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和利用分离定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新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第1章第2节第2课时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和利用分离定律

第 2 课时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和利用分离定律 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一、选择题 知识点 一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题型一 杂交育种] 1.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自交现象 B.能得到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 C.不能得到纯合子 D.用时短、操作简便 答案 B 解析 杂交育种是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得到的 F1 为杂合子,即 可得到具有杂种优势的种子,B 正确;若要获得隐性纯合子,需要 F1 自交,F2 中 的隐性个体即为隐性纯合子,若要获得显性纯合子,需要 F1 自交,得到 F2,然后 对 F2 中的显性个体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可获得纯合显性个体, 此过程用时较长,A、C、D 错误。 2.家兔的黑色(A)对白色(a)为显性,短毛(B)对长毛(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利用黑色短毛纯种兔和白色长毛纯种兔培育 出黑色长毛纯种兔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黑色短毛纯种兔×白色长毛纯种兔,得 F1 B.选取健壮的 F1 个体自交,得 F2 C.从 F2 中选取健壮的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测交 D.根据测交结果,选取 F2 中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雌、雄兔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以知道,黑色短毛纯种兔和白色长毛纯种兔的基因型 分别是 AABB、aabb,利用它们杂交,得 F1,F1 基因型为 AaBb,A 正确;家兔属 于雌雄异体生物,不能进行自交,可以选用 F1 雌雄个体杂交,得 F2,B 错误;从 F2 中选取健壮的黑色长毛兔(A_bb)与白色长毛兔(aabb)测交,C 正确;根据测交结 果,选取 F2 中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雌、雄兔(AAbb),D 正确。 3.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不抗锈病(t)。 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过程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 ――→a F1――→b F2 ――→c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 病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过程叫杂交育种,过程 a 叫杂交,过程 b 叫自交 B.过程 c 的处理方法是筛选和连续自交,直至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 病新品种 C.F1 的基因型是 DdTt,表型是高秆抗锈病 D.F2 中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 ddTT 和 ddTt,其中矮秆抗锈病个体 中的纯合子概率为 1 16 答案 D 解析 过程 a 叫作杂交,产生的 F1 基因型为 DdTt,表型为高秆抗锈病。过程 b 叫作自交,目的是获取表型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ddT_),因为此过程所得后 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要想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植株必须经过过程 c,即 筛选和连续自交,直至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F2 矮秆抗锈病个体中的纯合子概率 为1 3 。 [题型二 医学实践] 4.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 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白化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这对夫妇生出 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 ) A.1/2 B.2/3 C.1/12 D.1/4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男方的父亲患病,则男方父亲遗传因子组成为 aa,男方正常则 遗传因子组成为 Aa;女方双亲正常而弟弟患病,则女方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女方正常,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 1 3AA、2 3Aa。只有男女双方遗传因子组成皆为 Aa 时,后代才会患病,因此,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为 2/3×1/4×1/2=1/12。 5.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决定这两种遗传病 的基因自由组合,一对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 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 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 ) A.1 2 、1 4 、1 8 B.1 4 、1 8 、1 2 C.1 8 、1 2 、1 4 D.1 4 、1 2 、1 8 答案 A 解析 设多指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聋哑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根据亲子 代表型,可推出亲代基因型:父 AaBb,母 aa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情况如下: ①手指正常,我们只关注 A、a 这一对等位基因,手指正常的基因型为 aa,即 Aa×aa→aa 的概率为1 2 。 ②先天性聋哑,我们只关注 B、b 这一对等位基因,先天性聋哑的基因型为 bb, 即 Bb×Bb→bb 的概率为1 4 。 ③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我们关注两对等位基因,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的基 因型为 A_bb,即 AaBb×aaBb→A_bb 概率为1 2 ×1 4 =1 8 。 知识点 二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6.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每一对相对性状在子二代中的分离比均为 3∶1 C.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D.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之间可自由组合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所以每一对相对性状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即每一对相对性状在子二代中的分 离比均为 3∶1,A、B 正确;形成配子时,控制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 离,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 错误,D 正确。 知识点 三 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题型一 配子的种类及概率] 7.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CCDdEe,成对的基因均分别独立遗传,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此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 A.6 种 B.12 种 C.16 种 D.32 种 答案 C 解析 Aa、Bb、Dd、Ee 都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CC 只能产生一种类型 的配子,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 2×2×1×2×2,C 正确。 8.已知 A 和 a、B 和 b、C 和 c 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对夫妇, 妻子的基因型为 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 aaBbCc。其子女中基因型为 aaBBCC 的比例和出现具有 aaB_C_表型的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1/8、3/8 B.1/16、3/16 C.1/16、3/8 D.1/8、3/16 答案 B 解析 AaBBCc 与 aaBbCc 婚配,求其后代的概率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 2 种基因型(1Aa∶1aa) BB×Bb→后代有 2 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 3 种基因型(1CC∶2Cc∶1cc) aaBBCC 的比例=1/2aa×1/2BB×1/4CC=1/16aaBBCC; aaB_C_表型女儿的比例=1/2aa×1B_×3/4C_×1/2=3/16,B 正确。 [题型二 由亲代基因型推子代基因型及表型] 9.父本基因型为 AABb,母本基因型为 AaBb,其 F1 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 组成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 D 解析 父本的配子种类为 AB、Ab,母本的配子种类为 AB、Ab、aB、ab,父 本、母本的配子随机结合,不能形成 aabb 的基因型,D 符合题意。 10.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 因是自由组合的,则 Ttgg 与 TtGg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的种类依次是( ) A.5 和 3 B.6 和 4 C.8 和 6 D.9 和 4 答案 B 解析 关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我们可以先利用基因的分 离定律进行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计算。根据题意,Tt×Tt 后代有 3 种基因型,2 种表型;gg×Gg 后代有 2 种基因型,2 种表型。根据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Ttgg 与 TtGg 杂交后代基因型有 3×2=6(种),表型有 2×2=4(种)。 11.豌豆中,子叶黄色(Y)和籽粒圆形(R)分别对绿色和皱粒为显性。现有甲(黄 色圆粒基因型为 YyRr)与乙(黄色皱粒基因型为 Yyrr)两种豌豆,如果让甲自交,乙 测交,则它们的后代表型之比应分别为( ) A.9∶3∶3∶1 及 1∶1∶1∶1 B.3∶3∶1∶1 及 1∶1 C.9∶3∶3∶1 及 1∶1 D.3∶1 及 1∶1 答案 C 解析 甲基因型为 YyRr,自交表型之比为 9∶3∶3∶1,乙基因型为 Yyrr,与 yyrr 测交,后代 Yyrr∶yyrr=1∶1,C 正确。 [题型三 由子代推亲代的基因型] 12.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完全显性),下列杂交组合的后代理论上会出现 3∶3∶1∶1 的亲本组合是( )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答案 B 解析 A 项杂交组合中后代的分离比为 9∶3∶3∶1,C 项杂交组合中后代的 分离比为 1∶1∶1∶1,D 项杂交组合中后代的分离比为 3∶1。 13.基因 A、a 和基因 B、b 独立遗传。一个亲本与 aabb 测交,子代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比例为 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 A 解析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只能产生基因型为 ab 的配子,所以,要产生基因 型为 AaBb 和 Aabb 的个体,还需要 AB 和 Ab 两种配子,而且其比例为 1∶1,所 以能产生基因型为 AB 和 Ab 配子的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 AABb。 14.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遗 传因子独立遗传。