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班)(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班)(解析版)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五次半月考试题(清北班)‎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40*1.2=48分)‎ ‎1.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前提是"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始实行";C项说法错误,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除了分封制外还有宗法制和礼乐制度。D项正确,因为"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而实行分封制,可以有效地管理地方,稳定西周的统治。故本题答案选D项。‎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以天为宗”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这反映出,当时 A. 政治构想都具有创新性质 B. 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 C. 完成了社会秩序的新建构 D. 神学迷信观念已经基本被扫除 ‎【答案】B ‎【解析】根据“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可得出当时各学派更关注人事,也就是现实的政治,政治意识由重天命转向重人事,故B项正确;A项“都具有”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完成了”不符合史实,排除;春秋时期仍然存在神学迷信观念,故D项错误。‎ ‎3.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 A. 佐助丞相,协理朝政 B. 奉诏督办,并无实权 C. 职在监察,典正法度 D. 以卑临尊,架空相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大夫照律追查丞相罪责导致丞相忧虑,可见御史大夫掌管检察,典正法度,选项C正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而非协理朝政,选项A排除;御史大夫掌握监察实权,选项B排除;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丞相负责行政,两者不存在架空之说,选项D排除。‎ ‎4.汉武帝时期创作的朝廷乐歌《郊祀歌十九章》借鉴了佛教偈颂常见的重复程式,李延年改造佛教音乐《摩诃兜勒》为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深受武帝喜欢。这反映出当时( )‎ A. 中外文化交流增强 B. 佛教思想十分流行 C. 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D. 民众寻求精神慰藉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佛教对当时汉人的乐曲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这说明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增强,故选A。到了魏晋时期,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民众纷纷寻求精神慰藉,佛教思想才开始流行开来,BD两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材料涉及的中外文化的交流状况,并不涉及民族融合问题,排除C。‎ ‎5.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 A. 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 B. 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 C. 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 D. 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由过去负责皇宫事务转移到具体国家事务,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正确;B中更为成熟,说法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C错误;唐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制度,D错误。‎ ‎6.‎ 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宋真宗御制武臣“敕七条”规定,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由此可见宋朝初年 A. 治军突出理学思想 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制衡兵权管控过度 D. 铲除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宋太宗选拔将领,重视其是否“循谨”,即能很好管束下属,武勇则次之”可知,重视规矩,武勇次之;据材料宋真宗“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信息可知,以儒家思想要求将领,但不主张将领自己果敢用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对将领军权的严格限制,以防武将专权,C符合题意,C正确;据材料“将领的关键在于修身、守职及威严三项,无一条涉及果敢用兵等要求。”信息可知,以理学治军的关键是以防武将专权,A片面;据材料不能反映重文轻武政策,B错误;据所学可知,宋太祖时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不是宋太宗时期,D错误 ‎7.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 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 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C. 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 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答案】D ‎【解析】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所以不会出现位高权重的情况,故排除A项;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所以涉及内阁的变化都不能体现中央权力体系的完善,故排除B项;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不能反映清代前期是否是以文治国,故排除C项;清代随着军机处的设置,内阁成为单纯的办事机构,已经不能够对皇权造成威胁,所以清代相继提高了内阁大学士的品秩,说明清代大学士品秩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D项。‎ ‎8.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A. 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 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 C. 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 ‎【答案】C ‎【解析】从材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符合当时时代和学术的需要,因此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B项排除;“博极群书,精于考证” “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D项错误。‎ ‎9.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 A. 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 C. 民生问题被长期的忽视 D. 