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情画意:中国美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基因 曾孜荣 ①中国是众所周知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延续至 今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什么呢?一方面是汉字,如唐诗宋词、经史子集等,都是汉字所 承载的文化瑰宝;另一方面就是华夏图像了,这一部分呢,主要传承在中国绘画中。 ②传说华夏文明的起源是“河图洛书”,《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 则之。”这个圣人指的就是中国人的始祖之一伏羲。据说伏羲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 “河图”;又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个“图”与“书”演化出“八 卦”等,后来被认为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古人还有一个“左图右史”的传统,图像对于历史 的传承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历史和研究考古,图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很多人物与事件, 单纯用文字记载和表达会显得过于抽象,但一幅画的出现,就能让我们瞬间身临其境,直观 地理解人物与事件的特征与概貌,所以图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者们早已充分认识到图画 对于掌握和理解历史的必要性,因此形成了“左图右史”的习惯和说法。 ③无论是“河图洛书”的文明起源,还是“左图右史”的文化传统,都道出了“图”与 “文”自古就相辅相成的现象。也只有对图、文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和掌握,我们才能够 完整地理解中华文明。就像大家说起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总是会先想起古希腊、古罗马那 些伟大的艺术与建筑一样。 ④可惜,近代以来的教育系统,其实是格外偏重于文字方面的。今天人们对于图像的重 视程度远远不及对文字的重视。甚至,今天的我们要讲述某件事情、表达某个观点的时候, 除了用文字语言叙说,还可以怎样借助图像、符号来实现图文并茂的传达?大多数人都会感 到隔膜与茫然。但如果我们了解中国绘画,就会知道,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很善于使用图像 和符号来记录见闻与传达情感。 ⑤那些美丽的中国古诗文,如果配上好玩、有趣、长知识、有故事的中国画面之后,读 者们(特别是孩子们)很容易看清楚、读明白。我们之所以要编写、出版《墨中国文化艺术 启蒙》《颜色里的中国画》《诗画共读》这一系列书,正是希望诗词的韵律之美、绘画的图像 - 2 - 之美,再结合有趣的历史故事,能带给孩子们“化学反应”一般的阅读体验。 ⑥流传千年的陶渊明《桃花源记》,口口相传的成语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不足为外人道”的世外桃源,在明代四大画家 之一的仇英笔下,终于有了情节清晰、色彩鲜明的图像版。至于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 捣衣声”,究竟是怎样的场景?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会是如何百转千回,让人拍案称奇而又扼腕叹息?一幕又一幕,凡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 场景与时刻,孩子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画绘声绘色的经典画面。 ⑦一千年前的苏东坡曾经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的诗人们也说:“诗是有 声画,画是无声诗。”我们可以确认,“诗情画意”自古就是中国美学的一种基因或者说“源 代码”。 ⑧如果说唐诗宋词是文字版的美丽中国,那么中国绘画就是图像版的浪漫华夏。希望读 者们重新审视、再次看见中国绘画时,能够感受到穿越千年的“诗情画意”和“史诗一般” 的色彩感、画面感。 (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01 月 07 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汉字和绘画是延续至今数千年中华 文明的基石。 B. “图”与“文”自古就相辅相承,我们要想完整地理解中华文明,就要对图、文这两个方 面都有所了解和掌握。 C. 在讲述事情、表达观点时,可以用语言文字叙说,但怎样借助图像、符号来实现图文并茂 的传达,人们都会感到茫然。 D. “诗情画意”自古就是中国美学的“源代码”,品读唐诗宋词、欣赏中国绘画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并感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中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依次论证了图像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要性、近代以来的教育重文字轻图像、绘画与诗词 历史故事结合后的阅读体验等问题。 B. 文章写“河图洛书”和“左图右史”,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图”与“文”自古就是相辅相 承的这一观点。 C. 文章写仇英创作图形版《桃花源记》等内容,是为了表明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场景与时 刻都可以看到中国画绘声绘色的经典画面。 - 3 - D. 文章通过引用和举例等多种论证手法,论证了图画和文字两者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唤起人 们对唐诗宋词和中国绘画的重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因为古人有“左图右史”的文化传统,所以对于历史研究者和考古工作者来说,图画对 于掌握和理解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B. 在进行中国古诗词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品读诗词的韵律之美,还要使他们学会欣 赏与之对应的绘画的图像之美。 C. 作为小学语文的教材编写者,若能对中国古诗文配以中国绘画的经典画面,必将给孩子们 带来“化学反应”一般的阅读体验。 D. 我们在讲述事情、表达观点时,若能借助图像符号,做到图文并茂,将更有助于记录见闻, 传达情感。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 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 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 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 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汉字和绘画是延续至今数千年 中华文明的基石”错误。原文信息在第 1 节:延续至今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基石是什么呢?一 方面是汉字,……另一方面就是华夏图像了,这一部分主要传承在中国绘画中。可见选项偷 换概念,曲解文意。 C 项,“在讲述事情、表达观点时,可以用语言文字叙说,但怎样借助图像、符号来实现图文 并茂的传达,人们都会感到茫然”错误。原文信息在第 4 节:今天的我们要讲述某件事情、 表达某个观点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隔膜与茫然。可见选项遗漏了“大多数”,导致 表述绝对。 D 项,“品读唐诗宋词、欣赏中国绘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感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中国” 错误。原文最后一节:如果说唐诗宋词是文字版的美丽中国,那么中国绘画就是图像版的浪 漫华夏。可见选项曲解文意,故意拔高 故选 B。 - 4 -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唐诗宋词和中国绘画的重视”错误。结合题目“诗情画意:中国美 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基因”和全文来看,文章写作目的是为了唤起人们重视诗情画意,而不仅 仅局限于唐诗宋词和中国绘画。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 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 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 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 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A 项,“正因为古人有‘左图右史’的文化传统,所以对于历史研究者和考古工作者来说,图 画对于掌握和理解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错误。原文表述为“学者们早已充分认识到图画对 于掌握和理解历史的必要性,因此形成了‘左图右史’的习惯和说法”,可见选项把因果倒 置了。 故选 A。 【点睛】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 面、次要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 情况的判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 因或条件)。 - 5 -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秘的大黄猫 张爱国 母亲正操起扁担要劈我,却突然惊喜地叫道:“是他莲姨吧?他莲姨吧!” 我好奇地停下逃命般的脚步,回头看,母亲已站在远处的大路边,抓着一位妇人的手, 兴奋地喊着我:“国子,过来,叫你莲姨。”母亲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嘴里像含了蜜。 我犹豫着,因为我把两桶水挑泼了,母亲刚才没劈到我,现在是不是想把我诓过去劈? “来呀国子,你莲姨,还有弓子,你们小时候在外婆家玩得可好呢。”母亲拉着妇人身 旁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孩子,极力向我献殷勤。 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是要留这位莲姨在我家吃饭,于是走过去。莲姨快步迎上来,气喘吁 吁:“呀!国子,都这么高啦……” “国子,把弓子肩上的袋子接下来,背家去。”