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1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R·九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3.懂得困境中造就人才、国无忧患意识易遭灭亡的 道理。 整体感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被起用 筑墙的劳作之中 狱官 海滨(隐居的地方) “所以……” 指示代词,这。 使……痛苦。 使……劳累 使……贫困。 违背 使(他的)心惊动(警觉), 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同“增”,增加。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 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救 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 奚是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天上将要下达 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 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 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 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常常犯错误 被难住 通“横”,梗塞,不顺 了解,明白 通“弼”,辅佐 往往 【译文】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 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 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 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 没有与之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个 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 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细节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前 畎亩 版筑 鱼盐 士 海 市 后 君主 相 辅佐武王 相 令尹 大夫 举例论证人 才必须在艰 苦的环境中 造就的道理 2.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证论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生 于 忧 患 死 于 安 乐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客、主观) 无法家拂士 无敌国外患 困境造 就人才 安乐毁 灭国家 正 面 反 面 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词类活用 (1)劳其筋骨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饿其体肤 使......饥饿 (3)空乏 使.... 穷困缺乏 (4)所以动心 使......惊动 (5)忍性 使.......坚韧 (6)行拂乱其所为 使......颠倒错乱 (7)人恒过 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生 于 忧 患 , 死 于 安 乐 中 心 论 点 舜、傅说、胶鬲、 管夷吾、孙叔敖、 百里奚 苦心志 劳筋骨 饿体肤 空乏身 行拂乱为 人 过 困、衡 征、发 改 作(正面) 喻 国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恒亡(反面) 发、举 降大任 个别 论据 一般 论据 板书设计 【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一方面认为人才是 在艰苦的(客观)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要重视人的主观 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 人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逆境出英才。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正方: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反方:顺境也能成就人才 (引导: 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主观 愿望和努力程度,环境只是起辅助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