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导学案第9单元 溶液 精品导学案(20页)
1 学习内容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1) 第 1 学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 2. 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3.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4.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只有水才可以用作溶剂 C.溶液都是纯净物 D.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2.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 A.泥土 B.蔗糖 C.植物油 D.碳酸钙粉末 3.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澄清的石灰水 C.泥浆 D.液氧 4.某液体若是溶液,其必然是( ) A.长期敞口放置不会析出沉淀 B.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 C.只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混合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溶液的形成 问题讨论:(1)溶液的概念是什么?(2)从溶液的概念中可以发现它的特 征有哪些? 媒体使用:展示五种液体:红色(品红溶液),蓝色(硫酸铜溶液),黄色(氯 2 化铁溶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无色(氯化钾溶液)。 [设问] 看到这五种液体,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食盐、蔗糖分别加入水 中 3、交流:[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交流实验现象]请一组同学上台解释他们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其他同学提 出异议。 [现象] 蔗糖、食盐都消失在了水中。 [结论] 蔗糖、食盐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提问] 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4、展示(1)蔗糖微粒、食盐微粒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 合物。 5、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例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合作探究二溶液的组成 1、问题讨论: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交 流: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蔗糖,溶剂是水;在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 化钠,溶剂是水。 2、媒体使用:用多媒体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实验 碘、高锰酸钾分别加到水和汽油中出现的现象 3、[交流]请一组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展示给大家。其他各组提出 异议。 4、展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而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5 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 溶解能力也不同问题讨论 合作探究三:乙醇溶于水 1、交流,小组展示 问题讨论:①乙醇能否溶于水?②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 交流: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不分层。乙醇能溶解在水中, 形成溶液。 2、结论: 液一液互溶:量多一溶剂,量少一溶质 通常:水是溶剂 合作探究四:乳化作用 水和植物油、水和植物油及洗涤剂,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分别出现的 现象。1 交流:把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分层,振荡后不分层,静置后分 3 层。在振荡过程中有一些小油滴分散在水中,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 2 问题讨论: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3 交流:水、植物油和洗涤剂混合起来,振荡前分层,振荡后形成均一的泡 沫,静置后泡沫仍均匀,不分层。倒掉液体后试管较于净。我们把这样的 液体叫乳浊液, 结论:洗涤剂的分子结构中有亲水基(喜欢与水在一起的一端)和亲油基(喜 欢与油在一起),当它接触油脂时,亲油基就会将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这 些小油滴不会聚集起来,又能随水流走。化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 三、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 B.固体物质的水溶液下层比上层密度大 C.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是一样的 D.静止后有沉淀析出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2、下列各组物质里,前者是后者的溶质的是( ) A.生石灰、石灰水 B.酒精、酒精的水溶液 C.氯化氢、盐酸 D.二氧化碳、碳酸溶液 3、甲和乙是两种可以互溶的液体(不是水),用 8 克甲和 2 克乙混合所得 的液体为 。其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若乙是水,则 溶剂是 。 学习反思 4 学习内容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1 溶液的形成(2) 第 2 学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 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 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2、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起消毒杀菌作用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物质溶于水时能量的变化 1、问题讨论:物质溶于水时: ①温度不变②温度升高③温度下降 水中加入的溶质分别是 NaCl、NH4NO3、NaOH 2、交流:实验方案:将温度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温度并记录;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读出温度计的刻度并记录。 对另两种固体做同样的实验。 溶解现象;用手触摸各烧杯外壁,NaCl 溶液的烧杯无明显变化,盛 NH4NO3溶液的烧杯较冷,盛 NaOH 溶液的烧杯壁较热。 3、展示:结论:NaCl 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NH4NO3溶解时溶液 温度降低,溶解时吸收热量;NaOH 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溶解时放出 热量。 [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都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 5 量? 4、分析: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 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 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给合 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 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 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 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 从环境吸收热量。 三、达标检测 1、动物摄取食物养料必须通过消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使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 B.食物分解后便于吸收 C.食物被消化后变成溶液才便于充分吸收 D.食物搅拌均匀后便于吸收 2.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 U 型管 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蔗糖固体 D.氧化钙固体 学习反思 6 学习内容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2溶解度 (1) 第 3 学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2、能证明某 KCl 溶液在 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 10℃时,有 KCl 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 KCl 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KCl 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3、室温时,从 100g 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 10g 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 液( ) A、还是饱和溶液 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C、硝酸钾质量没变 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没变 4、在 下,在 的溶剂里, 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饱和溶液; 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 的不饱和溶 液。 5、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只有指明 , 才有确 定的意义。 6、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 、 。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实验:1、取装有 20 mL 水的烧杯,加入 5g 的氯化钠,搅拌、再加 5g 氯化钠, 搅拌;再加 5mL 水,搅拌。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 7 加入 5g 硝酸钾,再加 5g 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 5g 硝酸钾,搅拌, 再冷却 2、交流(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 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 能继续溶解。 3、问题讨论: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4、交流: (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5、展示: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 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 (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 (这 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合作探究二: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问题讨论: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媒体使用:投影展示 (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 (2)在一定温度下,向 100 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 3 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 液的质量变为 103 克。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 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确? 3、交流:学生思考,相互交流得出答案 4、展示 合作探究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问题讨论:①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② 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2 交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3、展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三、达标检测 1.