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中可以看出,农田水利设施占大多数,说明唐朝政府比较重视农业,也就是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故B项正确;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0.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 A. 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 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 C. 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 D. 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中逐渐形成的规范观念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规矩形成于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之前并不存在,并非贯通整个中国历史;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通过中西比较表明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更多体现的是理性精神,不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A. 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 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 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答案】A ‎【解析】“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了,商人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了,所以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但是上述现象只是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人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故排除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2.在中国古代,从商致富屡见不鲜,但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官僚缙绅也把获取的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和追求豪奢生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工商业 B. 腐朽的生活观念分流商业投资资金 C. 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向起到牵引作用 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造成资本严重过剩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主体,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土地经营收益尽管少于工商业,但在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下,投资田产的收益较稳定,而经营工商业则属于政府限制打击的对象,因而商人与官僚均把资本投资于田产,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经营土地产生的收益要小于获利丰厚的工商业,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商人与官僚缙绅把财富投于田产和追求豪奢生活的原因中,腐朽的生活观念是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占主体,商品经济始终未高度发达,故D项错误.‎ ‎13.‎ 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 ‎【答案】B ‎【解析】“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其实也就是重建社会秩序,这也是材料所强调的争鸣核心所在,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经济等的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百家争鸣也关注社会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4.孔子弟子曾参说: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这体现了儒学倡导的 A. 包容精神 B. 责任担当的意识 ‎ C. 仁德精神 D. 和而不同的观念 ‎【答案】B ‎【解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意思是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忧愁。还有曾参的言论都表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百姓的关心,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包容精神、仁德精神,排除AC;“和而不同的观念”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与材料的担当精神不符合,D错误。‎ ‎15.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因对现状不满,或怀才不遇,或因为官清廉却屡遭排挤,而选择了退隐山林。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儒道思想之间的相互排斥 B. 道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 C. 儒道思想之间的融合互补 D. 儒家无法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读书人因仕途不顺而选择退隐,说明道家作为儒家积极入世的一种补充,体现了不同人生处境的不同信仰,故选择C选项,排除A选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道儒思想的相互融合,并不只是体现道家单方面的与自然和谐相处,故排除B选项;读书人的仕途不顺也不是当时的社会问题,故排除D选项。‎ ‎16.《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 A. 儒学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 墨家代表下层平民的立场 C. 儒墨两家的社会关注点不同 D. 墨子主张以礼治国的思想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墨家思想的认识。材料中的墨子反对儒家“厚葬”,因为“浪费财力和精力”等信息反映了墨子重利、节用的思想特点,因为墨家代表的是下层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不受重视因为不符合潮流,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故A项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墨家对儒家的思想不认同,但未反映出二者的社会关注点不同,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墨子没有以礼治国的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17.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前代帝王多不称姓名或尊号,都称庙号、谥号或年号。一般来说,对隋朝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永乐帝、康熙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称呼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 庙号与宗庙祭祀有关,起源于西周的宗法制 C. 谥号与庙号都是帝王死后由礼官议定,为帝王所独有 D. 