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 第I卷 选择题(48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 ‎1.孔子在汉朝被尊为“素王”,宋代被封为“至圣文宣王”,清代称其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新文化运动时期则被视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这可表明 A. 传统文化主流地位动摇 B. 后人重新解读历史的现实需要 C.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发展 D. 历史上无评价孔子的统一标准 ‎【答案】B ‎【解析】孔子的历史形象变化不是孔子(已成历史)在变,而是后人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变,因此他们向历史所要索取的东西也在变,这必然影响后人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重新解读,B项正确。A、C项只是概括材料中部分信息,均可排除。历史上无评价孔子的统一标准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2.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 A. 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B. 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 C. 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D. 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答案】B ‎【解析】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说明韩信作为楚王便于地方统治,显然说明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B正确;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A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社会风俗的败坏,C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郡国并行制下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D错误。‎ ‎3.宋代“大农户积极投资购买耕牛,即使没有能力购买耕牛的,也采用租赁的方式租借耕牛进行农业生户。对于产牛较少的地区,宋高宗下诏:“京西、淮南贩买耕牛,与免税三年”。这反映出宋代 A. 政府拥有雄厚经济实力 B. 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畜牧业呈现商品化趋势 D. 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答案】B ‎【解析】在古代社会,牛是农业生产主要动力,宋代农民加大耕牛的投入,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缺少耕牛地区的人到京西、淮南买牛,解决部分地区耕牛缺少问题,体现出宋代从农民到政府都普遍地对农业生产发展和稳定的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农业生产,不能说明政府是否拥有雄厚经济实力,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对耕牛的需求加大,不能说明整个畜牧业是否呈现商品化趋势,也无法说明社会生活水平是否显著提高,故C、D两项错误。‎ ‎4.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的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769万元减至1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 一战期间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 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 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国内反日爱国浪潮不断兴起,故而影响到中日之间的贸易,故D项正确;材料数据尽管显示了中国对日贸易存在的出超,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不能根本扭转被动局面,故A项错误;一战期间,日本利用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机会,加紧对华侵略,扩大了对华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军阀混战,且1916年中国就进入军阀混战时期,而1919年对日贸易才出现变化,故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制御华夏,辑平九服”信息可知,北魏迁都洛阳,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中原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因此B选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其它选项都是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但材料并未体现。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察举制的推行 B.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C. 科举制的设置 D.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答案】B ‎【解析】从时间上“东晋”到“南齐”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正是九品中正制,同时九品中正制依据出身和门第将人划分九品,将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考察才干,因而会出现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察举制主要在汉朝时期,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从“东晋”到南齐”可以看出此现象出现的时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科举制的设置是在隋朝,故时间上不符;排除C。本题中的现象是由于选官制度所导致的,与加强中央集权并无关系。故D项错误。‎ ‎7.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开始推广,土地制度发生变化 B. 商品经济活跃异常,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C. 苏州出现“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的现象 D. 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从经济的角度看”“近代的前夜”中的“近代”指的是中国出现了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趋势,资本主义萌芽即是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标志,其实质是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反映的是“大户”出资,“小户”出力,“大户”与“小户”之间通过“计日受值”联系起来,成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这符合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故答案为C项。A项,租佃制经营是封建经营方式之一,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至明清时期一直存在,并没有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名存实亡,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世界白银流入中国是因为清政府的贸易顺差,是对外贸易的表现,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 ‎8.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 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 清末“新政”注重重塑政府权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籍法是主权国家对公民的国籍取得、丧失和恢复进行管理的法律条例;清政府从拒不承认海外华侨的侨民身份,到颁布成文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法律依据,反映出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A项正确。“安土重迁”观念突出的是乡土观念,侨民的外迁本身不符合“安土重迁”观念,B项错误。传统的华夷观念的丧失经历了长期过程,仅此一点不能说明完全丧失,C项错误。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权威并未得以重塑,反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D项错误。‎ ‎9.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材料强调 A. 人的全面发展 B.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 弘扬传统文化 D.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答案】A ‎【解析】从题目可知,蔡元培对新公民的要求是健全人格、政治觉悟、爱国意识、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发展,故A项正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故B项错误。CD两项不是蔡元培所强调的内容,只是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素质,故排除。所以选A。‎ ‎10.176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成功,1785年蒸汽机用于棉纺厂,1789年用于织布厂,1793年用于毛纺厂。由此可知 A. 蒸汽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 B. 工业革命基本上已经完成 C. 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 D. 英国城市化进程全面加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反映蒸汽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说明新动力技术逐渐得到认可。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蒸汽机使用范围的变化,不是蒸汽机自身技术的变化,排除A项;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11.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B. 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 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 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置庄田,招佃农”“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等信息可知,地主招佃农的目的是收租,而不是行仁义但遇到水旱之灾,地主害怕农民离去而导致田荒,损失巨大,会减少农民的地租等。