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基础卷人教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 (基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2020 四川成都)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 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A ) A. 液化现象 B. 汽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升华现象 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 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 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 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 0℃ 3.(2020 陕西)关于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夏天超市里用冰块给食材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 水银体温计是利用玻璃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凝华现象 D.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4.(202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 A. 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 B. 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 C. 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 D.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5.(2020 山东济宁)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 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图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D ) A. B. C. D. 6.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图中各图是小丽拍摄的 生活美景,其中属于液化的是( C ) A. 草叶上形成“白霜”B. 冰雪遇暖消融 C. 草叶上形成的“露珠”D. 冬天河水结“冰” 7.(2020 湖北黄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 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制作“糖画”的全 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B. 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 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D. 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8.关于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9.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 旁树木浇水,如图 1 所示。他们把细水 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0.(2020 河北)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 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B ) A. 汽化升华 B. 液化凝华 C. 凝固凝华 D. 升华熔化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1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 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热胀冷缩;乙;可以。 12.(2020 四川成都)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 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 ,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______;他把蜡烛移 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______热量。 12.【答案】97.5℃ 吸收 13.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 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 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热 量。 【答案】凝华;放出 14.(2020 北京市)做研究水沸腾的实验时,当水温为 8℃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水 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从 图象可知,从计时开始,水被加热______min 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______。 29.【答案】5 99℃ 15.(2020 江西)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 是一种______现象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 15.【答案】液化 吸收 16.在微观尺度下,科学家拍下了超亮的 X 射线将液体瞬间打得“灰飞烟灭”的情景,如图所示。此 过程液体吸收 X 射线的能量,内能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答案】增大 蒸发(汽化) 17.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 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 【答案】 凝华 熔化 18.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1)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 (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3)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 出了“汗”;(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 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 ____________(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 __________.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 成的,这表明木材具有较差的 __________ 性. 【答案】(2)(3) 液化 导热 19.(2020 福建省)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 55 颗导航卫星,北 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火箭离开地面时,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 气”,“白气”的形成是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搭载的卫星 是______的。 19.【答案】液化 静止 三、实验探究(共 34 分) 20.(2020 山东青岛)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 示。 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______。 由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图象中的______ 选填“AB”“BC” 或“CD” 段表示它的熔化过程,该物质在 AB 段的比热容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段的比热容。 37.【答案】使物质受热均匀、温度变化缓慢 晶体 BC 小于 21.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某同学提出问题: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与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小组 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收集相关数据得到结论。 (1)要完成实验,除了选择水、烧杯、量筒、火柴、石棉网和铁架台外,还必需的两种器材是 和 。 (2)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小组同学将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成了如图 22 所示的 t-V 图像,分析图像可得到的实验结论 是: 。 (4)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断:水加热到沸腾所需的时间除了与水的体积有关外,还可 能与 和 等因素有关。 【答案】(1)酒精灯 停表 (2)如下图所示; (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 时间与水的体积成正比; (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 水的初温 22.(2020 辽宁沈阳)安安和康康共同探究物质 A 和物质 B 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是______; (2)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a”、 “b”或“c” 。 (3)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 1min 记录一下物质 A 和物质 B 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 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______ 选填“物质 A”或“物质 B” 是晶体,它在 这段时间内处于 ______ 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或“液态” 状态,在此过程中它的内能_____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物质 A 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1 54 物质 B 的温度 60 61 62 63 64 66 67 69 71 74 77 81 85 39.【答案】试管 B 碰到了烧杯底 b 物质 A 固液共存 增大 23. (2020 青海)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 置。 (1)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______ (填“A 处向上”或“B 处向下”)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______。 (3)当水的温度升高到 88℃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 数据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是______℃,该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 标准大气压。 次数 1 2 3 4 5 6 7 8 水 的 温 度 88 89 90 91 92 92 92 92 (4)实验中,温度计上部出现的小水珠是______现象形成的。 38.【答案】A 处向上 78℃ 92 低于 液化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