始皇帝的称呼是尊号,与谥号、庙号、年号不同 ‎【答案】D ‎【解析】始皇帝的称呼是尊号,故选D;称呼变化与君主专制的加强无关,排除A;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起始于西汉,B错误;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谥号由礼官议定,并非帝王所独有,排除C。‎ ‎18.王守仁,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把自己的思想主旨概括为四句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下对其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主张人性无善无恶 B. 认为善恶认识源于人心 C. “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D. 主张为善去恶的根本途径是“格物致知”‎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善恶认识源于人心,故B项正确;A项主张人性无善无恶不合题意,故A项说法错误; “知行合一”中的“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内容,故C项错误;主张为善去恶的根本途径是内心的反省,不是格物致,故D项错误。‎ ‎19.《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被摒弃 B. 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 C. 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D. 财政困难和军备废弛 ‎【答案】C ‎【解析】《清明上河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充分说明北宋城市军事职能在减弱,经济职能在增强,故C 项正确;重农抑商是封建国家的基本国策,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出民众的税收负担沉重,故B项错误;该绘画不能反映出财政困难,故D项错误。‎ ‎20.元代医学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儒者立教,日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於妄也:医者立教,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防此火之动於妄也。”这表明 A. 《格致余论》影响理学发展 B. 理学和中医学相互影响 C. 朱丹溪是理学集大成者 D. 理学和医学有其相通之处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理学影响着《格致余论》的相关理论的发展,故A错误。理学与医学皆有关于“防此火之动於妄也”的思想,说明理学和医学有其相通之处,但并不是相互影响。故B错误,D正确。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医学家,而非理学集大成者,故C错误。‎ ‎2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影响深远 ‎ B. 希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个人的发展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导致民主制度产生 ‎ D. 希腊政治文明由地理环境所决定 ‎【答案】A ‎【解析】“(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体现了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文化和民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A项正确;“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强调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不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B项错误;希腊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并非“导致”民主制度产生,C项错误;希腊政治文明不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D项错误。‎ ‎22.公元前44年,一场大规模的“刺杀”行动拉开帷幕,有来自西塞罗的共和党阵营,也有来自凯撒阵营, 最终凯撒在元老院遇刺身亡。之后凯撒(Caesar) 这个名字成了独裁型或其他类型的统治者头衔的代名词。由此可以推知当时罗马 A. 自然法体系高度成熟 B. 资产阶级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已经废除了共和体制 D. 专制独裁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答案】D ‎【解析】凯撒被各个阵营刺杀,而且其名被作为独裁类型的代称,说明凯撒实行的独裁违背了多数人的意愿,D正确;题干与自然法无关,排除A;凯撒时期的罗马是奴隶社会,排除B;帝制取代共和是在前27年,排除C。‎ ‎23.古罗马实行嫁妆婚姻制,并经历了“女儿出嫁给予嫁妆”从一种习俗变成法律的硬性规定;嫁妆的数额由少到多;妻子对嫁妆的权利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关注妇女是罗马公民法的立法原则 B. 罗马法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女性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财产分配 D.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B ‎【解析】嫁妆婚姻制的演变反映了妇女在社会中地位的上升,这是罗马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C中的“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24.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 A. 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 B. 《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 C. 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 《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国王和市民阶层在罗马法中找到支持,罗马法由此复兴,可见罗马法适应了当时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选项C正确;材料未体现出资产阶级和教会的矛盾,选项A排除;选项B、D表述绝对,排除。‎ ‎25.成书于公元前9世纪以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诸神既有神的特性,又与人同形同性,有人间的喜怒哀乐……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理想,要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既有人性的丰满与热情,又具有“神”的力量与克制。这说明 A. 神学对古希腊历史影响深远 B. 人文主义精神源远流长 C. 反对教会的统治任重而道远 D. 神学思想禁锢社会进步 ‎【答案】B ‎【解析】人文主义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智者运动,但材料表明在这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人文主义元素:丰满、热情、力量、克制,故B正确;材料重点论述的是《荷马史诗》中对人性的关注,而非神学的影响,A错误;材料的主旨不是反对教会,C错误;D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排除。‎ ‎26.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A. 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 B. 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 C. 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 D. 