母亲一边吩咐我,一边弯腰挑莲姨刚放 下的担子。 “翠姐,我家也不远了,不去,不去你家……”莲姨阻止母亲挑她的担子。 “就你见外!都吃饭时间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走啊!走了就不是姐妹!”母亲气冲 冲地推开莲姨,挑起担子,“我晓得,你每次赶集都绕着我家走,生怕喝我一口水。今天要 不是你挑着担子,小路不好走,你又绕过去了……”母亲的语气很不满,但脸上含笑。 “哪里哪里哟翠姐,我是穷忙,家里丢不开……”莲姨跟着,也笑着。 弓子一口气灌下我家两大碗井水后,坐在门口,低着头,不和我说话。我也没心情和他 说话,只琢磨着母亲今天会烧什么好菜招待客人:肉,家里没有,但菜里的香油一定会倒得 多。想到这,我就激动起来,但又不能把激动表现出来,不然下午等客人一走,母亲轻则又 - 6 - 要骂我没出息,重则又要用扁担劈我,顺带着把刚才没有劈的也劈了。 “每次客人走后我就要倒霉,今天要出出她的丑。”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下对付母亲的基 调。 “他莲姨,你坐会儿,我出去抱些柴草。”母亲说着就走出院子。我心里一笑,母亲又 开始装了:灶边柴草满满的,哪里还要再抱?不过是干那种事罢了。我有了主意。 我坐在门口弓子的对面,有一无一地应答着莲姨热情的问话,眼睛不时地瞟向身后。 “谁!干什么!”我突然的大叫吓得莲姨和弓子猴子般地窜起来,更吓得身后的母亲一 大跳。“想死啊你!”看到莲姨,母亲的声音又立即柔和起来,“他莲姨你看,我家这调皮 的东西……”母亲捡起被我吓得掉在地上的一块腊肉,放到窗台上。 “一样的,我家这东西更调皮,更调皮……”莲姨笑着,还轻轻揪了揪弓子的耳朵。弓 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们俩一笑,在院子里玩起来。 不一会儿,母亲亲切地喊我进屋。我似乎忘了先前的不快,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进了厨 房。母亲笑着关上门,却突然用胳膊将我的颈子死死一箍,手掌紧紧捂住我的嘴,另只手似 乎用尽全力拧我的屁股,眼珠子就要跳出来,声音低却异常凶狠:“拿出来!不然客人一走, 我就送你命!” 我疼得叫不出声,也不敢叫出声,只疑惑、无助地看着母亲。 “肉,窗台上的肉,藏哪去了?”母亲的两只眼珠子恨不得要蹦出来砸死我。我急切地 摇头,惨兮兮地看着母亲,泪水大滴大滴地滚落。 “翠姐翠姐!大黄猫!一只大黄猫叼走了肉!”莲姨在门外急切叫起来。母亲急忙丢开 我,低声说句“不许哭”,就打开门和莲姨一起去追大黄猫。 母亲和莲姨没有追回那块肉——那块刚刚被母亲从邻家借来,并且当母亲做贼一般悄悄 往窗台上放时还被我的恶作剧吓得要死的那块肉。 这天的饭桌上虽然没有肉,但多放了香油的韭菜和白菜尤其香,我和弓子一人吃了三大 碗饭。 饭后,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翠姐,这块肉 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还差点把我踩滑倒了。” 母亲接过那块肉,看了看:“他莲姨,亏得你了……” 莲姨他们走后,我见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就恨恨地说:“哼!大黄猫,下次让我 碰上非打死不可……” “傻孩子,什么大黄猫?”母亲苦笑了笑,“大黄猫叼肉,哪有丢下的道理?哪有连一 - 7 - 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 十二岁的我,不懂母亲在说什么。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母亲对“我”的态度与对莲姨的态度多次呈现鲜明对比,强烈的反差突出母亲待 客温和友好,热情真诚。 B. “弓子一口气灌下我家两大碗井水”看似闲笔,却不动声色地写出了莲姨即使孩子已经渴 成这样时,也不愿意轻易打扰我家。 C. 母亲发现肉不见了,“将我的颈子死死一箍”、“捂住我的嘴”、“拧我”,一系列的动 作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凶狠,对孩子教育的粗暴。 D. 小说中“大黄猫”这个物象运用得巧妙,既可以推动情节的自然发展,又借助大黄猫的 “神秘”把人物的情感表达得含蓄而深厚。 5. 请以“莲姨”形象为例,简要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 6. “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试探究泪水中蕴含的母亲的丰富情感。 【答案】4. C 5. ①语言描写,莲姨说“大黄猫叼走了肉”与“肉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 写出了她用善意的谎言制造假象。②神态描写,莲姨的 “急切”与“惊喜”的神态,写出了 她努力增加假象的可信度。③侧面描写,用母亲的评价点出莲姨的“绕道走”,突出莲姨不 愿意给别人增加负担的善良体贴。 6. ①母亲对莲姨娘俩没吃上肉的心疼与愧疚之情;②对莲姨体贴、关爱自己的感激之情;③ 对姐妹情深的欣慰之情;④物质贫困难以周全待客的辛酸之情。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选项涉及方面有:词语的理解、句子大意 的揣悟、段落内容的概括、主旨情感的把握、结构思路的分析、手法或语言特色的判断等等。 要仔细审读,耐心对照、灵活理解、准确选择。 C 项,“写出了母亲的凶狠,对孩子教育的粗暴”错误。根据文意看此处写出了肉丢时母亲的 气急、痛心,也写出母亲生活的困窘与待客的真挚。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以及刻画人物手法的分析能力。赏析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1.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动作、神 - 8 - 态、细节等。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3.从分 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 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 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 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 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 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 评价。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 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题干为:请以“莲姨”形象为例,简要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此题 包含两问:一为手法,而为性格特点。 ①“翠姐翠姐!大黄猫!一只大黄猫叼走了肉!”“翠姐,我家也不远了,不去,不去你 家……”“哪里哪里哟翠姐,我是穷忙,家里丢不开……”“饭后,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 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翠姐,这块肉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还差点把我踩 滑倒了。’” “一样的,我家这东西更调皮,更调皮……”等处运用了对话或语言描写,可 见莲姨的温暖体贴、善解人意。 ②“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莲姨在门外急切叫起 来”“莲姨阻止母亲挑她的担子”“ 莲姨跟着,也笑着”“莲姨笑着,还轻轻揪了揪弓子的 耳朵”等处运用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可见莲姨的真诚、仁义、不愿意给人添麻烦。 ③“‘傻孩子,什么大黄猫?’母亲苦笑了笑,‘大黄猫叼肉,哪有丢下的道理?哪有连一 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 “就你见外!都吃饭时间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 走啊!走了就不是姐妹!” “我晓得,你每次赶集都绕着我家走,生怕喝我一口水。今天要 不是你挑着担子,小路不好走,你又绕过去了……”等处运用间接侧面描写,用母亲的评价 点出莲姨的不愿意给别人增加负担的善良体贴。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语句意蕴的能力。要紧扣主旨,仔细斟酌,要探究的句子,往往同时是情感的 集结句或含有哲理的语句,这类句子,往往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 发性,要想正确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必须要对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深刻、透彻和全面的了解。 题干为:“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试探究泪水中蕴含的母亲的丰富情感。本题具体考 查的是理解词语的含义,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法,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打开思维的方 - 9 - 法是找对象,几个对象几层意思。比如“眼泪”涉及的角度有母亲和莲姨,也包括“我”和 作者、读者。 ①属于母亲的角度:母亲疼爱莲姨,特别想关心娘俩,结果却没能让她们吃上肉,泪水中有 遗憾、愧疚、心疼、失落、伤心的情意; ②属于莲姨的角度,莲姨对母亲非常感激、体贴,母亲的泪水中更多的是对莲姨的善解人意 和关爱自己的感激之情; ③属于双方关系的层面,借助母亲的泪水表达了作者对姐妹情深的欣慰、赞美、感动之情; ④属于作者对读者的启示层面:母亲的泪水中更是物质贫困难以周全待客的辛酸之情。 【点睛】理解词语的方法主要有:(1)联系上下文。如果是一个句子中的词语,应该遵循“词 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词语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3)找近义词、说反 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即通过具体可感的词 语进行换词,可以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4)拆分法。词语一般是由几个字组合而成的,我 们可以先把词先拆开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就可以组合出词语的含义。(5)看修辞义。比如 比喻象征义、双关义等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874 万,这是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年轻人的梦想,是社会创新 创业的新鲜血液。疫情背景下,都会落空吗? 