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 这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能力减小了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C.溶剂质量减小了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2.某温度下,一只烧杯中盛有 20g 水,放入 2g 熟石灰并搅拌,有白色固体沉 8 淀到烧杯底部,则对于烧杯中的上层清液,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无色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是饱和溶液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 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5.下列关于石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石灰水是浓溶液 B. 饱和石灰水是纯净物 C.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 D.加热饱和石灰水有沉淀产生,溶液变浑浊 6.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 ( ) A.增加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D.降低温度 7.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不饱和溶液的一定是稀溶液 C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 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 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8.使一杯接近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 有 、 、 。 学习反思 9 学习内容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2溶解度 (2) 第 4 学时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了解溶解度曲线意义。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在一定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_溶剂里达到 ___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 里的溶解度. 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少数物质的溶 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________. 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__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__.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 ①溶质的性质 ②温度 ③压强 ④溶质的质量 ⑤溶剂的性质 ⑥溶 剂的质量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问题讨论 2、媒体使用:(1)向盛有 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 40℃等 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 者的溶解能力? (2)向 40 克 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 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 的溶解能力? (3)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 100 克 20℃水中加入 10 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 3、交流:定量描述物质溶解能力的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在等量溶 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 100 克溶剂里,③溶液为饱和状态。[补充]定量 比较溶解能力大小时,通常我们规定比较溶质的质量大小,单位用克。 [引导]结合上述总结及教师的补充,总结定量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四个要 素。 4、展示(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 克溶剂、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5、[投 影]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见课本。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合作探究二:溶解度曲线 1、问题讨论:(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媒体使用:课本上的图表 3、交流:可得到以下信息:①曲线与曲线的交点表示了两物质在某温度 时有相同的溶解度。 4、展示:溶解度曲线: (1)含义: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作用:可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3)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合作探究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问题讨论(1)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盖时,汽水 会自动喷出来。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 (3)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 2、交流: (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系。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压强增 大,溶解度增大。 (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3)对于气体物质,我们通常测量它的体积,而不是去称量它的质量, 所以研究气体的体积较方便。 11 3、展示: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溶解度的概念中强 调:必须指明一定的温度。那么描述气体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呢? [学生讨论发言] 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压强为 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 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五因素:101 kPa、一定温度、1 体积水里、饱和状态、气体体积。 (3)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三、达标检测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 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加入溶剂 2.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3.2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0.3 g A 物质,则 A 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 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与__________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 与__________有关. 5.图为 A、B、C 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 A、B、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温度 30℃时,a 点是 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使其变成 30℃时饱和 溶液,需加溶质____________克. (3)A、B 物质属于_______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难 溶”) (4)P 点意义是___________,M 点意义是______________. (5)若使接近饱和的 A 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2 学习反思 学习内容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1) 第 5 学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 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13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表: 溶液质量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克 4 克 92 克 8克 200 克 180 克 二、课堂探究 [学习情境] 展示三种不同颜色的 CuSO4溶液。 [介 绍] 以上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溶液。 [设 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1.三种溶液颜色深浅不同。 2.它们可能是不同物质的水溶液。 3.它们可能是溶质含量不同的同种溶质的水溶液。 [活动探究] 1、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10 mL(1 mL 水的质量大致为 1 g) 水,然后分别加入约 0.5 g、1 g、1.5 g 固体硫酸铜, 振荡静置。 2、比较三种 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 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试 管 编 号 溶液颜 色比较 溶剂 质量 /g 溶质质量 /g 溶液质 量/g 溶质的 质量分 数 1 2 3 [交流结果] 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 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 各不相同。 [引 导] 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 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 14 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 呢?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学生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领悟、记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及定义式。 [讨论] 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 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汇报结果]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过渡] 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 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 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ρ水=1 g·cm -3 )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交流实验结果] (1)10 克÷(10 克+90 克)×100%=10%。 (2)20 克÷(20 克+80 克)×100%=20%。 [思考] 对两氯化钠溶液而言,能否通过颜色判断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 常采用什么办法比较溶液的浓稀呢? [学生发言]1.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溶液,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溶液的依 稀。 2.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各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 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引 导]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中涉及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哪类计 算。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 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例 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 选种。