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 ‎【答案】B ‎【解析】柏拉图通过“还剑是不是美德”的故事来鼓励人们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而不盲从,B项正确;A、C分别是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观点;D项与材料不符。‎ ‎27.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 A. 促进了理性主义的萌发 B. 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14、15世纪意大利工场手工业的兴起,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人们对上帝的追求处于次要地位,如材料所说的那样,表明当时的西欧人对商品经济的追求体现在城市建设上,故答案为D。理性主义出现在17世纪,与材料内容不符,A错误。宗教改革在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只提到市政机关的建筑,没有提到民主建设的构建,C错误。‎ ‎28.天主教会认为,尽管《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指导,但教皇的教谕亦无可怀疑。马丁·路德指出,任何人的教导若逾越《圣经》,那就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马丁·路德的主张 A. 强调了信仰之于宗教的重要性 B. 否定了教义之于宗教的重要性 C. 缓和了基督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D. 顺应了新教徒资本积累的要求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马丁·路德反对逾越《圣经》的教导,也就是反对教皇所宣扬的“因行称义”,主张“因信称义”。因而可以推知,马丁·路德强调了信仰之于宗教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无论是天主教还是路德新教,二者都认可教义,即《圣经》的重要性,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的这一宗教宣传激化了天主教和他自己所宣扬的“因信称义”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没有显示“顺应了新教徒资本积累的要求”的信息,排除D项。‎ ‎2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作为有感知的生物(人类),他受到无数情欲的支配。这样一种存在物随时都可能忘却他们的创造者;上帝便以宗教的法规让他们回忆起这一切。这样的存在物随时也会忘却他自己;哲学家以道德规范警示他。”从材料可以看出孟德斯鸠 A. 支持上帝造人的观点 B. 认为人类必须遵守宗教教义 C. 认为人类是愚昧的 D. 主张用法律来约束人类 ‎【答案】D ‎【解析】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主张用法律来约束人类,材料的主旨也是主张用法律来约束人类,孟德斯鸠并不是认为人类是愚昧的而是认为“人类正是因为受到无数情欲的支配”才需要用法律来约束人类,C排除,D正确;AB与孟德斯鸠的思想无关,排除。故选D。‎ ‎30.恩格斯评价某时期的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些思想家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A.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B.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的含义可以判断出恩格斯是在高度评价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人权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A正确;B是指西方早期人文精神的起源,排除;;C是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排除;D是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故选A。‎ ‎31.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 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 B. 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 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 D. 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答案】C ‎【解析】开辟新航路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西欧的航海家在世界各地寻找财富,而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明朝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朝贡贸易追求宣扬国威和“厚往薄来”,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导致中西航海家的远洋航行存在巨大差异,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题干中“根本上”的要求,排除;郑和船队得到了明政府的支持,排除B项;当时西方在科学技术和武装力量方面并不占有明显优势,排除D项。‎ ‎32.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西欧人探寻南半球新世界从根本上是为了 A. 开辟到达南半球的新航线 B. 扩大资本原始积累 C. 推动世界联系加强 D. 提升本国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欧洲人在17世纪探寻南北半球,其内在动力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即为了扩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正确;题干中哈得逊向西北航行,目的是开辟通往亚洲的航路,排除A;C是客观影响,而非主观目的,排除;提升国际地位与题干中“西欧人”不符,排除D。‎ ‎33.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 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 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 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 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排除A;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各地物质生活,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物种交流没有实现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也没有改变新大陆的落后面貌,排除CD。‎ ‎34.‎ 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年份 西非(价格;英镑)‎ 牙买加(价格;英镑)‎ 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 ‎1651~1675‎ ‎2.68‎ ‎23.12‎ ‎14.68‎ ‎1701~1720‎ ‎10.28‎ ‎249.98‎ ‎8.46‎ ‎1761~1780‎ ‎16.08‎ ‎37.73‎ ‎(31.25)‎ ‎12.22‎ ‎(1.58)‎ A. 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 B. 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 C. 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D. 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 ‎【答案】C ‎【解析】从表中的数据看,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这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各地人口的分布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美洲和非洲的人口状况,故BD项排除。