5 月 6 日,人社部、教育部等 6 部门正式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百日冲刺”。 同日,人民日报组织的高校毕业生云招聘直播上线,首批 1000 多个岗位虚位以待。 疫情防控不松劲,传统的现场招聘会不便举行,“24365 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百日千万 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应运而生。不断线、不打烊的云就业服务,不仅让大家不见面就能找 到好工作,还催生了招聘就业的新样态。 这几天,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条“后浪”视频点燃。当每个人都在高呼“奔涌吧,后 浪”的时候,为后浪提供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也是应有之义。教育部提出增加硕士招生 18.9 万人、专升本 32.2 万人,并明确专业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这是让后 浪们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浪潮的赋能之举。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自 2018 年公布以来,我国调查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变化趋势基本一 - 10 - 致。受疫情影响,今年 2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 6.2%,3 月则回落到 5.9%。这充分 说明,就业正在逐步恢复,经济发展也正在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上。 对于这一数据,有一些声音质疑失业率下降的真实性。而事实上,我国已将失业搜寻期 从国际通行的 4 周延长到了 12 周,为的就是能够找到更多就业困难者,以制定更加有针对性 的保障政策。直面失业、不讳疾忌医,是把民生放在首位的自律,更是发展好经济、保障好 就业的自信。 材料二: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 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80 后和 90 后成为新职 业从业者的主力军,占比超过 90%。其中,90 后占据一半,95 后占比超 22%,他们大多处于 大学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新职业为处于择业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5 月 10 日下午,在共青团中央的“我和我的家乡”——“青春购”510 专场直播现场, 由团上海市委和美团点评共同推荐的 5 位新兴职业者一一亮相——冲鸭俱乐部主理人刘嘉雯 带着她的萌宠柯尔鸭亮相;整理收纳师林杰潇则现场 1 分钟挑战叠 6 件 T 恤放进杯子的吉尼 斯纪录,颠覆“收纳师是家政阿姨”的刻板印象:此外还有密室策划师陈晓明、自习室社长 高梦君、宠物摄影师张天航等。 这是他们首次登上全国性舞台,一起讲述上海都市青春生活的新故事。 团上海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团上海市委发起的上海五五购物节青年专场——上海互 联网青春生活节在美团点评分会场设立了“新青年新趣玩”主题活动,发现和展示了一批最 青春、最时尚的新行业、新业态。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尝试体验新消费模 式,另一方面也为青年就业打开新思路、新空间。 材料三: “堂食生意冷清,外卖依旧是主要营收渠道。”这是目前这个阶段,众多餐饮店所处的 境况。陶然风味园是湖北黄石餐饮知名品牌之一,曾被评为黄石市“十大名店”、改革开放 30 年影响市民生活 100 品牌等。疫情来袭,陶然风味园于 1 月 23 日关停所有门店后,一直到 4 月 1 日才重新开业。这个老牌餐饮品牌,在外卖的“战场”上,不断调整出新,以期“顺势 而为”,成功突围。 目前,陶然风味园在黄石的四家店均已开业,堂食和外卖均开放。陶然风味园餐饮服务 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殷兴华介绍,目前堂食生意较冷清,营业额只有去年同期的 30%左右,外 卖营业额则恢复到疫情前的百分之七八十。 殷兴华认为,疫情对经济造成重创,许多人的收入受到影响,这直接影响了餐饮消费的 - 11 - 支出。对此,陶然风味园也做了很多调整,“我们减少了外卖平台上的荤菜、‘大菜’种类, 推出了更多的时令莱和小炒菜,价格也比以前优惠很多。我们还推出了 15 元、18 元的单人营 养盒饭套餐,以及 5 人分量的企业员工工作餐。”殷兴华说。 材料四: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1.15 亿人次出游,这充分验证了国际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测:疫 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中国人强烈的消费诉求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加速复苏。 就业上扬方能点亮中国经济,让老百姓放下心里的石头,才能拿好手中的钱袋子。随疫 应变、转危为机,驱动中国发展远不仅只有保就业这个马达,政府提出保就业后还有组合拳, 都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保的都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发展。 让生活困难,特别是因疫情陷入困境的人们,生活有基本保障,这是为百姓兜底的承诺。 让那些中小微企业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渡过难关,扩大发展,这是为市场经济护航的决心。 让中国人自己能养活自己,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把发展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让在疫情 中资金运转不灵的地方无后顾之忧,补足基层的财力和把钱用在刀刃上的能力,就是对基层 保民生、保运转的最大支持。 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 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经历过 严冬的考验,正在走向更明媚的春天。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失业搜寻期从国际通行的 4 周延长到了 12 周,不断线、不打烊的云就业服务,都是疫 情背景下制定的更加有针对性的保障政策。 B. 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9 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80 后和 90 后成为新职业 从业者的主力军,且 90 后、95 后大多处于大学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 C. 陶然风味园推出了更多的时令菜和小炒菜,价格也比以前优惠很多,表明疫情前大力推出 荤菜、大菜种类的举措不当。 D. 要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必须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 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就说明就业正逐步恢复,经济发展也正回到正 常运行的轨道上。 B. “新青年新趣玩”主题活动发现和展示了一批最青春、最时尚的新行业、新业态,这为处 - 12 - 于择业期的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C. 陶然风味园虽受疫情冲击一直到 4 月 1 日才重新开业,但这个老牌餐饮品牌不断调整出新, 成为成功恢复的范例。 D.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1.15 亿人次出游,中国人强烈的消费诉求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加速复 苏,疫情产生的影响不会太大。 9. 材料四说“政府提出保就业后还有组合拳”,政府“组合拳”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 括。 【答案】7. C 8. B 9. 保基本民生(基本生活保障);保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保粮食安全;保基层民生与运 转。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 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 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 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 C 项,“表明疫情前大力推出荤菜、大菜种类的举措不当”表述有误。原文信息是“我们减少 了外卖平台上的荤菜、‘大菜’种类,推出了更多的时令莱和小炒菜”不能得出“表明疫情 前大力推出荤菜、大菜种类的举措”,选项主观臆断、无中生有。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 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 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 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A 项,“如果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就说明就业正逐步恢复,经济发展也正回 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上”错误。原文信息是“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自 2018 年公布以来,我国 调查失业率变动与经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受疫情影响,今年 2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 升到 6.2%,3 月则回落到 5.9%。这充分说明,就业正在逐步恢复,经济发展也正在回到正常 运行的轨道上”,文中原 “这”指代“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 6.2%,3 月则回落到 - 13 - 5.9%”,“充分说明”“就业正在逐步恢复,经济发展也正在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上”,前 后并非因果关系,属于表象(外在)和实质(内在)的关系,可见选项属于强加因果、曲解 文意;另外也偷换了“这”所指代的内容。 C 项,“成为成功恢复的范例”与材料中的“堂食生意较冷清”不吻合,选项夸大其词故意拔 高。 