由此可以看出宋代租佃关系日益发展,租佃关系相当普遍,二者的相互依附关系也日益增强,因此选A。B内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农村出现租佃关系不是从宋朝开始的,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土地兼并现象,排除D。‎ ‎12.198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2003年,国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型,通过部门整合,职能归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据此可知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 B. 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C. 对接世界市场的需要 D. 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后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政府职能的调整,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B项。政府职能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A、C项不是主要目的,均排除;材料反映的措施并非只是针对基层政府,排除D项。‎ 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汉武帝在继承汉初以来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某些重要的改革。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将全国地区分为13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二 洪武初年,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元代旧制。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朱元璋首先宣布,在地方上废除元旧制——行中书省的制度,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行中书省之职责,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从诛丞相胡惟庸入手,对朝廷机构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朝廷政务改由六部分理,并提高六部的品秩,各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把负责警卫的亲军都督府的仪鸾卫改为锦衣卫,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的大权。‎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制造了一幕幕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等;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美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 ‎——《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武帝与明太祖改革政治体制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与明太祖时政治体制的共同特征。‎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积极作用。‎ ‎【答案】(1)汉武帝的举措:建立“中朝”制度;实行刺史制度;推行察举制。‎ 明太祖的举措:废行省制,实行三司体制;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2)共同特征:继承前代制度;防范大臣权重;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强化皇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 ‎(3)素质高的帝王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能够有效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抵抗外来侵略。‎ ‎【解析】‎ ‎(1)第一小问“举措”,依据材料中“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得出:建立“中朝”制度;依据材料中“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得出:实行刺史制度;依据材料中“每年举孝廉各一人”得出:推行察举制。依据材料中“废除元旧制——行中书省的制度,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行中书省之职责”得出:废行省制,实行三司制;依据材料中“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得出:废除丞相制度;依据材料中“负责警卫的亲军都督府的仪鸾卫改为锦衣卫,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的大权”得出: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第(1)问举措及所学可知,共同特征主要从继承前代制度、防范大臣权重、加强监察、强化皇权、削弱地方权力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依据材料中“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制造了一幕幕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得出:素质高的帝王统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依据材料中“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得出:能够有效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依据材料中“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大捷”“中国的丝绸、瓷器精美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得出:加强对外交流,抵抗外来侵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少平高考落榜,回乡生产。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村支书田福堂为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1979年春以后,孙少安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孙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1982年秋,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名优秀工人。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对该历史现象进行简要评述。‎ ‎【答案】示例:小说情节:1979年春后,农民孙少安建窑烧砖,贷款扩建机器制砖。‎ 历史现象:1978年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 评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制度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农民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开始打破城乡的差别,积极发展私营经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积累了经验,并奠定了基础。‎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如“1979年春后,农民孙少安建窑烧砖,贷款扩建机器制砖”反映了1978年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行。其次,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世祖末和元成宗初,朝廷改置和增设江浙、湖广、江西、陕西、四川、甘肃、辽阳等行省,行省逐渐演化成常设的、固定的最高地方官府。元朝廷嫌“外重”.一律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把行省品秩降级为从一品,平章政事两人作为长官。这些基本奠定了行省作为地方常设机构的规模和权力框架。在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府、州县以下的建制无多大变动,但在省一级则有几次较大的变动,这反映出朝廷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省级行政制度作了实际上的重大调整。‎ ‎——摘编自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虽说美国宪法第l0条修正案将联邦权限明文列举于宪法之中,并将未列举的剩余权力归属于各州,似乎表明了两者分权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美国宪法同时也规定联邦国会可以通过“所有必要和适当的法律”来完成宪法对联邦政府的授权,这就为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孕育了可能性。不过,可能性如果成为一种现实,还需要“助产士”的帮助。在美国,这个把宪法的文本变成现实规范的助产士就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 ‎——摘编自陈伟《美国宪政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后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在职权上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产生的共同影响。‎ ‎【答案】(1)原因:防止行省专权;地域分散辽阔,行省需履行管理职权;随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汲取元朝行省制的经验教训。‎ ‎(2)不同:美国地方州享有一定的独立性,联邦法院充当联邦政府和地方州的助产士;明清行省绝对服从于中央政府,遵从于专制法律。相同点:享有管理地方事务的权限;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给予地方一定权限,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 ‎【解析】‎ 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这反映出朝廷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省级行政制度作了实际上的重大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防止行省专权、地域分散辽阔、形势的变动、汲取元朝行省制的经验教训等角度分析。‎ 第(2)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信息“虽说美国宪法第l0条修正案将联邦权限明文列举于宪法之中,并将未列举的剩余权力归属于各州,似乎表明了两者分权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角度分析。“相同点”,则从享有管理地方事务的权限、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等角度分析。‎ 第(3)问,“共同影响”,依据所学知识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调动地方积极性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