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新疆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新疆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新疆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C. 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 通货膨胀严重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致使人们的购买力低下,生产相对过剩,故C项正确;AB是1929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与通货膨胀无关,D排除。故选B。‎ ‎2.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这形象的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 引发政治危机 B. 持续时间长 C. 破坏性特别大 D. 波及范围广 ‎【答案】B ‎【解析】“慢性病”的特点是慢性发展,持续时间长,故B正确;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属于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之一,并不能体现“慢性病”,故A错误;破坏性特别大,强调的是经济危机对社会的严重的摧毁力,与“慢性病”无关,故C错误;范围广,形容经济危机影响的社会领域和地域广,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 ‎3.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 A. 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 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C. 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的普遍繁荣 D. 摇滚乐作为流行音乐在美国风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2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工人生活的影响,造成工人生活困苦,B正确。‎ ‎4.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曾写道:“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导致他产生上述言论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 B. 举国上下期盼着罗斯福新政 C. 苏联模式显现社会主义优越 D. 经济危机引发社会政治危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行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是客观原因,排除。 根据题干“1931年”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兴起,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5.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答案】A ‎【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6.经济大危机(10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答案】A ‎【解析】经济大危机中,美国通过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的手段达到保护本国工业的目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也体现了经济民族主义色彩,A项正确;BCD项都只针对本国国内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并没有体现贸易保护主义,故BCD项不符合题意。‎ ‎7.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场主把大量牛奶直接倒入下水道的场景。罗斯福总统应对此类事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A. 减耕减产,稳定产品价格 B. 成立工会,保障工人利益 C. 货币贬值,刺激商品出口 D. 整顿金融,防止过度投机 ‎【答案】A ‎【解析】材料“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场主把大量牛奶直接倒入下水道的场景”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破产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上台后为解决农业问题实施了减耕减产,以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措施,A符合题意;B旨在缓和劳资矛盾;C旨在扩大工业品市场;D涉及金融业。‎ ‎8.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就业率,“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社会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认为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对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的措施,即建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故选B。A、C、D 三项均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信息“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9.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署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标志,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此举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A. 建议政府开拓海外市场 B. 赞扬新政盘活美国经济 C. 呼吁美国应建立极权统治 D. 谴责罗斯福干涉自由经济 ‎【答案】D ‎【解析】漫画显示蓝鹰标志演变为法西斯标志,说明漫画对于罗斯福干涉自由经济不满,故选D;A项不符合《全国工业复兴法》,排除;BC两项与漫画意思相反,排除。‎ ‎10.在罗斯福时代结束时,几乎没有人再怀疑政府有权付给农民千百万美元的津贴,让他们不种庄稼;有权进入工厂指挥工会选举;有权管理公用事业公司等。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 A. 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B. 赋予工会选举权力 C. 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D. 侧重公用事业管理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罗斯福的举措主要是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C正确;A中根本利益错误;B和D不符合材料特点,排除。‎ ‎11.这是一道历史开心词典题,题中显示材料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另一经济学家凯恩斯”,“看得见的手”,“大规模干预经济”。对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A. 二者看似互相对立但目的一致 B. 货币供应学派学说广泛盛行 C. 英国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 D. 克林顿实行第三条道路改革 ‎【答案】A ‎【解析】题干列举的近现代西方主要的经济思想和对应的经济现象,从不同的经济思想内容来看,亚当·斯密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主张干预经济,但是从其目的来看,两者都是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A正确;货币供应学派是在凯恩斯主义之后,排除B;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思路是减少对国家经济干预,排除C;克林顿的改革利用的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与题干所列的经济思想时间不一致,排除D。‎ ‎12.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B. 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先河 C.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D. 增加了国有经济的比重 ‎【答案】C ‎【解析】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可知A项错误;“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始于罗斯福新政,故B项错误;为解决美国经济滞胀的问题,里根总统采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缩小国有经济比重的措施,可知D项错误,由“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可以分析出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说明国家对社会福利干预减少,C项正确。‎ ‎13. 陈乐民在《20世纪的欧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据此分析,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创造雄厚的经济实力 B. 扩大社会消费 C. 稳定社会秩序 D. 基本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答案】C ‎【解析】“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的信息说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秩序,C正确;创造雄厚的经济实力、扩大社会消费以及基本保障低收入不符合材料主旨,A、B和D项错误。‎ ‎14.《当代西方“福利国家”政策分析》:“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对减少社会不公,抑制两极分化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消解阀”作用,它增加了消费,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就业,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等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可见“福利国家”政策避免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 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 B. 推动了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 C. 缩小了贫富间的差距 D. 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考查福利国家,材料“对减少社会不公,抑制两极分化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消解阀’作用,它增加了消费,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就业……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反映了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间的差距、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福利国家制度容易导致人的懒惰性,不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故D错误,符合题意,选D。‎ ‎15.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曾提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对此,以下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A.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C. 英美的“混合经济” D. 美国“新经济”模式美国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中可以看出中国强调是要用高科技发展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主要侧重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故A项排除;西方的“福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与材料不符,故B项排除;混合经济是各种不同因素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混合的经济运行体制,与材料不符,故C项排除;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符合材料的含义,故D项正确。‎ ‎16.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 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折了农民的积极性 B. 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C. 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D. 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 ‎【答案】A ‎【解析】“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表明农民没有余粮,生活困苦。