D 项,“疫情产生的影响不会太大”与材料中的“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 相矛盾,可见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有(1)整体阅读语 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 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3)在阅读 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 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 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整体感知的环节,对以往“字词句篇、语法修辞 面面俱到”“肢解式的模式分析”是一次革命,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本题题干为:材料四说“政府提出保就业后还有组合拳”,政府“组合拳”有哪些?请根据 材料简要概括。答题区间为材料四,“组合拳”的意思是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1)从“让生活困难,特别是因疫情陷入困境的人们,生活有基本保障,这是为百姓兜底的 承诺”中概括出“保基本民生(基本生活保障)”。 (2)从“让那些中小微企业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渡过难关,扩大发展,这是为市场经济护 航的决心”中概括出“保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 (3)从“让中国人自己能养活自己,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把发展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中概括出“保粮食安全”。 (4)从“让在疫情中资金运转不灵的地方无后顾之忧,补足基层的财力和把钱用在刀刃上的 能力,就是对基层保民生、保运转的最大支持”中概括出“保基层民生与运转”。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 (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 - 14 - 筛选所需信息。 (3)将题干、选项、信息源进行对照和比较,鉴别真伪信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 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②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 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 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 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 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 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 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 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 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 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 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 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 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③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 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 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且夫 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 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④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15 -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 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 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10. 文中画波浪线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 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B.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 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C.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 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D.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 强颜耳/曷足贵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剖符丹书”,指朝廷发给功臣及其子孙享受特权、免除罪责的契券。 B. “请室”,汉代囚禁有罪官吏的监狱。 C. “赭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称。 D. “藏获”,古代对嫔妃的鄙称。 12.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中运用铺排把“六受辱”由深到浅依次排开,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渲 染出作者遭受的悲惨处境和巨大精神痛苦。 B. 作者列举古代周文王、李斯等著名人物,意在说明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连这些王侯 将相也不得不受尽羞辱这一古今一样的道理。 C. 第三段先说一般人都怕死,但激于义理者不怕死,是一层曲折:又说自己不贪生恶死,但 又何至于受辱,又是一层曲折,情感表达曲折起伏、欲言又止。 D. 第四段写文王、仲尼、屈原等人物事迹,目的是表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完成 《史记》,实现自己的理想。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2)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 16 - 【答案】10. B 11. D 12. A 13. (1)我隐忍偷生,被关在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 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2)(于是)退隐著书,以此抒发内心的愤懑,期望文章能流传后世,使自己的心意得以表 白。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 气词,要确定谓语、宾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 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句意: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 风和禁约所造成的。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 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 “何者”,固定句式,“这是为什么呢?”或“为何这样呢”,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据此 排除 ACD;另外“积威”是偏正短语,之间也不可能断开,可见 A 项错误;“及以至是”,“是” 意思是“这样”,作句子的宾语,这是独立的句子,“是”后断开,可见 CD 均错。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 项,“古代对嫔妃的鄙称”错误,应该是古代对奴婢的鄙称。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项,“由深到浅依次排开”错误,应该是由浅到深。 - 17 - 故选 A。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 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 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 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 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所以”,……的原因;“幽”,关押;“粪土”, 污秽的牢房;“恨”,遗憾;“私 心”,自己的心愿;“没”,通“殁”死;“文采不表于后”,状语后置。 (2)“退”,退隐;舒,抒发;“思”,期望;“垂”流传后世;“空文”,谦称自己的文 章;“以自见”,来使自己的心意得以表白;“见”,显露,表白。 【点睛】方法指导: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 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 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 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 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参考译文: 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用谨慎地待人接物教导我,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 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 - 18 - 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请让我稍稍地陈述一下固执浅陋的认知,耽搁了很久没有回复您, 希望不要责怪我。