‎ ‎35.1830年,妇女和儿童占英国棉花工业中总劳动力的三分之二。然而,随着1833年《工厂法》的出台,童工雇佣量下降,童工位置逐渐被女工所接替,妇女成为早期工厂中主要的劳动力。1870年以前妇女在纺织业中占了总劳动力的50%。由此可知(  )‎ A. 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 D. 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 ‎【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完成的重要标志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主要原因是技术的进步,“妇女成为早期工厂中主要的劳动力”说明妇女从家庭主妇向职业女性的角色转变,故选A;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解放”的相关信息,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6.1887年,英国某杂志刊登了一则梨牌肥皂广告。在广告中:一箱肥皂冲上海滩,一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广告标题是“文明的诞生”;广告底部写着:“肥皂消耗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这则广告可以用来说明 A. 英国工业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 B. 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C. 欧洲工业文明开始在非洲传播 D. 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答案】D ‎【解析】根据“一名女黑人握着一块肥皂” “肥皂消耗是衡量财富、文明、健康、人之纯洁的标准。”可以看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非洲市场的联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B项;“开始”一词表述有误,排除C项。‎ ‎37.下面图示反映的是19世纪中后期德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情况。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国家统一推动了工业化 B. 工业布局比较合理平衡 C. 以重工业带动工业革命 D.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答案】C ‎【解析】图示所展现的铁路、煤炭、钢铁、蒸汽动力等部门均为重工业部门,而且数据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说明其对德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C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德国某些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并没有体现统一问题,A错误;图示不能反映出德国工业革命布局的信息,B错误;图示所示均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工业部门,没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起的石油、汽车、化学、航空等工业部门,不能反映德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D错误。故选C。‎ ‎38.下表为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20年 ‎50‎ ‎15—20‎ ‎——‎ ‎10‎ ‎1870年 ‎32‎ ‎10‎ ‎13‎ ‎23‎ ‎1896-1900年 ‎20‎ ‎7‎ ‎17‎ ‎30‎ ‎1913年 ‎14‎ ‎6‎ ‎19‎ ‎36‎ A. 科技水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B. 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开始发展工业 D. 法国的工业发展始终呈现为倒退状态 ‎【答案】A ‎【解析】根据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可知,法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不能说明倒退状态,实际上就法国工业本身而言,1913年与1820年比较应是不断发展的,D排除;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B排除;C项表述“开始”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美德两国后来居上和英法两国在1913年的相对落后都跟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前两者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后两者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态度相对消极,科技发明较少,A正确。‎ ‎39.19世纪中期前,欧美最高建筑只有6层;1871年,芝加哥保险公司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幢现代钢框架高层建筑,开摩天大楼先河,共10层;19世纪末,美国出现29层、‎118米高的建筑;20世纪初,纽约建成了屋尔华斯大厦,已达52层、‎241米。其首先在美国大量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资本 B. 充分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城市化商业化带来城市地价飞涨 D. 为满足工业化后人们的住房需求 ‎【答案】B ‎【解析】结合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材料现代钢框架,再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钢铁工业重工业飞速发展,电力电气使高层超高层适用的电梯出现,使摩天大楼成为可能,故B正确;ACD是一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同时ACD也是欧美的共同因素,排除。故选B。‎ ‎40.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出版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20家公司控制全国日报发行量的52%,20家公司控制着全国期刊发行量的50%,3家广播电视公司控制了广播电台和电视的80%.不仅如此,报业公司同时还控制了全国27%的电台。上述重大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A. 美国新闻出版水平大大提高 B. 垄断资本日益渗透到新闻出版领域 C. 美国传媒领域出现了跨界经营 D. 美国的新闻出版水平普遍低于欧洲 ‎【答案】B ‎【解析】题干说到新闻出版领域的重大变化是少数公司控制着相关领域的足够多的份额,‎ 这本身是垄断行为,这些公司也就是垄断公司,故选B;题干没有体现新闻出版的水平和跨界经营问题,故排除AC;由于没有欧洲的数据,所以没法得出D的结论,故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25+12+15=52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以前的中国人并不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处的所作所为。这些西方的来客用他们最初到达中国的行为介绍了他们自己,从而迫使中国人采取了某些他们认为理所应该的措施。中国人在封建时代是好客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但从16世纪以后,当中国人在自己的港口遇到暴行与杀戮时,中国人不得不对这一批新来的“不速之客”实行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采取必要的自卫措施,如采取封闭除广州外一切港口的严重步骤。‎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中国和欧洲在海外贸易政策上的变化,并分析欧洲在海外贸易政策上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海外政策变化后产生的结果。