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地理学科第三次统练 时间:60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题 3 分,共 63.0 分) 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甲、乙所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 ①属于低纬度环流圈②位于北半球③属于中纬度环流圈④位于南半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 图示季节,北京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千里黄云 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答案】1. B 2.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根据图中纬度越往南数值越大可知,图示气压带风带位于南半球,甲、乙所代表气压带或风 带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甲乙位于 30°S 到 60°S,属于中纬度环流圈,则①② 错;③④正确,据此分析本题选 B。 【2 题详解】 图示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则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京地区最可 能出现冬日风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为秋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 - 2 - 却无为春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夏日景色;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 纷纷为冬日景色。据此分析本题选 D。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如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洋流为逆时针 B. 丙处气压中心势力最强 C. 乙处正值高温多雨 D. 丁处主导 风向为偏南风 4. 关于图中丁、戊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3 - A. 丁地冬季风的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B. 戊地夏季 风的成因主要与海陆势力性质差异有关 C. 丁地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产生洪 涝灾害 D. 戊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丁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答案】3. D 4. C 【解析】 【分析】 【3 题详解】 从图中海陆分布分析,该图为北极俯视图,亚欧大陆盛行低压,所以图示季节为夏季。甲处 洋流为北印度洋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A 错误。 丙处为北极附近,夏 季气温较冬季高,气流下沉弱,极地高压中心势力最弱,B 错误。 乙处为地中海沿岸,夏季 正值高温少雨,C 错误。丁处为中国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主导风向为 偏南风,D 正确。故选 D。 【4 题详解】 图中丁地为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区,戊地位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丁地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风 的成因主要是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压低,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 错误。 戊地热带季风的夏季风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B 错误。丁地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风来得早,退得迟,雨季增长,易产生洪涝灾害,C 正确。 戊地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 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远,距夏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 风,D 错误。故选 C。 【点睛】亚欧大陆夏季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易形成低压;冬季降温快,易形成高压。 读甲、乙、丙、丁四地(北半球)的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问题。 5. 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单一气压带影响的是( ) - 4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气压、风带交替影响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7. 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受季风环流影响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5. A 6. B 7. D 【解析】 【分析】 总体分析,根据四地的降水特征判断:甲地年降水总量丰富,且分配较为均匀,属于热带雨 林气候;乙地降水季节差异大,年降水总量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降水集中在冬季, 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总量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5 题详解】 四地中,甲地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配较为均匀。 故选 A。 【6 题详解】 四地中,乙地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分干湿两季;丙地地中海气 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故选 B。 【7 题详解】 四地中,丁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选 D。 【点睛】气候类型统计图的判读流程 - 5 - 图(a)为某日 08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 24 小时内风的 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 图(a)中( ) A. ①比②风速大 B. ①比③云量少 C. ②比③气压低 D. ②比④气 温高 9. 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 上午 B. 下午 C. 傍晚 D. 中午 【答案】8. B 9. D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②处等压线较①处密集,风速较快;①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云量少,③位于冷 - 6 - 锋锋前,易形成阴雨天气,云量多;根据等压线分布规律,②处气压介于 1015 到 1020 之间, ③处气压介于 1000 到 1005 之间,②比③气压高;②和④分别位于冷锋过境后和过境前的 地区,分别受冷气团和暖气团控制,因此,②比④气温低。据此分析本题选 B。 【9 题详解】 图中锋为冷锋,其移动方向大致自西北向东南,受其影响,④地风力增强,且吹西北风,为 12 点左右,为中午。据此分析本题选 D。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气旋),反之为高压 中心(反气旋)。 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且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 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 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读“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洱海的成因是( ) A. 人工筑湖 B. 火山口积水 C. 