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 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 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 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 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 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 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 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 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 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士人讲节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生活在 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 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 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同他对答,这是由于早有主意,事先就态度鲜明。现在我的手脚交叉, 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 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 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 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 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 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 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 卖身绐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分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 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引决自裁(自杀)。在社会上,古今都一 样,哪里有不受辱的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势位所造成;强或弱,也是形势所 决定。确实是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早地自杀以逃脱于法网之外,而到了被 摧残和被杖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保全节操,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 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 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 - 19 - 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 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 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 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 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 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 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 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 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 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 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 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晚秋”与“初肃”对应,瑟瑟秋风,万 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B.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承首句“登临送目”,对眼前千里之景作大全景扫描,景 象开阔高远。 C.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际上是由景到人,写自己在瑟瑟的西风里,乘 着孤舟,行进在秋日夕阳里,渴望借酒消愁,画面充满凄凉之感。 D. 该首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幅奇伟壮丽 - 20 - 的秋日金陵风景图。 15. 这首词下阙怀古,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4. C 15. 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当今人 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③流露出词人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 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 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写自己在瑟瑟的西风里,乘着孤舟,行进在秋日夕阳里,渴望借酒消愁,画面充满凄 凉之感”错误。“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征帆”是 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 时生动起来。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征帆” 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 匆驶去。这景色,壮丽浓烈,雄健壮阔。可见并非写自己,也不是借酒浇愁的凄凉感。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 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 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 下阕译文: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 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此词上阕描绘金陵壮丽景色,下阕转入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竟逐”的腐朽生活, 对六朝兴亡发出意味深长的感叹。“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 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 - 21 - 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诗句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 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 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 遗恨之余,嗟叹不已。“千古凭高”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 古、怀古不满之情。“六朝旧事”二句,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 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更可 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 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 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类题材 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 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 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 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 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 暗示。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约会中女子调皮活泼的性格和男子未 见情人而焦急不安的情态。 (2)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3)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4)忧劳可以兴国,_______ 。(欧阳修《伶官传序》) 【答案】 (1). (1)爱而不见, (2). 搔首踟蹰 (3). (2)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3)汨余若将不及兮 (6). (4)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 生不仅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还要理解前后语境。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 - 22 - 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搔首、踟蹰、作客、汨余、逸豫。 