若让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 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 子代性状表现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答案 B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子代中白色∶黄色=3∶1,盘状∶球状=1∶1, 所以“某南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 15.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 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答案 B 解析 YY 与 Yy 的比例为 1∶1,RR∶Rr∶rr 的比例为 1∶2∶1,所以第一对 是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的结果,第二对是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的基 因型为 YYRr×YyRr。 [题型四 概率计算] 16.豌豆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一株高茎红 花豌豆与基因型为 Aabb 的豌豆杂交,子代中 3/4 开红花,1/2 为高茎。若让这一 株高茎红花豌豆自交,则自交后代高茎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9/16 B.8/16 C.4/9 D.8/9 答案 D 解析 由“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 Aabb 的豌豆杂交,子代中 3/4 开红 花,1/2 为高茎”可知,该高茎红花豌豆的基因型为 AaBb,其自交后代中有 9 种 配子组合方式表现为高茎红花,除 AABB 为纯合子外,其余 8 种均为杂合子。 17.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一黄色圆粒(YYRr)豌豆,开花后自花传粉得到 F1;F1 再次自花传粉,得到 F2。 可以预测,F2 中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 ) A.2/3 B.1/4 C.1/2 D.3/8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中可将两对性状分开研究,先研究子叶颜色遗传,该豌豆自交两 次,后代子叶全为黄色,基因型为 YY。再研究粒形遗传,Rr 自交两次,子代中 杂合子占(1/2)2,纯合子占 1-1/4=3/4,其中 RR 占 3/8,所以 F2 中纯合的黄色圆 粒占 3/8。 知识点 四 9∶3∶3∶1 变式计算 18.某植物的花色(白色和红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H 和 h、R 和 r)控制的。同 时存在基因 H 和 R 时显红色,否则就显白色。现有两株白花植株杂交,F1 全开红 花,F2 中开红花和白花的植株比例为( ) A.3∶1 B.15∶1 C.9∶7 D.10∶6 答案 C 解析 由 F1 全开红花可知 F1 基因型为 H_R_,可推断亲本中有 HH 和 RR,又 因为亲本都为白色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 HHrr、hhRR,F1 为 HhRr,F2 中同时存在 基因 H 和基因 R 时表现为红花,即 H_R_,红花所占的比例为3 4 ×3 4 = 9 16 ,则白花 所占的比例为 7 16 ,C 正确。 19.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 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 Y 和 y 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 WwYy 的个 体自交,其后代表型种类数及比例是( ) A.4 种,9∶3∶3∶1 B.2 种,13∶3 C.3 种,12∶3∶1 D.3 种,10∶3∶3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知,W 基因抑制 Y、y 基因表达,W_Y_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W_yy 的个体也为白色,wwyy 的个体表现为绿色,wwY_的个体表现为黄色,因 此 WwYy 自交后代中表型有白、黄、绿 3 种颜色,比例为 12∶3∶1。 二、非选择题 20.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 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如果用 A、a 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 B、b 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 薯叶的基因,那么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 (3) 紫 茎 缺 刻 叶 ① 与 紫 茎 缺 刻 叶 ③ 杂 交 , 后 代 的 表 型 及 比 值 分 别 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紫茎 缺刻叶 (2)AABb、aaBb、AaBb (3)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解析 (1)(2)由第 1 组:亲本紫茎×绿茎得到 F1 全为紫茎可知,紫茎为显性性 状,故亲本为 AA×aa。亲本缺刻叶×缺刻叶得到 F1 出现马铃薯叶,且缺刻叶∶马 铃薯叶=3∶1,可知,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亲本为 Bb×Bb,故第 1 组亲本基因型 ①为 AABb,②aaBb。第 2 组由紫茎×绿茎⇒紫茎∶绿茎=1∶1 可知,亲本紫茎 Aa,绿茎 aa,又由于缺刻叶×缺刻叶⇒缺刻叶∶马铃薯叶=3∶1 可知,亲本缺刻 叶 Bb×Bb,故第 2 组亲本基因型③为 AaBb。 (3)①AABb×③AaBb→ Aa×AA→1 2AA,1 2Aa Bb×Bb→3 4B_,1 4bb, 故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21.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表型按每对相对性状进行 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黄绿基因为 Y 和 y,圆皱基因为 R 和 r。请问杂交后代中: (1)子代表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后代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________,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 ________。 (4)表型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________。 答案 (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1∶3∶1 (2)YyRr 和 yyRr (3)1/4 3/4 (4)1/4 1/2 解析 (1)由题图得出:子代黄∶绿=1∶1;圆∶皱=3∶1,组合起来得出表 型及其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是: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3∶1)=3∶1 ∶3∶1。 (2)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3∶1)=3∶1∶3∶1,推出亲本基因型 为 YyRr×yyRr。 (3)亲本基因型为 YyRr×yyRr,Yy×yy 后代 yy 的比例为 1/2,Rr×Rr 后代中 RR 比例为 1/4,rr 比例为 1/4,所以能稳定遗传的 yyrr 比例为 1/2×1/4=1/8,yyRR 比例为 1/2×1/4=1/8,1/8+1/8=1/4。剩下的都是杂合子,个体中自交能产生性状 分离,占 3/4。 (4)子代重组类型为黄皱和绿皱,由题图可得黄皱=1/2×1/4=1/8,绿皱= 1/2×1/4=1/8,1/8+1/8=1/4。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为纯合子,亲本基因型为 YyRr×yyRr,由(3)知,后代纯合子为 1 8yyrr、1 8yyRR,yyrr 属于重组类型,则重组 类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8)/(1/4)=1/2。 易错题型 被子植物果实各部分的遗传分析 22.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 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要表现 3∶1 的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 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 A.F1 植株和 F1 植株 B.F1 植株和 F2 植株 C.F2 植株和 F1 植株 D.F2 植株和 F2 植株 答案 C 解析 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基因型始终与母本一致,而子叶由受精卵发育 而来。F1 代植株结出的种子 F2,其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相同,即 Gg,全为灰色, 而子叶的基因型则为 YY、Yy、yy,表现出黄∶绿=3∶1 的性状分离比;F2 代植 株结出的种子,其种皮的基因型为 GG、Gg、gg,能表现出灰∶白=3∶1 的性状 分离比,C 正确。 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都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 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各自发生 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在研究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都用到了同一种科学的研 究方法——假说—演绎法,A 正确;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都是 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B 正确;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发生, 其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C 错误,D 正确。 2.决定某种瓢虫翅色的复等位基因有 5 种,TA、TB、TC、TD、t 基因,且 TA、 TB、TC、TD 相对 t 为显性,TA、TB、TC、TD 之间为共显性关系(基因型中成对的基 因都表现);决定瓢虫眼色的基因有 2 种,分别为完全显隐性的 G、g。眼色与翅色 基因独立遗传。则瓢虫的表型种类为( ) A.12 种 B.15 种 C.22 种 D.33 种 答案 C 解析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决定瓢虫翅色的复等位基 因有 5 种,TA、TB、TC、TD 相对 t 为显性,TA、TB、TC、TD 之间为共显性关系, 瓢虫的翅色基因型(TAt、TBt、TCt、TDt、tt、TATA、TATB、TATC、TATD、TBTB、 TBTC、TBTD、TCTC、TCTD、TDTD)共 15 种,表型为 11 种;决定瓢虫眼色的基因有 G、g2 种,瓢虫的眼色基因型(GG、Gg、gg)共有三种基因型,2 种表型,则瓢虫 的表型种类总共有 11×2=22 种,C 正确。 3.某种蛙眼色的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表型 蓝眼 绿眼 紫眼 基因型 A_B_ A_bb、aabb aaB_ 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1 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型,理论上 F1 蓝眼蛙∶绿 眼蛙为( ) A.3∶1 B.3∶2 C.9∶7 D.13∶3 答案 A 解析 蓝眼蛙(A_B_)与紫眼蛙(aaB_)杂交,F1 有蓝眼(A_B_)和绿眼(A_bb、aabb) 两种表型,由于 bb 基因纯合即为绿眼,所以亲本为 Bb×Bb,又由于子代不出现 紫眼,即不能出现 a 基因纯合,亲本为 AA×aa,故亲本为 AABb×aaBb,后代的 表型及比例为蓝眼蛙(AaB_)∶绿眼蛙(Aabb)=3∶1。 4.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且两对基因完全显隐性)分别控 制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植株甲与植株乙进行杂交,子一代自交,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若子二代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B.若子一代出现 1∶1∶1∶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C.若子一代出现 3∶1∶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D.