结合材料中时间,可知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B、C、D三项明显与材料信息不吻合,都排除,选择A正确。‎ ‎17.在某一阶段里,列宁形成了“直接过渡”的思想,也就是“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达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在这一阶段实施的措施是 A. 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 恢复商品流通 C. 实行粮食税 D. 废除实物配给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属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措施,符合材料的描述和题意,正确;BD均属于新经济政策下的措施,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排除;C项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措施,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排除。‎ ‎18.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学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知识。结合所学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符合相关内容,故B项正确;AC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属于赫鲁晓夫改革。‎ ‎19.“新经济政策规定出一条新的建设道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下面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①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②解除了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 ‎ ‎③政府以租让的形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全部企业 ④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新经济政策中解除了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承认了私有制,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认可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D正确;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政府以租让的形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而非全部,排除A、B、C。‎ ‎20.据统计,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这一成效的取得与某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这一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方针 D. 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而新经济政策大大的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农业集体化方针也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1925年苏联尚未进入赫鲁晓夫时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1.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C. 开创斯大林模式 D. 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C ‎【解析】材料“1929年”和“苏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处于1928年起到1932年所进行的二五计划期间,正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这也正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计划管理体制形成的时期。因此当西方国家处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时,苏联正在进行计划经济的探索,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界限。‎ 点睛:材料“1929年”和“苏联”是解题的关键限制条件。‎ ‎22.学者莫斯统计,(苏联)从1927到1933年间,高等教育招生(往往是技术学院)增加了3倍,其中工人阶级家庭出生的学生人数从总数l/4增加到了l/2。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 农业集体化的推动 B.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与美争夺世界霸权 D. 经济危机趋于缓解 ‎【答案】B ‎【解析】1927年苏联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材料中现象主要是满足工业化的需要,故B项正确;A是农业措施,主要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C项属于政治领域,是二战后的现象;D项错误,经济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 ‎2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你要母鸡多下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针对的是 A.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斯大林时期的农业全盘集体化 C.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D. 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策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表明毛泽东已经意识到了苏联的体制的弊端,即农业集体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正确;ACD均与材料所述无关。‎ ‎24.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 A. 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B. 长期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 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经济生活中重工业比较发达,能够制造各种重工业品,但人民物质生活极度落后,基本的生活用品等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本题选D项;材料说的是经济建设的成就,而不是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故B错误;材料中所述现象和自然灾害无关,故A错误;这是在斯大林体制之下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故C错误。 ‎ ‎25.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 A. 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 C. 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D. 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 ‎【答案】A ‎【解析】赫鲁晓夫是第一个对僵化的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的人物,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后人评价为“两面性”,故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废除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故C和D项错误。‎ ‎26.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 人民生活水乎提高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C. 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 民用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题意信息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题干关键信息“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 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侧重于军事方面的重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又知道勃列日涅夫时期与美国争霸处于优势地位,原因就是他优先发展军事工业,但轻工业、农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A、D两项恰恰相反,而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民用工业发展缓慢。C项只是军事科技,并非高科技。B项符合史实。‎ ‎27.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社会 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 收入 ‎4.3‎ ‎3.2‎ ‎1.0‎ ‎-4‎ 劳动 生产率 ‎3.3‎ ‎3.1‎ ‎-‎ ‎-3‎ A. 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 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C. 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在经济上的改革没有成功,戈尔巴乔夫又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故选D。‎ ‎28.《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A. 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 建立“福利国家”‎ C. 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 发展“混合经济”‎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货币体系的混乱,“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都居于世界巅峰,为了称霸世界,美国力图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故答案为C项。A项,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排除;B项,建立“福利国家”是为了使本国国内的稳定,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发展“混合经济”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9. “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上述材料应出自 A. 《欧洲联盟条约》 B. 《布雷顿森林协定》C. 《罗马条约》 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描述的内容应归属美国推行的“复兴欧洲经济的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所以这一内容当然也归属于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故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上述题意特征。‎ ‎30.“当成员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承担起‘救火队’的任务;当国际债权人与债务人谈判时,充当‘调解人’角色”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是维护国际汇率稳定,因此当成员国发生金融危机时,承担起‘救火队’的任务,同时协调国际债权人和债务人纠纷,B正确;A是联合国,其主要职能是维护世界和平,排除;C是世贸组织,其主要职能是促进自由贸易,排除;D是世界银行,其主要职能是援助成员国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排除。‎ ‎31.2017年某国际组织在汉堡启动一项面向发展中国家女性企业家的贷款项目,该组织的负责人说:这一涉及几十亿的资金项目,不仅能够在未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还将促进男女平等。材料中该组织的宗旨之一是 A. 提供技术援助 B. 减少贸易壁垒 C. 稳定国际汇率 D. 调解贸易纠纷 ‎【答案】A ‎【解析】根据“向发展中国家女性企业家的贷款项目”“ 在未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还将促进男女平等”,可知这是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与技术上的援助,故A项正确;BD两项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排除BD两项;C项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故排除C项。‎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下列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答案】D ‎【解析】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A错误;材料中的组织都是国际组织机构,不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B错误;当今世界经济新秩序仍然没有建立,C错误。