三、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抗击疫情,成功 了病毒扩散 ,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现在反遭一些无良政客 的诬茂、“甩锅”。公理何在?正义何在?当今之际,救人与推 责孰轻敦重,合作和谩骂谁更重要,不言自明。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美国一些政客不是想 方设法治治病救人,而是热衷于发出巫师般的咒语,以为这就可以救人之命。 ( )美国作为头号经济科技强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科研能力、领先的 医疗水平,理应在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的同时,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承担更多 国际义务。美国一些政客的拙劣表演,只会破坏全球合作抗疫的努力。破坏命运与共的共识, 破坏守望相助的家园。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各国提供 援助。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中国向遭受疫情的国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国际社会树立了 良好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遏制 漫延 肆无忌惮 模范 B. 遏制 蔓延 肆无忌惮 典范 C. 遏止 漫延 有恃无恐 模范 D. 遏止 蔓延 有恃无恐 典范 18. 文中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应在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的同时,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 B. 理应在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的同时,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 C. 理应在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的同时,承担更多国际义务,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 D. 理应在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的同时,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污名化中国”冲击国际正义 B. “污名化中国”当不得救命良药 C. “污名化中国”危害全球抗疫 D. “污名化中国”挑战人类生命权 【答案】17. B 18. B 19. C 【解析】 - 23 -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的能力。本题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 成语。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 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虚词考查 的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 微差别。词语考查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的确切意义要有比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 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遏止,是已经阻止,使停下,强调结果;遏制,是控制阻止,指的是一个阻止的过 程,正在进行中。根据语境“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抗击疫情,成功怎样了病毒扩散”,只能填 “遏制”。 第二处,蔓延,强立体式扩展,搭配“草”“火”“病毒”;漫延,强调平面式扩展,搭配 “水”。根据语境“病毒扩散”,适合“蔓延”。 第三处,有恃无恐,重在强调有依靠而霸道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肆无忌惮,则是本身 就霸道,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根据语境“现在反遭一些无良政客怎样的的诬茂、‘甩 锅’”应该填“肆无忌惮”。 地四处,模范,只能使用于人,而典范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根据语境“为国际社会 树立了良好”,适合用“典范”。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解答此题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 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 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快速 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 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 搭配。 划线句子“理应在帮助更多防控薄弱国家和地区的同时,有力有效控制国内疫情,承担更多 国际义务”语病是语序不当,应该按照递进、承接关系排列。先控制国内疫情,再承担更多 义务,进而帮助更多国家。 故选 B。 【19 题详解】 - 24 -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 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首先要通读语段,了 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由括号位置“( )美国作为头号经济科技强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科研能力、 领先的医疗水平”确定空处在段落中的位置和作用为“领起下文”, 再看下文写的是美国有实力却不承担义务,任全球疫情蔓延,属于危害方面,可见应该填 ““污名化中国”危害全球抗疫”。 故选 C。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 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 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 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 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20.学校话剧社排演《红楼梦》,饰演晴雯、鸳鸯、香菱的演员对各自饰演的人物性格特点总 是把握不到位,话剧社负责人十分着急,请你从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位,写一段人物性格分析, 帮助演员了解人物。要求:点明人物,结合原著情节,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答案】晴雯:她天真纯洁,大寒冷天深更半夜跑到门外吓唬麝月开玩笑,又跑回宝玉被子 里渥渥;她嫉恶如仇,听说坠儿偷了虾须镯,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她手上乱戳;她高傲自 尊,从不愿像小红那样讨好主子,宝玉骂了她,她就对宝玉不理不睬,直至撕扇换之一笑,事 情才罢;她英勇果敢,心灵手巧,宝玉参加宴会烧破雀金裘后,抱病补裘,虽三五针就要歇 一会,最终补好能工巧匠也补不了的雀金裘;她暴烈叛逆,抄检大观园,她掀开箱子倒出所 有,让王善保家的无趣。 鸳鸯:她聪明能干有才华,妥帖心细,帮贾母管理财物,替虚伪的大家族儿辈尽孝,是贾母 第一个心腹之人。她心地善良,发现司棋与表弟幽会,不仅没有“告密”,还尽力保护;刘 - 25 - 姥姥来荣府“打秋风”,她热情以礼相赠。她刚烈敢为,敢于对贾府大老爷说“不”,誓死 抵抗贾赦的无理、荒唐的求婚要求;贾母死后,她决然悬梁。她不贪财,不仗势欺人,她掌 管着贾母的很大一部分金钱,却从没有归己用,老太太对她很放心。 香菱:她刻苦勤奋,学诗时,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积极努力,挑灯苦读,坚持不懈。她温 柔善良,薛蟠被判刑之后,她为之而哭;听说薛蟠要成亲,她无比欢喜,以为可以卸去身上 的职责,还多一位一起作诗的小伙伴。她隐忍懦弱,在不断受到夏金桂欺负时,她总是咬牙 忍受,不与计较,甚至还顺从夏金桂的意思改了名字。她乐观天真,虽命运多舛,仍笑对一 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微作文写作题目。微作文指的是文字较少, 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表达准确的作文,和普通作文一样写,但贵在“精炼”,对用词造 句要求更高,一般分为说明类、描写类、赏析评价类。题干为: 学校话剧社排演《红楼梦》, 饰演晴雯、鸳鸯、香菱的演员对各自饰演的人物性格特点总是把握不到位,话剧社负责人十 分着急,请你从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位,写一段人物性格分析,帮助演员了解人物。要求:点 明人物,结合原著情节,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要求进行人物性格分析,可见属于议论性文字;“点明人物,结合原著情节”,可见要情节 和性格相吻合,即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结构要严谨,思路要 清晰富有条理,语言简洁内容短小精悍。行文过程中一定要点明性格特征,可以使用总分总 的结构模式,也可以总分式或者分总式。 【点睛】微写作虽然是作文,但本质上仍然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考查语言表达 能力的前提下考查学生的思想情怀。从其 150 字的篇幅限制和鲜明的语境设定上看,微写作 较之大作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更高。微写作的分值虽然不高,却可从中看出学生的语 言能力和思想深度。合体:语言表达的风格要与选择的文体相适应。形象:要尽量修饰语言, 使之光彩夺目。 “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21.学校图书馆要建一面经典名著人物墙,其中“经典中的父亲”部分《欧也妮•葛朗台》中 的老葛朗台、《雷雨》中的周朴园、《红楼梦》中的贾政缺少文字简介,请你从三个“父亲” - 26 - 中选取一个,写一个人物小传。要求:符合人物性形象特点,150 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老葛朗台,法国索漠城人,商人,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 塑造的爱钱如命、极端吝啬的父亲,他为了钱不惜谋财害命,有时还装聋作哑去骗钱;他家 财万贯,可他的妻子和女儿的日用品他都要按量发配;他弟弟破产后来求他,可他却置之不 理;他为钱可以出卖自己女儿的幸福,临死前,他还要女儿把金子放在身旁,因为金子可以 使他暖和。 