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分层检测:(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能力提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单元分层检测:(2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能力提升)

第七单元检测 (能力提升) 1、1950 年 1 月 18 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 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外交政策 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2、1952 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 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 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动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3、1953 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 A.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B.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D.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4、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及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 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 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会议 D.联合国大会 5、1955 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賦诗“准则 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C.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6、下图展示的是 1971 年 10 月美国工人在为联合国赶制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情景。当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能 够飘扬在联合国总部门前主要是由于( ) ①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 ②中苏关系趋向缓和 ③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1968 年,尼克松还是总统候选人的时候就说:“我们必须不忘掉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寻 求机会和她谈谈。”他第一次 “和她谈谈”的文献成果是( ) A.《朝鲜停战协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公报》 8、在尼克松访华 40 周年纪念日前夕,《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尼克松关于中国的伟大 决定”的评论文章,认为访华决定“令人吃惊但是大有裨益”,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世 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 A.极大地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B.发展了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C.有效遏制了苏联霸权主义行为 D.推动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9、“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 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 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10、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1、1972 年 2 月,当日本人看到中美首脑会晤的电视节目时,众议员古井喜实说: “北京机 场首先向美国总统而不是日本首相开放…… 曰本必须尽快地与中国恢复邦交。”这反映了 ( ) A.日本舆论一致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B.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开始兴起 C.中美关系改善对日本产生影响 D.中日建交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12、据新华社对 1972 年 1-9 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 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 1972 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的国家达 88 个,和 1969 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13、到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已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 韩国等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 相互信任的协定。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为经济建设贏得和平的周边环境 14、1969 年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44个,到1972年底达到 88 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 B.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 15、1979 年至 1980 年,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大幅度增长。从出访的国家来看,两类 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 ( ) A.推动中美建交 B.推动改革开放 C.实现睦邻友好 D.引进先进技术 16、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 ) A. 和平共处 B. 互不侵犯 C. 平等互利 D. 不结盟 17、中国自 1990 年开始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先后向全球各地派出 5000 多人次的维和 人员。今天,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 5 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承担联 合国维和摊款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出资额在联合国所有成员国中位居第二。这反映出新时期 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领导人曾谈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 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 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材料二 1971 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15 个,1972 年达到了 18 个,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 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 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 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 道路的权利 ……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1.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原因。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 重大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外交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 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材料一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20 世纪)60 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 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 国间的历史糾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 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 整.求得公平解决。 ——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三 过去 14 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 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 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 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 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 年 12 月 14 日) 1.分析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外交政策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 3.根据材料三,上合组织 14 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具体为三个方针,即“一边倒”“另起炉 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材料“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 占据的中国地产”,可以知道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 立外交关系的问题,属于“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符合题意。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根据材料“1952 年”“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 三类国家”“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新中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不再以单纯的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 面,故 C 项正确;从材料“1952 年”可知当时中国仍然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排除 A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必要性,而是强调中国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排 除 B 项;D 项属于新时期的外交成就,故排除。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B 项正确。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加强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 关系,A 项错误一边倒”是为了加强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二者并不对立,C 项错 误:D 项在材料中未涉及。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1954 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目的 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这与题干反映的信息“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 一致,故选 A。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B、C、D 三项均为本次会议召开的背 景,但 A 项是其影响不是背景.因此选 A。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时,中美、中苏关系都处在敌对状态。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査中美关系的改善。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和人物。A、B 两项在 1968 年之 前,D 项与尼克松无关。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A、B、C 三项都是其主要影响。D 项发生在中 美关系正常化之前,符合题目中的“不包括”的要求。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中美双方结束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说明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 同要求,A 项正确,与题意不符;C、D 两项同样都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与题意不符。“日本赶 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说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 化,并不是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邦交正常化,B 项现解错误,与题意相符。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 题 考 查 新 时 期 的 中 日 关 系 。古 井 喜 实 的 说 法 表 达 了 他 的 看 法 ,但 无 法 说 明 是 日 本 舆 论 的 一 致 要 求 , 故 排 除 A 项 ; 中 国 第 三 次 建 交 高 潮 兴 起 在 材 料 中 体 现 不 出 来 , 故 排 除 B 项 ; 根 据 “ 北 京 机 场 首 先 向 美 国 总 统 而 不 是 日 本 首 相 开 放 ...日 本 必 须 尽 快 地 与 中 国 恢 复 邦 交 ”可 知 中 美 关 系 的 改 善 对 日 本 产 生 了 影 响 ,故 选 C 项 ;中 日 建 交 是 在 1972 年 9 月 .与 题 中 时 间 不 符 .故 排 除 D 项 。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 能力。A 项应发生于 1955 年亚非会议之后,B 项应开始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C 项开始 于改革开放以后,均与题干中的时间“1972 年”不符。由题干中 1972 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激增的信息可知,此现象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从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故本题 应选 D 项。 13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些国家都属于中国周边的国家,故应是为经济建设赢得 和平的周边环境。 14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15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从材料信息 看,1979 年至 1980 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明显增 多,其主要目的是从这些国家学习经济建设和改革经验,以推动改革开放,故选 B 项。 16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17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材料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与参与地区性国际组 织的外交活动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多次出现的“联合国”都显示中国参与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 边外交,故 D 项正确。 18 答案及解析: 答案: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作用: 使新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 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中美关系正 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 解析: 19 答案及解析: 答案:1.“政策另起炉灶”。意义: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 中独立自主。 2.立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民族感情);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3.借鉴意义:合作共贏,平等互利(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协商一致;结伴不结盟。 解析:1.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第一小问, 材料一提出审查国民政府的条约,按其 内容分别对待,属于“另起炉灶”;第二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另起炉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中“基本维持现状”“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友好协商”等归纳提炼。 3.根据材料信息“睦邻友好、合作共赢”“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协商一致原 则”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概括得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