若子二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 4 种情况 答案 D 解析 基因型为 AABB×aabb 或 AAbb×aaBB 的两亲本杂交,子二代均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A 错误;基因型为 AaBb×aabb 或 Aabb×aaBb 的两亲 本杂交,子一代均出现 1∶1∶1∶1 的性状分离比,B 错误;基因型为 AaBb×aaBb 或 AaBb×Aabb 的两亲本杂交,子一代均出现 3∶1∶3∶1 的性状分离比,C 错误; 若子二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两亲本可能的杂交组合有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4 种情况。 5.番茄紫茎对绿茎是显性(用 A、a 表示),缺刻叶对马铃薯叶是显性(用 B、b 表示)。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后代植株数是:紫缺 321,紫 马 101,绿缺 310,绿马 107。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写出亲本的基因型通式为 A_B_×aaB_,先分析紫茎与绿茎 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后代中紫茎∶绿茎≈1∶1,故亲本基因型为 Aa×aa,再 分析缺刻叶与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缺刻叶∶马铃薯叶≈3∶1,所以双 亲必为杂合体即 Bb×Bb。综合考虑,双亲的基因型为 AaBb×aaBb。 6.人类多指基因 T 对正常基因 t 为显性,白化病基因 a 对正常基因 A 为隐性, 二者皆独立遗传。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患白化病但手指 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 A.3/4、1/4 B.5/8、1/8 C.1/2、1/8 D.1/4、1/8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父亲的基因型为 T_A_,母亲的基因型为 ttA_,他们有一 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基因型为 ttaa,因此,父亲的基因型为 TtAa,母 亲的基因型为 ttAa。对于多指基因,子代为 Tt 的概率为1 2 ,tt 的概率为1 2 ,即孩子 是多指的概率为1 2 ;对于白化病基因,子代为 A_的概率为3 4 ,为 aa 的概率为1 4 ,即 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 4 。因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下一个孩子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1 2 ×3 4 +1 2 ×1 4 =1 2 ,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 2 ×1 4 =1 8 。 7.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花品 种与纯合的紫花品种杂交,F1 为蓝花,F1 自交,F2 中紫花∶红花∶蓝花=1∶6∶9。 若将 F2 中一株蓝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F3)表型种类及比例不可能出现( ) A.3 种、1∶6∶9 B.2 种、1∶1 C.2 种、3∶1 D.1 种、1 答案 B 解析 纯合的蓝花品种与纯合的紫花品种杂交,F1 为蓝花,F1 自交,F2 中紫 花∶红花∶蓝花=1∶6∶9。说明 F1 的蓝花为双杂合子 AaBb,F2 中蓝花植株的基 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 4 种,紫花植株为 aabb,红花植株为 A_bb、aaB_。F2 中一株蓝花植株若为 AABB,则后代表型的种类为 1 种;若为 AaBB, 则后代表型为 2 种,比例为 3∶1;若为 AABb,则后代表型也为 2 种,比例为 3∶ 1;若为 AaBb,则后代表型为 3 种,比例为 1∶6∶9。 8.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B/b、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 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厘米,每个 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 2 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 F1 的 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A.6~14 厘米 B.6~16 厘米 C.8~14 厘米 D.8~16 厘米 答案 C 解析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 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 A,长度最短为 6+2=8 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 AaBBCc,长度为 6 +4×2=14 厘米。 9.小麦籽粒色泽由 4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 a、B 和 b、C 和 c、D 和 d)所控 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红色,只有全隐性才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 红粒×红粒→红粒∶白粒=63∶1,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的是( ) A.AabbCcDd×AabbCcDd B.AaBbCcDd×AaBbccdd C.AaBbCcDd×aaBbCcdd D.AaBbccdd×aaBbCcDd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4 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两个红粒亲本杂交, A 项中白粒占(1/4)×1×(1/4)×(1/4)=1/64,红粒占 1-1/64=63/64;B 项中白粒占 (1/4)×(1/4)×(1/2)×(1/2) = 1/64 , 红 粒 占 1 - 1/64 = 63/64 ; C 项 中 白 粒 占 (1/2)×(1/4)×(1/4)×(1/2) = 1/64 , 红 粒 占 1 - 1/64 = 63/64 ; D 项 中 白 粒 占 (1/2)×(1/4)×(1/2)×(1/2)=1/32,红粒占 1-1/32=31/32。所以双亲的基因型不可 能是 AaBbccdd×aaBbCcDd,D 符合题意。 10.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用 A、a 和 B、b 表示)控制。