示例二:周朴园,出生于锡城,矿业公司董事长,是曹禺话剧《雷雨》中塑造的自私、伪善、 冷酷、残忍、唯利是图的父亲,他道貌岸然,实际虚伪狡诈,年轻时玩弄女佣侍萍,并跟她 生了两个孩子,为了迎娶有钱有地位的小姐,又把侍萍遗弃了。当“死去”多年的侍萍突然 出现在他的面前,可能破坏他努力维持的大家庭的秩序时,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 底撕下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在家庭生活中,他是一个暴君, 专横独断,唯我独尊。 示例三:贾政,字存周,金陵人,是曹雪芹《红楼梦》中塑造的严厉、迂腐、古板的父亲, 他自幼好读书,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孝顺贾母,严厉管教子女,曾 打得儿子宝玉皮开肉绽,多天不能走路;他想作好官,可是不谙世情,在江西粮道任上被李 十儿等家仆蒙骗,弄得声名狼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道微作文写作题目。微作文指的是文字较少,但逻辑 清晰、结构完整、表达准确的作文,和普通作文一样写,但贵在“精炼”,对用词造句要求 更高,一般分为说明类、描写类、赏析评价类。题干为:学校图书馆要建一面经典名著人物 墙,其中“经典中的父亲”部分《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雷雨》中的周朴园、《红 楼梦》中的贾政缺少文字简介,请你从三个“父亲”中选取一个,写一个人物小传。要求: 符合人物性形象特点,150 字左右。题目要求“选取一个“父亲”,写一个人物小传”,可见 属于传记性质,运用叙述、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形式;注意在叙述中体现人物性格;语言 要精炼、简洁,内容短小精悍;结构要严谨,思路要清晰,富有条理。行文过程中一定要点 明性格特征,可以使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也可以总分式或者分总式。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 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 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重要人物,欧也妮·葛朗台的父亲。他是 - 27 - 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为人却极其吝啬,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 如他的一枚金币。是守财奴的代表。虽然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 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他是个小气的人。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 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 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 感到暖和。”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 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2)周朴园是曹禺话剧《雷雨》中的主要人物,系一矿业公司董事长,他是一个带有浓厚的 封建性的资本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统治势力的代表。周朴园作为脱胎于封建地主阶 级的中国第一代资产阶级,他天生地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周朴园最突出的性 格特点就是他的伪善和冷酷。是周家的一家之主,也是剧中各种悲剧的制造者。他是一个早 年在德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是封建社会刚刚萌芽的资产阶级,后来成为带有强烈封建性的 资产阶级,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巨大阴影不仅吞噬了善良的劳动者,而且吞噬了新兴资产阶级 的人格、人性和价值。周朴园身上主要有以下性格特征: 一、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发家史带有野蛮的封建盘剥的血腥味。他包修 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一次就淹死了 2200 个小工,他从每个小工的性命中扣 300 块钱。正 如鲁大海所说,周朴园“发的是断子绝孙的财”;他对付矿上的罢工,也采取野蛮的手段, 开枪打死三十多个工人,毫无任何“文明”可言。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旦他的名誉、地 位受到威胁,他便不会顾念任何感情,完全暴露出资产阶级的真实嘴脸。 二、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专横独裁的封建家长是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是周公馆里 的一家之主,最高统治者,家中所有的人,都得对他的言行唯命是从,不能有任何违背。18 年前周朴园娶了蘩漪为妻,但他并不爱她。蘩漪要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与他奉行的封建 伦理格格不入;他对蘩漪的关心爱护并不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爱,它的真正意义是对蘩漪的控 制、专制,第一幕中“喝药”这场戏很典型地反映了他的专制。 三、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他冷酷外表掩饰下的内心也仍有慈善的一面。剧本借侍萍向周朴 园诉说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用“你”而说“你们”“你们老太太”,暗示读者背弃 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周朴园。 (3)贾政,字存周,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二老爷,贾母和贾代善所生 的次子,贾宝玉的父亲,林黛玉的舅舅,薛宝钗的姨父。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 - 28 - 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是名副其实的甩 手掌柜,他并不喜好繁华奢侈的生活,在游览大观园时亦有过归农隐逸之意。他自幼好读书, 但并不是天生的方正呆板,出仕前,他“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但“一切为的是光宗耀祖”, 因此重视读书上进,归于正途。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 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他一心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宝玉挨打是《红 楼梦》的精彩片段;他想作好官,可是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遭人 蒙骗,弄得声名狼藉。政,谐音“正”,作者描写他的为人,亦着重一个“正”字。他是深 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悲剧人物,他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 【点睛】微写作虽然是作文,但本质上仍然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考查语言表达 能力的前提下考查学生的思想情怀。从其 150 字的篇幅限制和鲜明的语境设定上看,微写作 较之大作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更高。微写作的分值虽然不高,却可从中看出学生的语 言能力和思想深度。合体:语言表达的风格要与选择的文体相适应。形象:要尽量修饰语言, 使之光彩夺目。 “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2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景区试图借助线上直播这一新营销形式,进一步拉进游客与景 区之间的距离。有的景区线上直播还配备带货功能,比如给予观看直播用户某些景区福利, 或者附带卖出景区的文创商品、手工艺品等。疫情还倒逼景区加快智慧化建设的速度,游客 自主扫码进门将使景区管理效率得到提升,路线语音导览、人群智能分流、导航自动停车场 等功能,也会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观览体验。 【答案】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众多旅游景区开始探索开展线上业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浏览材料,重点分析这则语段的主体部分,将材料分层,找出“何时”“何地”“何人”“何 事”“结果”,按照正确的语序写出答案。 首先通读文段快速确定陈述对象为“新冠肺炎疫情”,然后缕清事件,即“新冠肺炎疫情发 生以来,一些景区试图借助线上直播这一新营销形式,进一步拉进游客与景区之间的距离”, - 29 - 按照字数要求加以概括整合:促使众多旅游景区开始探索开展线上业务。“一句话”的意思 是只有一个主谓宾。 【点睛】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 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 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 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 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 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做题时可通过跳读 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四、作文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途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这是流传甚广的“抗疫”金句。读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避免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抗疫英雄——最美的逆行者: 您好! 