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素养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课后分层检测案10DNA分子的结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新素养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课后分层检测案10DNA分子的结构

课后分层检测案 10 DNA 分子的结构 【合格基础练】 1.1962 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什么成果共同获得 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A.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的存在 B.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C.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 D.确定了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解析:选项中成果与科学家之间的对应如下:格里菲思通过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赫尔希和 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沃森、 克里克和威尔金斯提出 DNA 的双螺旋结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答案:C 2.下列有关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 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配对保证了 DNA 分子空间结构的 相对稳定 D.DNA 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 解析:DNA 每条脱氧核苷酸链的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 正确;一条单链上 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 错误;碱基互 补配对原则中,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C 正确;DNA 双螺旋 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D 正确。 答案:B 3.在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 接。下图中连接错误的是( ) 解析:同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 是通过脱氧核糖上的 3 号碳原子上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 5 号碳原子上的磷酸基团之间脱水聚合连接而成的。 答案:B 4.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 DNA 不同,每一种 生物的 DNA 又具有特异性。决定 DNA 遗传特异性的是(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D.碱基排列顺序 解析: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中,所以 说 DNA 的遗传特异性取决于它的碱基排列顺序。 答案:D 5.DNA 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 补单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分别为( ) A.0.4、0.6 B.2.5、1.0 C.0.4、0.4 D.0.6、1.0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整个 DNA 分子中,因为 A =T,G=C,所以(A+G)/(T+C)比值为 1.0。在双链 DNA 分子中, 一条链上的(A+G)/(T+C)与另一条链上(T+C)/(A+G)相等为 0.4,因而互补链中(A+G)/(T+C)=2.5。 答案:B 6.下图中 4 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 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①表示腺苷 ②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③表示腺嘌呤脱氧 核苷酸 ④表示腺嘌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①ATP 中的 A 代表核糖和腺嘌呤,即腺苷;②是 DNA 上一个基本单位: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③是 RNA 上一个基本 单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④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腺嘌呤。 答案:C 7.已知某双链 DNA 分子中,G 与 C 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34%,其一条链中的 T 与 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2%和 18%, 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 和 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4%和 16% B.34%和 18% C.16%和 34% D.32%和 18% 解析:已知某双链 DNA 分子中,G+C=34%,则 A+T=100% -34%=66%,即一条链中 G+C=34%,A+T=66%,该链中 C =18%,T=32%,则 G=34%-18%=16%,A=66%-32%=34%。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它的互补链中,C=16%,T=34%。 答案:A 8.由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 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胞嘧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尿嘧啶 解析: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另一个碱基为 T,两个脱 氧核苷酸含有两个磷酸和两个脱氧核糖。 答案:C 9.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数为 n,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 A+T 的数量为 n ④G 的数量为 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在该 DNA 分子中,A=T,C=G,由此推出 C=G=(m -2n)/2,又 C 与 G 之间有 3 个氢键,A 与 T 之间有 2 个氢键,故 一共有氢键数为 3×(m-2n)/2+2×n=(3m-2n)/2。 答案:D 10.如图为 DNA 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 DNA 片段的________结构,图乙是 DNA 片段的 ________结构。 (2) 填 出 图 中 部 分 结 构 的 名 称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 分子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 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4)连接碱基对的⑦是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即 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 (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 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 ________结构。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表示的是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 而乙表示的是 DNA 分子的立体(空间)结构。(2)图中②表示的是一 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而⑤表示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从 图甲的平面结构可以看出:DNA 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4)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5)根据图甲可以判断: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 平行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相互 缠绕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1)平面 立体(或空间) (2)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糖 磷酸 (4)氢键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5)反向平行 规则的双螺 旋 11.如图是 DNA 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 (2)图中 1、2、6 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 8 表示____________。