‎ ‎【答案】(1)变化:中国:由开放到实行闭关锁国 欧洲: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奋斗。‎ 原因:文艺复兴促进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 ‎(2)结果:中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自卫作用。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欧洲:利于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1)‎ 变化: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处于新兴经济崛起的时间,因此海外贸易被政府大大鼓励,可以带来很多物质上的积累。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得我国政府为了防患入侵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文化的变化,新兴经济力量的崛起,以及政府的鼓励与扶植。‎ ‎(2)回答本题要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对中国的评价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要承认他积极的一方面。此外对欧洲的评价主要围绕对资本主义发展来谈,尤其是强调资本的原始积累。‎ 点睛:本题是一道以材料为引子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实质上对比了东西方对于海外贸易的态度,引发学生对东西方在近代发展面貌的认识,由此树立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文化的优点,到底在哪里呢? ‎ ‎(一)我们的文化,最为廓然而大公。我们是以世界大同为主义的。我们的终极目的,在 于平天下,治国只是中间的一个阶段,也可说是平天下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对于人家,总是尽诱掖提携之责,从没有压迫榨取之事。人家自然愿意和我们亲近,都归向我们来。 ‎ ‎(二)我们最崇尚德化,而鄙薄以力服人。所以最注重道德伦理。政治管束的力量,虽较 松懈,社会团结的力量,却极坚强。所以基础极为稳固。 ‎ ‎(三)从智识方面论:我们最普遍的观念为易,我们大家所公认为最适当的手段是中庸。 我们不论什么人,从没有认环境为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最不固执。 ‎ ‎——摘编自吕思勉《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1935年版) ‎ 结合中国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也可自拟论题),得出结论。(要 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文化追求平天下。‎ 评述:“平天下”指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希望恢复礼乐文明的秩序,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提倡尚同,表达了在战乱纷繁的时代,期望天下和平与安定。宋明时期,理学家将仁作为理的核心,强调仁者境界,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倡“天下之法”,顾炎武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提倡“保天下”,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他们的观点都蕴含着“平天下”的深意。‎ 结论: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平天下”理念,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提取一个观点,该观点必须明确;然后,结合中国史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要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最后,得出结论,注意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如,“观点”,依据材料信息“我们的文化,最为廓然而大公。我们是以世界大同为主义的。我们的终极目的,在于平天下,治国只是中间的一个阶段,也可说是平天下的一种手段”可得出:中国文化追求平天下。“评析”,依据所学知识从“平天下”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宋明时期理学家的主张、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等方面分析。“结论”,从“平天下”理念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角度总结即可。‎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德国,住房是农民进城后的第一大难题,由于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的“租床人”。为解燃眉之急,大量的简易房屋得以兴建并导致了贫民窟的产生。‎ 基于同样的原因,19世纪的英国也产生了大量贫民窟。尤其地产商为谋取高额利润,密集地修建大量“背靠背房屋(两排房屋背向而建,只有前窗而没有后窗)”住宅区。“背靠背房屋”空气不对流、间距小、市政公用设施极不完善,平均每间居住7人,条件极为恶劣。‎ 法国直到19世纪末还“约有1/3的巴黎人生活在这种既拥挤又肮脏,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照明和没有足够新鲜空气的环境里”。‎ 美国的贫民窟多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且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当时卫星城理论与现代交通方式结合后产生的郊区化运动使许多城市的中心区衰退为贫民窟。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共有21000个,1900年增至43 000个,容纳了400万纽约市民中的150万人。‎ 英国不少城市在 19世纪40年代相继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规定了建筑居民院落的最低宽度、两排房屋的最小间距、房屋两面都必须开窗。1934年成立的美国纽约住房局在1941年之前完成了10项公共住宅建设项目,提供了55 465套住房。廉租房建设后来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尤其新加坡早期的廉租房租金极为低廉,大多数贫民都能够承担。贫民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尚未根治。‎ ‎——摘编自《观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工业国家贫民窟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解决贫民窟问题的方法并简要评析。‎ ‎【答案】‎ ‎(1)特征:高密度人口聚居(人口密集);低标准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或条件、差、恶劣);人口贫困。原因:工业化、城市化、郊区化。‎ ‎(2)方法:政府立法改善贫民窟住房标准,治理居住环境;政府投资,建设廉租房等公共住房。评析: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所以西方国家的贫民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解析】(1)特征:根据“租不到房子,出现了很多只能租床轮换休息”得出高密度人口聚居(人口密集);根据“拥挤又肮脏,没有卫生设备,没有照明和没有足够新鲜空气的环境里”得出低标准居住环境;根据“贫民窟”得出人口贫困。原因:根据“农民进城”“与郊区化联系紧密”得出工业化、城市化、郊区化。 (2)方法:根据“颁布了改善住房和卫生状况的地方法规”得出政府立法改善贫民窟住房标准,治理居住环境;根据“廉租房建设后来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所继承”得出政府投资,建设廉租房等公共住房。评析:根据所学,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西方贫富两极分化、贫民窟问题的根源,西方国家不可能根本解决贫民窟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