新年,于我们而言是与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时候,你们——最美的逆行者却与浩浩 荡荡春运人流相背,与热闹团圆相违,逆着人流前行,不避风雪,不顾安危,奔赴抗疫前线。 我感恩你们的大义凛然,为民请命。看得见,我们的李克强总理在视察疫情一线的忙碌, 只能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就着一瓶矿泉水和一包榨菜赶着吃上一口饭;看得见,84 岁的 钟南山院士揣着一颗爱国之心再度出征;看得见,各大医院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忘不了面庞温润而美丽的南京中医院新冠肺炎防治专家徐辉,51 岁的她在连续奋战多天 后的溘然长逝;忘不了年轻的辅警章良志,一直为抗疫连轴转的他,大年初七那天也是忙到 夜里 11 点才回家,次日凌晨就再也没有醒来;忘不了我们湖南的卫计委监督局党委书记、局 - 30 - 长张辉也因抗疫殉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太平盛世,你们默默奉献;危难来 临,你们挺身而出。你们不是超人,没有超能力,却将自己的大义转变成超能力,在钢枪铁 炮、坚船利箭都无奈的病毒面前,守护住了一方安康。 我感恩你们的尊重生命,呵护弱小。“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你们负重前行,给 生命以温暖,让每一位患者有安身之地。前有辽宁驰援的军队医疗队星夜整理刚建成火神山 医院的床位;后有为患者细细地整理衣服,为感染的小朋友精心准备零食和玩具的护士;还 有于感染中降生的新生儿被护士妈妈精心的呵护……生命在病毒面前如此脆弱,你们用爱和 智慧,又让脆弱的生命彰显韧性和尊贵。 我感恩你们的爱国情怀,有召必回。“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在祖国需要你们的 时候,你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走上抗疫前线。你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爸爸妈妈,你们是 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儿子女儿,你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社区干部,你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 新闻记者,你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快递小哥……即使不曾有黄旭华的“隐姓埋名三十年, 潜心为国铸利器”,也没有孙家栋的“呕心沥血六十载,造就东方红一号”,但你们在国难 之时勇敢站出,心怀祖国,你们就是共和国的卫士,共和国的英雄。 你们,最为逆行者,是所有美好的代名词,是人民心中的守护神。世间没有不可治愈的 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控制疫情,打赢战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愿望和责任。有你 们的负重前行,我们后方也不能坐享其成。我们需要深刻反思:重视规则,恪守法律,不可 贪于山珍海味,不可为一时利益铤而走险。我们民族从来不缺英雄,但不能因为人为的灾难 而去让英雄买单。 尊敬的抗疫英雄们,你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希望你们在照顾他人的同时也要多关心自己, 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有了你们——最美 的逆行者,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将更加昂首挺立,中华儿女终将实现伟大的复兴之梦! 此致 敬礼! 一名高三学生 3 月 7 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 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 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 - 31 - 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 的魅力。 审题: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从题干要求来看,属于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 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 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 警句。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 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 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 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 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参考立意: 本题为隐喻型材料作文题。考生需就材料所给的具体事物找出其所代指的抽象内涵或概念, 然后结合材料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材料的核心主旨。材料中“冬天”与“春天”,喻指“挫 折”和“希望”。可以结合学习、生活的经历从个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角度提炼观点可 供参考立意: 1)没有困难是战胜不了的 2)胜利总是会来临的 3)人,要永远充满信心 4)困难是一时的,希望总会到来 5)坚持到底,总有收获 6)面对人生困难,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态度 行文结构: 本篇文章为书信的形式,开头结尾注意格式要正确,表达的时候注意要切合自己的身份。本 文首先举例表达了感恩大义凛然,为民请命的勇士,以钟南山为代表;其次,感恩“医者有 仁心,慈悲济世人。”的医护人员;接着,感恩“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不顾个人安 危,毅然走上抗疫前线的英雄;接着,提出自己应有的态度:我们需要深刻反思:重视规则, 恪守法律,不可贪于山珍海味,不可为一时利益铤而走险。最后表达了真正的春天终会到来 的信心和希望。 - 32 - 可用素材: 1.“最美逆行者”温暖疫情下的人世间。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但是直至今日 我们依然屹立在世界东方。2002 年的“非典”,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都没把我们打败, 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也不会将我们击垮,这些“最美逆行者”就是我们顽强与病 毒抗争的最好代表,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终将在 春暖花开时再相聚。 2.最美逆行者,是坚韧不拔的团结力量。病毒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坍塌,团结一 致,我们终将战胜病毒。在全国范围进行防控疫情下,虽然要求居民尽量少出门,甚至不出 门,但是城市基础性功能还需要运转,病毒不能将一座城、一群人击垮,疫情早晚都要过去, 美好的生活还需继续。“最美逆行者”不仅指的是那些前往疫情区的人,更是指的是在这样 严峻大背景下,依然默默的在岗位上坚守,团结一致维护基础服务功能不紊乱的人,他们是 铁路职工,是警察,是环卫工,是社区服务者等等,一场疫情考验不单是医护人员,更是全 国各行各业的人,这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彰显新时代下我们面临困难所释放出坚忍 不拔的团结力量。 3.面对继续蔓延的疫情,他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管条件怎样的艰苦,不管面临多 大的困难和危险,始终坚守阵地,疫情不被控制绝不回头。犹忆当年林则徐曾有的铿锵誓言 “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如今的党员干部们,更应当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 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定“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豪迈决心。是呀,最是危难见 真情,在这万众一心,共战疫情的时刻,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只要紧紧依靠群众,就能汇聚 起磅礴的力量,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4.“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疫情未到,防控先行。战场摆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党员干部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们,用智慧、勇气和双手,撬动 的是防控疫情的“杠杆”,托起的是人民的希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那一面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阵地上迎风飘扬;那舞动的 铁锤镰刀,正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迎接着新一轮春暖花开! 【点睛】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这类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 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 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 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 33 -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 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 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 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 3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