在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与嘧啶 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4)上述 DNA 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 A.脱氧核糖、核糖和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糖核苷酸、碱基和磷酸 (5)如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靠氢键相连,其中正确的是 ( ) (6)从“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可见 DNA 作为遗传物质,其分子 结构具有________性。 解析:(1)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 个脱氧核苷 酸分子由 1 分子磷酸、1 分子脱氧核糖、1 分子含氮碱基(A、T、 G、C)组成。(2)图中 1 为磷酸基团,2 为脱氧核糖,6 表示碱基对。 (3)D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 旋结构,图中 8 表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在双链 DNA 分子 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4)DNA 分子初步水解后形成四种脱氧核 苷酸,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5)DNA 分 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 间靠氢键相连。 答案:(1)5 脱氧核苷酸 (2)磷酸基团 脱氧核糖 碱基对 (3)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嘌呤数=嘧啶数(A+G=T+C) (4)B (5)B (6)稳定 【等级提升练】 12.对 DNA 分子的碱基进行数量分析,可以通过检测其中某 种碱基的数目及其比例来推断其他碱基数目及其比例。假如检测 某 DNA 分子得知碱基 A 的数目为 x,其比例为 y,以下推断正确 的有( ) A.碱基总数为 x/y B.碱基 C 的数目为 x(0.5y-1) C.嘌呤与嘧啶的比例为 x/(1-y) D.碱基 G 的比例为(1-y)/2 解析:若 DNA 分子中碱基 A 的数目为 x,其比例为 y,则碱 基总数为 x/y,A 项正确;由 A 知,碱基总数为 x/y,则 C=G=(1 -2y)×x/y×1/2=x(1-2y)/2y,B 项错误;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 与嘧啶相等,因此嘌呤与嘧啶的比例是 1,C 项错误;碱基 G 的 比例是(1-2y)×1/2=1/2-y,D 项错误。 答案:A 13.下列关于 DNA 分子模型构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富兰克林的 DNA 衍射图谱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B.根据 DNA 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 DNA 分子呈 螺旋结构 C.沃森和克里克最初构建的双螺旋结构中,认为磷酸和脱氧 核糖排列在外部,碱基安排在内部,且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D.DNA 分子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形成的 解析:对于 DNA 结构认识经过的历程是:基本单位是四种脱 氧核苷酸→构成脱氧核苷酸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螺旋成 DNA。 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起初并不知道 A 一定与 T 配对,G 一定与 C 配对。 答案:C 14.20 世纪 90 年代,Cuenoud 等发现 DNA 也有酶催化活性, 他们根据共有序列设计并合成了由 47 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 DNA—E47,它可以催化两个底物 DNA 片段之间的连接。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 DNA—E47 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 B.在 DNA—E47 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 糖数 C.在 DNA—E47 分子中,含有碱基 U D.在 DNA—E47 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一个磷酸 和一个含 N 的碱基 解析:由于 DNA—E47 分子是单链 DNA,嘌呤碱基数不一定 等于嘧啶碱基数,A 错误;无论是单链还是双链 DNA 分子,其基 本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由一个碱基、一个 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B 正确;DNA—E47 为单链 DNA 分 子,不含碱基 U,C 错误;在单链 DNA 分子中,除其中 3′端外,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有两个磷酸和一个含 N 的碱基,D 错误。 答案:B 15.如图为不同生物或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 DNA 分子中(A +T)/(G+C)的比值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猪的不同组织细胞的 DNA 分子碱基比例大致相同,其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 上 述 三 种 生 物 中 的 DNA 分 子 , 热 稳 定 性 最 强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小麦 DNA 分子中(A+T)/(G+C)=1.2,那么(A+G)/(T +C)=________。 (4)假如猪的某一 DNA 分子中有腺嘌呤 30%,则该分子一条 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______。 (5)小麦的 DNA 分子中,(G+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35.8%,其 中一条链的 T 与 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2.9%和 17.1%,则它 的互补链中,T 和 C 分别占碱基总数的____________。 解析:(1)猪的不同组织细胞中 DNA 分子碱基比例大致相同, 是因为它们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2)根据图中数值可 判断小麦中 G+C 所占比例最大,而在 A 与 T 之间有两个氢键, G 与 C 之间有三个氢键,所以小麦 DNA 的热稳定性最高。(3)只 要是双链 DNA 分子,(A+G)/(T+C)的值均为 1。(4)据 A+G=T +C=50%,则鸟嘌呤占 20%。若所有鸟嘌呤分布在一条链上,则 分母缩小一半,一条链上的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 的 40%。(5)DNA 分子中(G+C)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在单链 DNA 中该比例均相等。已知一条链中 G+C=35.8%,因 T 与 C 分别占 32.9%与 17.1%,则可推知该链中的 A 为 1-(G+C+T)=1- (35.8%+32.9%)=31.3%,G=35.8%-17.1%=18.7%。 答案:(1)不同的组织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2)小麦 (3)1 (4)40% (5)31.3%、18.7% 【素养达成练】 16.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 DNA 分子中有关碱 基比例如下表: (1)据表可知,不同种生物的 DNA 分子中(A+T)/(G+C)的值 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 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 (2) 牛 的 肾 和 肺 的 DNA 比 例 相 同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但精子与肾和肺的 DNA 碱基比例稍有差异,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所列生物的 DNA 分子中,(A+C)/(G+T)或(A+G)/(T + C) 的 值 差 异 显 著 吗 ? ________ , 这 是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表中不同生物的 DNA 的碱基比例,________中 DNA 分 子 热 稳 定 性 最 高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于双链 DNA 分子而言,互补碱基和之比在不同生 物体内有显著差异,体现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2)在同一生物体 内,所有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各体细胞 内 DNA 分子相同,其碱基比例也相同。(3)无论在哪种生物体内, 双链 DNA 分子中 A=T,G=C,所以(A+C)/(G+T)或(A+G)/(T +C)的比例均为 1。(4)G—C 碱基对比例越高,DNA 分子热稳定 性越高。 答案:(1)特异性 (2)它们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 体细胞构成的 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 X、Y 染色体是一 对同源染色体,但 X、Y 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有差异 (3)不显著 比值相等,均为 1 (4)酵母菌 酵母菌 DNA 分子 中,G—C 碱基对含量比例最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