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15 最苦与最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15 最苦与最乐

15 最苦与最乐 R·七年级语文下册 1.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理解文章内容,明 确作者观点。   2.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 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培养对他人、 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 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 义思想家、教育家。主张“变法”、“育人 才”、“开学校”、“变科举”等。 【代表作】《饮冰室合集》。 字词积累 契约 监督 揽 悲天悯人 卸 lǎnqì dū mǐn xiè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 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 不自由自在的。 【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 喻责任重大。 【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 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 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 划分层次 概括内容 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 第一部分:(1-2)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能 尽责的观点。 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 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 快乐。 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本文论述的道理: •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 •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 • 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不应该逃避责任。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 的事是什么,他是怎样论述这个观点的。 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细读感悟 人生最苦的事 (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提出论点 贫 失意 老、死 否定:知足 安分 达观 (2)论说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 责任”最苦: 正: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 子压在肩头。 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3)举例论证: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 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对于自己。 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良心监督,时时刻 刻,至死不已,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品读第二部分,分析作者论证人生最乐 的事的过程。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观点:人生最乐的事 引用论证: 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论说: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 有尽责任的乐处。 第三部分作者要论证什么观点,是如何 论证的? 论点:人生当勇于负责。 引用论证: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 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 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 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 样说? 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 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 和“最乐”? “最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 卸了就没有”“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最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不 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你若是要躲,倒是 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品味语言 1.“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 钱……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 以排比句列举种种没有尽到责任的现象, 再用设问,一问一答来证明“人生最苦的事, 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使原本凝 重的道理变得轻松活泼。 2.“凡属我应该做的事……那良心便时 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运用排比且句子的表述准确、形象。 3.“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 后已,不亦远乎?’” 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凸显 出文章凝重中的轻灵。 4.“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 佛的悲天悯人” 对偶句,从内容上看凝重、深刻;从词 句的容量角度看语言简练。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 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 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们不 能躲避责任,苟且偷生,要勇于背负人生、 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快乐。 板书设计 最大的痛苦——未能尽责 最大的快乐——尽到责任 苦与乐的关系——有苦才有乐 最 苦 与 最 乐 正反对比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随堂练习 “最苦”与“最乐”是截然相反的两个 概念,作者将两者都与责任联系起来,从而 提出自己的观点。请你仿写一句有内在联系 且观点鲜明的话。 例如: 我认为最美的是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德; 最丑的是庸俗的行为和肮脏的灵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