断层凹陷 D. 滑坡堰塞 11. 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应属于( ) A. 山体崩塌形成低地 B. 流水沉积而成的冲积扇 C. 风力沉积而成的平地 D. 洱海侵蚀 而成的平原 【答案】10. C 11. B - 7 -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中可知,洱海周围是断层陡坡,由此判断洱海的成因是断层凹陷形成洼地,集水 形成湖泊,C 正确;洱海的形成与人工修筑无关,A 错误;火山口湖分布在山顶处,B 错误; 滑坡堰塞应出现一处滑坡体将河谷堵塞,图中没有相关信息,D 错误。故选 C。 【11 题详解】 读图分析,大理古城聚落所在地地形较为平坦,该地形位于点苍山山麓地带,有山区河流流 经,应属于流水沉积而成的冲积扇,B 对;山体崩塌形成低地碎石遍布,地形不平坦,A 错误; 该地位于湿润区,风力不是主要外力,C 错误;洱海比古城海拔低,不能侵蚀形成平原,D 错 误。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洱海及其沿岸地形的成因,答题时要注意利用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判断。 湖南省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读“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图”,完成 下列小题。 12. 塑造图中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海浪侵蚀 B. 冰川沉积 C. 流水侵蚀 D. 风力沉积 13. 若图中山体的岩石转化为岩浆,最终经过的地质作用是( ) A. 外力作用 B. 冷却凝固 C. 地壳运动 D. 重熔再生 14. 图示景观是气候、水文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单一性 D. 区域性 【答案】12. C 13. D 14. A 【解析】 - 8 - 【分析】 【12 题详解】 由图文可知,该地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塑造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C 正确。海 浪侵蚀作用一般在石质海岸分布明显,A 错误。冰川沉积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B 正确。风力沉积一般形成沙丘,D 错误。故选 C。 【13 题详解】 岩石要转化为岩浆最终经过重熔再生才能形成,D 正确。外力作用一般指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使地表趋于平缓,但不会使岩石转化为岩浆,A 错误。冷却凝固作用会形成岩浆岩,B 错误。地壳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体现,使地球表面变的高低不平,也不会使岩石转化为岩 浆,C 错误。故选 D。 【14 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具有温暖湿润,夏季降水丰富等特点,以及受其影响 的其他地理要素,正是由于这些条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才会形成峰林地貌景观,这反映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 正确。差异性是指全球陆地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的不同地区,表 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性,与题目描述不符合,B 错误。自然地理环境的单一性无此种说法,C 错误。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通过区域之间的对比才能体现出来,D 错误。故选 A。 【点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二、地理要素 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四、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统一的演化过程。 桃花花期基本集中在 3~4 月下旬。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品种,花期略有不同。下表为我 国不同景区的桃花开放时间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景区 广东白云山桃花涧 浙江西湖、千岛湖 江苏锡阳山 北京平谷 花期 2 月下旬~3 月上旬 3 月中旬~4 月中旬 3 月底~4 月上旬 4~5 月中旬 15. 我国各地桃花开放时间的不同,最能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16. 要增强北京平谷大蜜桃的市场竞争力,以下做法最可行的是( ) ①大量增施化肥提高产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②改善当地的水源条件,净化水质 - 9 - ③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④延长产业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5. D 16. D 【解析】 【15 题详解】 我国南北方各地桃花开放时间不同是因为热量条件不同,而热量不同的基础是纬度的不同, 最能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16 题详解】 大量增施化肥会破坏蜜桃的品质,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①错误。改善水源条件,净化水质对其 品质的提升作用较小,②错误。加大科技投入可以提高蜜桃品质,③正确。延长产业链能克 服蜜桃保鲜期短的缺点,延长在市场上的销售时间,④正确。③④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条件及自然环境的差异性。题 1 结合表格信息分析即可;题 2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分析。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 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左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 岛上雪线高度仅 500~800 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影响火地岛上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降水 - 10 - ③海陆位置 ④植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8. 关于图示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A. 岛屿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区 B. 岛上湖泊多为断裂下陷作用形成 C. 受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 D. 地处板块张裂处,多火山地震 19. 据图推测“醉汉树”树冠的大致朝向(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火地岛岛上雪线高度仅 500~800 米,雪线高度较低。读图可知,火地岛所处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雪线海拔低,①正确;火地岛地处西风带,降水相对较为丰富,雪线 海拔低,②正确;与海陆位置、植被等关系不大,③④错。故选 A。 【18 题详解】 根据图示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岛屿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A 错;根据材料“东部和北部为平缓 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可知,岛上湖泊多为冰蚀湖, 受冰川侵蚀作用影响形成,B 错;根据材料可知,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多为山地,东部和北部为 平缓低地,火地岛地处西风带(西北风),西风从海洋带来丰富水汽,受山脉的阻挡,形成西 部多雨区和东部的雨影区,C 正确;火地岛主要处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D 错。故选 C。 【19 题详解】 当地树冠朝向受盛行风的影响较强,火地岛地处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受盛行 风的影响,树冠大致朝向东南方,故选 B。 