用 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 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性状表现类型 C.F1 和 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 4 答案 B 解析 根据 F2 中表型比例可知 F1 为双杂合子,且灰色为双显性性状,米色为 双隐性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性状,所以亲本为 AAbb×aaBB,A 错误;F1 为双杂合子,与黄色亲本(假设为 aaBB)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类型,B 正确;F2 灰色大鼠中有1 9 为纯合子(AABB),其余为杂合子,F1 灰色大鼠为杂合子,C 错误; F2 的黑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1 3 ,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 大鼠,杂合子(Aabb)所占比例为2 3 ,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 2 , 所以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 3 ×1 2 =1 3 ,D 错误。 1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Y 对灰鼠基因 y 为显性,短尾基因 T 对长尾基因 t 为显性,且基因 Y 和 T 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两 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后所生的子代表型比例为( ) A.3∶1∶3∶1 B.9∶3∶3∶1 C.4∶2∶2∶1 D.1∶1∶1∶1 答案 C 解析 交配的两只黄色短尾鼠,正常情况下其基因型为 YYTT、YYTt、YyTT 或 YyTt,但由于“基因 Y 和 T 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所以交配的两只黄色 短尾鼠的基因型只能为 YyTt。这两只鼠交配后子代正常情况下的比例为 Y_T_∶ Y_tt∶yyT_∶yytt=9∶3∶3∶1,但根据题意可知,Y_T_中致死的基因型有 YYTT(1/16), YyTT(2/16),YYTt(2/16),能够存活的只有 YyTt,其比例为 4/16;Y_tt 中基因型 为 YYtt 的个体胚胎致死(1/16),基因型为 Yytt 的个体能够存活(2/16);yyT_中基因 型为 yyTT 的个体胚胎致死(1/16),基因型为 yyTt 的个体能够存活(2/16);基因型 为 yytt 的个体全部存活,所以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后所生的子代表型比例为 4∶2 ∶2∶1。 12.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 R、C 基因(两对等位基因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 CCRR 和 ccrr 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 F1,F1 雌雄个体交配得到 F2,下列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只有小鼠基因型为 CCRR 时,毛皮才为黑色 B.基因型为 ccRr 的小鼠不能合成中间产物,所以为白色 C.F2 表型比例为 9∶4∶3 D.基因型为 Ccrr 与 ccRr 的小鼠交配,后代表型比例为 1∶1∶2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以知道,合成黑色素需要 C 和 R 基因同时存在,所以只要小鼠 的基因型为 C_R_,就表现为黑色,A 错误;基因型为 ccRr 的小鼠不能合成中间 产物棕色素,所以毛皮为白色,B 正确;F1 雌雄个体交配,F2 中 C_R_∶C_rr∶(ccR_ +ccrr)=9∶3∶4,C 正确;Ccrr 与 ccRr 交配,后代基因型为 CcRr∶Ccrr∶ccRr∶ ccrr=1∶1∶1∶1,表型比例为 1∶1∶2,D 正确。 13.豌豆中,当 C、R 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一株红花豌豆与基 因型为 ccRr 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 3/8 开红花,若让这些红花豌豆自交,后代中 红花豌豆的比例为( ) A.5/8 B.3/8 C.3/16 D.9/16 答案 A 解析 一株红花豌豆(C_R_)与基因型为 ccRr 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 3/8 开红 花,3/8 可写成 1/2×3/4,可推知该红花亲本基因型为 CcRr,因此后代中红花豌豆 的基因型为 CcRR∶CcRr=1∶2,因此这些红花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花的概率为 1/3×3/4+2/3×9/16=5/8。 14.某同学用碗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 85、92、 89、83,则这株豌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DdYYRR B.ddYyRr C.DdYyRr D.DDYyRr 答案 A 解析 DdYYRR 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能够产生两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 应接近 1∶1,A 错误;ddYyRr 有两对等位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 代的比例应接近 1∶1∶1∶1,B 正确;DdYyRr 有三对等位基因,若有两对基因连 锁,则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 1∶1∶1∶1,C 正确;DDYyRr 中有两对等位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 1∶1∶1∶1, D 正确。 15.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该植物花色遗传 的规律,科研人员用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统计结 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F2 中纯合子 约有________株。 (2)若 F2 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则其子代植株的表型是________。F2 中红花植株 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若该植物为自花传粉,将收获的 F2 中每株红花植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 起得到一个株系,则全部开红花株系占全部株系的比例为________。 (3)F2 中 出 现 白 花 植 株 ∶ 红 花 植 株 = 84 ∶ 108 的 原 因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且受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红花 48 (2)白花 4 1 9 (3)F1 中的红花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控制红花和白花的两对基因发生了等位基 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形成 4 种配子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解析 (1)F2 白花∶红花=84∶108=7∶9,控制白花与红花的是两对等位基因, 设为 A、a 和 B、b,则 F1 基因型为 AaBb,自交产生 F2 中纯合子占1 4 ,故 F2 中纯 合子为1 4 ×(84+108)=48(株)。 (2)F2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_bb、aaB_、aabb,白花植株自交子代仍为白花, F2 中红花的基因型为 A_B_,即 1AABB、2AABb、2AaBB、4AbBb,每株红花植 株的种子单独种植,全部开红花的占1 9 。 (3)F2 出现白花∶红花=84∶108 的原因是白花、红花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不成对的自由组合产生 4 种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 随机结合。 16.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 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别 亲本 F1 F2 1 白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 2 紫花×红花 紫花 紫花∶红花=3∶1 3 紫花×白花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9∶3∶4 (1)该性状是由________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且只有在________种 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紫花。 (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则第 1 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_,F2 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__。若第 1 组和第 3 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后代的表型应________。 (3)若第 3 组 F2 中红花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则第 3 组实验的 F1 与某纯合白 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型及其比例以及相对应的该白花 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 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 答案 (1)两 两 (2)AAbb 1/4 全为白花 (3)①AAbb ②杂交后代紫花∶红花∶白花=1∶1∶2 解析 (1)由表格可知,第 1 组中 F2 的表型紫花∶红花∶白花=9∶3∶4,是 9∶ 3∶3∶1 的变形,所以该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的,双显性表现为 紫色,即只有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开紫花。 (2)第 1 组中 F1 的紫花基因型为 AaBb,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则白花亲 本的基因型为 AAbb;F2 白花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Aabb∶aabb=1∶2∶1,所 以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 1/4;同理第 3 组中 F1 的紫花基因型为 AaBb,所以 第 3 组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 aabb,第 1 组和第 3 组的白花亲本之间进行杂交, 即 AAbb×aabb,后代基因型为 Aabb,表型全为白花。 (3)第 3 组实验的 F1 为 AaBb,纯合白花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若该白花 品种的基因型是 AAbb,F1 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 AaBb×AAbb,子代基因型有 四种,分别为 AABb、AAbb、AaBb、Aabb,紫花与白花之比为 1∶1;若白花品 种的基因型是 aabb,F1 与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即 AaBb×aabb,子代的基因型有四 种,AaBb、Aabb、aaBb、aabb,紫花∶红花∶白花=1∶1∶2。 17.(实验探究)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 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 中黑色长毛兔的基因型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纯合子占黑色 长毛兔总数的________,杂合子占 F2 总数的________。 (3)此现象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答案 (1)黑色短毛兔×褐色长毛兔→F1 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 F2,从 F2 中选出黑色长毛兔 F2 中黑色长毛兔×褐色长毛兔(测交),其后代不出现褐色长毛 兔的亲本即为纯合黑色长毛兔 (2)BBee Bbee 1/3 1/8 (3)自由组合 解析 黑色长毛兔是亲本中没有的性状,是重新组合出的新性状,可利用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解决此题,但是要注意到重组性状是第二代才出现的。题 目要求是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所以必须要选育出纯合子才能稳定遗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