现要配制 150 kg 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 多少? [讨论] 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15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小结板书]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最后 强调做题格式) [设 问] 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作以归纳? [讨 论] 计算类型作归纳 [小结板书]3、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引 入] 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 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 论]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或减小? [讨论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投 影]用 A、B 两个烧杯各取 90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钾 溶液,再向 A 烧杯中加入 10 g 硝酸钾,向 B烧杯中加入 10 g 水,并用 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 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 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 10 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 10 克水后, 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请三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 议) [小 结] 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 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 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三、达标检测 1.现有 20℃时 NH4Cl 饱和溶液 200g,今欲改变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 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 20g 水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20gNH4Cl 固体 C.保持温度不变,取出 20g 溶液 D.保持温度不变,加入 20g 水 2.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 H2SO4(密度为 1.84g/cm3)来配制 44mL 20%的 H2SO4 (密度为 1.14g/cm3),需要 98%H2SO4的体积是( ) A.1.8mL B.5.6mL C.7.8mL D.10.2mL 3.今有 6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 NaNO3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 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 6gNaNO3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 30g D.加入 20%的 NaNO3溶液 30g 16 4.将 80g10%的 NaOH 溶液与 20g15%的 NaOH 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3% B.12% C.11% D.16% 5.下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 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 的溶解度大于 b的溶解度 B.a、b 都属于易溶物质 C.在 25℃时,a、b 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 质量分数相等 D 当 a 中混有少量 b 时,可用结晶法提纯. 6.下列四种 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15g KNO3溶于 85g 水中 B.85g KNO3溶液中含有 15g KNO3 C.150g 水中溶解 30g KNO3 D.一定质量 KNO3溶于 80g 水中配成 100g℃溶液 7、在 40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 10 克 硝酸钾或 10 克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习反思 17 学习内容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 3 溶质的质量分数(2) 第 6 学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 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稀释溶液的有关计算的原则是:———————— 2、计算 500 毫升(密度为 1.1 克/cm 3 )的 10%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 所含溶质质量有以下四种计算,正确的是( )、 A、100×1.1×500÷100 克 B、500 cm 3 ×1.1 克/cm 3 ×10% C、500÷1.1×10% D、500×1.1 克 3、把 100 克 98%的硫酸稀释成 10%的硫酸,需加水( ) A、880 克 B、800 克 C、88 克 D、100 克 二、课堂探究 [投影]将 1 g 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加入 9 mL 水,用玻璃棒搅拌,至溶 解。再向上述烧杯中加入 10 mL 水,搅拌。(水的密度 1 g·cm -3 ) [提问]1.试分别写出稀释前后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 [回答]1.稀释前溶质质量是 1 g,溶液质量是 9 g,溶质质量分 数为 10%;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是 1 g,溶液质量是 20 g,溶质质 量分数是 5%。 2.稀释后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质质量不变。 [讨论]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板书]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18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投影]例题:化学实验室现有 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 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 50 g 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稀释为 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设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怎样列出计算的方程式? [学生讨论] [提示]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x,请同学们列出方程式。 [提示]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 x,请同学列出方程式。 [课堂练习]1.把 200g 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 10%的溶液需加水多 少克? 2.把 30 g 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 100 g。此溶 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投影]某工厂化验室配制 5000g 20%的盐酸,需 38%的盐酸(密度为 1.19 g·cm -3 )多少毫升? [提问]此题与上述练习有何异同?能否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回答]1.相同点都是溶液稀释问题。不同点是上述练习中已知和求都 指质量,而此题已知质量求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质量比不能用体积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提问]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 质量的计算公式。 [回答并板书]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问]根据上述公式,并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你能否列出方 程式? [过渡]以上所有计算均是有关稀释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 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 的计算问题。 [板书]4. 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100 g 某硫酸溶液恰好与 13 g 锌完全反应。试计算这种硫酸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与锌反应的是硫酸溶液中的哪种成分(溶质、溶剂、溶液)? [回答]溶质与锌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解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 [总结]关键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先解出硫酸溶质的质量。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 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19 涉及到体积时: 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讨论]1.溶液是均一的,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同? 2.对饱和溶液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 100 g,溶质的质量是多 少? 3.试分析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小结]1. 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2.对饱和溶液(某温度)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 100 g,溶质的质量是 该温度下此溶质的溶解度。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板书]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 [转折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 和操作? [总结板书]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步骤:1.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 [强调]1.天平使用时注意用称量纸、左物右码的原则。 2.量筒量取液体时注意观察的方法,不可俯视或仰视。 3.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搅拌时不可将溶液溅出。 [学生活动](投影以下内容) 1.计算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氯化钠 g,水 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把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 g·cm -3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 氯化钠的烧杯里。 4.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5.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 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瓶 三、达标检测 1、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 确的操作顺序是( ) 20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⑤①②③ 2、 mg KNO3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此变 化中,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 下图),正确的是( ) 3.t℃时 KNO3的溶解度为 46g,该温度下 50g 水中加入 25g KNO3晶体, 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31.5% B.33.3% C.25% D.46% 4.20℃NaCl 的溶解度是 36g,在该温度下,将 20gNaCl 溶于 100g 水 中配成溶液甲,取 20g 甲溶液,加入 6gNaCl 晶体,得到乙溶液,则甲、 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正确的一组是( ) A.甲—16.7% 乙—35.9% B.甲—20% 乙—35.9% C.甲—20% 乙—26.5% D.甲—16.7% 乙—26.5% 5.40g20%的 NaOH 溶液与 60g40%的 NaOH 溶液相混合,所得混合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30% C.32% D.40%. 6.配制 0.9%的医用生理盐水 500 g,需氯化钠________g,蒸馏水 ________g。 学习反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