‎ ‎33.1943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助理怀特认为:“我们希望找到一个有秩序的方法来决定国家货币单位的价值……我们希望把国际货币体系从大规模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此后不久,西方国家找到的“有秩序的方法”‎ A. 实现了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 B. 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特权 C. 确立了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解决了之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无秩序状态,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特权,B正确;关贸总协定有助于实现战后贸易自由化,排除A;战后确立的国际经济秩序维护了美国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于,其具有不平等性,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34.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维持美元价格 B. 赚取更多英镑 C. 支持浮动汇率 D. 制造金融混乱 ‎【答案】A ‎【解析】二战后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协议,构建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体系的显著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的背景下,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其目的就是要稳定美元地位和价格,故A正确。‎ ‎35.1973年3月,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九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材料表明 A.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 欧元的出现冲击了美元的地位 C. 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了崩溃 D. 苏联的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欧洲各国货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崩溃,实行了浮动汇率,这表明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严重挑战,故选C;材料说明美国的资本主义货币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并非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排除A;欧元出现于1999年,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实力,排除D。‎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美国民众于2011年9月17日发起了名为“占领华尔街”的和平示威活动,通过和平静坐等形式,声讨华尔街金融业者。此次示威活动由加拿大非营利杂志《Adbusters》于2011年7月发起倡议,意在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之所以选择9月17日,是因为这天是美国宪法日。该活动网站上称:“将占领行动维持数月”,“我们共同的特点是占总人口99%的普通大众,对于仅占总数1%的人贪婪和腐败,我们再也无法忍受。”,从示威照片上看到他们的呼声:“要就业,不要战争!”“伊拉克战争  失业,阿富汗战争  谁在赚钱?”“美国银行归还我的房子!”“4477=99%(前一个数字代表美军在伊拉克死亡的人数)‎ ‎——《剑指美国政治经济体制》‎ 正如香港大公报前不久的一篇文章所说:华尔街与美国政治经济从来都密不可分。究竟是美国政治影响华尔街催生华尔街,还是华尔街影响美国政治,从来就有论争。不过,越来越多迹象表明,美政治被石油、军火、金融财团操纵,社会不公将会长期出现。‎ 当这个制度陷入深刻的经济危机,国家的作用是保护它以免它崩溃。这就是罗斯福新政期间所做的。‎ ‎——《对【美国之秋】的评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估计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 ‎——岳麓版教材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这个制度陷入经济危机”,结合所学,请指出1929年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2)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新政,其特点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上述案例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4)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纪70年代,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的因素。‎ ‎【答案】(1)原因:20世纪20年代,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股票投机活动造成经济繁荣假象;分期付款的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隐患。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火线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3)经验或教训: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的;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要根据国情而采用。‎ ‎(4)因素: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美元贬值,各国纷纷取消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解析】(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生产日益相对过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股票投机活动造成经济繁荣假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银行鼓励分期付款的方式造成严重的经济隐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火线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2)特点:根据材料“国家的作用是保护它以免它崩溃。这就是罗斯福新政期间所做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3)经验或教训:根据材料“‘要就业,不要战争!’‘伊拉克战争  失业,阿富汗战争 谁在赚钱’”可知,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根据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可以得出,防止泡沫经济或虚假繁荣,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的;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可以得出,充分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要认识到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要根据国情而采用。‎ ‎(4)因素: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可以得出,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相对削弱;根据材料“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可知,美元贬值,各国纷纷取消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37.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8%,低于1980~1985年的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2)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各自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3)①历史原因: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和一些政策上的错误。②现实原因(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等。‎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历史上的三次重要改革,要从所给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题关键在于对不同时期的领导人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 (1)根据所学要得出赫鲁晓夫主要是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强调发展重工业;戈尔巴乔夫则是变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各自缺点:结合所学可得出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行种植玉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率下降。共同的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 (3)根据所学可从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外部原因等角度进行概括。‎ ‎38.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具有开创性。纵观其发展历程,有过多次调整,耐人深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曾试图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指出该“强攻”办法在农业方面具体举措及其消极影响。‎ ‎(2)1921年初列宁在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曾以辞职为由争取大家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列宁不惜以此“过激”举动推行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政策及实施成效。‎ ‎(3)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中所述“模式的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及其对以后经济长效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4)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苏联试图调整、纠正日益僵化的模式,启动改革和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分别是什么?综合上述问题,从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的开创与调整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1)举措:实行余粮收集制。‎ 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政策:实行粮食税。‎ 成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3)做法:农业集体化。‎ 影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长期落后;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认识:制定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等。‎ ‎【解析】(1)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农业举措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农民和国家两个角度来分析,即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政策: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政策是实行粮食税。成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农民和国家两个角度来回答。即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3)做法: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模式的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是农业集体化。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农民和国家两个角度来回答。即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长期落后;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4)改革:启动改革和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分别是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国情与改革的关系角度来回答,即制定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