【点睛】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温度,即阴坡阳坡的问题,阳坡温度高,雪 线高,阴坡温度低,雪线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风坡背风坡的问题,迎风坡降水量大,雪线 低,背风坡降水量小,雪线高。当然,当具体讨论某一山脉某一坡向的雪线高低时,需要综 合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关系(比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既是迎风坡也是阳坡,但喜马拉雅山 脉南坡的雪线较北坡更低,说明就喜马拉雅山南坡而言,其迎风坡导致的降水对雪线的影响 更大)。另外,坡度(坡度大,积雪易滑落,雪线高)、自然环境变迁(全球气候变暖,臭氧 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人类活动因素(矿物能 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均 - 11 - 会对雪线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 最强盛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少雨 B. 温和多雨 C. 高温多雨 D. 寒冷干燥 21. 图示月份图中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 A. 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北风 B. 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南风 C. 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北风 D. 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南风 【答案】20. C 21. B 【解析】 【分析】 【20 题详解】 从图中甲、乙气压中心的分布可知,甲是印度低压,乙是夏威夷高压;当夏威夷高压达到一 年中最强盛时,亚欧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截断,海上形成高压中心,所 以此时最可能为 7 月,华北地区受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故选 C。 【21 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①位于东亚,②位于南亚,7 月份,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 西南风;③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7 月份澳大利亚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澳大利 亚大陆吹向海洋,偏转形成东南风。故选 B。 【点睛】7 月份季风环流示意图 - 12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7.0 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是全 国著名的“雷都”之一。图 1 为我国海南岛略图。 材料二:在海南省洋浦以南的西部沿海分布着我国唯一的热带稀树干草原沙漠化地区,呈 狭长带状分布。 材料三:海南洋浦盐田村流传着千余年的古盐田和晒盐技艺,半岛上存在一个 750 亩的 黑色玄武岩石阵,造型奇特,中间打磨平滑,边缘有大约 2-3 厘米的凸槽。盐田村有 7000 多 个岩槽,由祖辈开凿打磨,代代相传。图 2 为盐田村的千年岩槽。 - 13 - (1)读图 1,说出海南雷暴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海南雷暴多发的原因。 (2)分析洋浦以南的沿海热带沙漠化土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推测村民利用黑色玄武岩晒盐的原因。 【答案】(1)分布特点:全省雷暴活动频繁;北部多于南部;内陆多于沿海;儋州地区是雷 暴活动高值区(三亚为低值区)。 原因:纬度低,热量丰富,空气对流强;临海水汽充沛;山地多,气流抬升作用强。 (2)纬度低,温度高,蒸发量大;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强,蒸发量大;降水季节变 化大;植被稀疏等。 (3)玄武岩多气孔,利于渗水、析盐;黑色岩石升温快;耐腐蚀,可反复使用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雷暴天气的成因、士地荒漠化的成因及玄武岩晒制海盐的好处等知识点,考查了 学生获取和解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 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空间分布描述类问题可以从整体和特殊两个角度进行概括。整体即全省雷暴天 气的频率,若不均匀,应指出哪里多、哪里少;特殊及高值或低值中心的分布。读图分析, 整体分布特点表现为海南省全省雷暴活动频繁;具体来看,北部多于南部;内陆多于沿海; 儋州地区最高,三亚最低。由材料可知,雷暴属于强对流天气,需要充足的水汽和强对流作 用。海南四面环海,水汽充足;纬度低,热量丰富,空气对流强;山地多,气流抬升作用强, - 14 - 因此海南雷暴天气发生频率高。 (2)结合材料分析,海南沙漠化土地分布在海南西部沿海。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水源缺乏, 植被稀少等因素。海南岛 4、5 月份副高偏南时是东南季风,西部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 少,光照强,蒸发旺;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 干季时间长;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固沙能力差。 (3)晒盐主要是通过蒸发、下渗等途径使海水中的盐分析出。黑色玄武岩有利于吸收太阳辐 射,增温快,利于海水蒸发;玄武岩多气孔,利于海水下渗,促进盐分析出。由材料可知, 岩槽使用时间长,历史悠久,说明玄武岩坚固、耐腐蚀,可以长期反复使用。 2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 A 是____,B 是____。 (2)形成图中不同山地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A____,①____,C____。 (3)①②③④⑤五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属于岩浆岩的是____,这五处岩石年龄 最年轻的是____;花岗岩可能是____。(填数码) (4)A、B、C、D 四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处,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____。 【答案】 (1). 背斜 (2). 断层 (3). 地壳抬升 (4).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5). 流水溶蚀作用 (6). ④⑤ (7). ①② (8). ① (9). ①② (10). A (11). C 【解析】 【分析】 【详解】(1)图中 A 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 处岩层断裂,属于断层。 - 15 - (2)图中 A 处为背斜山,为地壳抬升形成;①处为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C 处为峰丛,为流 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3)①②③④⑤五处的岩石中,④⑤岩层有明显的结构,属于沉积岩;①②处属于岩 浆喷发形成的岩浆岩,其中①为喷出岩,②为侵入岩。这五处岩石中,①下覆岩层有④⑤ 且露出地表,②侵入于④下,③临近②,故①年龄最年轻,花岗岩可能是②。 (4)A、B、C、D 四处中 A 处为背斜,最可能储油,C 处有钟乳石、峰丛等,故 C 属于喀斯特 地貌。 【点睛】这是一道观察分析读图题,要把握读图的基本原理。判断地质构造的方法之一是观 察地层的弯曲变化情况,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确定地貌特点应分析 地表的形态变化,其为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背斜部位受张力易侵蚀,而向斜部位受挤压 不易被侵蚀。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与岩浆活动无关,它的坚硬程度取决于组成 岩石的矿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坚硬的岩石不易受侵蚀,表现在地貌上 常形成山岭。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层冷凝形成的,常埋在地表以下。地质构造中的背斜 构造有利于储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储水。查看更多