最后一次循环变量对应的数值;最后,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特别要注意对问题的转化,问题与框图的表示的相互转化.‎ ‎3.解答有关程序框图的问题,要读懂程序框图,熟练掌握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结构.注意逐步执行,并且将每一次执行的结果都写出来,要注意在哪一步结束循环以防止运行程序不彻底.循环结构常常用在一些有规律的科学计算中,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多次输入等.‎ ‎4.程序框图中只要有了循环结构,就一定会涉及条件结构和顺序结构.对于循环结构,要注意当型与直到型的区别,搞清进入或终止的循环条件、循环次数是做题的关键.‎ 推理与证明 ‎1.运用归纳推理得出一般结论时,要注意从等式、不等式的项数、次数、系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发现其一般结论.‎ ‎2.若已给出的式子较少,规律不明显,则可多写出几个式子,从中发现一般结论.‎ ‎3.进行类比推理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已知对象性质的推理过程,然后类比推导类比对象的性质.‎ ‎4.归纳推理的关键是找规律,类比推理的关键是看共性.‎ ‎5.区分两种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 ‎(1)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 实验、观察→概括、推广→猜测一般性结论 ‎(2)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实验、观察→联想、类推→猜测新的结论 在进行类比推理时,不仅要注意形式的类比,还要注意方法的类比.主要有以下两点:(1)找两类对象的对应元素,如:三角形对应三棱锥,圆对应球,面积对应体积等等;(2)找对应元素的对应关系,如:两条边(直线)垂直对应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边相等对应面积相等.‎ 考查复数:‎ 例、已知是虚数单位,是的共轭复数,若,则的虚部为 A. B.‎ C. D.‎ 例、设为虚数单位,复数满足,则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A. B.‎ C. D.‎ 例、知复数满足(其中是虚数单位,满足),则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 A. B. ‎ C. D. ‎ 例、已知为虚数单位, 为复数的共轭复数,若,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考查算法:‎ 例、若下图,给出的是计算 值的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 例、已知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当输出的结果为0时,输入的实数的值为( )‎ A. -3 B. -3或9 C. 3或-9 D. -9或-3‎ 例、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为0.01,则输出的值等于 A. B.‎ C. D.‎ 例、在如图所示的计算的程序框图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B.‎ C. D.‎ 考查推理与证明 例、如图是网格工作者经常用来解释网络运作的蛇形模型:数字出现在第行;数字出现在第行,数字(从左至右) 出现在第行; 数字出现在第行,依此类推,则第行从左到右第个数字为_________.‎ 例、观察下列式子:,,,…,根据上述规律,第个不等式应该为 .‎ 例、甲、乙、丙、丁四个人参加某项竞赛,四人在成绩公布前做出如下预测:‎ 甲说:获奖者在乙丙丁三人中;乙说:我不会获奖,丙获奖;丙说:甲和丁中的一人获奖;‎ 丁说:乙猜测的是对的. 成绩公布后表明,四人中有两人的预测与结果相符,另外两人的预测与结果不相符.已知俩人获奖,则获奖的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 C.乙和丙 D.乙和丁 例、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公差为,对任意的是和的等差中项.‎ ‎(Ⅰ)设,求证:是等差数列;‎ ‎(Ⅱ)设 ,求证:‎ 反证法 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 例、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例、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1+,S3=9+3.‎ ‎(1)求数列{an}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 ‎(2)设bn=(n∈N*),求证: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五个注意点 ‎(1)分清问题的条件和结论;‎ ‎(2)假设所要证的结论不成立,而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否定结论);‎ ‎(3)从假设和条件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出与已知条件、公理、定理、定义及明显成立的事实相矛盾或自相矛盾(推导矛盾);‎ ‎(4)因为推理正确,所以断定产生矛盾的原因是“假设”错误,即结论的反面不成立,从而证明了原结论成立(结论成立);‎ ‎(5)应用反证法时,当原命题的结论的反面有多种情况时,要对结论的反面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否定结论的目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